《血雨黑渊绿夕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雨黑渊绿夕阳-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那两瓮价值昂贵的金银。

五名弟子,一个个欣喜万分。这两瓮金银,一旦取出去贩卖,每个人都立刻成为富绅。

但老大却淡淡地摇头。

“若你们只挖到了这点东西就已满足,你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君子门盗墓业的人。──要记住,我们视财物为副,视工作为神圣。在我门中,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位老前辈,其艺业也不高,家资也不多,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掘到了一个黄帝时代的墓。此墓之上,为秦二世时一名达官贵族之墓,墓内财富万千。只要取用百分之一,便可成为其时富豪。而任何人均知道,远古时期的墓地,根本就没有什么金银财宝,甚至没有陪葬品,在他那个时期,也根本没什么人以为远古墓地中的盆罐之类的东西还算财富。但他却视财富为粪土,执著下挖,所遇凶险难以详述,当他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地终于挖进了该墓时,已没有任何力气走出。但他并不悔恨,反而兴奋地在墓内书写自己的经历以及发现,并以事实告戒后人远古时期的墓地中也有可能会存在着可怕的机关消息。之后,含笑而逝。他的孙子,承祖业,直至一日失手被擒,在法场斩首前,问道有何遗愿时,只说了一句:”让我再挖一铲土吧!‘。──从这一个故事中,你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现在,此墓之下,必有更大的墓,是否有财富在内,我不敢保证。对你们,我也决不勉强。想走的,取金银各一份离开,不想走的,我们就继续向下挖。

“而且,为了减轻负荷,下挖时不得携带此金音。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择。”

“我们跟着师父!”

五名弟子,异口同声。

──金银虽难得,艺业更难得。此番际遇千载难逢,如过只为了一点的金银而离去的话,谁能保证下面是否有比金音还要贵重的财富?

──师父的说法,分明是在考验。

──回去时再带金银,有什么不可以的?

──才两天就上去,不也太傻了点?

诸种想法,不一而足。但呈之于外像的回答,确实一致的。

他们继续向下挖去。

到九月十二,老大挖到了一块五尺见方的石板。石板下传来了空空之音。

“这种声音,象征着地下的巨大空间。可以断定,这是个地下宫殿!石板,是进入地宫的门户!”老大解释着,“通常状况下,地宫的门,是考验人们的第一关。未开启时,一切照常,一旦开启了的话,就必须妥善应付!”

他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万分小心!”

他们果然很小心。

但这次的“小心”,好象是多余的。石板与土地合二为一,除了石板外,其他地方都是土。他们甚至从旁边把石板下的土都挖开,使石板浮露出来,仍然没有发现。

奇怪的是,石板居然可以悬空而浮,仿佛被无形的东西托着一样。俯身于石板上,仍可听到空空之音,就象是有一个广阔的地宫竟建造在石板之内一样。

“师父,这石板会不会是空心的?”小胖忍不住问。

“奇怪……”老大喃喃自语着,仔细观察着这块悬空而浮的石板,再仔细清扫着其周围的碎土,这才恍然大悟。

石板的四角,竟各有一条极其细小的石链,因泥土未扫净的关系,产生了错觉,误以为是石板在悬空虚浮着。

然而这个疑问刚揭开,新的迷团又出现。细如铅笔芯的石链,能承受石板的重量倒不必太奇怪,但为何拉动了石链,石板依旧在虚浮着?

独眼有了新发现:

“师父!石链上刻有图纹,象是字!”

老大仔细观察了片刻,再取出放大镜看看,点点头,“不错。这是流传于湘西一带的排教祭巫所用的符咒式复字。字的意思是‘幽灵车’。”

“幽灵车?”一众弟子都是一怔。

“那是建造地宫时所用的上下承运的车子,类同于当今的升降机、电梯。摇动摇轮、带动链子,可令石板上下自如。用以运货载人。如过所料不错,附近应该还有。”

四周扩挖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五块相同的石板,呈正五边型排列,每块石板上都能够听到同样的空空之音,下连石链。

“是共振现象。”小铲说。他在居中的石板下找到了一柄小小的石杖,递给老大。

居中的石板,刻满了花纹,显然是种驱魔镇邪的意思。老大接过石杖,只见石杖一尺多长,杖身上刻划着回环往复的线痕,使石杖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诡异摄人的魔力。杖头为一老人头像,杖底铭刻着三个蝇头小字。也是符咒式复字:

幽冥路

抚摸石杖上的花纹,这才察觉花纹虽看似复杂交叉,其实却各不相交,端点起自石杖的杖头中心处,巧妙地绘刻为“头旋”,不留意根本看不出;由端点开始,回环往复着向下,老人的头像花纹,也在抚摸下才知道是回环往复的纹线。纹络转遍了杖头,转向杖身。杖身处的花纹几起几伏,更加复杂,心智稍一疏忽,就会出错。老大试验了多次,才终于发现最终聚于杖底的“幽冥路”三个字上。

如果单纯以视力来看的话,则只会看到混乱的纹络,毫无任何规律。

老大收好了石杖,心绪万千。

──有路,则必然有终点。但终点处会发现什么?

──幽灵车通向冥府,这条行车之路,是否便是幽冥路?

──车停处,会是什么?

继续下挖。

挖五米,再见到石板。依然有细石链。扩挖之后,又见到了其他的五块石板。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很容易就找到了第二个石杖。

但这个石杖却只有半尺长,杖头虽仍是老人头,杖身却十分光滑。杖底,是四个细如蚁身的柳体字:

冥 府 行 宫

石板四角的细石链上,也有符咒式复字,却由三个变成了五个。

──黑山幽灵车。

※※※※※

“黑山幽灵车?”

老大一怔。神色间忽然浮现出了一种难以言传的异样。

五名弟子都望向了师父。

也不知过了多久,老大才仿佛从沉思中醒来般望向五人:“或者,我可以给你们讲个故事。讲一讲……一个久久流传的掌故。”

五名弟子,聚精会神地做好了聆听教诲的准备。老大却仿佛在选择着讲述的方式,足足静了有三分种,才开始说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小听着童话、神话传说长大的。在现代,我们接触到了科学幻想和武侠梦想,神仙、巫师、武林大侠等,这些东西的可信度有多少,大家其实都心里有数。但我们是黑道人。我们自身的特点,迫使我们必须从一个个传说中,来寻找出其可信点。”

“在众多的传说中,君子门盗墓业有着一个久久流传着的神秘地宫,它的名字,就叫做黑山黑渊地宫。传说中,在唐朝末年,天下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门派。这个门派的出现,使当时执掌天下的大罗真仙界、武林界、江湖界、巫界、幻界为之星散覆灭。按照神话,也就是说,神、魔、人都被这个门派打败了。”

“但不久的后来,这个门派又突然消失了。”

“传说纷纭,有的说这个门派已经不满足于人间的征战,而是要打破天地之秘,找到阴界,成为不朽的神灵,找到生死之门,进入宇宙,成为不朽的造物者。当然,他们的结果是一去不返。”

“也有的说,他们遇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有非洲的独眼大神、有欧洲的挪亚方舟,有美洲的玛雅人,有南北极洲的诺斯替黑碑,有澳洲的血火教,有日本的万世大虫……,在这些可怕的势力或者神仙的联合下,他们灭亡了。”

“而也有的说,他们潜入了海底,开创了海底文化,成为新的海神海子,对陆地已经不再感兴趣……”

“说法不一,但他们毕竟是灭亡或者失踪了。正俨如人们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来、如何崛起一般,人们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失踪。”

“但无论前面的说法是神话、是武侠、是科幻,其结果都是一定的。那就是:在他们失踪前,曾在欧亚大陆建立了十数个神秘的基地。在君子门盗墓业历代传闻之中,就有其中的一个:即──黑山黑渊地宫。”

“传说里,地宫占地方圆数百里,深入地下近千丈,其内路途宛若迷宫,暗道逾万,机关消息 不计其数,而且只有入口而没有出口。十大入口中,排名前两位的 ,即是《幽冥路》和《黄泉道》。入固无法入,出则更不能出。而且,其内还有最为可怕的《幽冥机关》。其中府所在,就称之为《冥府》。”

老大的声音,也不觉颤抖起来。

一众弟子半信半疑,小铲问:“真的?”

“当然不会全真。”老大笑了两声。“任何传说,一旦流传开来,就会传出新的东西来。你说还流传了那么多年,到今天又加上了武侠和科幻?”

小铲迟疑一下,问:“那么究竟有没有这个黑山黑渊地宫?”

老大道:“假设它是真地存在着的。其可怕程度对区区几个人而言,的确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遇到了幽冥路、幽灵车,冥府行宫。因此,它究竟是否正是我门中久久流传着的黑山黑渊地宫,的确是值得考究的。──你们是否愿意继续挖下去,就更得慎重考虑、再三思索了。”

“挖!”二狗兴奋地大叫起来,“走一步是一步!先干他娘的再说!”

“你们呢?”老大望向其他人。

“听师父的。”小铲道。

“挖下去吧。不行了再说。”独眼、小刀齐道。

小胖犹豫一下,“吃的……吃的已经不多了……”

不仅吃的已经所剩无几。喝的也是如此。

到九月十四日,挖掘毫无进展,老大当机立断:“先上去补充食、水,再回来!”

几个人迅速返回最初的石室,然而两瓮金银居然无一留存,瓮内只是清水。在石室棺木旁,却有一斜洞,斜洞直通地下,其挖掘水平和他们居然不相上下。

“难道有第二批同行到来?”

五名弟子又惊又怒,老大皱眉沉思。

他们仔细搜查了良久,没有发现任何的暗记。如是行内人所为,基于规矩,怎么也得留下标记,遗留一份,否则行内人谁还敢再以艺业为主?

“进洞!”

老大果断命令,带着五名怒火上涌的弟子钻入斜洞中。

斜洞的挖掘水平,几乎可与老大想媲美。有的拐角方位,选择的似乎更好。但奇怪的是,斜洞拐了几个弯后,居然不见了。他们面对的只是泥土。

──这个洞,就象是鬼挖的一样。

他们顺着方位挖了一会儿,就遇到了石地,绝非三五日所能打开。

“回吧。”老大的声音,已有了种无奈。

但是,这一次再回到石室后,不但棺木消失,连碎瓮瓦片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不是各种标志完全相同,他们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路。石室内干干净净的,整洁无比。而斜洞却由一条变为了两条。加上他们所挖的洞,这室内已有四条。除了这四条斜洞外,却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这里,曾经是个墓穴。

进洞检测后,二狗,小胖,各自拿着一只烟屁股返回。香烟的牌号竟然和老大所带的完全相同。仿佛这两个斜洞居然是老大所挖的一样。

恐惧,开始笼罩着他们。六个人向上返回。

但他们来时所挖的通路,已由土洞变成了石洞。

石洞向上斜伸仅三米,便是石壁。

第四章 归途

8

一、亡灵车

九月十六日,王木和刚从广州出差返回的王甲回“家”。

这是王妈的意思。她说道:

——你们回家去看看。我梦到房子倒了,裂了。你爸想让你们给他盖个房子。这些天吧,也太热,坟头可能会陷下去,或者是裂开。你们去添点土,别让你爸没房子住。不行的话,就顺便买个小洋楼,让他住地舒心点。

王妈的梦,一向很灵验。

王甲与王木商量着:“那,——就不去各家转了吧?不拿东西的就回去,也怪不好看的。咱直接回家去,拿把铁锨,找个箩筐,把坟头修补修补就回来,只要没人见咱们也就不打招呼了,省点事儿……你说呢?”

王木当然没意见。

于是他们坐车返回。

县公交车又残又破,宛若一头不堪重负的老牛,车里的乘客,衣着肮脏而破烂,个个饱含风霜之色,一脸的麻木不仁,都在习习凉风中昏昏欲睡。

王甲和王木都穿着西装。

“酷热之后,必然有雨。雨后会有几天阴冷。”临行前,王甲这样告诉王木。“现在天气已经开始变凉,也就预示着今后的天气,将会由反复无常变为阴凉寒冷,向秋冬过渡。咱们这回回去,快了三两个小时,慢了要耽误上一两天,穿的要稍厚一点好保暖。”

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西装革履。也不仅如此,他们还选择了能够与价值三百余元的西装、一百余元的皮鞋——这是他们最好的一身了——相配的九十元的衬衣,五十元的镀金镶钻领带夹,一百多元的真丝领带……,这一套衣衫穿在身上,两人不像要回家干活,倒象是准备结婚一样。

人配衣衫马配鞍,兄弟俩显得格外精神。一米七八一米七六的个头,轩昂干练的气质,再加上双目中隐隐透露出的“智慧”之光,在这残破的公交长途车中,两个人就象是来自异国他乡的王公贵族、皇家公子。

两人都没有坐。这一身装束,怎么也不能轻易靠近满身污垢、一摸一手的黑的座位。 但他们依然站得笔直。车颠簸着,两人随车而摇摆,没有扶拉任何东西却都有足够的把握不会摔倒。

在这种车、这条路,他们就如同游子返乡般亲切、酒鬼遇酒般自然,不遇到紧急刹车,是绝不会失态的。而他们站着,又可轻易地判断出行车情况。

车里的人不多,位于前边的是几个老头老太太,满脸的祖国大好河山,一张嘴就露出仅剩的一两颗牙,按这一带的生理地理相貌来判断,都在六七十岁左右。接着是两个抱孩子的农村妇女,各占一个三人座,都是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怀里一个,大的有六岁七岁,怀里的只有一岁或者更小。孩子哭闹的时候就敞开胸怀,毫不害羞地把耷拉下来的乳房掏出,长如小指肚的乳头塞入孩子口中。再往后是几个青壮年男人,个个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