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长天艳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长天艳山河-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编扩军计划,计划施行资金来自于美洲开发基金。

重点说一下联邦海军的改编扩军计划,这个计划不但是扩军,还把编制进行了调整,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编号取消,扩编重组为三大舰队和一支分舰队,称为太平洋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天竺洋第一分舰队。此次海军扩军,将一举大幅度增员一万八千余人,使得海军部队服役人员总数提升到四万二千,相应的作战舰艇增加也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当然海军扩军可做不到一蹴而就,这个计划的完成时间保守估计也得需要三年。

(第八部完,敬请期待后续故事。明日休息一天。)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宋运会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的,资本往哪里流动不是看哪里的需要是否旺盛,而是看哪里有更高的投资回报。”

成立短短三个月的美洲开发基金,在宋联三大财阀一举注资四亿人民币坚定了所有投资人的信心后,迅速聚集了近四十亿人民币的巨款,而且融资势头一点减缓的趋势都没有,联邦美洲开发攻略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资金问题解决后,就是人的问题了,宋联这次也不再藏着掖着,开始频频向宋廷施压,督促其尽快放开人员自由流动限制。当然,除了施压之外,引诱的手段也不能少,宋联向宋廷做出承诺,只要宋廷同意全面放开人员流动限制,那么宋廷在东海南海海域向东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探险扩张的路线,宋联将为之开放。

宋廷此时早已经明白在开放金融市场上是上了宋联的大当了,现在就是想反悔都来不及,不但不能反悔,相反还得加速推动南北贸易自由化进程。原因很简单,宋廷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还绝大多数是金银铜类超值货币,这就决定在贸易上再进行限制,吃亏的只会是宋廷,不像宋联的投资都是以纸币结算,贸易受限就意味着无法将这些纸币同宋联辖地的实物财富联系起来,拿了一堆纸有个屁用。事实上,宋廷也没那么傻,早就对这个弊端看的清楚,他们本来就打算利用金融市场的开放,吸引部分宋联的资金后,再顺势推进南北贸易自由化进程,这贸易自由化并没有那么可怕,宋廷经济圈也有许多自己的优势,南北自由贸易带来的损失未必大于所得。但他们实在没有想到,宋联背后其实憋着这么大个惊天坏水,一下从兜里掏出个新大陆来忽悠人,太无耻了。

于是,连锁反应来了,南北贸易自由化必然需要相应游戏规则的制定,律法谈判先行吧,宋廷的一系列阻碍经济活动自由,同联邦律法体系抵触的陈旧律法都得做出相应变动,由此又会引起宋廷内部各方利益集团的争锋,不过宋廷可以借宋联的强势压服各方反对的声音,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进行内部重新洗牌整合的好机会,上层建筑的变动一方面需要基础思想变革的支持,一方面又会反向影响民众思想,文化交流的限制也要提上谈判日程。接着,宋联坚持把贸易自由化同人员流动问题捆绑,要谈必须一起谈,一起解决。宋廷的当权者们真是难为死了。

好在宋联很是体贴,深刻理解宋廷的难处,知道变革过于激烈,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宋联给宋廷了一个还算宽松的内部调整时间,三年。不过这不是说谈判要拖到三年后,而是进行分项分步的方式谈,而涉及内容也可以分步完成。比如双边关税将分成三个阶段逐步取消,自由流动物资范围逐年放开,在宋廷完成货币纸币化改革之前,货币向宋联流出将受到逐年减弱的限制,宋联在人员流动方面的诉求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经双方协商,宋廷把向宋联流动的人员名额限制大幅度提升到了每年二十五万,当然这不包括商业、旅游、探亲等流动人员,宋联有义务确保进入宋联的宋廷辖地持有限时出境护照的居民在时限到来之前,返回宋廷。也就是说,宋廷每年最多允许二十五万人流入宋联,而不得加以阻扰,至于宋联有没有本事吸引到这么多人,那就是宋联自己的事了。

结果,宋联极其无耻的抛出了移民去美洲每人白送五公顷土地,五十公顷以内一百块钱买一公顷,所有矿藏开采权开放的杀手锏。公告发出后的头一个月,宋联驻宋廷各代表处收到的遗民申请就达到了五十六万份,即使下一年的份额能提前使用,那也不够。

54年11月15日,大宋东京,宋联文化部部长李清照,大宋人民统一阵线联盟秘书长徐处仁联袂拜谒宋皇赵佶,在轻松的交谈氛围下,李清照提到了即将于来年六月至七月在大名市举行的第二届联邦运动会,这个话题引起了赵佶的浓厚兴趣。李清照顺势建议宋廷也可以以路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加这界运动会。但这个建议遭到了张邦昌等人的反对,徐处仁随即向赵佶提议,干脆由赵佶以大宋国君的身份恩旨召开大宋全国运动会,不分南北,皆以路、省、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加,让大宋南北人民共创一项盛世壮举。大名市为这界联邦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设计的场馆设施只需稍稍增加,即可完全满足大宋全运会顺利举行的需要,所以不防就把这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安排在大名市举行,而联邦运动会则取消。

徐处仁的提议很快获得了宋廷各位大佬的赞成。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获得认可,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提议全了宋廷老子政权的面子,一方面是因为宋廷受宋联的影响,也确实有举办涵盖辖地之内的高级别运动会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彰显盛世华章的大好事,又能在史书上留下漂亮的一笔,又有宋联的现成资源和相对成熟的经验可以利用,何乐而不为呢?

惟一的问题就是以后的举办地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没有难住早有准备的李清照,头几届南北轮流坐庄吧,往后的,大伙再商量。商量个屁啊?李清照的潜台词就是,到那时,辽王都上位了,大宋还分什么南北啊,全国竞标吧。

于是,大宋全国运动会就此诞生,至于竞技规则,组织办法,参赛资格等等细节问题,自然有专业人员来讨论办理。李清照当场就表示将向宋廷友好捐赠价值二十万元人民币的各类专业体育器材,作为联邦的官员,李清照有义务为联邦的商家做推销和宣传。

官家恩旨举行大宋全国运动会,第一届运动会将在宋联海北省大名市举行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宋廷辖地的一片欢呼,因为伴随着这条消息同时发布的还有官家另一道恩旨,购得全运会任何场次门票的宋廷辖地守法子民,赴宋联观赏全运会的“去边”旅游申请都不会被拒,同时宋联驻东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九成也表示,相同条件下,赴宋联的旅游“入边”签证申请都不会被拒签。

“父皇,您怎么来了?”赵福金没想到老爹竟然亲自跑到自己这里,赶紧上前相迎。虽然和老爹打了这么多年的冷战,但感觉父女之情反倒更加深厚,两人之间还是像以前一样,从来都不讲什么君臣之仪,有的只是最普通的父亲和女儿的亲情。

赵佶很受用的被闺女扶着缓缓向里走,笑着说道:“你十天半个月才去看朕一次,朕想自己的花中仙子,只好自己来了。”

赵福金扶着赵佶坐下,亲自奉上茶水后低声说道:“女儿本是打算明日过去问安的,不是女儿不想看父皇,只是不想见那些人罢了。”

赵佶无奈的摇了摇头,挥手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朕想和茂德说些体己的话。”见到侍从都退了下去,只有起居郎还像没什么事的待在那。赵佶皱了皱眉头对他说道:“朕的话没听见吗?朕主要就是说你呢。”

这个小郎官倒也硬气,操起笔在起居注上边记边念,“帝以私语茂德帝姬,远史官。”写完之后,小郎官施礼退了出去。

赵佶抿了一口茶算是把小小的郁闷压了下去,转头看向茂德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别再记恨圣人了,毕竟也是你的长辈。都是上了春秋的人,许多事也看的开了。成德远去台湾,圣人虽不舍,但还是很欣慰,为人父母的,总是想着看到儿女好。她如今诚心修道,已经不想再管你三哥,还劝你三哥好自为之,不要再为了些浮华虚名,到头来偏害了自己。”

赵福金轻哼了一声道:“三哥恃才傲物惯了,怕是听不进去的。以大哥的本性,不会难为他的,怕只怕他自己太过沉迷,不能自拔。”

赵佶哀叹一声,“楷儿本性还是不差,就是有些华而不实。不说他了,为父今天来是有别的事和你说。朕已经同意李易安的提议,赐诏举行大宋全国运动会,第一届定在明年六月在河北大名举行。这是大宋的一件盛事,皇家是要有人出席的。现在大宋就是这个样子,只你大哥一人出席,朝廷这边怕是不好看,所以朝廷这边也得派个皇室成员代表皇家出席。老实说,朕是非常想去的,带着圣人去看看,看看宋联到底建设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真就有那么好?可惜,朕不能去,也去不得。老三和老九更不会去,其他儿孙,哼,倒是像朕,一帮子只懂风花雪月的废材。你十二叔勉强合适,只是身子年来不甚利落,又碍着你十一叔的前例,也是不方便去的。”(茂德十二皇叔指越王赵偲,老十一燕王赵俣跟着侄子赵桓跑到北边以后,赵偲就接过了皇室宗正族务管理这一摊)

赵福金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惊呼道:“父皇,你想让我去?”

赵佶点了点头说道:“是。朕今日在朝堂领略了易安先生之风采,心中颇是感慰。想我赵氏亦有巾帼英杰,然何不能争锋群芳?你那个巾帼福利社不是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百姓赞颂吗?说明吾儿实乃女中豪杰也。朕思量着,成立一个统筹管理宋廷辖地一应体育事项的半民间机构,接受朝廷领导,这个机构就由你任首领。这首届全国运动会,宋廷辖地的组织统筹工作,就由这个机构专办,还有半年时间,莫让朕失望了。”

“父皇,我……”赵福金的双眼已经湿润,她知道父亲这么安排的内情。

赵佶宠溺的拍拍赵福金的头顶,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口中说道:“去吧,去做个了断,也总好过现在这样。”

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风雪突袭

“长生天啊,请平息你的愤怒吧,如果你要降下灾难,请降在我的身上,不要迁怒我的族民。仁慈的天父,请展示您的伟大神力,消弥这场灾难,救救您可怜的孩子吧!”合不勒汗再次向天祈求,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五天向天发出这样的祈求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暴风雪突袭了不儿罕山地区,风雪已经持续十来天,急剧降下的低温冻死了无数牛羊牲畜,上报冻死于雪灾的人员数字也在不断攀升,草原上一片哀鸿。在合不勒汗身边陪祭的是他的堂弟,蒙古泰刺乌部的首领俺巴孩。如今乞颜部和泰剌乌部已经结成部落联盟,现在以合不勒为大汗,按两家结盟的议定,当合不勒故去后,将由俺巴孩接任汗位,其后两家轮流坐庄。

俺巴孩是草原称颂的仁慈君子,诚实、守信,待人极其温和友好。如今的草原民众,已经有许多成为了道教和佛教的信徒,特别是草原上的贵族们,基本上都是这两种宗教的虔诚信徒,所以,皈依道教的合不勒汗才会做这样有些奇特,包含了草原原始萨满教和新兴道教内容的祈祷。

走出帐篷,看向天空,像是有了些放晴的迹象,俺巴孩心中燃起了丝丝希望,但更多的还是忧虑和不安,照以往的惯例,只怕……

一阵铃铛声响,一辆雪橇车抵达了汗庭营地,这辆雪橇车却与别的雪橇车不同,拉车的竟是几头驯鹿。雪橇车现在在草原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物件,每年南方汉人商队来,都会带来许多优质钢材制造的雪橇底盘滑板,是最抢手的商品之一。而驯鹿是根据宋联来的尊贵的学者先生们建议,从东大金山(今大兴安岭)引过来的,驯鹿的适应性很强,即好养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知道其他部落怎么样的,反正乞颜部和泰剌乌部就是接受学者先生们的建议,使用了圈地围栏半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效果非常好,推广速度也很快。驯鹿拉雪橇,这虽然对于原产地的北室韦人(据说是今鄂温克族的前身)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草原上还是很少见,毕竟驯养的年头还短。这架驯鹿车大伙都知道,是合不勒汗的二王子八哩丹的坐驾。

见到自己最喜欢的素有草原智者称号的侄子终于赶了来,俺巴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托起施礼的八哩丹,转身把他拉进大帐里,有许多事情都等着和他商量呢。

“没什么好说的,准备打仗吧。我们的世仇蔑儿乞部也受了灾,来年开春,或许等不到来年雪融,蔑儿乞部的大军就会杀过来了。打胜了抢些食物少饿死一些族人,打败了无非是多死一些人,也能省下食物给族人,了不起族灭为他族奴隶,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我们身在其中,就得以法则行事。”三王子忽图剌是合不勒汗几个儿子中最具勇武的,他的话道出了大帐中许多人的心声和判断。蔑儿乞部作为乞颜部的世仇,又是同时受灾,战争看来是不可避免了。实际上这几年草原各部联手抗金打压塔塔尔部,乞颜部和宋联保持了良好关系,发展快速,实力大增,蔑儿乞部已经很久都没有和乞颜部干仗了。

“不!仁慈的天父没有抛弃我们,他给我们带来了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忠诚的朋友会支援我们,帮我们度过难关。而且他们或许能帮助我们从这种会带来无穷痛苦的,天灾后就紧接着发动人祸的轮回中解救出来。”八哩丹突然扬声提出了异议,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值得信赖?南人和金狗都是一样,只不过他们更加虚伪,懂得隐藏他们的野心。实际上他们的心思和金狗一样,都是想霸占草原,让蒙古人都做他们的奴隶。”忽图剌厉声反对,在他孔武有力的身躯中,也不乏智慧。

八哩丹有些愕然的看向忽图剌,对他如此直白的说出这样的话感到惊讶。转头看向父汗和账中其他人,发现大伙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都多少有些期待。这说明他们的心中也有怀疑,也有戒备,更有从自己这里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