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八四-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寝室不准男生进入,我们到草坪上坐一会吧。”我把自行车支在了路边。

“不坐了。我们是过来看看你是否适应,看来你挺适应的,还跟同学交上了朋友,我也就放心了。”宋逸飞的大哥说到,“我都说了,小琴是个聪明人,肯定能搞得定,可逸飞还是不放心,一定要过来看看。”

“你们学校离我们学校远吗?”我问道。

“挺近的,骑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宋逸飞说道。

“走,我带你去看我们的宿舍楼和教学楼。然后去你们学校,这样我有事也能找到你。”我兴奋的说道,很想带他们参观一下我们学校,可惜我也是只知道这几个地方。

“不用了。天这么黑,我们去看你们宿舍的位置就行了。等星期天我再过来带你去参观我们学校。”宋逸飞连忙制止,他也是一脸的兴奋,是那种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的期盼与兴奋。

“这里还有唱歌的?”

这时有一个女生唱了起来,离路边有点远,声音很飘浮,听的不是很确切。

“都是一些草坪歌手。”我推却了自行车,“走吧,去看我们的宿舍楼。”

我们三人都骑上了车,往宿舍楼方向骑去。

“大哥,你住在哪里?”我问道。

“我住在逸飞他们学校的招待所。”

“你带的钱够吗?”

“还行。”

“如果不够可以从我这里拿一些,我还没有存上。打算明天去存呢。”我说道。

“不用了,你带着这么多钱一定要小心一些,明天一定要存上。”大哥吩咐道。

“知道了。”我按了刹车,车速减缓了下来,然后用脚地支地,“那就是我们宿舍。”

宋逸飞的大哥借着路灯看了一眼手上的时间:“还不到八点,我们去未名湖边走走吧。”看来大哥对未名湖向往已久。

“我的同事有一张在未名湖边照的照片,神气极了,其实美的不是那风景和风景里的人,却是它的名气,这是多少有志之士的向往呀!”

大哥心中的梦想并未破灭。

“我的理想不是做一个医生,可是,在当时只有一个保送上医学院的指标,唉,你们这代人真幸福!”大哥骑上了车,我和宋逸飞对看了一眼,赶紧跟上。

“大哥,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诗人。”大哥直接回答。

“啊?”我颇为吃惊,没想到大哥的理想居然是要做一名诗人,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整天要面对支离破碎的人体的外科医生,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起过。现在真的只是一个梦想了。”大哥感慨。

未名湖离图书馆很近,我们很快看到湖水反射出的波光。我们把自行车支在柳树之下,开始步行。

这里依然是热闹的地方,三三两两的人群,或逗留,或行走,欣赏着湖畔的美景,山岚叠翠,亭台楼阁,苍松翠柏中掩映着各种古建筑,景色非常美丽。

我和宋逸飞跟在大哥的后面。

我的心情是噪动的,根本无法静下来欣赏她的美丽,更是无法融入她的胸怀。

在我的眼里,只看到了古塔、湖水,垂柳、松柏和三三两两的人流。

我知道我需要时间沉淀。

可大哥他不需要。

他贪婪的看着周围的一切,恨不得能把这里美景刻在记忆中,成为他梦想的一部分。

“大哥,明天白天再过来看吧。”我对大哥说道,此时的灯光幽暗,看不清两米这之外的东西,“白天我们还可能拍照。明天我们可以租台相机。”

“再看看,再看看。”大哥已经顾不上我们了。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块横卧的花岗石,像是个墓碑。我吓了一跳,赶紧握住宋逸飞的手,走近一看,看到中间刻着一行大字:埃德加斯诺之墓,上面是一行小字,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下面落款是叶剑英1977年X月X日。

“大哥,我们在下面等你。”我拉着宋逸飞往下走,尽管斯诺是外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但在这样的幽静的夜晚,去看一个人墓碑,我还是非常的害怕。

“没事,我跟你们一起下去。明天再来吧。”大哥听到我的声音的颤音,“我明天一个人过来就好了,你们不用陪我的。”

大哥倒是挺体贴人的。

我松了一口气,放开了宋逸飞的手,可他却反抓住了我的手,我回头看了他一眼,看到他闪着亮光的眼睛,便任由他握着了。

我们又走了一会,看到时间不早了,宋逸飞和大哥告辞了,我也回到了宿舍

004 同学眼里的怪人

在同班同学的眼里,我成了怪人一个,但鉴于我是来自于小山沟的人,到了大学依然保持勤于学业,刻苦用功的习惯他们能理解,他们就是不能理解我对于他们各种时事、新闻的讨论充耳不闻的态度,李汝说我要改变我的思想,说我再这么下去永远成不了北大人。

北大是以开放的教育而闻名的。

还这里学习主要的不是做学问,而是追求真理。

北大人只是个精神概念,没有精神的向往与熏陶,拿了毕业证走人的不是北大人。

我很纳闷他们怎么对国家领导层的动态一清二楚,谁跟谁一派,谁谁在会议上说了什么话都一清二楚,好像他们列席旁听一样。

我不是对他们的讨论的事情不感兴趣,而是他们讨论的时事新闻对我来说已经是旧得不能再旧的旧闻了,但我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我可改变不了国家的命运!于是我一心一意的在听课,写小说,就是想在这个学期,完成我第一篇长篇小说的创作。

宋逸飞每个星期都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去看新开发的楼盘。

此时北京还没有环路,但已经有了地铁,出了二环之外都是荒凉之地。

“你想在这里买房呀?”

我们去了最近开发的一个别墅区,当时一幢别墅的价格是八十万元。

我要把它买下来。

“你疯了?”这是我这些天听到最多的话,宋逸飞这么说,我妈也这么说,我哥是不是这么说我不知道,因为他在公鸡山上没有电话,连信都不通,邮递员都不上那去,只到村委会,还是一个星期去一次。

可我执意要买,我说房价会涨,这一点我妈相信。才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买的那幢楼现在有人出四万跟我们都不卖。

可花八十万去买别墅也太夸张了,更何况我们家人都没有打算去北京住。

“不是买来住的,是投资。妈,相信我。”我真后悔把存折交给我妈管理,现在要从手里拿钱太难了。

我只能在邮电局里打长话,可他们最迟六点下班,为了避开办公室的人,我只能在中午的时候打。

“不行,我不能给你。”我妈拒绝了。

我只能等放寒假的时候去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了,但愿到时这一区的别墅还没有卖完。

回到学校,发现班里不少女同学都集中在宿舍里,正在兴奋的讨论着他们下午在公园晨的演讲活动。

“有不少的市民支持我们的呢!”

他们的演讲内容是抨击政府领导的腐败现象。

反对腐败没错,但绝对不是几个学生闹一闹就能解决的事情。我知道这段时间正是一个骚动的年月,大学生们都认为自己肩负着“铁肩担道义”的重任。

“秦小琴,今天下午你活动你又没有参加?是不是又跟你的老乡约会去了?”李汝看到我进来,问道。

她们都知道我跟宋逸飞的关系,我也没打算瞒着。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收拾好书包里的东西,准备去图书馆看书,写小说。

“小琴,你等一会,我跟你一起去。”李汝叫住了我,估计她还没有放弃,想把我争取过去。

李汝是位官阶不小领导,比我们那里金沙市的市长还要高一级。可在京城,还不能算得上高干,听说她舅舅的官阶也更大。

她从小耳闻目染的都是政法,她当上我们班的班长,是个政治活跃分子也不奇怪,她将来肯定也是从政的料,真奇怪她选择的是中文系而不是政治系。

“我们也去。”其他的同学也站了起来。

我们一起出了宿舍楼,向图书馆走去,又路过了那片草坪。

我们看到王湄也在,李汝兴奋的说到:“王湄在那,王子木肯定也在,走,去听一会。”李汝拉着我过去,“王子木唱歌好听极了,我不骗你。”

我也很想听,便跟着一起过去,王子木跟几个男女都在一起,看到我们过来,微笑的向我们点了一下头,说:“现在是点唱时间,你们想听什么歌?”

“CaliforniaHotel。”王湄说道。

加州旅馆?

我也很想听呢,最喜欢里面的吉它了。

王子木已经弹了起来,一听就知道是个中高手,有不少人被吸引了过来。

我和李汝在王湄的旁边坐下了,很快,我们的后面坐满了人。

王子木开口了,非常有味道,咬字纯正而标准。

我英文的发音很不标准,我从来不敢唱英文歌曲。虽然现在我的英语口语进步了不少,但还是不敢开口说。

这个时候中国乐坛都还在争论李谷一的唱法,大都数音乐人是及其反感通俗歌曲这一说法,在这里,能听到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已经是走在时代的先锋了。

流行的大都是从台湾、香港传过来的歌曲,而像齐秦、罗大佑、崔健等人的歌曲还是听不到。

大家唱得最多的邓丽君的歌曲。

所以很多的人都模仿英文歌曲在创作,有的人直接翻唱,你《路灯下的小女孩》也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曲。可在这里,大家都唱英文版的。

又有人点了几首歌。

大家听到津津有味,我拉了李汝的袖子一下,示意她离开,她依依不舍的站了起来,跟我一起去了图书馆。

我急于离开不是因为王子木唱的不好听,而是我担心控制不了自己,刚才再点歌的时候我差点喊出了”waitingforyou”,这可是90年代后才出现的歌!

这也是我听到第一首让我听过之后忘不了英文歌曲。

“Whereveryougo;whereveryoudo——”我心里想着它,忍不住哼出声来。

“你在唱什么?这是什么歌?很好听呢!”

“瞎哼的。”我连忙停住。

“小琴,我发现你很怪,你不是不关心我们的活动,而是不屑,好像你心中隐藏着很多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李汝探究的看着我。

“是你想多了。”我掩饰。

“不是我想多了。你眼睛里有太多的东西,不像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而是见过了大风大浪的样子。”李汝很肯定的说。

“什么呀?你也太敏感了吧?我不是不屑,而是不懂,也不想懂。我总觉得呀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几个学生能改变得了的。”

“你也太小看我们的力量了。”李汝神秘的说道,“我们正在筹备一场运动。”

我不敢跟她说太多,好在也到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了座位,开始看起书。

我开始一笔一划的写起了我的小说,已经完成了十多万字,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稿了,我打算下个学期开学后开始跑出版社,看看能不能出版

005 请吃烤肉串

很快到了十一点,图书馆要关门了,我们收拾东西往外走,刚走到门口,意外的看到王子木跟几个同学骑在自行车上,用脚撑着地,停在不远处的路灯下,看到我们出来,立刻迎了过来:“李汝,秦小琴!走,请你们吃烤串!”

“你们在等我们?”李汝很新奇的看着王子木,又看了看这旁边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是是历史系的,叫钟诚,也是各种活动的活跃分子,跟李汝一个中学的,他们早就认识。

“是呀,我们大哥看中你了,想吸收你进文学社呢!”钟诚对李汝说道。

“你们去吧。我不去了。”我听说他们是冲着李汝来的,那跟我没关系了,说完想穿过他们回宿舍。

“一起吧。”王子木叫住了我,“上车,我载你去。”

“我——”我抬头看到了王子木的眼睛,他的眼神有一种魔力,使我迈不开步子,刚才他们我漠视的态度让我挺受伤的。

“上来吧。”王子木拉了我一下,我甩开了他的手,跳上了后座,李汝也跳上了钟诚的后座,他们骑车往北门驶去。

王子木还开口唱起了一首英文歌。

以前的我不是十分喜欢听英文歌,觉得听英文歌的人特别的装,可是后来,我却喜欢听英文歌了。

王子木唱的正是我后来喜欢听的非常流行的一首经典歌曲《NeverHadADreameTrue》,引来的众多注目的眼光,可王子木一点都不在乎。

门口有烤羊肉串的。

“给我们来两百串。”王子木对着烤羊肉串的新疆人说道。

“好咧!”

此时并没有桌子,很多人都是围着长长的用铁皮做成的火炉,烤熟了就吃,各自拿着串肉的棍子,最后数棍子结账。

我吃了五串,我特意交待要多放辣椒,辣得我直哈气。

“你们南方人就是喜欢吃辣的。”王子木笑了,又递给我五串,“你的。”

“不,不要了。”我连连摇手。

“不会吧,你只吃五串?”他们已经吃了二十多串,还在吃,“是不是太辣了?”

“不是。”我好奇的看着他们,看他们怎么可能吃完两百串。

可是我看到来吃羊肉串的,哪怕是一个人都是说来三十串,五十串的点,我们有五个人,点两百串还真不算多。

可我吃羊肉串最多也只能吃十串,如果不吃饭,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可以多吃一点。

他们一边吃一边在说校刊的事情,动员李汝参加。

“我真的对当编辑记者不感兴趣,如果你们缺人,让秦小琴参加吧,她在写小说呢。写人物专访肯定也在行。”李汝向他们推荐我。

“你真的能行?”王子木看了我一眼。

我点头:“试试看吧。”毕竟我当过记者,做校刊我还是有兴趣的。

“好呀,明天下午你来这里,拿一篇你写的文章过来,小说也行。”王子木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地址,看来他们对我的水平持怀疑态度,还要检验一下。

“好吧。”

他们不信任我没关系,毕竟他们一点都不了解我,我会用我的行动来证明我的实力的。

我为什么愿意去当校刊的编辑,是因为我无意中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北大生,他很怀念在学校的那段日子,他感慨到,80年代的老师真好,80年代的名人真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