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对于被击毙的这些俄军,徐大伟还是非常不屑一顾的,因为他的第三军团是摆开一字行军队形的,先头部队因为迷路绕行结果与俄军撤退的大军相遇,一场预料之外的遭遇战爆发了,但是俄军却没有任何战斗意图,只不过是仓惶逃窜,留下的阻击部队也很快就被击溃。

徐大伟自然知道他的任务是去增援武城庙,关住俄军与北洋新军撤退的大门,但是没预料到俄军的退却竟然如此之快,而且有情报显示北洋三镇新军似乎也离开了江阴向常州方向集结,徐大伟不明白江阴的守军第十师李江所部为何还不赶快出击?以减轻武城庙一线帝国元首师的压力?

徐大伟现在有些犹豫,因为第一军团张正军团长所部已经抵达了杭州,按照帝国下步的战略设想,第一军团与统帅部直属军团将是会攻南京的主力,而第四军团郑智鹏军团长所部逼近咸宁,海军陆战队第三旅与内河第二炮艇队将会配合其进攻武汉的僧格林沁所部,而帝国内河炮艇总队则要集中六十艘以上的炮艇,配合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第二旅以及江阴的第五旅在南京登陆,抢占南京。

而此刻徐大伟面临的问题是要不要回避开俄军的溃军直接不惜一切代价增援常州成为武城庙陷入苦战的帝国元首师,还是直接击溃维列多夫司基的主力,消灭俄军之后在迅速增援武城庙?而这一切全部都要取决于帝国元首师能否坚持得住?如果自己贪图所谓的军功而使帝国元首师陷入孤军奋战无援的地步,徐大伟非常清楚元首是不会和他客气的

左思又想之下,徐大伟决定以第十三快速增援武城庙,而他亲率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步兵师尾随俄军主力,对其进行围歼

以区区不足四万的兵力围歼最少八万的俄军溃军?徐大伟知道自己的气魄确实不小,不过这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俄国人也确实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林海疆在镇远舰的作战室内看着地图,他抵达的时候俄军的主力已经全部从上海的外围撤退了,所以镇远与定远最新更换的主炮根本无从发挥作用,林海疆在一遍遍的看着地图,他知道今晚来说对于帝国是非常重要的一夜,这一夜很可能会决定整个中华未来的国势和国运。

地图上所标的部队番号已经是五天之前的了,现在各部队都在运动作战之中,联系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对于林海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使用军鸽,那就意味着他必须在原地等待军鸽飞回,否则将会错失情报。

林海疆此刻最为担心的就是他的元首师,这支部队虽然以顽强号称,但是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负责帝国最后总体指挥决策的他在这种通信方式非常落后的前提下,是很难能够及时对制订并且已经开始实施的战略做出及时调整的。

林海疆的本意是让帝国元首师结结实实的出一次风头,为其正名,以激励各各师级或者军团级部队之间的竞争,用荣誉战旗和番号去刺激自己的部属,林海疆这一招可谓是用心良苦。

按照林海疆的理解,曾国藩即便发现自己的决战企图,肯定会回收兵力布防南京一线,北洋新军也有可能会攻击一下深入敌后的元首师,毕竟中华帝国陆军第一师的名头诱惑力不小,当北洋新军在元首师防御的铜墙铁壁下撞了个头破血流之后,江阴的第十步兵师与海军陆战队第五旅的侧击,加上四个主力兵团的分割推进,俄军就算是尼古拉维奇战神重生,恐怕也难以挽回被全歼的命运

随后第一兵团在快速前出配合统帅部直属兵团进攻南京,可谓是一战定乾坤,加上第四军团郑智鹏军所部与海军陆战队配合进攻武汉,彻底将清廷的势力驱逐到长江以北,完成自己第一个战略设想,而作为深入敌后的帝国元首师也会因为此战一战成名。

但是通过反馈回来的情报,林海疆发觉整个战役的进程似乎已经脱离了他之前的预想,因为北洋三镇的撤退速度实在太快了,从南京增援南下的左宗棠所部的北洋新军速度也十分快,而且北洋新军竟然拉开了架势在武城庙开始围攻帝国元首师?最让林海疆感到不可思意的是维列多夫司基竟然从上海外围提前撤退?导致自己的围攻计划出现了不可控制的变动。

第二百四十五章决战1862(四)

第二百四十五章决战1862(四)

林海疆在镇远号战列舰上彻夜难眠之际,方国华的帝国元首师正在面临组编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因为天黑之后没有多久,北洋兵就跟发了疯一般的开始围攻武城庙,与以往的进攻不同,此次进攻的北洋新军各部没有主次的方向,全部是一股脑的如同疯了一般的进攻。

为了压制中华帝国守军的火力,北洋新军的炮火一直没停过,即便是在两军近距离接触中,山脚下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数次被北洋新军所攻破,全部都配备有毛瑟手枪的帝国师官兵用毛瑟手枪和工兵铲一次又一次的打退北洋新军的进攻,双方的尸体摞满了战壕和交通壕。

北洋新军却一反常态的继续一拥而上,不时落在自己头上的炮弹也不能阻止北洋新军的疯狂,军官光着膀子毫无顾忌的挥舞着指挥刀,驱赶着一波又一波的士兵涌向中华帝国守军阵地。

在密集的射击声和频繁的手榴弹爆炸声中,北洋兵一片片的被机枪撂倒在地,流淌出的鲜血渗入了泥土中,而中弹受伤又撤不下去的伤兵就爬在原地咧着嗓子干嚎,直到最后失血过多而死。

方国华此刻的心情可谓非常的复杂,部队已经伤亡了过半,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北洋军如此疯狂的发动进攻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战况发生了巨大的逆转或者变化了方国华可以肯定援军一定距离武城庙不远了,否则北洋新军断然不会如此疯狂

想到这里,方国华立即命令向各连一级政训官传达援军距此仅仅几十公里的消息方国华知道现在他的部队最需要的就是鼓舞士气了,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有责任让自己的部队振奋起最后的斗志,对于方国华来说,无论是北洋新军还是他的帝国元首师,此番交战都等于是在燃烧所谓的精血此战中双方倒下的可谓都是其的主力精锐。

与之前北洋新军所发起的进攻不同的是,这一次北洋一方冲锋在前的都是各级官佐,于此相同的是中华帝国元首师一方的旅级军官也都战斗在交火的最前线,方国华连师部的作战参谋都配备了毛瑟手枪和上了刺刀的步枪,临时野战医院内的轻伤员已经全部回到原作战单位,或者直接加入防线,而重伤员则发给了用于自尽的手榴弹。

方国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帝国师的军旗由护旗连在指挥部内守卫,一旦核心阵地遭到突破,护旗连的连长就立即负责销毁军旗,保持第一师的荣誉。

而在距离武城庙二十余里的一处村庄中,海军陆战队第五旅的常国豪在看地图,远方激烈的枪炮声让他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五天之前常国豪与第十步兵师的师长李江彻底闹翻了脸。

李江的小心谨慎让常国豪十分恼火,李江本着的是守住江阴就是功劳的原则,主动出击如果中了北洋新军的调虎离山计,丢失江阴事小,影响到帝国战略部署问题是大,所以李江不同意主动出击,虽然有情报显示外围的北洋军主力实际已经撤退,而江阴外围部署的大多是民团,只有大约一个协的北洋新军。

李江以没接到军团部或者总参谋部以及统帅部命令之前,绝对不能主动出击,结果常国豪一气之下指挥自己的第五旅突破了民团的所谓包围圈,直奔核心战场常州而去,因为常国豪知道,此番战役的最终点大门就在常州,但是他并不清楚穿插过去对敌军实施阻击的是哪一支部队?

常国豪在判断的交火的大概地点之后,在尚且无法判断敌情,也无侦查情报的前提下,毅然决定带领着自己的海军陆战队第五旅前往交战地域进行增援,如果说第十步兵师的师长李江泰过于保守和谨慎的话,那么常国豪则就是太过于冲动,如果用林海疆的话来形容,常国豪完全能够胜任冲动派掌门人的职务。

在武汉城内,一脸疲惫的僧格林沁同样今夜无眠,他已经收到了手下侦骑带回的情报,曾国藩的亲笔信也在傍晚抵达,对于曾国藩的求援僧格林沁可不敢等闲视之,要知道北洋新军是大清朝廷最后一支可用之兵,如果他僧格林沁坐视北洋新军全军覆没,那么他同样也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地步,大清国最后也要落得一个国破家亡。

虽然僧格林沁很想看曾国藩出丑,但是眼前的局势让他不得不提起精神来应对这件事情,原因非常简单,林逆所部的第四军团郑智鹏军团所部已经攻陷了咸宁,正在向武汉进犯,下午的时候林逆匪军的十几艘炮艇炮击了自己的三湾炮台,大约二千名所谓的什么海军陆战队员抢占了炮台。

人家已经对做自己伸出了刀,这个时候自己还要不要往南京派援兵了?僧格林沁突然发觉,自己竟然有些优柔寡断?为了大清朝他必须得救曾国藩的急,但是武汉他还不能弃守,最终权衡再三,僧格林沁决定将本部的二万精骑派往南京,一是骑兵机动能力强,二是他固守武汉骑兵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于是僧格林沁将自己的一众部将都召到了内堂之中,身着一袭宝蓝色马褂长袍,一脸猥琐表情的托敏作为领提督衔的总兵,是僧格林沁帐下的所谓第一猛将,不过托敏对于林逆大军即将进犯武汉,僧王却要将最为精锐的骑兵派走去南京救援北洋新军?

托敏犹豫了好一会才对僧格林沁道:“王爷,我认为我们在这个节骨眼上抽调兵力去增援北洋此举并不妥当吧?”

僧格林沁眉头微微皱了皱,如果这话是别人所说,此刻僧格林沁早就命人拉下去打板子了,托敏号称小诸葛神算,凡事都喜欢计较算计,是个浑身都透着精明劲的主,僧格林沁不相信托敏会看不出当前的形势,托敏这个第一猛将指得并非是他个人的勇武,而是他的计谋托敏带兵、练兵很有一套,又是蒙古上三旗的旗人,这也是僧格林沁器重他的主要原因。

托敏一见僧格林沁不言语,就知道王爷可能不高兴自己刚刚的所言,于是微微一笑道:“王爷,这二万精骑如果假意去支援南京,半途而返袭击正在围攻武汉的林逆匪军,您以为如何?等解决了林逆匪军的第四军团,您就是抽调十万大军前往南京我都不拦着您,则否那丢了南京损兵折将的可是那曾国藩,武汉要是出了问题,负责的可是您啊万一我们失了武汉,曾国藩丢了南京,那咱们的大清朝的半壁江山也就算彻底了报销了,想从林逆手中在夺回来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托敏的话让僧格林沁有些动心,林逆匪军的第四兵团五万余人,其军团长名为郑智鹏,战术指挥方面可谓是极其出色,僧格林沁之前几次企图寻其一较高低,结果郑智鹏根本不应战,就是炮火发言,对于这名特别喜欢偷袭之人,僧格林沁恨之入骨

行就按你说得办僧格林沁顷刻间又改变了主意,似乎之前自己也太过于大公无私了吧?等自己解决了林逆部将郑智鹏之后,在派大军前往增援曾国藩,相信也算对得起他了。

不过随即僧格林沁也给托敏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尽快围歼消灭或者击溃中华帝国的第四军团,在托敏看来想成建制的消灭林逆堪称以火力见长的军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如果对于处于防御状态的中华帝国任何一支军队发起进攻的话,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不过如果在野战中的突然遭遇战,集中至少三倍或者四倍的兵力,只要计策运用得当的话,以武汉蒙满汉绿营的共计三十于万大军来说,歼灭中华帝国一个军团或许困难了些,但是击溃可是相当的容易。

在托敏冥思苦想之际,陆军第五军团沈成文所部抓到了一名俄国高级将领,整个帝国参加此次作战的部队都处于混乱之中,经过审问这名叫做马戈洛夫的哥萨克骑兵军官的级别竟然不低,审讯之后沈成文才知道,为什么俄国人撤退得如此之快?原来第三军团撞上了俄国人急于撤退的大军,一直在追着打,所以自己在后面总能发现倒毙的俄军尸体却一直追赶不上俄军的主力。

沈成文立即将这名重要的俘虏马戈洛夫后送交给情报部门,或许这名俘虏还能发挥点其余作用也未尝不可而身为俘虏的马戈洛夫却没有丝毫半点觉悟,他是为了拐走维列多夫司基两辆装满劫掠的财宝的马车才不小心迷路,与中华帝国陆军第五军团的侦查骑兵营遭遇,挨了一顿毛瑟手枪与手榴弹之后主动投降的。

而冯敬斌的山地步兵第二军团此刻还在山里转悠,一支大约七、八千人的俄国溃军被误认为是主力,说是溃军,俄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行,但是逃窜跑起路来与中华帝国的精锐部队几乎不相上下,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中华帝国陆军与俄国陆军来说其双方的徒步机动能力相差无几。

第二百四十六章决战1862(五)

第二百四十六章决战1862(五)

身为帝国总参谋长的李安民跟随统帅部直属军团一起行动,因为身兼前敌总指挥,李安民负责协调内河炮艇总队与海军陆战队同陆军的相互配合问题尤其是作为帝国陆军旅一级编制下的战略炮兵部队。

可以说李安民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干扰着帝国所发起的历次重要战役的顺利进行,那就是帝国陆军在机动能力之上,并不比敌军拥有太多的优势,这就造成了制订好的战略包围和迂回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预料之外的遭遇战。

李安民相信元首也早就注意到了这点,不过江南不出好马,在清廷康熙朝的时候,平西王吴三桂引进过一批好的马种用来培养滇马装备骑兵,要知道好的战马基本都是经过阉割的,所以马种退化极快,想要保持一个大的种群是非常之困难的,帝国现在想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也只能从马匹下手。

不过李安民深知,这战马可不仅仅是喂点青草什么的就行,好战马是要吃马粮的,黄豆、精盐、每天必不可少的生鸡蛋等等精料,这样战马才能膘肥体壮,但是如此一来,帝国陆军需要的马匹数量以及费用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