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仙王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仙王途-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百圣太庙,圣人乃是至高的存在,地位之尊崇,不亚于高悬的日月,他们的话就是圣旨。

吕杨不敢不听,心中所有所思,意动之下,走在崖壁下,在一方光洁的大青石上盘坐下来。仰头看着崖壁,滚滚五皇浩然气涌出,在头上凝结成一片云盖,浩荡的五皇浩然气冲上天空,形成一道气柱,有数百米高,高空处,浩然气散开,化入空气和山崖。

“轰隆……”

吕杨感觉神庭识海巨震了一下,神识似乎撼上了崖壁,滚滚庞大的意志从崖壁上轰入,震得整个神庭识海颤抖不已。

吕杨吸了口凉气,神识微动,连忙将渗透山崖的神识收回来,原来这一座山崖已经凝聚了无数圣道中人的意念,这些意念已经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意志,和吕杨个人的意志相比,就好像是大象和蚂蚁,没有可比性。

省心崖,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儒者在上面留下了圣道文字和意念,这四百多年来,自从百圣太庙建立之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最初在省心崖下省心修身的便是太道圣人,九大至圣之中就有七位曾经在省心崖省心修身,同时也留下了他们深刻庞大的意念。

吕杨的神识乍一接过崖壁,立刻便感觉到不少意念冲入神庭识海,这些意念还真是不凡,大多都是儒者省心感悟的意念。

吕杨仿佛是在偷窥和读取无数人的思想,是以吕杨虽然将神识收回来,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崖壁的意志庞大,让人惊悚;喜的是这崖壁简直就是一座瑰宝,上面记录了无数儒者的意念。

这些意念意味是知识,是修行的感悟,也是修行的经验,更是无数道业高超的儒者之心迹。

这是多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吕杨已经无法揣测,心想圣人之所以带自己到省心崖来,又命令自己“面壁“修行,原来是打算让自己感悟省心崖之意志,磨砺自身,助自己突破道业呀,圣人真是用心良苦了!

吕杨这才体会到真鉴圣人的用心,当即心思沉淀下来,做好了苦行的准备。

苦行不同于一般的修炼,而是以饿己体肤,让自己身体痛苦的方式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升华,提升精神境界。

这样的苦行不少道业达到大儒、宗师的人经常实践,于是诞生了一大批隐藏于深山老林、不问世间,一心修行的儒者,是以大匡皇朝四百多年,国力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以至于九州的周边有凶残的蛮夷,都无法撼动皇朝的国本。

浩浩荡荡的五皇浩然气冲上天空,笼罩整个省心崖,吕杨就这么盘坐着,日复一日,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头上云盖不散,任何风吹雨打都施加不到身上。

一连一个半月,吕杨除了服用辟谷丹之外,就这么盘坐着炼法,头上云盖和冲空的五皇浩然气没有一刻收敛,反而浩然正气柱越来越壮大,至今日,气柱已经增加了一两百米,直径也增加了一圈,远远看去已经有些规模。

吕杨头上的云盖变得更加凝聚,上面的云纹和圣道文字越发密集,光芒也更加耀眼,特别是一些玄文和珍文,散发出来的光芒和意念非常坚韧和强大。

从崖壁上传递过来的意志在壮大了吕杨自身意志的同时,更让吕杨增加了无数的智慧,吕杨甚至在崖壁上接触到了宗师和圣人的一道道意念,一个半月下来,收获简直无法想象。

一种玄之又玄的感应传来,吕杨感觉头顶上天庭百汇这一个大窍穴不断震动,已经被文气穿透,在神庭中观察,无限高的青蒙蒙意识海天空巨大的天门变得稀薄,天光一下子从天外穿透下来,使得神庭的灵池上下都被照亮。

“是时候了……”

吕杨神识一动,灵池顿时翻滚,化为一股浩浩荡荡的五皇锦绣气冲上天空,轰隆一声撞击在天门上,天门顿时被吕杨的意志和五皇锦绣气推开。

刹那间,顶门大开!

神庭一瞬间便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奇景:一道浩大的光柱穿透青蒙蒙的意识海天空,照落下来,笼罩整个灵池。

那光柱之中,除了天地间各种灵元之外,还有无数虚空神念,这些神念包含了天地意志和苍生意念,咆哮着降落下来,仿佛天河倒泄。

“好好好……”吕杨不惊反喜,无数圣道文字冲上意识的天空,和倒泄下来的光柱彻底融化在一起,任何天地意志和苍生意念都在一瞬间被纳入无数圣道文字。

这就是圣道文字之奥妙了,承载着圣道中人的意志和信念,也承载这天地的道理,只要是属性和意念同源相似,都能迅速和光同尘,化而为一。

吕杨便感觉到,自己掌管的十数万圣道文字突然全面升华,数量最为庞大的天地灵文飞快蜕变,迅速上升一个台阶,化为天地玄文,而规模更加庞大的天地灵元也在自己的意志下纷纷化为五皇浩然气,凝聚一出数量更加庞大的天地灵文。

至于原有的玄文,也都升华为珍文,而原来的珍文,数量陡然壮大了百倍、千倍,神庭中那贯穿天地的光柱中,圣道文字耀眼如一颗颗星辰。

天庭百汇被彻底贯穿的一霎那,吕杨浑身一震,头上的五皇锦绣气柱溃散开,仿佛是被无形的天地之力击溃一般,庞大的浩然正气四下飞散。

……

第二百七十章 立言(下)

求收藏!

………

吕杨头顶的云盖猛地震动一下,几乎要被震散开,不过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云盖立刻凝聚且稳固下来。

高空中四处散逸的五皇浩然气仿佛感受到吕杨的神识意念,疯狂汇聚下来,尽数收敛入云盖,吕杨头顶的云盖,顷刻间壮大了十倍,从直径丈许,到大如一亩,仿佛一片云气,巍巍不可动摇。

吕杨神识一动,全身皮肤上的毛孔尽数收敛锁住,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文气出入交换,甚至口鼻等器官,也都暂时停止了文气的吞吐。

吕杨体内所有的五皇浩然气,均改从顶门冲出,过云盖,再度冲上天空,如一条苍龙,长度已经超过一里,气势非凡浩荡,搅动天际风云变化。

天象立刻大变,转眼之间云气汇聚,乌云盖天,轰隆一声,雷霆震动,滂沱暴雨哗啦啦打落下来。

至此,吕杨才感觉天高海阔,一刹那,顶门打开,天地人三才贯通,天地意志和自己身为人的意志才第一次完完全全沟通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阻碍,仿佛一条河流,终于撞开了最后一块岩石,涌入无边无际的大海。

天地人一体,再也没有隔阂了。

这天地,已经听得见自己的心声和诉求!自己,也听得见天地的磅礴意志!

这种感觉太玄妙了,这就是吕杨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人交感、天人合一境界!

既然如此,向天地立言就在此时!

吕杨一瞬间感到神庭之中,以心光为主体的心灵和灵魂陡然震动,一股长久以来积蓄的意志喷薄而出,瞬间横扫整个神庭,以无与伦比的速度穿透了神庭意识海的天空,穿透了云盖,轰鸣一声打在了浩瀚的天空中,引发四方天宇和虚空的大震动。

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其万一。

吕杨福至心灵,抬头挺胸,脊柱挺拔,站得笔直。他望向天空,音府也随之震动,嘴巴一张,向天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这是吕杨从立心道业晋升立言道业的证道誓言,是正心立身的根本誓言,更是自己进军圣道,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的誓言,巍巍峨峨,不动如山:

“叩请天地聆听,人神共鉴,吾今日向天地人神立下大愿,此生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命不息,此志不灭,天地人神共鉴,吾若违背此愿,甘受天地神罚五雷轰顶飞灰湮灭!”

仿佛充满了伟大的意志,吕杨的声音蕴藏了不可思议的力量,音波震动虚空,无形中,精神意念也传播到四面八方无弗远处。吕杨在一霎那感觉到,自己的意志和天地浩荡的意志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体。

这种感觉奇妙非凡,我即天地,天地即我。

“轰隆隆……”

仿佛是听到了吕杨的誓言,天地立刻回应,雷霆震响天地。天地意志一瞬间从虚空中贯穿下来,穿透吕杨的神庭识海,在天地人意志玄妙的作用,吕杨的灵池上,陡然凝聚起一串长长的真文誓言,聚成一幅真文金卷。

这真文誓言,正是天地人互感形成的,每一位成功立言的儒生,在天人交感之际成功立言,都会在神庭之中形成相应的真文誓言。

真文誓言,蕴含天地真义,只要立言者意志不灭,这真文誓言便可长存不灭。

立言,立的是天地真言,可被天地聆听,也可为鬼神苍生所感知。吕杨积累浑厚的五皇浩然气,天人交感,心光震动,天地一体,誓言一出,立刻震动虚空世界。

虚空世界,多为天地万物苍生之意念,玄妙无比。道业极高的修行者若是将自己的神识感知虚空,可知万事万物。

向天地立言,吕杨的神庭识海之中首度凝聚起了真文,这是吕杨以自身之力凝聚起来的圣道文字,而不是舶来之物。

与此同时,远在崖壁四周的百圣太庙中人均是一震。真知求鉴石塔最顶层,正手执圣道笔书写文字的真鉴圣人猛地丢下手中的笔,转头望向虚空,诧异无比:“这立言……”

真鉴圣人听到了震动虚空的誓言,那是圣道中人初次天人合一的时候立下的大誓言,也只有这样的誓言才有这样震动虚空的伟大神威。

他迅速走到了窗台前,眺望后山崖壁,只见崖壁上空乌云低垂,隐隐有雷霆之声传来,以圣人的目光,他已经看到吕杨立身崖壁之下叩问苍天的情形。

圣人哈哈笑道:“果然是吕纯阳,比老朽想象中要快了这么一点点,看来老朽低估了这位学徒,这立身之言同样非同一般,怪不得一刹那便引动了巨大的天象变化!”

皇宫大内,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他突然身体微微一震,猛地抬头望向吕杨的方向,露出诧异之色,因为在文帝的神庭识海之中,神识震动不休,吕杨浩淼的声音从虚空中传来,仿佛跨越了无弗远界的距离,扩散到心灵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帝喃喃两遍,眼神大亮,他禁不住喃喃道:“是哪位儒生,竟然立下这等立身之言?”

都说言行合一,圣道中人,胸怀和心灵如何,一般立身之言便如何。吕杨能够立下这等誓言,而且还成功了,说明这誓言已经应了天地意志,同时也符合立言者之本心!

“来人!”文帝沉声道。

一个老内官小跑上来,揖礼道:“圣上有何吩咐?”

文帝站起来,在书案前负手踱了几步,道:“那个立身之言你感应到了吗?”

“回圣上,下官也感应到了,似乎是从百圣太庙方向传来的!”内官回道。

“嗯,速去打听一下,是谁在立言,马上回报给朕!”文帝摆了一下手。

“是!”内官连忙小跑着下去了,不一会,内官小跑进来,启禀道:“圣上,已经打听清楚了,是吕杨吕侍讲在百圣太庙省心崖下立言!”

“哦?”

文帝来了兴致,他再度站起来,笑道:“他在白龙潭书院的时候才晋升立心道业第三重吧,怎么半年不到又晋升道业了?”

内官揖礼不言。

文帝继续道:“看来还真是天才,从立心道业晋升立言道业的速度快得惊人,也是,不愧是真鉴圣人垂青的人物,他是什么时候进入真知求鉴石塔的?”

“回圣上,已经一个半月有余!”内官谨慎道。

“嗯,朕知晓了,你下去吧!”文帝摆摆手,将内官打发走,然后走到了窗边,眺望天空,文帝只觉得不可思议,自从炼丹之术发明以来,他明显感到全九州的圣道中人修行速度在加快,而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不过再快似乎也不及吕杨修行的速度快。从立心道业第三重到立言道业第一重,不知道是三个月还是四个月,就已经完成晋级,唯天才方可如此了。

黄府,正在休息的黄家人也在吕杨震动虚空,立言之时一震,纷纷转头望向省心崖的方向,聆听吕杨的立言誓词。

这个声音是如此熟悉,以至于感应到第一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时候,黄宗羲等人便明白这是吕杨的声音了。

“哈哈哈哈……纯阳贤侄还真是不负所望,这才进入百圣太庙修行便成功晋级,嗯……之前是秀生,现在是秀才了!”黄宗嗣大笑。

黄宗羲也是听到了吕杨的立言,那声音洪亮缥缈,仿佛裹挟天地之威,这样威力充足的立身之言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过了。

黄宗羲甚是欣慰:“纯阳这立身之言非同一般,呵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这是敢立下如此豪言壮语!”

内宅之中,黄道蕴、黄乙乙、吕蒹葭亦心有所感,黄道蕴已经目瞪口呆,黄乙乙已经从书案上跳起来,兴奋叫道:“这声音,这是师兄的声音,他在立言?”

“太好了,二哥又晋升道业了,这下他可是秀才了!”吕蒹葭拍着小手蹦蹦跳跳,亢奋异常。

不单单是吕杨熟悉的人,但凡是圣道中人,都在吕杨立言的时候听到了传入神庭的声音,那是立言的声音,为天地和人、神所听。

虚空世界,似乎无弗远界,精神意念瞬间横扫开来,整个神都的圣道中人都新生感应,甚至远在九州之地的各大书院,道业高超者,也都在同一时间感应到。

若是寻常人,一般是产生不了这么大范围的共鸣,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吕杨的立言影响非常之广,仿佛天地有自己的智慧,它把吕杨的豪言状语传到了辽阔的意识时空。

神都顿时骚动了。

“是哪位儒生立此不凡之誓言,当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哪位儒生在立此大愿?”

神都振奋了,无数的儒者纷纷生出好奇之心,飞快托人打听。

吕杨的立言有两重,第一重乃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是追求天地自然至理的愿望;第二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圣道中人的至高追求,立功立德立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