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魂启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魔魂启临-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午时,刘桑来到屋前,见青影秋郁香坐在那里,于是问道:“召舞呢?”
    青影秋郁香往里头指了一指。
    穿过外屋,在里屋门前轻轻敲了一下:“召舞?”
    里面没有人回应。
    刘桑道:“我进去了哟!”
    小心翼翼地推开门,以防召舞小姨子飞脚踹来。
    进入屋中,却见小姨子趴在床上,脸朝着壁面,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
    刘桑道:“召舞?召舞?”
    夏召舞不理他。
    刘桑坐在床边,欣赏着她的娇躯,香肩圆润,腰肢纤细,**翘翘,诃裙的下摆搭拉到腿弯,露出洁白的小腿。
    他伏下身来,在小姨子颈边道:“召舞,还在生气啊?你在气什么呢?”
    小姨子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只反手将画往他怀里一塞,手缩回去,动也不动。
    果然是被她发现了。刘桑道:“画的不好?”
    夏召舞生气地想,这是画得好不好的问题吗?这是可不可以画的问题吧?
    而且……而且画得也蛮好的。
    “好吧,我错了,”刘桑赔礼道歉,“我现在就把它撕掉去。”
    “谁、谁要你把它撕掉了?”
    刘桑笑道:“那你要我做什么?”
    夏召舞道:“你、你怎能那样子欺负姐姐?”
    刘桑在她耳边低笑道:“夫妻间的趣事,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夏召舞弱弱地道:“可她是姐姐啊……”其实她也不小了,心里知道,姐姐和姐夫是夫妻,夫妻间可能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花样儿,但一想到,清冷高贵的姐姐竟然也会变成那副模样,总感觉心里有点怪怪的,说不出的味道。
    刘桑自然知道,对于召舞小姨子来说,娘子既是她的姐姐,又是她的母亲,看到娘子趴跪在那里,让人在她背上滴蜡,一时间她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不过夫妻间的事情,只要你情我愿,再怎么也不过分,小姨子自己想必也是知道这一点。
    刘桑干脆也躺上床,半侧着身,在她耳边嘿笑道:“那你肯不肯让我那样对你?”
    夏召舞恼道:“我才不肯呢。”
    刘桑道:“那要怎样才肯?”
    夏召舞道:“怎样也都不肯。”
    刘桑道:“那我不用蜡烛,换成皮鞭好不好?”
    夏召舞道:“做你的梦啦。”
    刘桑道:“那我就只粗暴一点点。”
    夏召舞道:“你要是敢不温温柔柔的,我揍死你。”
    门边,青影秋郁香探出头来,偷偷看着……这是什么情况啊?
    ……
    ***
    最后一点春寒来了又去,天气开始真正变得炎热起来。
    南原的一切事务,都在顺顺利利地发展,而就在这个时候,南原之外,风云再起。
    甘渊殿上,文臣武将坐于两侧,夏萦尘缓缓道:“这里有一封诏书,一篇檄文……”顿了一顿。
    单是以她这般语气,众人便已知道,必是极其重要之事。
    夏萦尘道:“诏书乃是以廪王的旨意发出,‘混天魔王’曾傲集结各地暴民,人数已达三十万众,称‘平天道’,浩浩荡荡,直逼郢城,郢城危急,廪王下诏,令各地诸侯勤王,全力剿灭平天道。”
    众人等她继续说下去,只因单是这道诏书,早已在众人意料之中。
    “至于这篇檄文,”夏萦尘环视一圈,道,“却是大王子无伤殿下,于玉覃郡发出,言廪王已死,大司马敖冠生与其子大将军敖汉,联同王后,共同隐瞒廪王死迅,更言当前和洲民变四起,纲常不振,皆因外戚敖家独掌朝野,迫害忠良,使得诸侯不满,民怨四起。无伤殿下逃至玉覃郡,发出檄文,号召王公诸侯、诸卿诸大夫发兵羽城,清君侧、振朝纲。”
    廪王已死?众人动容,立时间,议论纷纷,殿中杂声一片。
    流明侯道:“诸位有何看法?”
    西门常道:“首先要弄清廪王是生是死,若廪王真的已经死去,王后与敖家父子瞒丧不发,那事情就大了。”
    丘丹阳道:“无伤殿下既然敢发出檄文,通告和洲诸侯、诸卿、诸大夫,廪王就算不死,只怕也是重病在床,不省人事,否则廪王只要当众站出,宣告天下,无伤殿下立时便是一个以子咒父、失尽人伦的大罪。”
    夏萦尘道:“诏书与檄文,几乎是同时发出……”
    刘桑冷笑道:“若廪王真的已死,那这诏书,便是伪诏。”
    ……(未完待续。。)

第412章 女大十八变?
    丘丹阳道:“‘平天道’人多势众,到处杀豪门,吃大户,三十万之数确实不假。但人数越多,便越难自控,曾傲力大无穷,自比西楚霸王,却也像西楚霸王一般,有战术,无战略,一郡一郡的夺下去,却不事生产,空有大片地盘,却无根基,连粮草的自洽都成问题,只能不断的攻下去,内部更是山门并立,乱成一团,虽然箭指郢城,但以郢城之城高池深,凭曾傲之谋略和平天道之混乱,绝无攻下的可能,敖家掌控朝政,以廪王和朝廷之名义下令勤王,乃是以虎驱狼之策,希望诸侯与平天道彼此消耗。”
    夏萦尘看向刘桑。
    刘桑道:“我也是一般看法,平天道并无攻下郢城的可能,但敖家想要保存自身实力,于是号召各地勤王。各地豪门对平天道深恶痛绝,已是自发的联成一气,平天道虽然不会马上崩溃,但他们与各大世家豪门几无妥协的可能,且能战而不能治,各地百姓从初始时的全力支持,到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失望,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已无多少前途。”他心知,曾傲就像是他上一世历史中,秦末的陈胜,汉末的张角,晋末的孙恩,明末的李闯,清末的洪秀全,虽然都是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导火索,但自身局限太大,最终都无法成事。
    夏萦尘点了点头,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做?”
    刘桑道:“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众人同时向他看来。夏萦尘道:“机会?”
    刘桑道:“大王子发出檄文,诸侯此刻。必定也是犹豫不决,不知所从。此刻,我们若是尽起雄兵响应无伤殿下,借平天道之势,以‘清君侧’之名攻克郢城,进而扶无伤殿下为王,挟君王以令诸侯,然后以郢城、南原城为根基,号令群雄,不但可以以极快的速度稳定和洲局势。且正合‘尊王攘夷’之道。”
    诸将不由得纷纷附和。若是真的能够做到,在座诸位无疑都将成为护国功臣。
    夏萦尘亦是心动:“扶大王子上位,挟君王以令诸侯?”
    刘桑道:“关键是,时机恰到好处。旧王已死。新王未立。敖家瞒丧不发,已失了大义,平天道之势又正好可用。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
    夏萦尘正要点头,环视一圈,却见殿上众将纷纷赞同,唯有丘丹阳欲言又止,心中一动,沉吟一阵,道:“此为大事,当多番考虑,小心决策。”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引向它处。
    ***
    散会后,丘丹阳正要离宫而去,一名少女行至他面前,施礼到:“丘大人,公主有请。”
    丘丹阳有些错愕,但还是跟着她,来到一处偏殿。
    殿中,夏萦尘坐于案后,丘丹阳拱手道:“公主殿下。”
    夏萦尘为他倒一杯茶:“先生请坐。”
    丘丹阳正坐于席,离案三尺,以示恭敬。夏萦尘看着他道:“驸马于朝上所定策略,不知先生有何看法?”
    丘丹阳略一沉吟,道:“公主殿下应当知道,驸马并非独断专行之人,其实在此之前,驸马与我,已经就此事进行过商议。”
    “我也知道驸马并非独断的人,”夏萦尘道,“不过驸马话术了得,虽非独断,有时却也会不自觉地带着人,按他的想法走,今日朝会上亦是如此,驸马指出一条堂皇大道,慷慨激昂,令人向往,但具体的操作手段,其实并未触及,只是事后想来,驸马似乎将事情说得简单了。”
    丘丹阳道:“战略是大局,具体的手段则是战术,当日驸马定下夺取有翼城,进而攻占南原的战略,谁又能想到如此快便能做到?”
    夏萦尘道:“抢占南原之所以能够成功,内有先生之卧底,外有血公主之助力,再加上楚阀自身腐化不堪,就算如此,也曾发生天蜈岭失守,差点全盘尽弃之事。夺取郢都,挟君王以令诸侯,难度比夺取有翼城大上不知多少,先生不妨直接答我,大约有几成胜算?”
    丘丹阳道:“若是换作他人,大约连一成胜算都不会有。”
    夏萦尘道:“换作驸马呢?”
    丘丹阳道:“若是换作驸马,又有公主全力相助,却是至少有三成胜算。”
    夏萦尘思索道:“三成胜算……已不低了。”
    “对于这般大事,确实已经不低,”丘丹阳道,“驸马不但大局观极强,且行事看似大胆,却步步为营,一环扣着一环,就像夺取有翼城时一般,顺着大局布置巧计,有若疱丁解牛,明明让人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最后竟能成功。驸马今日所定之策,若是换作他人,几乎无成功的可能,但由驸马来决策,有公主殿下与血公主、丘某全力相助,胜算却不能算低。”
    夏萦尘盯着他:“那先生还在犹豫什么?莫非先生不愿再相助我夫君?”
    “非也,”丘丹阳道,“丘某之所以在此,既非为侯爷而来,亦非因公主而来,从一开始,便是驸马相邀,丘某多番考虑后做出决定。而驸马今日所定之策,虽然大胆,却颇有可行之处,事先更是全力征求某之意见,士为知己者死,一旦决定下来,丘某必定全力相助。”
    夏萦尘缓缓点头,却又道:“但此策,先生其实并不认同,是也不是?”
    丘丹阳稽首,道:“正是。”
    夏萦尘道:“先生可否告诉我其中原由?”
    丘丹阳道:“只因本有九成胜算之康庄大道,驸马却非要去选这三成胜算之险途,弃上策而取下策,令人遗憾。”
    夏萦尘动容:“九成胜算?”
    丘丹阳道:“不错。”
    夏萦尘道:“先生请说。”
    丘丹阳道:“此策简单得很……杀无伤。”
    夏萦尘讶道:“置无伤殿下于死地,如何便是上策?”
    丘丹阳道:“无伤殿下是宝。却也是祸,若按驸马之策,迎殿下,立新君,我军一下子便将卷入战火,唯有杀出一条险路,打服各路诸侯,才能达到‘挟君王以令诸侯’之效果,其中风险,自是不喻而言。但若是让无伤殿下死于非命。嫁娲于敖家。接下来不管立谁,都将失去绝对的正当性,敖家要立新君,诸侯必定不服。接下来。和洲必定更加的混乱。”
    他道:“南原北有羽山、徐东、枝江三重屏障。东南两面俱是大海,且已完全控制在我军手中,西面有稚羽公。但稚羽公境内亦是暴乱连起,自顾不暇。侯爷与公主多次下令分地减税,发粮赈灾,民心安定,暗藏的不满者也已尽皆挖出,正是上下一心之时。可以说,如今各地一片乱象,唯我南原形势大好,只要无伤殿下一死,让这个‘宝’谁也得不到,接下来,只需遵从‘广积粮、缓称王’这最为简单的策略,花上两三年时间,经营好南原,暗中招兵买马,发展好自己,到那时,各地生灵涂炭,诸侯自相残杀,唯有南原百姓衣食安康,强烈对比之下,侯爷与公主、驸马俱是众望所归,我军再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和洲,成就王道,此乃上上之策。”
    夏萦尘思索一阵,终道:“不错!”又道:“如此上策,夫君他为何不用?”
    丘丹阳道:“回答这个问题前,丘某也想问问公主。公主觉得……驸马他想要什么?”
    夏萦尘怔了一怔,低头沉思。
    丘丹阳道:“驸马曾三次相邀丘某,西海镇是第一次,石保滩驸近是第二次,曹安帮覆灭后是第三次,第三次时,丘某本已想要答应下来,驸马却又说了一句话,让丘某不得不又考虑了一晚。”
    夏萦尘道:“他说了什么?”
    丘丹阳道:“他说他想要救千千万万的人。”
    夏萦尘道:“先生莫非觉得他是在开玩笑,又或是假仁假义?”
    “我倒宁愿他是在开玩笑,也宁愿他是假口于仁义。”丘丹阳苦笑道,“可他偏偏却是认真的。”
    他道:“‘广积粮、缓称王’虽是上策,但只保得了南原,保不了其它地方,南原地偏一隅,有若战国时之秦国,只要自己发展好,便可轻易的坐山观虎斗。可以想见,在这两三年里,战火四起,百姓亦将颠沛流离,直至尸横遍野,十室九空。而驸马所取的下策,虽然风险极大,但若能成功,可以最快的速度成就霸业,压制诸侯,让百姓得以安生,避免连年战乱后的惨况。上策为王道,下策为霸道。”
    夏萦尘道:“上策弃黎民百姓之死活于不顾,反是王道,下策倾全力消解战乱,解救百姓,反是霸道?”
    丘丹阳道:“经历连年战乱之后,百姓民不聊生,公主与驸马在这个时候站出,有若商汤、周武,一统和洲之后,如何变革,也皆由公主与驸马之心意,无人可阻,公主与驸马只需善待百姓,百姓视公主与驸马如同圣人。但若是现在就投入战火,扶大王子上位,挟君王以令诸侯,全力压制战乱,固能解救百姓,让数百万黎民免去战乱之苦,接下来,却要花十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于朝堂,不但耗神耗力,动辄有覆灭之险,且就算真能成功,让和洲按照驸马之意愿变法,以利苍生,后人评价驸马,也只不过是两个字。”
    夏萦尘道:“哪两个字?”
    丘丹阳道:“权臣!!!”
    他道:“正如庄子所言,黄帝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汤放其主,武王伐纣,世人却莫不称颂,此是为何?于百姓最凄苦最绝望之时站出的是明君,而占据高位,挟持君王变法,不管如何为国为民,百姓愚昧,也只会将其视为权臣。驸马其实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为和洲百姓计,想要以险博胜,宁可采用这下下之策。”
    夏萦尘道:“先生的意思是……”
    丘丹阳缓缓道:“驸马曾将百姓比作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不管载舟也好,覆舟也好,终究都只是行舟的工具,驸马将百姓……看得过于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