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仙王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仙王途-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考虑种种,吕杨哪里会般到别处,至于现在正在修建的园林,那就另当别论了,那是吕杨家的根基和颜面,若是修建好,也没有理由不搬过去,索性那里离临水山庄和黄家别院都不远,可以时时接受教诲,当然了,和师姐、师妹相处在一起的时光也相对多一些。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赐爵

周一,请求红票!另外感谢这几天打赏的同志,谢谢!

…………

神都玉京城皇宫,尚书房。文帝坐于龙椅之上,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上下两册《丹道》。

已经连续六个时辰,掌印内官立于门外,心神却时刻注意着尚书房内的一切动静,他已经侍候文帝四十余年,从来没有见过文帝这么郑重其事地阅读一本著述。

这《丹道》着实了不起啊……竟然宗师道业的皇帝如此研究一本著述,掌印内官心里凛然,想到那位从未谋面的寿阳殿待诏,双眼眯起,露出若有所思的微笑。

“人事潮起潮落,那位寿阳殿待诏,前途无量了!”掌印内官心想着。

文帝整整好几个时辰,从来没有这么专注过,他时而皱眉,时而豁然而解,丹道下册最后一页看完,文帝不禁赞叹一声,再翻开上册,重新打开,观看着目录。

“陛下,丹炉已经出丹,研究过那本书,大内炼丹已成功,这是刚刚出炉的培元正心丹!”一名供奉托着一个玉瓶前来禀告。

“哦,朕看看!”文帝高兴的拍案而起,连忙接过玉瓶倒了三粒乳白色的灵丹出来,只见这灵丹药香扑鼻,通体洁白,仿佛羊脂白玉,表面还隐隐约约流转着无数的圣道文字,其中几个字是“正大光明”。

文帝小心翼翼拿在手里,又闻了闻,皱眉道:“确定是咱们自己炼制,而不是白龙潭书院进贡来的?”

文帝已经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灵丹的品质已经和进贡上来的培元正心丹没有太大的区别,若是在前几天,大内绝对炼制不出这样的灵丹来。

也不怪文帝有所疑虑,实在是大内前些时候炼制的灵丹大多都是废丹,即便有侥幸成功的,品质和卖相也不佳,远远及不上进贡来的品质。

供奉摇头,笑道:“陛下,这绝不是进贡的,而是咱们大内自己炼制的,那《丹道》非同一般,我等通读一遍,已然豁然开朗,按着上面的细节小心炼制,这才成功,陛下,可以确定,十三种灵丹,咱们大内都能炼制无疑,有了合格之炼丹,大匡要大兴了!”

文帝喜不自胜,将一粒培元正心丹丢到嘴里亲自品尝起来,虽然这种灵丹已经对他这位宗师没有大用,但是并不妨碍他检查灵丹的品质和功效。

培元正心丹,适合学子和学生服用,有了这种灵丹,害怕大匡皇朝千千万万的小学子不能跨入圣道吗?

据统计,皇朝的学子千千万万,但是每一年全皇朝九州的学生不足八千,若是有了培元正心丹、圣道筑基丹等灵丹的辅佐,只怕每年的学生会大幅度暴涨。

“果然神妙,来人!”文帝突然大笑起来,双手负在身后,走了几步。掌印内官早已经推门疾步走了进来,揖礼道:“陛下!”

文帝微微皱着的眉头疏解开,沉声道:“传旨,吕丘县吕杨著书《丹道》,发明炼丹之术,有大功于黎民社稷,朕心甚慰,特恩赐一等子爵禄,世袭五代,再加恩翰林院侍讲,钦此!”

子爵?翰林院侍讲?

掌印内官微微一震,脑海里闪过非开疆拓土不能赐爵的话来。

秉笔内官已经开始记录起来。皇朝有五大爵位,公侯伯子男,但是皇朝已经有一百三十年没有正式册封过子爵了,这爵位不大,但也不小,已经相当尊贵。至于翰林院侍讲,乃是正六品衔,比县令正七品还高一正级。

这样的荣恩,简直就应了那句老话:皇恩浩荡!

文帝踱了几步,再道:“再传一道旨意,十三皇女寿阳慧眼识珠,朕心甚慰,赐秣陵府丹岭皇家园林!”

文帝越想越是兴奋,他已经在位半生,对南荒不臣服的地区用兵是已定的国策,有了灵丹,南伐的时间将可以提前数年,而且有了灵丹,自己的寿数已经大幅度提升,大匡大兴有望了。

文帝一向有雄心壮志的,他感觉继承太祖遗志,开疆拓土,立历代先帝前所未有之大业再也不是梦想。

却说两道圣旨,直接从皇宫云际飞舟署出发,直发荒州白龙潭书院。云际飞舟出发的同时,云笺署的消息已经发往白龙潭书院。

书院立刻派人通知吕杨,寿阳公主有自己的渠道,消息十分灵通,书院一众儒师早早等候在书院的云际飞舟广场。

这是一个长八百步,宽五百步的广场,云石铺地,四周是书院的殿阁,从皇宫出来的云际飞舟降下来以后,一位中年内官带着一队大内侍卫走了下来。

“是张内官!”

寿阳公主朝左右的儒师笑道。曹道元点点头,吕杨也明白了,敢情这余内官和寿阳公主关系不一般。

张内官看到寿阳公主,脸色不满笑容,迎上来笑道:“有劳殿下等候了!”

“无妨!”寿阳公主笑着摆摆手,指着曹道元和吕杨介绍道:“张内官,本殿给你介绍,这位是书院的曹院主,而这位年轻的便是寿阳殿待诏,吕杨吕大人!”

张内官向曹道元寒暄几句,转头打量吕杨,赞叹道:“吕侍讲果然年轻有为!”

“侍讲?”随同的书院儒师倒吸了凉气,侍讲隶属于翰林院,正六品官衔,已经比一般的书院儒师正七品官衔要高了!

“多谢张内官夸奖,吕杨不敢当!”吕杨不卑不亢揖礼。

“甚好!”张内官颇为难以,他转头对寿阳公主笑:“殿下,是不是要准备宣旨?”

“那好,到旁边的迎松楼吧!”寿阳公主手指一栋满是青松的楼阁。

众人到了楼阁,焚香清净之后,张内官打开圣旨,高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吕丘县吕杨著书《丹道》,发明炼丹之术,有大功于黎民社稷,朕心甚慰,特恩赐一等子爵禄,世袭五代,再加恩翰林院侍讲,钦此!”

“谢陛下隆恩!”吕杨连忙磕头接旨,脸上面上笑容。一个可以承袭五代的一等子爵位,加恩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讲,当真是出乎吕杨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隆恩至斯。这一次刊发《丹道》真是太值得了。

待吕杨谢恩接过圣旨,张内官接着扬声道:“寿阳殿下接旨!”

“儿臣接旨!”寿阳公主恭恭敬敬上前,跪倒一张兽皮点子上。

“十三皇女寿阳慧眼识珠,朕心甚慰,赐秣陵府丹岭皇家园林!”张内官扬声道。

“谢陛下隆恩!”寿阳公主大喜,接过了圣旨,脸上早就乐开了花。

“恭喜殿下了,丹岭皇家园林可是陛下和诸位皇妃最喜欢的几座皇家园林之一,圣上将之赐予殿下,足见圣上对殿下的喜爱!”张内官揖礼笑道、

“多谢张内官吉言!”寿阳公主乐呵呵,转头对吕杨道:“吕待诏……不是,现在应该改称吕侍讲了,呵呵,翰林院的侍讲,比寿阳宫待诏高了三级,父皇真的是很看重你呢!”

张内官挥了一下手,两名侍卫立刻抬了一口红木大箱子上来,箱子打开来,赫然是两套儒衣,一套是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讲官服,另一套是一等子爵的爵服。

正六品的官服,已经是大明亮的朱色,非常显眼,比青色的下三品官袍来更加气派和耀眼,若是穿上去,无形之中就有贵气和官威,因为官服上面有着不少具有王道意念的圣道文字。

一等子爵服则没有什么官威了,主要蕴藏的是贵气,衣服是黄底色,秀繇鱼黑纹。高冠则是黑色繇鱼冲天冠,红底,也是秀繇鱼黑纹,看上去贵气异常。

“还真是……”吕杨看到这两套儒衣,顿时微微吸了口气,压住心底的激动。官服并非日常穿戴,不过那身一等子爵服就不同了,无论是衣裳还是高冠,都适合平日穿戴,代表了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只要将那红底黑色繇鱼冲天冠戴在头上,走到哪里必定是众人瞩目的情景。若是这样一件象征着贵族子爵的服饰出现在一位未及冠的少年身上,那就不得了了,因为帝国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赐爵,目前但凡有爵位的都是从先父那里继承来的。

根据爵位继承法,继承爵位的都是嫡子,或者说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这样的人在家族之中辈分都很高,等到他们的老爹死了之后,他们的年纪估计也有四五十,甚至是六十。这是爵位继承的一般规律。

若是出现一个年轻的爵位继承者,那绝对是拥有爵位的老家伙老来得子,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一般贵族都是三妻四妾、姬妾成群的。一般不是子女成群就是绝无子嗣,哪有什么老来得子的情况?若是老来得子,估计也是别人的种!否则风流多年,能有子嗣早就有了,哪用等到老了才有?

大匡皇朝一般是十八岁,甚至是十六七岁便可以及冠,及冠之后就可以娶妻生子,所以皇朝男子一般未及二十就已经有几个儿子和女儿了,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

是以能够继承爵位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或者是半截入土的老家伙,很少有年轻人继承爵位的,像吕杨这样得皇帝赐爵的少年人(为及冠)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马游街

曹道元和一众迎接钦差的儒师们眼睛都变得热切了,盯着那口大木箱里的爵服,眼发绿光。

大匡皇朝的翰林院是朝廷之中最为“臃肿”的一个行政机构。它除了身处神都的翰林院本身之外,还包括了神都的太书院,以及全皇朝九州所有书院,人员则囊括九州所有的儒师。

翰林院的职能还有一部分和吏部交叉,掌握着所有儒师的编制,并和吏部拥有对儒师的功绩评定、升迁考核等等权力,实权还是很大的,毕竟大匡皇朝是一个圣道皇朝,全天下以读书人为尊,所以管理读书人的机构,权力怎么都不会小了。

儒师们并不缺官袍,大儒、鸿儒甚至是宗师,也有挂着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学士等名头的。譬如院主曹道元,便挂着翰林院大学士,正四品。吕杨的老师黄宗羲乃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仅比吕杨高那么一点点。

有此可见,这次恩赐真正是皇恩浩荡。吕杨只著了一本《丹道》,就获得了别人难望项背的官位。

最离谱的还是那一等子爵爵位,一般的情况下,非开疆拓土之功不赐爵位,这是共识。不过这一次皇帝竟然赐了爵,可见在皇帝的心里,炼丹之术的功绩堪比开疆拓土。

一套一等子爵的爵服,那是整个书院都没有的啊,上至书院院主,下至低微功名的学生,估计除了公主身为皇室中人有爵位之外,其他人都是没有的。

“能够得到一个爵位,不要说是子爵,就是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按照皇朝典律,子爵可袭三代到五代,男爵可袭两代或三代!”儒师们心想着,又是嫉妒又是欢喜。不过转头想象,吕杨能够将《丹道》一书刊发天下,将会惠及多少人?这么一想,一个子爵爵位还算轻的!

曹道元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吕杨能够获得一等子爵位,这不光是吕杨的光荣,还是白龙潭书院的光荣。有了吕杨这个活招牌,还不知道今年开春会有多少学子前来考学,不知道会不会增多三成?

曹道元心里盘算着,客客气气让儒师们将钦差接待好,送到书院最好的楼阁,怎么说也要小小的贿赂一下,再小小的吃一餐饭等等。

然后曹道元将人迁来一批通体雪白的玉骢马,让吕杨穿戴爵服,披红挂彩之后骑上去,吩咐书院的执事们敲锣打鼓,开始牵着马游街,大有状元郎游街的模样。

“院主,这一套能不能免了?”吕杨苦笑。

“为什么要免?”曹道元诧异。

“学生现在名声也有了,不需要这么大张旗鼓了吧?”吕杨摊摊手,他实在是不太习惯骑在高头白马上披红挂彩游街示众,吕杨心想他又不是猴子,何必让人指指点点?

“那不行,圣上赐你一等子爵禄,加恩翰林院侍讲,这可是正六品的官衔,即便是状元郎,最多也不过能赐这样的品衔,所以你不能推迟,这事就由本院说了算,你无需担心了,只需要你坐在马上朝行人平揖示意就好,其余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

吕杨转头看向黄宗羲:“老师,这是不是太过轻狂招摇?”

黄宗羲摇摇头,大笑道:“招摇是真,但是算不得轻狂,再说了,谁人少年不轻狂?我等读书人,若是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一次跨马游街、衣锦轻狂的经历,那是要遗憾的,所以无需任何担心,听院主吩咐就好!”

吕杨推却不得,就连黄宗羲也都大力支持,无奈之下,只能听之任之,豁出脸皮了。

从迎松楼出来,经过书院商街,一路敲锣打鼓,还扬声叫着口号,顿时整个书院全都被惊动了。

经过商街,迎着儒生们羡慕的目光,吕杨骑在马上向所有人平揖,一路出了书院,转过太道圣庙,穿过秣陵府北门,还是一路敲锣打鼓,书院的执役们高声大呼,生恐别人不知道。

“兄台贵姓?”吕杨低头看着扯着嗓子一路大喊的秀生问道。

“我叫韩滔之,不知道吕贤弟可有什么吩咐吗?”韩滔之咧嘴露出一口白牙笑道。

“韩兄能不能歇一歇呢?”吕杨道。

“那不行,院主大人说了,今天一定要喊三千遍,还要游一遍秣陵府的主大街,否则我可要受惩罚!”

韩滔之说着,狠狠敲了三遍手中的金拨,转头对着秣陵府路人扬声道:“圣上下旨,吕丘县吕杨著书《丹道》,发明炼丹之术,有大功于黎民社稷,特恩赐一等子爵禄,世袭五代,加恩翰林院侍讲啰……”

这一喊,整个秣陵府的路人和玄武大街两旁的商家都被惊动了,人们迅速驻足观看,吕杨微笑着朝所有人一一平揖示意。

“圣上下旨,吕丘县吕杨著书《丹道》,发明炼丹之术,有大功于黎民社稷,特恩赐一等子爵禄,世袭五代,加恩翰林院侍讲啰……”

叫喊声一路而过,说过之处,人声鼎沸,不管是什么人全都出来凑热闹,即便是酒楼里正在喝酒的人,亦或是青楼上正在搂着女人乐呵的家伙,都将楼阁打开,伸出脑袋来观看。

只见吕杨身穿一袭高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