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空气中多了一份清新,连绵的小雨让等候庆典的人们一会工夫就被淋湿。原本准备的烟火和鞭炮都无法点燃,王东旭灵机一动让旧港的所有炮台和战舰鸣放空包弹。

在震天动地的炮声中,一身藏青色大元帅服的林海疆走到台前,将手庄严的按在了中华帝国宪法之上,林海疆认真的望了一眼宪法那厚重的书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部宪法里面根本连一个字都没有。

林海疆准备的就是独裁,他才不会笨到给自己增加无聊的障碍,国会?议院统统被他丢进了太平洋,独裁的含义也正在于此。

杯海疆神情郑重的高举左手宣誓道:“我宣誓!就任中华帝国第一任元首,兼陆海军大元帅,一心为公为民!复我汉家山河,内平战乱,外抵入侵,善待民众,愿日月同照我华夏子民

林翰林和妻子默默的站在林海疆身后的观礼台上,老两口已经激动得泪水模糊了眼睛。对于儿子的成就他们一直以来就引以为豪,今天自己的儿子竟然也扯旗放炮要推到那个大清了?

若在以往林翰林肯定不屑一顾,长毛贼造反的时候他就说了不行。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却充满了信心小长毛贼乱兵广州,自己儿子扫平的。英吉利洋兵和法兰西洋兵入侵又是自己儿子荡平的,两国联军攻入京畿也是自己儿子解决的。在林翰林的眼中林海疆已然成为了无所不能之人。

说不定自己的儿子真的能终结这个大清。林翰林心底有底,自己儿子的钢铁巨舰连洋人都憋了口气在家猛造,就更别说大清那边了,最起码退一步说封疆裂土还是十拿九稳的。

同样站在观礼台上的还有悔得肠子都快青了的沈天福。在林海疆宣誓的工夫他在小声责备沈伊兰为什么还没将林海疆拿下?沈伊兰气不过脸色通红道:“他又不总在旧港,你拿下个给我看看?”

沈天福一急道:“我要拿下他,他不给我枪毙了才怪那,女儿啊!你要尽力啊!你看看那个洋妞都穿上制服了,你可是皇后的料啊”。

站在沈天福父女身旁的克露娜强忍住笑意小声道:“不能叫皇后,得称夫人,元首阁下是独裁政府,他的妻子要称呼为夫人,而且这套明蓝制服是给工务局和商务局官员准备的,尊敬的夫人是不需要的。”

克露娜的话让沈天福父女当时一愣,沈伊兰一跺脚闪身跑开了。林翰林望这个。方向望了一眼,沈天福急忙抱以一个微笑。

而出席典礼的外国使节只有一个之前来视察的普鲁士全权代表冯德威斯伯爵以及帕丁诺、阿莱姆等工程师。

宣誓结束后,林海疆命人撤下宪法,堂而皇之的朗声道:“今天或许对于历史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子,对于全世界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子,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历经苦难的华夏民族来说,今天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在今天。一群壮志凌云的年轻人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将要与我共同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一切的屈辱与不平等将成为历史,为了阳光能够普照天下的黎民百姓,今日!从今日开始我们就将为此流血牺牲,无怨无悔。

林海疆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请大家牢记,我们今天的奋斗并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他们的儿孙,那个时候中华帝国幅员辽阔,武力强大。人民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将受到极大的尊重,全世界的人都为了能够取得中华帝国的国籍而疯狂,让我们下一代不在受到战争阴云的威胁。让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为了这个小理想和目标。今天我们就要同一切阻挠我们的敌人浴血奋战,不管这个,敌人是来自外部还是我们的内部。”

林海疆用力的挥舞了一下手臂道:“碾碎我们一切的敌人,从精神到肉体上彻彻底底的将他们消灭,让阳光能够照到了角落都飘扬着帝国的旗帜,那面旗帜必定是由鲜血所染红的!中华帝国必将屹立于东方。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你们将亲眼见证中华帝国雄起!”

第三卷风起云卷  第一百四十四章出征琼崖

中华帝国的成立让林海疆有了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名正了,言自然也就顺了,不过那套南洋水师提督的官服、补子、朝珠林海疆没舍得丢,那可都是自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啊!

实在不行以后朝珠拆了将来给自己的儿子当玻璃球弹也好啊!一提起儿子林海疆就想起了家里那两个已经正了名,大摆了宴席的小丫头,自己竟然也有了妾氏?有的时候望着两个争风吃醋的小丫头林海疆感觉到她们真是无比的幸福。

因为紫鹃和百合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开心,他开心了她们两个自然就开心了,而林海疆心里装着整个中国乃至国际的运筹,给英、法等国的外交照会还没发出,这件事情林海疆交给了一个尚且还在观察期内的人。

张允季,这个前两广总督叶名琛的首席师爷,之前没少收林海疆好处的家伙,张允季托了叶名琛的门路投效到了林海疆的门下,林海疆第一句话就告诉张允季老子要造反了,以为能够吓唬得住这位半老夫子,结果张允季长长的出了口气道:“你要不造反我还不来那!没进项的事我不干。”

林海疆必须承认张允季有外教方面的天赋,而且善解人意,那鼠眼一转就知道你在琢磨什么,到底是三十年功力的绍兴师爷中的头牌金纸扇,不过张允季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太爱钱了,好在其人也有个忠诚劲。

在林海疆看来张允季也算得上一个奇人,贪婪和忠诚全部集于一身,一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

在建国大庆之后的七天,林海疆一直在忙着准备收复海南的事宜,对于林海疆来说收复海南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建设海南岛,修路?铺设铁路?开矿?解决当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历史民族问题?似乎急待他解决的事情还真不少。

而整个供给海南岛运输的船队已然是由其父亲林翰林负责,只不过老爷子的身份已经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帝国商贸部部长,十二艘三级战列舰和三十六艘四、五级巡洋舰构成了旧港运输船队的主力。

这些战列舰和巡洋舰都是几次大战之后,林海疆挑选出来性能船况最好的,他在带安腾名仁与德川樱子参观将要移交的战舰的时候,这些战船已经被事先转移了,林海疆的举动可以说是对德川幕府的一种坦诚的示好。

林海疆对于这个时代卑微、自贱、缺乏自信的日本人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日本人远远没有甲午年间那种骄狂和极度自信的膨胀,在他们眼中中国是绝对不可以战胜的,中国依然被来往于中日之间的商人们神话了。

中国的富饶同样让日本人无比羡慕,一个低级武士的家庭每年只能在年祭的时候才会拿出大米,对于平日只能吃黑豆的他们来说,能吃上一顿真正的白米饭就是一种幸福,若是在广州街头,就算是一个乞丐也不会认为吃顿大米饭就是幸福,而这就是差距,一种无法弥补的差距。

林海疆在对幕府的事情上显得十分大度霸气,完完全全是将幕府当做了自己的藩属国一样的对待,德川家茂之前亲自拜访的时候所携带了鹿肉、山鸡、狐狸、虎皮、祖母绿、水晶就是按照对天朝朝贡的标准。

林海疆也没亏待他们,按照天朝一向的大度,给了他们五万枚手榴弹和三千支步枪,让他们可以更加使劲的进行内战大业,小日本打死一个少一个。

对于自己就任中华帝国元首没有邀请德川家茂一事,林海疆的反应就是小日本他们不配,不过对于德川家茂的那个姐姐德川樱子,林海疆到是感觉不错,因为这个时代的日本女人都长着传说中的萝卜腿,拥有一双白皙笔直的长腿的日本女人他还是第一见过,据说马江对于这个德川樱子很是上心。

林海疆有意创造了几次机会,但是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林海疆给马江的建议就是直接派兵按倒扒光了绑床上,来个霸王硬上弓,完事嘴一擦、裤子一提就不认账,让她哭着喊着求咱们,然后在考虑纳个小妾。

林海疆的殷切教育对于马江来说颇受震感,哥俩个商量了几天最终没敢付诸于实施,最后马江趁酒后询问林海疆是否干过这样的事?为何说的头头是道?结果林海疆告诉他自己也仅仅是理论,其余的要kao你自己摸索,结果马江转而去追求一名普鲁士女技师?在语言方面依然是鸡同鸭讲词不搭意,不过这次明显就是一对狗男女,一点就着。

可以说林海疆已经信心十足了,收复海南岛已经势在必行,就在舰队准备起锚出发之际,他却接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情报,咸丰到底没能挺到1861年,准确的说是1857年的12月15日就驾崩了!咸丰的驾崩原本十分有利于林海疆的收复海南,但是现在比较于清廷的脸还没撕破,自己就任中国帝国元首也可谓十分低调,最终林海疆决定稍微推迟一下收复海南的行动,以不变应万变。

林海疆非常清楚在历史上咸丰皇帝临终前做了三件大事,一就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御前大臣载垣、瑞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三是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这直接导致了八大臣同两宫太后发生矛盾。

历史上咸丰皇帝入殓后,以同治皇帝名义,尊孝贞皇后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尊懿贵妃为孝钦皇太后即圣母皇太后。

很快,后续的情报传了过来,由于情报传递的时间过长,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情报的价值,而且这些情报断断续续的,让林海疆只能从其中知道两宫果然联手恭亲王奕剪除了八大臣,载垣、端华、肃顺被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定拟罪名,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以称孝钦皇太后的慈禧将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之弟肃顺改为斩立决。其余五人,原拟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

命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随之,军机大臣文祥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清廷闹了个天翻地覆,两宫联手将满洲亲贵杀了个一地鸡毛,林海疆只能说这个局面对于他十分有利,同时对于曾国藩更加有力,曾国藩是何许人也?大儒,堪称满清朝廷最会做官升得未必最快,但是其位置却最稳,最懂得进退之人,此等人就如同潜龙一般,一旦给他机会后果很难预料。

对于曾国藩和他的北洋,林海疆早就已经从战略的角度去给予重视,对于还未成气候的李鸿章,林海疆则准备给予打击和压制,实在不行就直接付诸于武力,这些能在历史上留名之辈那个也不是简单的人物,都不是自己能够轻易驾驭得了的。

林海疆清楚自己没有所谓的王八之气,想要这些人效忠自己简直是在开玩笑,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一辈子都在研究论语、大学、中庸的主,恐怕自己的那几句带有煽动性的话还没达到目的,就被别人辨得哑口无言了,现代的思想和现代的口语叙述的观点与其根本就是两个轨道上的东西,根本不存在辩论,想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都要费番工夫解释。

在林海疆做出最后判断之际,一道从京畿经过八百里加急赶送广州又用快船送来旧港的圣旨让他大吃一惊,大大出乎林海疆意料的是他竟然收到了两宫御准的册封圣旨?头品顶戴?赏双眼花翎?赐穿黄马褂?紫缰绳?封忠勇伯?林母一品诰命,南洋水师提督东南水师军务,林海疆为南洋事务总理大臣,不过这道所谓的旨意竟然带上了浓厚的个人意味。

这道加恩的圣旨让林海疆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之前咸丰发疯了一般的拼命打压自己?而现在的两宫却大力抬赏自己?把之前咸丰收走的又还了回来,甚至还给加大了赏赐力度?

对于这所谓的帝王心术林海疆感到有些可笑,这是一步用意非常明显的缓兵之计,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圣旨来的也十分及时,总督东南海防就等于间接拿到了海南和台湾的控制权?清廷不会如此愚笨吧?竟然把自己急需的主动送上门?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最为关键的是可以再和平的条件下取得海南与台湾,毕竟都是炎黄子孙,对自己人开炮喊打喊杀也是林海疆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对于这道明显出于当年他所见过的兰儿慈禧的旨意,林海疆多少还是有点吃惊,历史上对于慈禧的文化水平说法不一,有人说她文化水平很高,有人则说她没什么文化,不过林海疆认为要相对而看,仅仅这份不是很规整的旨意就能看得出慈禧还是有些功底的,否则也不可能帮助咸丰批阅奏则。

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kao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臣,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廷最大的统治危机。

但是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不过由于慈禧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决定,阻碍了洋务运动的进行;再有,当改革可能损害她的统治时,她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集权,可以说慈禧是一个唯心派的权利者,所以面对她的所谓旨意林海疆相对只能坦然一笑,这种在政治漩涡中打滚的女人那里会有真心相对?

二十三岁的慈禧,二十五岁的慈安,二十九岁的恭亲王奕,偌大的一个国家在这三个人手中?林海疆还真的很不放心,浑然忘记了自己也才二十四岁!

在林海疆看来既然清廷已经垂帘听政了,那么似乎历史的一部分还在原来的轨道上,林海疆最后决定舰队起锚出发,目标海南岛,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再能阻挡他了。

1859年1月22日,庞大的中华帝国铁甲舰队已经后面的运输舰队起帆远航,兵锋直指海南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