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仙王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仙王途-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兵团驻扎于孤岛之上,孤岛上和孤岛四周的海域海底,漂浮着无数强悍不腐的尸体,这是各种深渊魔头和魔物的尸体,即便是它们已经死亡,但是他们的魔躯依然不坏。

就在几天以前,一大波深渊魔物泅渡过来,在孤岛上和兵团发生剧烈的激战,若非水玲珑手握阎罗大旗,深渊的通幽白骨门早就被攻陷,一旦被魔物攻陷,人间界域必定又是一场浩劫。

这些天,水玲珑都不敢怠慢,一直镇守在深渊界域,观察深渊界域的魔头动向。而在九幽,通幽白骨门投影在一片深红如血的幽狱,到处是炽热发红的铁山、岩浆长河,以及黑土,整个界域没有任何植被。

即便如此,这里也不是生命的禁区。

一头头形状诡异恐怖的九幽巨魔不时发出惊天吼叫,声音传遍四野,让人闻之胆寒。

阎罗大尊千丈高的身躯盘坐于黑土之上,身边便是一条浩浩荡荡的岩浆长河,刺鼻的气味升腾起来,充斥在空气之中,一头九幽巨魔的尸体半躺在岩浆长河边上。

其胸口有一个巨大的血洞,金色的九窍心脏已经被阎罗大尊握在手中,砰砰砰的心脏跳动声如同巨鼓,传播极远。

汩汩金色的巨魔之血从尸体上流淌出来,在岩浆长河内形成一滩物质,逐渐凝结成金色的血晶。

炽热的熔岩对于巨魔来说是寻常之物,即便是失去了生命的尸体,熔岩仍然无法对巨魔尸体产生一丝一毫的伤害。

巨魔尸体之上,一股凝聚不散的怨念逐渐集结起来,形成一头新生的魔头,此魔头三首牛头,下身是滚滚黑烟,不清楚是否有无双脚。魔头手中拿着一杆黑矛,对着正在盘坐研究九窍心脏的阎罗大尊又恨又怕,丝毫不敢上前。

阎罗大尊根本不去理会那个刚刚诞生的魔头,他不理会,也不担心魔头会威胁到他,事实上,这种从强大巨魔尸身上诞生魔头拥有极为竟然的成长潜力,将来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威胁他的存在。

但是现在,魔头对他而言相对弱小。

研究好九窍心脏,阎罗大尊将心脏扔到嘴里嚼吃起来,好一会,阎罗大尊的身上涌出一层层金光,然后收敛入体,汇聚于自身的心脏,形成新的心脏。

阎罗大尊的身体原本就已经结晶化,但是此刻,他竟然凝结出了一颗拥有生命活力的九窍心脏,通体金色,蕴藏着庞大的动力。

这在以前是他不敢想象的,阎罗大尊感觉到生命的脉搏,这预示着他离真正的魔神又进了一步。

九幽魔神,最低的层次也相当于天人,若是不被九幽束缚,同样可以飞升天外,前往天都。按照天都历来的状况,从九幽出来的魔神一般都比寻常的天人强大无数倍,十有八九会在天都成为一方领主。

阎罗大尊站起来,转身看了一眼在附近徘徊不去的魔头,这个魔头对自己的怨念让阎罗大尊不太爽快,抬手一抓,恐怖的力量爆发,魔头惨叫一声,炸成一片魔气再度惨死一次。

一步跨过骨门投影,阎罗大尊来到链岛,站在阎罗大旗前,抬头看向旗面,周遭不时有一道道灵魂奇光从四面八方飞来,落入大旗。

这是供奉大尊,信仰阎罗的凡人灵魂,死后他们的灵魂会被阎罗大尊以意志牵引到大旗上,大旗内部,混芒一片的玄黄世界,一方笼罩迷雾的玄黄荒野之中,一座阎罗城立起,不断的收容凡人的灵魂,并壁虎他们不至于消散。

阎罗城是如此简单,四四方方的一座城,没有物质,只有一座座石屋,或者一座座石塔,灵魂便寄居其中,可以存在很久。

很多的凡人灵魂,在城中四处走动交流,他们每一天晨昏都要供奉阎罗大尊,其余时间则修筑阎罗城。

他们不用吃东西,寒暑不侵,摆脱了生老病死的灾难,他们一般都感觉到畅快和满足,那是和凡人绝对不一样的生存状态,轻松、自在,再不用担心生计,也不用担心病痛,这样的状态,和他们生前奢望的长生等同了。

成为收容凡人灵魂的容器,阎罗大旗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庞大的香火融入其中,衍生了一个奇异的小冥土空间,这个空间,介于虚实之间,阎罗大尊观察一会,心中震动不已,若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或许他真能成为一部分信众死亡归属和灵魂转生的主宰,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

第五百九十五章 朝圣

东来国,阎罗大尊庙。

东来国的大难,使得东来国人对阎罗大尊的虔诚达到了一个十分疯狂的地步。很多苟延残喘活下来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来到阎罗大尊庙进行朝拜。

他们前来朝拜的方式让人感动,即便是千里迢迢,仍然会三步一礼,十步一拜,而且是那种五体投地的拜礼。

或许是因为在生活中失去太多,艰难困苦的生活使得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他们唯一珍贵的东西便是信仰,那是心灵的唯一寄托,也只有这个心灵寄托唯一让他们感觉到存在的价值,并感觉到自己灵魂上的高贵和平等。

基于此,很多平民一旦信仰上阎罗大尊,他们几乎用生命中剩余下来的所有热忱来侍奉自己的信仰。

朝拜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些不远千里前来朝拜的人,面黄肌瘦、身无长物,手上只有一个转经筒,上面书写阎罗、生死、轮回、审判等等经文。

他们一路吃着百家饭,或者苦行来到百圣太庙,身体虽然已经到了崩溃的极限,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尤其坚韧和顽强。

吕杨再一次踏上东来国这片满目苍夷的土地的时候,便发现了整个国度的信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前世的时候,吕杨唯一见过的信仰最虔诚的是那些藏民,但是东来国的民众甚至要超越这个标准。

吕杨驾驭遁光落到大尊庙前,举步走了进去。

大庙有好几重殿宇,错落有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城池。虽然大尊庙内人比较多,但是每一个人都神情庄严,并拒绝高声喧哗,整个阎罗大尊庙充满了一种安宁的气息。

吕杨看到不少前来朝拜的信民三步一礼,十步一拜,极尽虔诚。

一个骨瘦如柴,皮肤黝黑的老者颤颤巍巍做着最后一个拜礼,然后盘坐下来,望了阎罗大尊像一眼,喃喃低语,终于没有了气息。

他是从数百里之外前来的朝圣者,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年迈,他一边朝拜一边走,一共花了数个月的时间,靠着一双孱弱的脚走到了大尊庙。

这个身体早已经到了极限,若非一股强大纯粹的信念支撑,他的身体已经崩溃,如今来到阎罗大尊庙,他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离世。

吕杨站在这个可敬朝圣者身前,叹息一声。

可以感觉到,阎罗大尊庙笼罩着奇异的力量,这种力量庇护着灵魂。

吕杨额头上的破虚神眼自然而然张开,便看到那位刚刚死去的朝圣者身上逐渐散发出纯粹的光明。

这种光明不同于自然光,它来自于心灵,是精神的光辉,肉眼凡胎无法看到,可是吕杨的神眼却能够洞悉。

一个人形光辉从病痛、苦难的皮囊中走出来,他抬眼看了一下阎罗大尊像,走了过去。大庙之中,一缕无形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缠绕到朝圣者的尸体上,一瞬间,尸体散发出一种奇特的异香,并保证尸体不会腐朽。

这种情况显然在最近的阎罗大尊庙并不少见,很多前来朝拜的信民都十分羡慕又敬佩地望着朝圣者的尸体,有的还朝之礼拜。

很快的,庙中的执役便小跑过来,察看了一下朝圣者尸体,然后很尊敬地为其念了一篇阎罗经,为其祝贺和超度。

朝圣者的灵魂反而停下脚步,其灵魂就是一个人形光人,本质非常纯粹,他看着庙中的执役围绕在他的皮囊前为他超度,他很高兴。

“这是一位虔诚的朝圣者,他的灵魂无比神圣,并且已经皈依阎罗大尊,他有资格存在于大庙,且将他小心地请到庙中的浮屠里,受人瞻仰!”执役很快判断并做出了处置。

很快的,朝圣者的尸体被搬到了殿外的林立塔林之中,封存起来,这些小塔,每一座只有几个平方,高丈六,上面绘制朝圣之路,以及书写阎罗经,这就是浮屠,阎罗大尊的浮屠,里面存放着不朽的朝圣者尸体。

朝圣者的灵魂很显然十分满意自己死后的归宿,他经过吕杨身边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吕杨正在仔细的观察他。

朝圣者忽然意识到,吕杨不是一个凡人,他的身上,有着阎罗大尊截然不同的伟大光辉。

“这是一位修行者,或许还是大海西边大匡皇朝的读书人……”朝圣者心想着,他朝吕杨行了个礼,这是东来国的礼仪,将手置于腹部前,弯腰鞠躬,然后不再理会吕杨,走向阎罗大尊像。

就在阎罗大尊像前,朝圣者看到了一座完全有阎罗灵光构成的光门,门户的那一边,隐隐约约有一座繁华之城。

那是阎罗城,朝圣者心里隐隐约约感觉到。

“等一等……”吕杨叫住对方。

“大人有什么吩咐?”朝圣者谦卑道。

“为什么相信阎罗大尊!”吕杨不禁有些好奇,毕竟像这位朝圣者一样纯粹虔诚的灵魂已经不多见了。

东来国能够出现这么多接近圣灵的灵魂,这让吕杨很吃惊,遍观整个世界,这种虔诚都不多见,让吕杨惊喜的是,整个东来国,并不缺乏和眼前这位朝圣者一样虔诚的人。

朝圣者微微一愣,想了想,摇头道:“你问我为什么相信阎罗大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只知道,东来国的国主造了大罪孽,使得我东来国遭受了魔头的肆虐,我的家人,老伴、儿子、女儿,还是孙子,全都被魔头害死了,但是我仍然活着,我见过太多的苦难,但是只有阎罗大尊拯救了和我一样陷入苦难的人!”

朝圣者缅怀说着,吕杨感受到其中难以言喻的哀伤和幸运,其哀伤或许是因为曾经的苦难,其幸运或许是因为现在的信仰。

“大人是从大匡皇朝来的读书人吧?”朝圣者问道。

“是,我听说是九州人请来了阎罗大尊,并在原王宫的废墟上建立了阎罗大尊庙!”吕杨说着。

朝圣者似乎并不知晓这些,不过他毫不惊讶,“这些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阎罗大尊就在这里,是他拯救了我们这些苦难的人啊……”

朝圣者似乎对吕杨并不太好奇,“大人是儒者,不过我可以感觉到,大尊的光辉和九州的儒者并不相同,想来大尊和你们读书人并不是一路,他才是真正救苦救难的存在!”

朝圣者说着,走向大尊像,毫不犹豫进入光门,下一刻,他化作一道遁光,落入了链岛骨门前的阎罗大旗中,进入了大旗中的阎罗城。

对于阎罗城而言,朝圣者并没有感觉到压抑的诡异,反而他似乎十分熟悉阎罗城的气息,因为阎罗城到处充斥着阎罗大尊的阎罗气。

在这里,他感觉到了不受时光侵蚀的不朽之力的庇护,无数的灵魂处在阎罗城中,没有饥饿和苦难,有的只是平静。

吕杨看着朝圣者进入阎罗城,又惊又喜,正是因为有这样纯粹的虔诚者灵魂,吕杨才感觉到阎罗大旗的厉害,其中阎罗大尊,已经超越寻常的器灵,拥有自主的意志。

就在这时,吕婉蓉走了过来,她如今是东来国国主,她的身边,跟随者一批随行人员,大多都是东来国的阁臣,有男有女,大多是圣道中人,当然也有几名妖仙。

作为政教合一的教宗和国主,吕婉蓉的王宫便是这一座阎罗大尊庙,她就在阎罗大尊庙中治理整个东来国。

“国主!”吕婉蓉还没有当东来国主的自觉,她向吕杨抬手揖礼,其他人不敢怠慢,纷纷向吕杨行礼。

吕杨回神,看了吕婉蓉一眼,露出微笑。

如今的吕婉蓉,已经和他一样,是一国的国主了呀!她这个国主,正是自己推上位的,在东来这个国度,吕杨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力,吕婉蓉等一干东来国统治者,都是出自吕杨麾下。

“不用多礼了!”吕杨摆摆手,微笑着,“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栽培,也没有辜负我吕家先祖的荣光!”

“这都是靠着国主的信任和几位阁老的鼎力相助!”吕婉蓉谦虚。

“阎罗大尊庙和各地的阎罗庙怎么样,都已经派人下去主持了吗?”吕杨询问。

“各地的阎罗庙都已经派人下去主持,东来各地,香火众多,出现了很多纯粹的信徒,这种情况竟然是大匡和南海国前所未见的景象!”

吕杨叹了口气,又是庆幸又是心痛:“大乱之后往往要大治,信仰也是一个道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国主说的是,婉容必定会聚其人心,将阎罗大尊的香火广布整个东来国!”

“还不够,须得有一个神教,神教有明确的教义,这才好广传阎罗大尊的名!”吕杨摆摆手。

“神教?”

“或许称为国教也可!”

“那东来国不传圣道了吗?”吕婉蓉微微一愣,其实东来国作为藩国,拥有一个国教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不立圣道的正教未国教,只怕会引起非议。

吕杨却不忌讳,笑道:“东来国的情况,大家还觉得能够立儒教为国教吗?”

众人想了想,摇摇头。不得不说,现在整个东来国信奉的都是阎罗大尊,各地的阎罗殿也如雨后春笋般立起,一些穷乡僻壤,或许没有阎罗殿,但是也有简单的阎罗像供人祭祀,就像是前世世界的土地庙一样,各个地方几乎都有土地庙。

这种情况的形成,无非是吕杨早早布局阎罗大尊信仰的结果。

东来国大乱,信仰缺失,在那个时候趁虚而入,种下信仰的种子,可以很快成长为树木,开花结果,甚至成为一片信仰的森林。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冥教

众人不太明白吕杨的想法,不过东来国不是大匡皇朝,风土人情虽然相似,但是人心迥异,东来国现在已经没有能够广传圣道的土壤了。

难道吕杨是要另立炉灶?

吕婉蓉微微带了个哆嗦,这可不是一般的雄心壮志啊!

这种人物,最出名的一位便是太道圣人,他就开创了属于读书人的信仰。

吕杨若是也有心另立一种信仰,那么便是继承了先人的壮举和开拓精神,值得肯定。

吕婉蓉想了一想,询问:“国主,东来国如今信仰阎罗大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