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如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苍生如妖-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布衣在不保留速度,直接赶往昆州。

从空无子口中,布衣也了解到了一点事情,那就是,自从大师兄晋升到金丹期之后,各门派舍去大部分资源,门下弟子纷纷突破到金丹期,整个三代弟子来了一次大提升,如今,也有数十人晋升入金丹期,成为一方巨头,威名赫赫,震慑一方,只不过,被刑默然拔了头筹之后,这些门派名望已经有所下降,如今,刑默然的名头,举世皆知。




第三百九十九章  女孩是谁?

除了刑默然之外,其余极大高手,在如此强大动力下,也纷纷突破了金丹期,在如今的修道界之中,增添了许多生气。

当然,除开这些事情之外,还有一部分事情,让人心中有些诧异,那就是,隐藏了千百年的邪道似乎有重新出世的迹象,这几年来,修道界各地都出现邪道高手,屠村灭镇,修炼恶毒功法的现象,还有魔道,似乎也蠢蠢欲动。

九州之地,道魔邪三道,以正道为首,在中州附近几个大洲拥有莫大威望,在这几个州之中,魔道和邪道势微,除了这几个州之外,另外几个州,魔道和邪道日盛,哪里虽然地貌广袤,但是人口稀少,妖族泛滥,因此,使得哪里的人十分彪悍,更加诡异莫名。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滁州,因为有大海相隔,从中州等州过去,十分的不方便,更是造成了哪里妖魔为患,妖人遍地的特殊景象,魔道之中最为强大的真魔宗,便是哪里一等一的大派,除了少数妖族势力之外,哪里几乎就是一家独大。

整个九州,可以用这几个字概括,中州富饶,道门大昌,边锤之地,妖魔兴盛。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道门一直十分兴盛,因此,造成了妖魔邪等几大势力萎靡,九州保持了表面上的平静,除了传说之中的瀛洲消失不见以外,所有门派势力表面上维持了一个大矛盾没有,小冲突不断的景象。

昆州的位于东方,临东海,从中州过去,一路向东,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路风驰电掣,半天之后,便看到了那条久违了的山脉,寿山山脉,那一条长龙般的山脉,绵延数万里,福泽一方,若是没有这条山脉,恐怕也没有靠寿山生存的数百万人。

每逢春秋两季,山上风景便十分怡人,各大道观寺庙开放,便会迎来不少人,就连几大道门,在这个时候,也会开放部分景观,供游人观赏,这已经形成了部分传统。

一路飞来,看到不少人群,在山间徘徊游荡,这一番情景,落在布衣眼中,是那样的亲切,虽然他没有走过几个地方,但是这里毕竟是他的出生之地,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到了寿山山脉,就等于到了自己的家,布衣神识一扫,辐射数千里地,很快便找到了那个养他生他的地方,他犹豫了一番,没有直接下去,而是飞往附近的大城。

布衣的村庄,还在山中,距离大城极远,最近的大城,也有数百里地,就是这样一个大城,布衣也没有去过,如今自家已经能够飞天遁地,去一下城中,全当留念。

近乡情怯。

布衣的确感觉自家心中有些酸意,不敢直接面对。

这片地方,属于袁州府,袁州府第所在的地方,便是袁州城,规模不小,容纳这片地方数百万人口,加上寿山山脉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引来不少行脚商人在这里常年驻足,收售货物,看上去十分繁华,本地也盛产粮食,因此,袁州府第,看上去十分富庶。

布衣一落下,便悄悄走进袁州府,他没有用任何法门,也没有用其他能力,仿佛一介凡人一般,在城里到处溜达。

这一刻,他仿佛一个归家的游子,贪婪的看着自家现在与原来到底有什么不同。

昆州地界,与中州不同,这里道门虽然不说兴盛,也不是多么繁华,俗世之中,很少看见除外历练的道士,就是在大城之中,也只有寥寥两三个道士勘查山川,监察地脉,自身法力并不是多么强大,也没有妖人来犯,魔道也极少,就拿寿山山脉来说,这里就十分的太平,除了下面几个小国家,一年四季兵乱不断之外,修道界根本没有多少大事情发生。

这全都是寿山道观几大门派的功劳,尤其是寿山道观,有天雷上人坐镇,有那几个想死的妖魔鬼怪敢来这里撒野。

袁州府第,坐落于一片平原之上,往来交通十分发达,四周遍地都是良田,往西则是寿山山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布衣走了一圈,感觉气氛十分不错,街道两边,小摊之上,随时都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时不时的出现许多争吵声。

走在街上,确实没有遇见几个修道士,倒是看到了不少江湖人士,昆州这里,就是江湖人士发达的地方。

看到江湖人士,布衣不禁想到了自家道观之中的李师傅,那才是真正的江湖高手。

就在这个时候,前面传来一阵叫喊的声音,争吵,叫骂,接连不断,随即人群分开,出现了一条车队,布衣定睛一瞧,原来是州府出巡。

袁州府,乃是属于明国,并不是多么的大,下面有八大府第,每个府第,又有许多郡县,布衣所在的村子,就属于柳县,隶属于袁州府管辖范围,还有其余许多郡县,由此可见,这位州府老爷有多么的权势,同时,这位州府老爷,还是一位修为十分深厚的武林高手,否则,也不会做到这种程度、

明国,到底是一个多山的国度,拥有一片平原作为属地,这位州府老爷可想而知。

州府老爷出巡,自然是威势无双,就连那些无法无天的武林人士,也不得不低头,要知道,官服,才是这里最为强大的实力。

布衣也赶紧让路,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介凡人,不是什么修道高手。

这一条车队,足足排成了两三里地,车子只有四辆,每一个都十分华贵,前面两端,乃是举牌的开路官兵,中间的是都是随行官兵和丫鬟奴仆,呼啦啦排成一行,十分气派,一路走过去,街道两边人群,大气也不敢喘一个,生怕惊扰了官府老爷。

当那几辆车子忽然经过布衣的时候,他心中忽然一动,神识扫出,他发现在这几辆车子之中,有一辆车子之中,正是那位老爷,而与他同车的还有一位,确是一名道士,两人似乎相谈甚欢,而令布衣惊讶的是,那名道士,赫然是寿山道观弟子,只是修为不怎么高,只有凝煞期,看那服饰,似乎是四代弟子。他眉头忽然一皱。

车子中,州府老爷身穿一身黑色纹底,衣角袖边均是金丝织就的华丽朝服,头顶黑丝官帽,身体强壮有力,两眼炯炯有神,十分大气,面对寿山道观的小道士,他显然没有过多的恭敬。

“徐子豪,这次去寿山道观,拜访李士尊,你说,他老人家会不会同意我的意见。”

这位名字叫做徐子豪的小道士,脸上白白净净,年纪大约二十有余,十分俊朗,他看了看州府老爷,似乎一点也不怕,笑道,“李师傅在我们寿山道观多年,潜心钻研武道,恐怕这次也同样不会,我看你还是白费心思,与其将这些心思花在李师傅身上,我看你还不如招募我那些师叔师伯呢。”

州府老爷嘿嘿一笑,淡淡道,“你说的是那些三代弟子吧,除了那几位成功练就金丹的青年俊杰之外,你认为,谁能够助我,这次越国来势汹汹,又有高手坐镇,我们明国确实拿不出多少高手来,恐怕要吃亏。”

徐子豪摇了摇头,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掌门太师伯严令不许插手各国事务,你算是你去请,他们也不会答应,只是,李师傅哪里,你就算去,成功几率也不算高。”

“事在人为,希望他老家人家,能看到我是他徒儿的份上,能帮我一把。”州府老爷心中一叹。

两人叽叽咕咕,开始聊些其他话题。

布衣心中惊讶,没有想到,这位州府老爷,居然是李师傅的徒弟,怪不得这一身武道修为,收敛的如此之深,深的他老人家三味啊!

他国入侵,真乃是世俗界的事情,修道界肯定不会插手,就算是插手,也必定是闲散修士,门派修士断然不会,这是修道界的规矩。

逛完了袁州府,布衣又去了一次柳县,然后才向寿山的某一个角落飞去,哪里才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他一路走来,感觉十分亲切,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一点都没有变,只是远远看去,那山村,似乎规模大了一些,附近的山地,似乎有多开垦了一部分。

顺着官道,布衣一步步走上去。心中叹息,十多年前,他走的时候,同样是秋天,如今回来,又是秋天,山上火红的枫树叶,路边茂盛的果树,似乎都在见证者,他们同样经历了无数风雨。

山村,还是那个山村。

布衣已经忘记,自家的山村到底叫什么名字,还是他从来就没有名字,一步步走过去,他看到了以前村长的家,哪里似乎更加庞大,他还看到了以前自己的家,似乎旁边又盖了一间。

山村坐落在山腰间,下面是一片开阔地,背后则是有些平平的山脊,面向南方,乃是一处风水宝地,山村左边的山谷之中,有一条小溪从山中延伸出来,供所有人畜的饮水,人们除了没有太多的钱之外,倒是衣食无忧。

村口,几个小孩正在嬉闹,天真无邪。

布衣慢慢走进了村中。

这个时候,正是早上的时候,太阳出来不久,人们正在外面干活,村里并没有多少人,一路走来,并没有看见几个大人,只有小孩和老头老太太。

只是他们的身影,布衣已经认不出来。

布衣在村上随便乱走,大概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便到了早饭的时候,很快,村里人便一一回来。

布衣这个时候,才看见那些青年人,在他们的脸上,依稀看到了幼时的模样,他们似乎大半已经成家,另起炉灶,因此,村里才多了几户人家。

布衣心中有些寂落,踌躇良久,这才走到自家的门前,轻叩几声。心里,却不争气的狂跳不已,饶是他已经是金丹期的巨头,此刻也不禁心中有些忐忑。

不知道家中,还剩下几人。

他正想着,门开了,一个小脑袋探出头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睁着黑亮的眼睛,看向布衣,露出奇怪的神色,“呀,是一个道士,来我家干嘛,我家里可没有妖怪。”

布衣听了之后,顿时有些苦笑不得,心中却在问,这个女孩是谁?





第四百章   回到寿山

他看了看这女孩,只见她眉宇间灵气盎然,两只眼睛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聪慧劲,布衣用神识查看了一下,心中顿时有些惊讶,这女孩,居然有上等资质,很适合修道啊!

就在这个时候,小女孩眉头一皱,额头上,立刻显露出一道狭长的皱纹,显的煞气无比。布衣忽然一愣,心道,这样的女子,在乡下,可是很不受待见的,煞气上眉,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只不过,对于修道者来说,这样的女孩,更适合于修道,如是修炼剑道,绝对是上乘资质。想到这里,布衣心中生出了一道念头。

女孩见布衣好长时间不说话,好像有些生气,“你这道士,看什么看,再不说话,我可要关门啦。”

布衣急忙回过神来,道,“小道走路良久,有些渴了,可否讨几碗水喝?”

女孩这才将门开了一道缝隙,向屋中望去,大声叫道,“妈,有个道士渴了,想讨碗水喝,让不让他进来?”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让他进来吧。”

布衣心中一震,他听出来了,这是母亲的声音,和以前一模一样,只不过,声音之中,带了几许沧桑,想想,自他走时,母亲也不过三十几岁,如今也四十多了。他看了看女孩,心中想到,这难道就是我的小妹么?母亲和父亲,又生了一个?

女孩子急忙领了布衣,走进门来。

走进大门,布衣四周一扫,周围没有多大的变化,对面的房子更加古旧,房子前面当年栽下的两颗小树,如今已经变成了参天大树,遮挡着天空火辣辣的太阳,在阴凉下,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一名妇人,就静静的坐在石凳上,看起来有些愁苦,眉头不展。

就在这时,两人忽然看向对方,四目相对。

布衣看见母亲的脸上,因为常年四季劳作,已经变得芳华不再,皱纹遍布,眼神也逐渐混浊起来,他心中不由得一酸。

老妇人看到布衣的时候,也是一愣,心道,这小道士,怎么长的和自家丈夫当年的时候如此相像,这怎么可能。她带着疑惑,小心道,“小道士在哪里功课,我们这里穷山僻壤,可没有什么好招待的。”

布衣心中叹息一声,语气淡淡道,“在寿山道观,距离这里尚有几百里路,一路走来,很是渴了。”

老妇人转过头,对那丫头道,“四丫,去给这位道士倒碗水去。”

那丫头应了一声,欢快的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门咯吱一声,忽然打开,两个二十出头的汉子忽然走了进来,后面各自跟着一名山村女子,齐声道,“妈,我们回来了,辛苦了一早上,可把我们累坏了。咦,这位是?”

两人都看到了这个小道士,定睛一看,可把它们吓了一跳。

布衣虽然随着年岁长大,但是模样生来与父相随,长的极为相似,往哪里一站,活脱脱的仿佛二十年前的老父,这怎么能不让人惊讶。布衣的母亲,叫做刘慧芳,父亲则是叫做洛水。

他们两个带着几分疑惑,走了进来,和布衣站在一起,整间屋子,显得极为诡异。

就连那两个妇人,此刻也极为惊奇,因为,他们三个站在一起,居然极为相似。

她们静悄悄的走在妇人跟前,一言不发。

刘慧芳起初还不确定,等两个儿子和这小道士站在一起,眼中的惊异已经变成了惊骇,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四丫过来了,她看到两个哥哥回来,与道士站在一起,忽然看到了什么,童言无忌,呵呵笑道,“咦,这道士怎么长的和两个哥哥好像啊!来,给你水喝。”

布衣心中一叹,不知道,该不该认,就站在哪里,眼神复杂的看着两个弟弟和母亲。

刘慧芳忽然身躯一震,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小道士,你家在哪里?”

布衣踌躇良久,终于还是叹息一声,沉重道,“妈,我是洛阳。”

“什么,你是洛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