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威廉中将心有余悸的成为了俘虏,对于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舰队全体官兵恨得压根止痒,即便在上百名宪兵的保护下,威廉依旧被打得体无完肤,根据帝国方面的命令,威廉将会被押赴南京以蓄意挑起战争罪,并造成中华帝国巨大损失的罪名与以起诉。

随即,满心不甘的贾悟忌指挥编队经过锡兰半岛的补给,移交俘虏之后,前往印度最大的港口孟买,因为担心英军的岸防火力,所以在孟买湾外实施了布雷和大规模的炮击。

由于威廉中将所指挥的先遣编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最后仅仅只有七艘战舰逃回了孟买港,而且还是艘艘带伤,编队司令官威廉。德皇家海军中将被俘,这个战果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俘虏英军陆海军中将也并非第一次,所以中华帝国国内对于这场爆发在印度洋的海战并未激起多大的反响。

此次海战却因为战列巡洋舰的应用,帝国海军军官学校将此战例列入研究的范围之内,单独就战列巡洋舰的应用帝国海军方面也有几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海军部方面也有相当的人认为随着舰船动力系统的发展,战列舰的航速也会接近甚至达到战列巡洋舰的标准,而空有火力相对战列舰防御薄弱的战列巡洋舰将成为鸡肋,虽然此战中帝国海军装备的南岭级战列巡洋舰发挥了巨大功效,但是也并非仅此就能断定战列巡洋舰的作用,即便惟舰如命的海军部也不赞成继续建造南岭级战例巡洋舰。

此战之后,十五艘伯明顿级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对六艘南岭级战列巡洋舰,战果是五艘被击沉三艘被俘,英国人还会再派重巡编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南岭级恐怕已经进入了英国人的视线之内。

面对帝国海军方面的声音林海疆实际让十非常满意的,因为帝国海军部与军官学校都是帝国海军的核心组成,他们能够不被眼前的胜利所迷惑住,甚至还能透过表面看到实质,林海疆非常高兴,他最害怕的就是帝国海军缺乏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厉害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猪一样的自己人。

由于英国本土与印度之间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中华帝国海军舰艇编队炮击了孟买港,并在孟买港外布雷,整个印度的航运彻底陷入了停顿之中,正在法国与德国大战的英国急需印度的各种物资,于是维多利亚女皇竭尽全力的运作之下,协约国舰队合计一百二十三艘各类舰船驶出地中海,气势汹汹向东方而来,在英国人计划中的先欧后亚的战略被彻底打破。

措手不及的英国方面只能尽可能的纠集起协约国舰队赶赴东方,实际上虽然英国人多次分析论证中华帝国没有足够的兵力入侵印度,但是整个印度的英军以及英印军队不足二十万,其中英军只有三万余人,而中华帝国仅仅海军陆战队就有近二十万的兵力,一旦东方恶魔林海疆哪天过得不舒服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其大举入侵印度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尤其锡兰半岛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的海军基地,半岛上的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日以继夜的修建永久性守备体系,似乎锡兰将会变为第二个帝国要塞?

大英帝国不能失去印度,但是由于仓促集结,协约国方面只集结起了一百二十三艘各类舰船,其中战斗舰船只有九十七艘,以英国皇家海军为主力,俄罗斯帝国、法国各自派出了十艘,意大利、葡萄牙、希腊、荷兰等国均是派出了三至五艘左右,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几乎倾巢而动,除了俄罗斯与法国派出了各自两艘相当于镇远级战列舰的主力舰外,其余各国大都是派出的重型巡洋舰,很有打酱油的意味,为了确保印度的安全,恢复印度与英国本土的物资输送供给,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十七艘下水服役的无畏级主力舰全部加入了此次远征。

无论是协约国方面还是同盟国方面都十分清楚,德意志与奥匈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对协约国方面能够从海上带来威胁的就只有中华帝国海军了,所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才敢倾巢而出劳师远征。

面对来势汹汹的协约国舰队,中华帝国连续两次发布帝国海军总动员,这是帝国海军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次威胁,中华帝国一直在穷兵黩武的疯狂扩张,表面上看上去是无限风光,但是相比英国、法国这样的老牌帝国来说,中华帝国输不起,这就是穷兵黩武的致命弱点所在,与后世的日本的崛起之路一样,半个世纪积攒的家底一战变断送干净,自能在家里组建自卫队供其意yin了。

展阳所指挥的中华帝国派遣舰队以前所未有的庞大舰队抵达帝国要塞,之前的印度洋海战贾悟忌可谓是出尽风头意气风发,战列巡洋舰逞威狂虐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重型巡洋舰,不过英国人大量制造了无畏级三极、二级战列舰,而英国人自行设计的一级战列舰与中华帝国相同,同样正在设计室内连草图都尚未完工,不过不同的是中华帝国是在锻炼自己的设计人员,而且金属冶炼技术和造船工艺都尚未达到的前提下,在完美的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苍穹级战列舰就已经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工业水平了,对于苍穹级战列舰协约国方面了解的并不多,德意志也仅仅为中华帝国建造了二艘而已,从战舰归国苍穹级一直在帝国要塞造船厂内进行改装大修和海试。

二艘苍穹级、四艘帝国级、八艘镇远级战列舰,二十艘光荣级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以及二十五艘装备有前四后二大口径鱼雷的风暴级远洋驱逐舰,这已经是中华帝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全部海上力量了,以至于太平洋第二分舰队和印度洋舰队这样用于维护区域海域的舰队,实在不适宜参加这样大规模的决战。

在中华帝国海军编队司令官帝国副元首展阳看来,标准排水量不足七千吨,航速低于十六节的战舰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海战中简直就是一种拖累,帝国海军要以质量和精锐取胜,而不是依靠数量,走精兵路线的帝国海军选派出了中华帝国的海军最强阵容,舰队现在帝国要塞进行适应性训练,然后进驻锡兰半岛,以锡兰半岛为基地对协约国舰队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根据帝国总参谋部的预计,协约国舰队将会利用孟买港作为基地,所以占据锡兰半岛的中华帝国海军在整体的战略部署上将会占据一定程度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能够维系多久恐怕就没人知道了。

展阳抵达锡兰半岛之后,首先视察了要塞体系的构建进度,由于锡兰半岛不具备超大型的天然深水良港,所以中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大部分都停播在外海,水兵则分批上岸进行整修,根据展阳的计算协约国舰队应该在大约一个月后,也就是1869年8月上旬左右会抵达孟买,近期展阳经常派出炮击编队前往孟买港海域进行大规模的炮击,让协约国方面短时间内无法启用孟买港。

在展阳的计划中,预计等协约国舰队抵达,就先主动以逸待劳出击,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一是拖住协约国舰队的整修步伐,二是大乱对方的战略部署的节奏和步骤,更为主要是为了海妖级鱼雷快艇的偷袭创造机会。

帝国科研总署研制出了一种安装在小型舰船上的重油动力复涨式增汽轮机,可以让木质的二百吨的鱼雷快艇达到四十二节左右的最高速度,不过这种快艇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却无法有效稳定的保持,木质的船体也受到板材质地的影响,但是海妖级还是比之前的破浪级鱼雷快艇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

此番,展阳将自己全部的宝都压在了海妖级鱼雷快艇的身上,如果不出奇兵制胜,中华帝国很难在正面交锋中占到太大的便宜,毕竟协约国尤其英国皇家海军为了一雪前耻可谓是倾巢而动。

傍晚,站在锡兰要塞正在紧张安装的三十倍口径三百八十毫米要塞炮观测塔上,展阳与海军部长李海波、海军参谋长贾悟忌等人简单的开了一个碰头会,帝国元首林海疆亲赴北海督战,俄国人方面露出了想要和谈的意图,而欧洲西线此刻却杀得昏天暗地,从欧洲燃起的战火已经遍布了大半个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牵扯甚至卷了进来。

第三百三十三章决战大洋(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决战大洋(二)

在第一波宣战**之后,第二波的宣战**则多是一些非洲、印度、北美的属国或者是殖民国家,这种宣战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印度是因为英国与中华帝国之争才被牵扯入战争范围的,可以说印度人民很无辜因为给英国人当狗腿子给挨了炮弹,当中华帝国的战舰游走炮击印度所有港口的时候,整个印度陷入了一片惶恐,原来一些对中华帝国非常不忿的英国人也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皇家海军并非是万能的了,而中华帝国也并非之前的那个几艘船就能签订一个条约的政府了。

这个带有很浓铁血味道的国家最善于采用欧洲文明国家对付非洲的那一套来对付欧洲国家,所以被称为野蛮的东方人,野蛮屠夫林海疆

中华帝国宣战意味着这场从欧洲爆发的大战已经蔓延到了亚洲,后续宣战的其余英属国或者殖民地国家都因距离交战的两个主战场过远,无非就是一份电报而已的形势,即便是在交战集群中的奥斯曼帝国,也就是打打边鼓溜溜边,同盟国中真正大打出手的只有德意志帝国、中华帝国和奥匈帝国,其中以中华帝国的架子铺开的最大,战场遍布大半个世界。

实际上就在全世界都认为中华帝国穷兵黩武的时候,已经抵达北海的林海疆则站在最新制作的帝国疆域图前静静沉思,二年之内帝国统计署已经六次更改了帝国的版图,几乎被一块版图是通过党卫军的大清洗后,在加上强制性移民才列入的,帝国现在到底有多大?林海疆中心只有一个概括,因为他的历史知道告诉他,在历史上即便强大如蒙古帝国一样的国家,他的统治同样也会有崩溃的一天。

所以林海疆为了中华帝国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种远远要比后世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还要过激的手段,在东南亚、中南半岛、锡兰半岛、远东实施的人口清理计划,党卫军由当初的五个师发展成为了二十二师,在一块块版图纳入帝国范畴之内的时候,林海疆也背负上了千古骂名,对于这个骂名林海疆还真的不是特别在意,他更为关注的是如何结束在远东与俄国人的敌对,利用契科夫新俄罗斯解放军牵扯住俄军主力,让俄国人自己杀来杀去,确保德国的东线安全。

更让林海疆牵挂的则是印度洋方面,展阳作为一名指挥官来说虽然缺乏那种铁血的手段,但是其的战略和战术表现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如果帝国海军主力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击溃协约国海军舰队的话,那么林海疆的下一步就是直接挥师澳大利亚,将澳大利亚收入囊中,而在陆地上则通过阿富汗向中东进军,控制住中东就等于把握住了未来世界的命脉,而中华帝国则能够作为对世界格局举足轻重的大国一般存在于世,做世界的宪兵,宁可去欺负别人也不要被人欺负,这就是林海疆的所谓逻辑

后世学者争论最多的就是林海疆执政中华帝国的五十年里,他到底策动了多少场战争?到底屠杀了多少人?帝国党卫军作为中华帝国宪法赋予神圣权力,必要时刻可以采用极端方法维护帝国的统一,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都不得涉及帝国领土完整,帝国领土不容讨论,无任何争议与中华帝国讨论领土争议即等同宣战

很多时候彪悍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人类进行战争的借口非常之多,比如能源、地盘、谎言等等,就如同这场几乎席卷的全球的大战一般,其的借口仅仅就是所谓的普法战争所遗留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背后隐藏的却是新崛起的帝国向老牌殖民帝国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的需求。

这个世界只要纷争和利益,就会存在战争林海疆的目光由北海慢慢的转向了印度洋方向,林海疆已经向契科夫允诺,即便新俄罗斯解放军无法攻下莫斯科,中华帝国也将支持契科夫在西伯利亚建国,林海疆对契科夫的承诺犹如给契科夫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一般。

戈姆斯特是一名出身平民家庭的英国皇家海军上将,十六岁接替其父亲成为了勇敢号的前甲板见习炮长,一步一步由炮长升为前甲板指挥官,水手长,四副、三副、二副、大副,舰长,分舰队副指挥官,分舰队指挥官,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副司令官,司令官,本土舰队第一分舰队司令官,海军部总参议,海军部第二次长,海军部副部长,戈姆斯特用了整整五十四年创造了一个英国皇家海军史上的奇迹,由一名水兵成长为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名上将,这在英国皇家海军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戈姆斯特用了三十六年才爬到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副司令官的位置,仅仅一个少将军衔,身经百战的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三根手指,相比四十三岁便成为皇家海军上将的詹姆斯。威廉,戈姆斯特上将的仕途可谓是奇迹伴随着坎坷。

戈姆斯特上将站在维多利亚女皇号的舰桥上,环顾自己身后的舰队参谋长皮特鲁,此次出征根据他的要求协约国中无论任何一国,除英国外,皆只能派出最高军衔为上校的舰长,统一指挥权。

维多利亚女皇亲自给戈姆斯特上将进行的反复协商,终于将各国说服将指挥权交到了戈姆斯特上将的手中,戈姆斯特上将也因为没少被人在背后骂独眼龙,实际上戈姆斯特上将是吸取了前二次与中华帝国交锋的经验,由于指挥系统的不畅指挥命名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这仗自然没法打了

一脸横肉的戈姆斯特本身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加上又是一只眼睛的独眼龙,他犀利的目光会让很多人倍感难受,戈姆斯特这一路都在计划着如何在抵达印度之后应对中华帝国舰队可能发起的突袭猛攻。

在戈姆斯特看来中华帝国占据了锡兰半岛,孟买恰恰在中华帝国舰队的作战半径之内,而协约国舰队能够选择最为有利的港口就只有孟买港了,除了孟买港意外唯一在东方能够给如此大规模的舰队进行补给的就只有中华帝国的帝国要塞或者海口军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