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战-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宗仁问他:“部队上前线有什么困难,弹药是否充足。” 
  庞炳勋摇头说:“不够。” 
  李宗仁立即将五战区兵站总监石化龙叫到面前,当着庞炳勋的面对石化龙说:“庞将军在武器上有什么要求,你要尽量满足他。” 
  庞部东行那天,李宗仁特地去送行,和他握手话别。 
  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这段谈话后说:“当时我看他态度很好,表示相信他的话。”   
  无敌雄师(3)   
  蒋介石听后,点了点头。 
  李宗仁接着说:“前两天,我还去过临沂,他当时正指挥部队修筑工事。从他的情绪看,他抗战的决心很大。我认为他与韩复榘有区别,韩复榘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不听指挥。庞炳勋不狂不骄,待人热情,指挥作战很讲究战术,对司令部一套业务非常熟悉,也很内行。” 
  听了李宗仁一席话,蒋介石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他挥挥手说:“看来我是多虑了,既然你已经找他谈过,给他打过预防针,他的表现也不错,我也就放心了。”他转开了话题问道,“你看你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提出来我会尽量帮你解决。” 
  李宗仁提出徐州防务面积大,兵力不够,要求河南的第一战区汤恩伯军团调往徐州增援。蒋介石满口答应。 
  李宗仁送走了蒋介石,静下来细心地考虑。他觉得有很多人说庞炳勋的不是,这绝对不会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再说,蒋介石为了守临沂的事,特地从武汉飞到徐州,也不会是瞎操心。想到这些,他越来越觉得不放心。于是,他拿起电话筒,接通了庞炳勋的电话,了解临沂的敌情。庞在电话中告诉他,敌人的先头部队已到达蒙阴,估计两三天后要与在沂水、诸城、莒县的沈鸿烈部交战,不久就会逼近临沂。庞炳勋还说他对临沂保卫战充满信心。 
  听了庞炳勋一番话,李宗仁也就放心了。 
  庞炳勋部虽然名义上称军团,那只是个空架子,这是个小军团,只有第四十军一个军,第四十军也只有第三十九师一个师,第三十九师也只有第一一五旅、第一一六旅两个旅,加上炮、工、辎、通各营及军属通讯营、骑兵连、手枪连,合计不过1万余人。因此,庞炳勋也只有两个旅的兵力而已。但他的防线却从黄海边的日照至津浦路的滕县,大约800里宽。这么宽的防线,两个旅的兵力是不够的。所以,庞炳勋当时的部署只是守重点,把兵力集中在临沂附近,先头部队布防在临沂以北的青驼寺、葛沟一线。 
  2月24日,日军2000余人进攻临沂东北的沂水、诸城、莒县,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及五战区的第一游击司令刘震东部与敌交战两小时,伤亡大半。沈鸿烈向庞炳勋告急,要求增援。庞炳勋考虑到莒县与临沂近在咫尺,唇亡齿寒,便命令第一一五旅出击莒县。 
  第一一五旅开赴莒县时,沈鸿烈部已被日军打得七零八落,几乎被全歼。日军占领了莒县城,疯狂地向第一一五旅攻击。旅长朱家麟以一个迫击炮连率先攻击,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四处逃散。朱家麟乘胜命令两个团步兵冲锋,一下子就将日军推出城外。半夜,日军以为中国军队熟睡,从南门偷袭莒县城。岂不知朱家麟早就预料到日军会来这一手,要求部队一半人休息,一半人隐蔽在街道两侧。半夜,朱家麟接到敌人偷袭的报告,叫醒了休息的部队,命令他们与隐蔽部队同时伏击敌人。日军一进入伏击圈,只听一声喊打,12挺机枪率先开火,日军如被砍倒的高粱,一排排倒地。这一仗歼灭日军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300多枝。 
  初战告捷,振奋人心,当李宗仁接到战报后,大喜过望。当即打电话给庞炳勋,表示祝贺。 
  3月6日,庞炳勋得知日军由蒙阴公路南下至垛庄,便派出补充团,向垛庄出击。补充团连夜赶至垛庄,团长李振清看好地形,指挥两门山炮对准南门敌人据点猛轰,将南门打开一个大缺口,敌人惊慌逃跑。李团长指挥部队穷追不舍。这时,300余名日军乘坐六部汽车,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垛庄增援。李团长命令第一营埋伏在北大石桥附近,当敌汽车驶至桥头时,遭第一营火力袭击。炸毁敌汽车三辆,缴获一辆,毙伤敌130人。 
  3月3日,庞炳勋接到情报,说坂垣指挥5000名日军,将要占领临沂前头的汤头,为向临沂进攻作准备。庞炳勋便命令第一一六旅在汤头构筑工事,抵抗敌人的来犯。 
  拂晓前,第一一六旅丁旅长带着第二三二团,冒雨赶到汤头,把二营摆在汤头与葛沟之间的山洼里,自己则带着一营到汤头北边的小山上埋伏。小山高约百余米,山顶较宽大,像个帽子,上面长满了萋萋野草,正好用于隐蔽。他让一营营长把12挺机枪集中在山顶的右侧,对准了山下公路拐弯处,其余部队隐蔽在小山后面。 
  一切布置完毕,天亮了,雨也停了。丁旅长从望远镜中看见远处隐约有敌兵在集中上汽车。很快又隐约看见汽车向前移动。他发出命令,令部队准备战斗。官兵们一个个圆睁着双眼,伏在阵地上,机枪手也压好了子弹。步枪手里的枪和刺刀在晨光下闪着寒光。 
  敌人的汽车开到了公路的拐弯处,他们连鬼子说话的声音也隐约可听到了,丁旅长挥臂高喊一声:“弟兄们,打!” 
  顿时,机枪子弹像疾风般猛扫过去。他们对准了目标,前面的几辆汽车顿时瘫在原地,冒着黑烟和火光,公路被堵塞了。隐蔽在山后及山洼的伏兵,加上山顶上的官兵们,如三把利剑一样,劈向敌人。鬼子见奋勇追杀过来的中国官兵,一片慌乱,四处逃窜,被打死打伤的满地横躺竖卧。不一会儿,敌人的飞机和坦克开始增援,丁旅长立即请示庞炳勋,放弃了汤头阵地。 
  日军占领汤头后,急骤南下,庞炳勋在望远镜中见敌人有接近距临沂30里远的白塔、太平的趋势,急令第一一六旅第二三一团跑步赶到白塔、太平,阻击拖住敌人,命令补充团由垛庄后撤,抄袭敌人右侧背,命令第一一五旅第二二九团沿沭河东岸,抄敌人左侧背。这三路人马在铜佛官庄与敌人相遇,一直打到午后,敌人的兵力消耗殆尽。这时庞炳勋也赶到前线,命令官兵们作最后的冲锋,一决雌雄。两小时后,敌人被全歼。这次战斗打得敌人心惊胆战,整整有10天没敢向临沂逼近一步。   
  无敌雄师(4)   
  庞炳勋在临沂指挥部队打了一连串胜仗,引来了一群中外记者,他的事迹在各报刊上发表。徐州各界人士也派代表到部队慰问,送给庞炳勋一面绣着“无敌雄师”的锦旗。 
  武汉有家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保卫临沂战斗的胜利,是庞炳勋军团的胜利,也是中国军队的胜利,这个胜利给民族精神以前所未有的振奋。” 
  此时的庞炳勋接待一批又一批记者和民间团体。有一位美国记者绕着口令似的,用刚刚学会的汉语对庞炳勋说:“拿破仑说过一句名言,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永远要比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强。庞将军,你是一只东方的雄师,可以说是无敌的雄师。” 
  庞炳勋听到这样的赞美,谦逊地说:“过奖过奖,原来我是只绵羊,是在战火中将我锤炼成一只狮子。我的部队原来就是狮子,现在是更厉害的狮子了!” 
  临沂附近的民众也纷纷来慰问,一位老大娘涉过清清的沭河,来到临沂,将手中拎着的一篮子鸡蛋递到庞炳勋的手中,激动又感动的庞炳勋为此流下了泪水,他握着老大娘的手说:“大娘,我原来也是穷人,当兵后成了小军阀,打了几十年军阀的烂仗,死了无数的穷人小伙子,我欠老百姓的账太多太多,今生今世也难还清了。我如不拼命打鬼子,我就对不起老百姓。”   
  重创“铁军”(1)图   
  抗日战争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 
  张治中将军 
  空军司令周至柔 
  第一师团长坂垣见临沂屡攻不破,暴跳如雷,他没想到最优秀的“大日本皇军”竟然栽在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杂牌军手中。他觉得羞辱,整天拿着望远镜,在鲁南绵亘的山峦上转悠,反思着前段日子失败的原因。最后,他总结出教训,认为是因为攻击面过宽,分散了兵力。一会儿打垛庄,一会儿打汤头,攻打垛庄、汤头受挫后,又转打白塔、太平。“对,一定是这个原因!”坂垣认为自己找到了症结所在。所以,从3月12日起,他调集了本师团最精锐的田野旅团7000余兵力,在35门大炮和31辆坦克的配合下,猛攻临沂外围的东南阵地, 
  企图挽回败局。 
  3月12日天一亮,田野旅团就向庞军阵地发起猛攻,前面部队倒下了,后续部队不顾一切向前冲,补充损失的兵力。由于飞机的轮番轰炸,庞军阵地工事被炸塌,伤亡较大。加上几次主动出击,消耗了兵力,庞炳勋深感难以支撑。这时,李宗仁打电话给他,一方面询问战况,一方面问他需要不需要增援。这真是雪中送炭!正在这节骨眼上,有一支生力军支持,庞炳勋当然求之不得。 
  前线危急,李宗仁放下电话,急令参谋长徐祖贻调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迅速由海州开赴临沂参战。细心的李宗仁突然想起他在多次与徐祖贻的谈话中,察觉出张、庞二人似乎有私仇,而这极有可能影响配合作战。因此,他连忙又打电话,将张自忠叫到了办公室。 
  张自忠进门,李宗仁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张将军,临沂告急,我想请你火速解危,不知你有什么困难没有?” 
  张自忠是个爽快的人,当即便说:“日军在中国犯下滔天大罪,我早就想把部队带上战场杀个痛快。军人的归宿在战场,我没有困难,尤其是李长官下的命令,我百分之百的坚决执行。” 
  李宗仁正要舒一口气,张自忠却接着说:“李长官有所不知,我对庞瘸子恨之入骨,因此,我不愿与他共事。” 
  李宗仁听他这么一说,很想解开他俩的疙瘩,便不动声色地说:“张将军,你们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提起庞炳勋,张自忠脸红脖子粗,骂了起来:“这个搅屎棍不是人,中原大战期间,我与他本是同一条战壕的,在冯大帅的指挥下,集中兵力同老蒋作战。但是,这个没有骨气的软骨头,被老蒋重金收买,在背后朝我打黑枪,弄得我措手不及。就因为他的背叛,那次战斗我们伤亡过半,我也负了重伤。”张自忠气不打一处来,咬牙切齿地说,“李长官,你说这个姓庞的是不是太卑鄙,太无耻。当时我就发誓,此仇不报,决不为人。李长官,你千万不要把我和这个小人搅在一起。”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宗仁明白了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所在。听了张自忠的话,他沉思了片刻,然后耐心地开导他说:“张将军,我知道你的苦衷。不过,听我一句,你们的恩怨已成了历史,那些都是在打内战时结下的怨,说起这些恩怨,何止你庞、张二将军有呢!现在是抗日战争,我们都是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下,共同抗日嘛。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我们如果不团结一致对付日本人,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我们的民族就要遭难,我们的人民就要沦为亡国奴。张将军,我希望你看到庞将军现在在前方浴血奋战,这乃属雪国耻,报国仇。因此,你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捐弃个人前嫌,过去的事暂时放在一边,你看我说的对不对呢?” 
  张自忠听了李宗仁的一番话,低着头不出声。 
  李宗仁知道自己的劝说产生了效果,便趁热打铁,严肃地说:“张将军,我现在命令你立即率部驰援临沂,你务必绝对服从庞将军的指挥,切勿迟疑,致误戎机!” 
  “是!”张自忠十分感动地望着李宗仁,大声地说,“李长官,我明白了,我服从你的命令,立即开拔临沂前线!” 
  李宗仁笑着拍拍张自忠的肩头说:“这就对了嘛,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现在大敌当前,绝不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张自忠向李宗仁敬了个礼,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去了。 
  张自忠率部跑步向临沂赶去,大路上扬起一团团尘埃,灰尘旋转着,翻腾着,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游动的黄龙。张自忠部及时赶到临沂,指挥若定的庞炳勋迎出门来,与张自忠抱在一起。庞流着泪说:“老弟啊,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会在生死关头救我一把,你要是迟来一步,就要替我收尸了。你不知道,连我的警卫都拉上去了,下一步就是我自己上阵了。” 
  张自忠也很激动,他说:“大哥,让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老账一笔勾销了吧,请你放心,小弟一定拼死帮你打赢这一仗!” 
  此时,庞炳勋说:“咱哥俩虽有不对劲的地方,你的为人我是最清楚的,人家说你在北平当了汉奸,我独不信。我再三对部下说,张将军是山东汉子,肠子一直是笔直的,他是在替长官受过啊,他骨头砸成灰,也不会当汉奸做亏心事的。” 
  庞炳勋提起的这件事,说的是张自忠一段被人误解的往事。那是在“七·七”卢沟桥事件以后,张自忠率部在喜峰口抗战,打了许多胜仗。后来,日军大批开进关内,连连向我挑衅。7月27日,日军又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他和三十七师于28日午前撤离北平,作为和平谈判条件,否则将采取断然措施。28日拂晓,日军开始向南苑进攻,我二十九军副军长兼教导团团长佟麟阁和南苑驻军指挥官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南苑失守,华北局势异常危急。   
  重创“铁军”(2)   
  为了保存力量并争取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宋哲元于当日下午3时召集在北平的军政首脑,举行特别紧急会议,决定把部队撤到保定,委托张自忠暂代自己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留在北平与敌谈判,以作缓冲。当时,是抗战还是妥协,国内斗争十分激烈,留下来与日本人打交道,是要背“汉奸”罪名的。但张自忠毅然接受了任务,他说:“现在战与和都成了问题,看情形事情不会一下子得到解决,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