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镇此刻还是小镇摸样,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清理国度人口进行清洗的必要,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口都被契科夫席卷精光,对于契科夫来说,只要有人就等于有了军队和战斗力,因为他的身后是中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他根本不用为后勤操一丁点的心,这也是契科夫从军以来指挥过的最痛快淋漓的一次战役。

尼古拉沙皇一世只能不断的试图在莫斯科集结重兵,因为整个俄罗斯都清楚,中华帝国的入侵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支持契科夫的傀儡军,而是有系统、有计划、逐步的彻底侵吞,是要从根本上抹杀掉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一切影响力,随着中华帝国在海参崴新建军港,鄂霍次克港这个俄罗斯帝国远东舰队的最佳泊锚地已经进入了中华帝国海军舰队的攻击范围,所以俄罗斯海军只能暂时性的放弃鄂霍次克,而契科夫的傀儡军则从陆地上分兵而路向鄂霍次克挺进。

中华帝国多达六个军的部队已经开始进入俄国的领土,在其的身后还有近百万的准武装部队,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和上千万的中华帝国移民群,铁路从黑龙江一直跟随部队推进进行铺设,这无疑使得中华帝**队能够在广阔的远东大平原上获得最大的机动力和稳妥的后勤保障,大量堡垒式的居民点的兴建和守备部队的驻入让整个的远东成为了一个中华帝国北方紧密连接的一部分,有了居民自然就有商人,商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经济,大片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等待明年的播种。

所有俄国贵族的财产全部被契科夫的傀儡军没收,人被驱赶回莫斯科向尼古拉一世哭诉,而普通的俄国人则被契科夫的大军卷杂着如同滚雪球一般的滚向莫斯科方向,因为这里都是中华帝国的土地,契科夫也非常无奈,他不敢将这些俄国人都留下来,因为张正在前几天的一次酒后无意透露说帝国党卫军的第四骷髅师、第五死神师已经抵达了黑龙江,正在更换作战装备,不日将进入光复区维持秩序,据说党卫军第一师帝国元首师爷会从中南半岛抽调来北方军区,暂时加入战斗序列。

契科夫自然清楚中华帝国的让人闻风色变的帝国党卫军,党卫军的战斗力之强在中华帝国的现役部队中可以说是稳居榜首,其人员几乎百分之一百是所谓汉民族的极端主义狂热者,这些士兵在战斗时候爆发出的狂热令所有敌人胆寒,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担负着占领区的清洗工作,在战斗之余就是屠杀,而且是种族灭绝式的屠杀。

契科夫虽然从契科夫内心中很抵触这种灭绝式的屠杀,但是他也意识到了,如果想稳固长久的占领一片土地的话,那么就必须采取这种雷霆手段,也只有这种雷霆手段才能真正的将得到的土地彻底的划进版图。

俄罗斯帝国用了二百多年经验远东,一步步的从蚕食到鲸吞,最后一下输了个精光,契科夫认为其中与俄国的人口基数有很大的关系,至今为止俄国之所以一直在远东保持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就是其在远东的人口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形成所谓的防线和防御支撑,而俄军也无力在远东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所以只能采取战略威吓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清国来说可谓是效果非凡,但是对中华帝国来说就是自取其辱了,林海疆确实不是被吓唬大的,俄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度遭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猛烈反击,俄罗斯成了不择不扣的纸老虎。

当林海疆的军队踏上他们祖先的土地的时候,契科夫就意识到了,这片土地恐怕永远也不会在有机会属于俄国了

林海疆在位于海参崴外海停泊的虎贲号战列舰上望着巨大地图上所插的帝**队进入的光复地位置,随着中华帝国的大军在稳步推进,实际上德国人之前的担忧可以说完全已经是多余的了,契科夫新俄罗斯解放军的快速进攻的得手使得林海疆迅速的修改了整体的远东大战略的实施计划,因为这一切似乎太过容易了,俄军在远东的少量军队几乎是闻风而降溃不成军,俄军在远东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能够调动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

对于到了嘴里的东西林海疆是绝对没有在吐出去的觉悟,趁你病要你命也一向是林海疆做人的基本原则,既然俄国人在远东虚弱不堪,他自然不会再等待什么所谓的时机,林海疆的时机判断的根本在于是否对中华帝国有利而已。

所以之前对冯。德威斯伯爵一再要求推延时间的林海疆此刻正在远东冯。德威斯伯爵风卷残云般的扫清一切的沙俄势力残余

第三百零八章北海湖畔

三个月后,1867年的新年,林海疆抵达了已经被契科夫攻占的鄂霍次克,慰问北方军区参战的将士和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视察在远东建设的十一个大型居民要塞城市,即便身上穿着了厚厚的裘皮,林海疆依然能够感受到远东刺骨的寒意,在室外似乎说出口的话都会被冰冻跌落在地,林海疆想起了当年的一个笑话,说在黑龙江最冷的时候去室外小便,需要带一根小木棍,需要不停的敲打,否则就会被冻住,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亲自体验了远东的白毛风的林海疆却不这么认为。

眼下除了契科夫的部分骑兵还在四处活动之外,中华帝国的所有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也全部停止了活动,在早以建设起来的大型居民堡垒中过冬,尤其是今年冬天格外的寒冷,就连契科夫的对这场寒冷的严冬感到担忧,可以说这是百年不遇的极寒严冬。

原来在莫斯科忐忑不安的尼古拉一世也着实的彻底松了口气,拿破仑就是失败于一场寒冬,历史上所有进攻俄罗斯的敌人也几乎都惨败于严寒之下,中华帝国的林海疆能够例外吗?就连自己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都无法抵挡的严寒,那些可怜的中国人现在一定后悔了吧望着窗外的大雪,尼尼古拉一世心情顿时大好,一把拽过一名侍女,手直接伸入了侍女的衣裙内,借着壁炉的火光尼古拉一世的脸显得十分红润光彩。

契科夫这个该死的斯拉夫人的叛徒,等春天看我怎么收拾你此刻尼古拉一世的全部精力都已经集中到了侍女身上,似乎他的精力已经多到了无从发泄的地步?

非常可惜的是尼古拉一世低估了中华帝国的准备工作,林海疆之前一直稳扎稳打,过百万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与近千万的人口几乎是全部用军事化管理一起涌入的,从进入开始就着手准备过冬的永久性居民点的选址与兴建,畅通的铁路使得囤积在黑龙江的大量各种物资可以迅速的进入远东,十一个大型居民点之间的多轨铁路全部已经铺设完毕,过冬的房屋与取暖设施全部到位并且运作正常,可以说这是林海疆再用整个中华帝国的力量保障一个远东,能否在远东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天,标志着帝国的扩张移民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对于林海疆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就控制住了整个的远东?部队基本就是行军接收和建设永久居民要塞,对此林海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不过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最擅长玩阴谋的尼古拉一世,如果不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执着削弱大贵族的实力,以至于整个俄罗斯人人自危,更将俄罗斯在远东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统统的葬送到了清国,林海疆也不会如果轻易的占领远东。

不过对于林海疆清楚,这仅仅是完成了远东战略计划的第一步,明年春天才是对帝国的考验,新崛起的中华帝国将会在被清廷出卖遗弃的土地上与俄国人进行一场大决战,林海疆可能面对的则是俄国的倾国之怒。

总参谋部预计中的大战应该再明年的五到七月份之间爆发,因为在年前俄国人已经在莫斯科集结起了近二十万大军,尼古拉一世沙皇要誓死保卫莫斯科,不过寒冷的冬季让这场血腥的大战最终偃旗息鼓,不过这个冬天对于俄国人与中华帝国而方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华帝国方面要利用这个冬天大量的将囤积在黑龙江的物资前运,因为明年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将会与旧俄国沙皇的军队进行一场殊死的较量,作为契科夫的扶持者中华帝国只要保障好其的后勤就好,除非契科夫遭到了重大失败,否则林海疆是不会考虑直接动用中华帝国的武装力量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场的。

作为林海疆视察慰问的第一站,林海疆选在了位于勒拿河畔的乌斯季库特与阿穆尔,两处都是贝加尔湖地区的重要交通要冲,尤其是乌斯季库特,俄国人以及在1863年就修通了铁路,而乌斯季库特此刻则是中华帝国北方军区第一前进基地的所在位置,中华帝国第十军王道敦所部与第十一军徐仁达所部部署在这里。

林海疆的意图非常简单,他想看到下面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欢天喜地的欢迎场景,和长长的欢迎队列以及震天的锣鼓口号

在前后二个车头推动的六节武装列车第二节的指挥车厢内,林海疆安然自得的在看着一本中国通史,李安民则在奋力的擦着玻璃上厚厚的冰霜,想看看外面的风景,在元首专列之后还有二列列车,这而列列车都挂着十二节加厚的保暖装甲车皮,从每节车皮顶部不断冒烟的烟囱中就能知道里面的人似乎在生火取暖,不过在零下四十六度的温度下,即便是点了炉子取暖的加厚保暖装甲车皮也无法抵御严寒,里面的元首警卫团的官兵们依旧要在车皮内还支起帐篷,炉子上不停的煮着姜汤。

而官兵们则穿着厚厚的羊皮大衣挤坐在帐篷里面取暖,最要命的是射孔的值班机枪,由于车厢内的温度比室外高,所以射孔几乎全部被冰霜给堵住了,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重新砸开一次。

林海疆检查了一下挨着的值班警戒车厢,发觉两边的温度至少差了十度?自己的车厢温度大约在十度左右,而警卫的车厢温度则在零下二十度,于是林海疆吩咐随行的秘书传达命令,不当值的官兵分批来自己的车厢休息。

元首一向都是非常体恤部属的,但是出于怕影响元首休息工作的考虑,随行的最高统帅部秘书处主任与警卫团长郭继伟商量之后推辞了,结果两人被林海疆一顿训斥,林海疆强调了这是自己的命令,并不是与谁进行商量,所以警卫团长郭继伟安排所有人员轮流到元首车厢休息。

望着一个个笑呵呵异常拘谨的官兵,林海疆拿出了自己的香烟散了一圈,李安民看着官兵们生了冻疮的手皱了皱眉头道:“元首,这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历史上也是苦寒之极了,每年夏天极短,农作物仅仅一茬,人烟稀少矿产也不多,对于帝国来说日后还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来维持北方军区的边防军,要是在如同总参谋部在成立远东军区的话,军费支出更要大得多,建设开发的整体费用经年累月下去几乎是天文数字了,现在看很是得不偿失啊”

车厢内的官兵都竖着耳朵听着这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消息,这可是总参谋长与元首之间的谈话啊对于元首和总长对于警卫部队忠诚度的信任,在场的官兵都感觉有些难以言表的激动。

林海疆合上了中国通史微微一笑道:“在西汉时期,这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历史著名的苏武被单于流放到北海牧羊,就是在贝加尔湖畔,在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贝加尔湖是在鲜卑的控制范围之内,名亦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贝加尔湖也改称为小海,**无能的满清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将于布里亚特蒙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被康熙划归俄罗斯帝国,清雍正在位期间划分清俄中段边界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标志着北海与中原被彻底的隔离开了这贝加尔湖就是我们中华帝国的北海,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为帝**人,一寸山河亦为一寸血肉,哪怕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再我们手中失去一寸土地”

车厢内的官兵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林海疆,林海疆停顿了一下道:“大家不要看这地方现在穷困荒漠是不毛之地,就说这北海湖流域拥有全世界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北海湖的湖水经常是干净清澈的,就算是在水深几十米处搁一个白色瓷碟,也能清洗看得见,在透明度上,甚至北欧的阿尔卑斯湖都不能与其相媲美而且整个远东的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铜、铁、铝等矿产,这对于帝国来说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个宝藏啊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能源就等于掌握了世界”

李安民目瞪口呆的望着林海疆,对李安民来说元首总能给他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全世界的事情似乎没有元首不知道的?

林海疆拍了拍身旁一名上尉军官的肩膀道:“收回北海仅仅是拿回了我们失去的一小部分,也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身为帝**人,就注定了你们将要为帝国开疆扩土尊享无尚荣光,做好准备了吗?”

上尉顿时激动得啪的一个立正,大吼道:“报告元首,时刻准备着”

第三百零九章北海布局

第三百零九章北海布局

当专列抵达乌斯季库特第一永久定居堡垒城市车站之后,林海疆望着这座被命名为希望的所谓要塞城市,其实上只不过是一座用夯土构建起的土城,除了部分主要建筑采用混凝土与砖混结构,大部分房子还都是原木建造起来吗,军乐队在吹奏着帝国的荣誉,在进行曲声中,林海疆刚以下车,当时脸色一变,大吼道:“谁是希望要塞的执政官和守备司令?”

执政官高野看了一眼身旁的第十军军长王道敦与第十一军军长徐仁达,三人急忙快步上前,林海疆非常不悦的皱了皱眉头道:“谁让你们组织这些孩子来站台的?看看把孩子们冻得成了什么样?你们是不是都没有孩子?你们的良心都拿去喂狗了吗?仅仅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形势?赶快把孩子们带进车站暖和缓和去,冻伤一个孩子我今天关你们的大牢,扒你们的军装”

高野、王道敦与徐仁达急忙组织人让欢迎队伍中手持彩纸扎的花环的孩子们急忙进车站,同时让站台上的各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