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鹰归何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夜鹰归何处-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庞球”和“夏仲”三大活佛系统。

类乌齐寺大殿查杰玛造型独特,华丽宏伟,主体建筑高达30米。大殿为三层,分别由三种颜色绘饰:第一层为“条花殿”,墙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种颜色涂抹竖形纹饰,每道竖条有1米多宽,每面墙各35条,富有装饰感。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柱高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抹红色,楼高9米;第三层为“白殿”,墙体抹白色,楼高5米,沉稳神秘。殿顶有高耸的金顶,玲珑升腾。

查杰玛大殿外观呈正方形,面积2856平方米(长56米,宽51米),给人以沉稳庄严和神圣之感。底层绕寺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转经朝圣。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分,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条花殿内供有众多佛、菩萨塑像,悬挂有不计其数的唐卡,据说历史上该殿有中有大小佛像四万余尊,足见其规模。二层红殿内在两面巨大的墙上绘有噶举派历代祖师和高僧大德,形象地再现了噶举派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人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显示了高超的艺术。三层白殿内则珍藏着寺庙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隆带来的释迦牟尼佛紫金像,据说佛像内藏有佛祖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明、清时代的唐卡精品54幅,其中历经一千多年的有12幅,其余的至少也七百多年的历史,还有2幅大型丝绣唐卡。有用金汁、银汁书写的经书,其中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在靛青纸上用纯金汁抄写的佛经5部。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据说是用龙泥塑造的印度菩提伽耶塔像1尊,已有二千四百年历史;有用乌铜造的“嘎丹塔”3座,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西方和尼泊尔、乌仗国、克什米尔、汉地及西藏本土的佛像212尊,已有第五在至一千年历史;有清代雍正皇帝赐赠的缎子座后屏1件、象牙碗1只、象牙狮1只、象牙桌面1块;有第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的金银镶嵌茶壶1只、大象牙1只;有格萨尔王的镀金马鞍1套和他手下大将德玛、兴巴、囊俄的马鞍具及大将江色等人的宝剑2把;不有大型银塔3座、铁质霹雳三角剑2柄、铁质霹雳金刚杵1支等。这些珍宝一般轻易示人。老浪他们得到了特殊许可,才有幸目睹并仔细拍摄记录。

类乌齐寺在藏区的重要影响和特殊的政教地位,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相传,元朝泰定帝在位时,玛卡太后前往藏地朝圣路过该寺,她将自己的一半财产作为该寺的供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封类乌齐寺第三世法台杰哇坚赞为国师,并赐封册、印信和衣帽;清雍正帝赐封第十三世法台庞球阿旺加为诺门汗呼图克图,赐金册金印,并御封第二十一世法台衮噶朗杰为诺门汗呼图克图爵位。由此可见类乌齐寺在西藏尤其是藏东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类乌齐寺是康区影响最大的寺庙之一,曾长期掌管类乌齐一带的地方政教权力。该寺作为下部达隆的主寺,拥有属寺58座,分布在昌都、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信徒甚众,曾常住僧侣两万五千多人,到20世纪中叶亦有两千人。

类乌齐寺每年夏季固定的跳神时间为:第一天跳“玛尔羌姆”;第二天跳戴面具的众本尊法舞第三天跳护法神舞。届时还要举行赛马、表演马术等娱乐活动,热闹非凡。从老喇嘛和当地藏民的讲述中,可以想象得出类乌齐寺昔日的辉煌。如今的寺院已经破败,没有藏民在愿意把全部家产捐给寺院,寺院里仅有的几名喇嘛天天陪着成群结队的懒散的狗还在告诉人们,这里仅有的一点活力。寺庙内的禅房里胡乱摆放着数以万计的用金汁写的经卷,距今都已经上千年了,用羊皮等特殊材料做的书页至今保存完好。老浪们扛着摄像机拍摄的时候,老喇嘛就通过翻译请求能不能给上边反映下保护这些经书不再受日晒雨淋,老浪看着心痛,答应一定给帮忙反映。这一期的节目就是围绕着如何保护边远落后地区寺院文化这个主题展开讨论。

昌都地区的公路交通路况比较差,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塌方,道路时常被冲毁或者堵塞。105公里路程有很多盘山路,泥泞、弯曲、狭窄,沿途风景异常秀丽,森林变得多了起来,河流从横交错,雪峰依然高耸入云,车队在颠簸中行进了七个多小时,才到达康巴人的中心地带——昌都。昌都在藏语中是“两河交汇”的意思,是扎曲河和昂曲河交汇的地方,属于澜沧江的上游。据记载,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昌都地区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所述:“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

公元13世纪,元朝将西藏归于自己的版图以后,在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设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时西藏佛教格鲁派兴起,其影响逐渐深入康区,在昌都地区形成若干呼图克图--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朝政府在此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各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后,昌都地区也受固始汗的统治。清朝(1616-1911年)在这个地区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辖其地,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管理。清朝还在昌都设立了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昌都,并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昌都,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台。清末赵尔丰在昌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实行改土归流,昌都地区改称川边。民国(1912年)以后,是西康省的一部分。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其改称为朵麦地区,设立了〃朵麦基巧〃,划昌都地区为25个宗。

昌都地区的自然景观由数不清的湖泊和峡谷、河流、雪山组成,多达几千种的古老的树种、多种珍稀动物在此扎根繁衍。人文景观主要是寺院,著名的有强巴林寺、噶玛寺、同卡寺、多吉扎寺、孜珠寺等。等老浪们把几个著名的寺院拍完,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等他休整完两天后,西藏的春天就要过去了,山上的冰雪开始大面积的融化,河流开始重新唱起歌,变得充满生机起来。老浪开始向西,首先返回类乌齐,然后再向一百四十多公里外的丁青县城。

丁青县城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是孜珠寺和丁青寺。据丁青寺寺院史书记载,该寺属原始苯波教改革归属明教的教派,位于德格县扎科乡,该由大喇嘛丹巴钦绕始建于公元587年,既藏历第一个绕日前40年,距今以有1416年的历史,是康区苯波教寺院的中心,又是成为康区苯波教派最高学府和苯波教祖寺。1983年经甘孜州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开放寺庙。目前县境内有苯波寺庙10座,有僧侣近600人,其中有活佛5名,众绕觉7人。这10座苯波寺庙中,以丁青寺历史最悠久,岳巴乡的日班寺、中扎科的基扎日哲寺、浪多乡的措通寺等的历史也已逾千年之久。就寺庙规模、僧侣人数来看,丁青寺为之最,向有康区苯波教祖寺之称;温拖乡的满金寺则在寺庙规模、僧侣、教派声望等方面仅次于丁青寺。

作为藏族地区古老而原始的宗教,苯波教早在隋唐之前便已在德格地区普遍存在。公元7世纪,苯波教在德格地区仍属唯一的宗教;公元7世末、8世纪初,县境内便已有了丁青寺、绒戈寺、仲萨寺等苯波寺庙。《德格世德颂》载,于8世纪初逃难至康北地区的德格家族前9代均为苯波信徒,世代在邓柯、德格一带传演苯教。公元11世纪以后,藏传佛教宁玛派(旧派)传入德格、噶当、噶举、萨迦派也相继传入德格并迅速扩张势力,极大地削弱了苯波教的实力。明末清初,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与德格土司组成军事联盟,消灭了独尊苯教的甘孜白利土司武装力量,在这次战争中,德格地区苯教势力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残存下来的苯波寺庙为求得生存发展,纷纷归顺势力迅速扩大的德格土司,纳入德格法王的管辖。此后,历代德格土司均奉行较灵活的、不分教派一律给予挟持的宗教政策。县境内苯波寺庙也在生存与发展中与各藏传教派相互吸收融合,逐渐演变为藏传佛教一派系,也始终保持着仅次于宁玛、萨迦、噶举、略强于格鲁派的教派势力至今。现丁青寺主持活佛热色属第36代,是德格县转世活佛中经州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转世活佛。

丁青最著名的民间艺术当属绘画,主要是唐卡,还有著名的歌舞热巴铃鼓舞,被誉为“高原吉普赛人”的康巴人,在这里就指的是热巴的艺人。丁青镇手机还无法使用,但是已经有了网吧。县域里边湖水和牧场遍布,随处可见悠闲的牛群和羊群,这里的人和羊群一样,悠闲、淡泊,似乎没有任何形式的欲望和压力。

丁青到巴青有245公里的路程,这一段号称是“317国道”的路,几乎都是仅能容下一辆车通行的土路,一路上会车成了大家最大的梦魇,每次都是战战兢兢亦步亦趋。途中要翻越藏北线最高的山峰西耶那,即使在夏初,山上也是白雪飘飞,车轮下是坚硬光滑的冰雪。路在悬崖边弯曲蔓延,稍不留神就会掉进万丈深渊。但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挡住人们对这块美丽的土地的向往和热情,一路上不断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越野车摇摇晃晃满身泥泞和冰茬地穿越东西。路途中间有检查站,过了检查站就开始爬西耶那山。山坡异常地陡峭,四驱的越野车也只能挂一档,脚下轰着巨大的油门才能慢吞吞地向上,巨型的回型弯连绵不绝,车轮下的防滑链咔咔吱吱好像随时都要断裂。任何一脚随意的刹车都会让人车滚入悬崖。藏族的领队司机很有经验,一再告诉大家雪地里低速,尽量少用刹车,实在不行就用点刹,如果车辆发生侧滑,记住方向盘一定向山体方向打,撞山上还可以保全性命,如果掉入山崖,那可就彻底没戏了!

将近八个小时,老浪们终于到达了巴青。巴青全县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常年寒冷,群峰林立,珍稀动物繁多。巴青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吐蕃王朝时期该地被称为松比东布琼,受象雄郭比诸侯及松比管辖。元代属元朝皇帝任命的霍尔王领有。明代归属四川。清朝为三十九族部落之一,光绪年间,划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清中央政府井派有官员驻扎。1941年,西藏地方政府始建巴膏宗。藏东地区有很多天然溶洞,最神奇的是巴青县的麦莫溶洞,人称其为仙女秘室,洞内有天然形成的石梯,洞口左右各立一人高的石柱,洞口有一尊天然石狮,洞内分布许多小岩洞。由于气温常年在零度以下,洞内挂满下垂的冰柱,融化的水珠晶莹透亮,“滴答、滴答”的水滴声在空旷的洞内中显得格外的清脆,在洞中回响。再向里边走,前方又分为两个溶洞,据说一个洞长有100多公里,另一个更加夸张,说是有200多公里长。由于没有照明设施,没有人到达过洞的尽头,这留给了好奇的探险家们很多遐想和冲动。

巴青人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这里盛产冬虫夏草。每到收获的季节,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他们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中低头采集,男人们则把卖虫草的钱拿到县城里喝酒挥霍惹事生非。由于巴青地处偏僻,来这里的外地人或者游客几乎没有。老浪们的到来,给小小的巴青县城平添了很多很多热闹的气氛。县政府的各级领导竞相陪同,藏族娃娃们仰着紫红的小脸蛋好奇地盯着摄像机。老浪心中感概,真是越是越是的地方,越是人们心中向往的旅行圣地,每个人都在人生的无休止的折腾中,向往清静的生活和原始的美景。他想象着他的电视片播出以后,这里很快会成为旅行者的落脚地。他不知道几年后,当公路拓宽了,交通便利了,游客云集的时候,这里的天空还会这么蓝吗?河水还会这么清澈吗?藏民的生活还会这么平静吗?

巴青到索县只有36公里。老浪们完成在巴青的寺院和一些乡村的拍摄,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索县。

“索”藏语意为“蒙古”。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索曲流域位于南羌塘陆块东部,由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连曲和益曲等四条贯通性河流组成,是怒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汇水区域。元朝时期称这一带为“索格”。明代称为“琐庄”。明末清初,又归附于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1732年划归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751年归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

索县大小寺院有190多座,最著名的有号称小“布达拉宫”的座落在县城南端的小山上的格鲁派寺院“赞丹寺”。赞丹寺始建于公元1667年,1985年由政府出资重建。该寺依山而建,由白宫和红宫组成,建筑风格酷似拉萨布达拉宫,形似布达拉宫的微缩版。

索县到藏北重镇那曲227公里,老浪们一路行行摄摄,赶到那曲的时候已经是6月初,大家决定一路拍到拉萨,把车存放在拉萨,让后大家放假10天,坐飞机回家。这一路跋涉,实在是太辛苦了!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整个那曲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有达尔果雪山,东边有布吉雪山。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常被人称作为“羌塘”。河流湖泊密如蛛网。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漫山遍野的人群十分壮观。在辽阔的羌塘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圣湖纳木错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原上。羌塘草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时至今日也很少与外界交往,许多乡村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宗教文化习俗。自从佛教从恒河平原传到羌塘草原,草原人把佛经、佛像都供奉在牧民世代居住的帐篷,逐步形成草原上奇妙的帐篷寺庙,其布局同西藏其他地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