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长天艳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长天艳山河-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自己仿佛摸到了最高人臣的宝座,结果事后证明那不过是个玩笑罢了。玩笑?有他娘的这样开玩笑的吗?这不是要玩死他李邦彦吗?

相比张邦昌的认命,李邦彦的痴傻和蔡懋的委屈懦弱,蔡绦就显得有担当多了,朝堂之上就已经开骂,骂的那个叫有水平,愣从阳春白雪给骂到下里巴人,充分显示了蔡大官深入勾栏瓦肆间练就的污言秽语绝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相下野

大定八年八月初九,张邦昌上表乞骸骨,帝却之,如是者三,帝终许,赐张邦昌进太傅位致仕,恩旨邦昌留京养老,不须归籍。

张邦昌退的从容,退的毫不拖泥带水,算是把另外三个难兄难弟彻底推到了火上去玩烧烤。几乎整个宋廷权力圈打晃的人都得到了消息,张家的家产正在进行清仓大甩卖,张家的一帮老少除了张邦昌和他老伴以及留在身边伺候的大儿子、大儿媳,其他至亲全都拿到了去宋联美洲大区的移民签证,甚至船期就排在下月初。

这个事很明显有宋联积极运作的因素在里面,张家能举家移民美洲,其政治影响和宣传意义非同小可。为移民美洲造势的宣传意义就不说了,这件事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尤为特殊,一方面再次证明了在宋廷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没有谁的生命财产是绝对安全的,另一方面,从侧面反应了宋廷的态度,只要识时务,宋廷不会对原有官僚、士大夫阶层赶尽杀绝的。

但张浚的猛烈炮火似乎在这一场宋廷极力想控制在温和状态下的权力洗牌中,掺入了些许异样的味道。事实上,连赵佶事先都不知道张浚会炮轰四相,看来是暗中有势力欲借着这次高层洗牌的机会,行浑水摸鱼之事。

蔡大官并不是蠢货,别看他在朝堂之上像个无赖一样的撒泼,当他听到张浚弹劾的奏章中他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无非是心态失衡大骂几句发泄一下胸中不快,也同时给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一个堪称前无古人的句号,以后就老老实实的单做赵佶的酒肉哥们,没机会再在权力圈里混了。

寥寥几字的请辞表递上去后,蔡大官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自己的情圣兄弟,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切又是这个貌似疯癫的五弟做的幕后推手。蔡大官啊,蔡大官,若是你平时脑子的灵醒劲都用到正地方,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他猜的一点不错,这一切就是蔡鞗一手导演的。茂德和江烈在大名弄出来的风流事瞒得了宋廷辖地的普通民众,如何能瞒得了蔡鞗?跌入爱情漩涡不能自拔的人,其心理状态没人猜得透,也不需要去猜。当江烈在大名一边和赵福金旖旎一边信手在大宋南北棋盘上落子之时,蔡鞗也开始了行动。

宋廷军事力量一劈两半的局面已经不可挽回,实际上这也有蔡鞗有意放任赵构坐大的因素在里面,剩下的一半军力更或者是一大半军力,现在需要加强控制了,自己的废物老哥已经完全堕落成了一个吃才,到了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让大哥把屁股挪开后,最有资格和能力,也最符合蔡鞗意愿登上兵相宝座的人选无疑就是张叔夜。张叔夜是个坚定的保守派,但保守不代表他就腐朽,不代表他的一切努力是为了维护那些贪婪的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相反,这是一个人格极其高尚的人,是个坚守君君臣臣之道,坚决维护大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本模式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在现在的社会大潮流下,让他去治国,那是胡搞,让他去治军,正是适逢其会。不管怎么说,只要把他扶上台,蔡鞗又给宋联南下一统江山增加了一大难题。

李邦彦的事情就更好解释了,这个鸟人除了严重憎恨,更确切的说是惧怕宋联之外,更有全面倒向赵构的倾向,踢掉了基本保持中立的张邦昌后,怎么可以让这个家伙捡了便宜,当然是一起踢掉,多腾出一个位置反倒更好。接下来就是把吴敏给推上首相的宝座,绝对不能让秦桧钻了空子,可以让秦桧升任次相,而自己拿到中书侍郎的帽子。做到这样,其它的就不太重要了。为什么一定要拿到中书侍郎呢,那是因为次相是兼领中书省的,蔡鞗任了中书侍郎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牵制秦桧。(解释一下,简单的说,元丰官制中,中书省负责制定政策并主掌大部分行政权力,而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提交的政令内容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尚书省则是负责执行。)

蔡鞗的暗中施为,猛然发力,很是搅动了许多人的神经,甚至也给宋联的谋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方势力骤然紧张起来,快速的研判着局势得失,考虑着该如何出手。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赵佶挂出了免战牌,即把李邦彦等三人的请辞表以及御史台的弹劾折子留中不法,又把各方举荐新人的折子也一并留中,朝堂之上半句不提,回了宫是一人不见。

当然,一人不见指的是跑官游说的,其它感兴趣的还是要见的。自己的宝贝闺女回来了,还在大名荒唐胡闹了一把,说赵佶一点不担心不挂念,那是扯淡。没有诏茂德觐见,自己就颠颠跑了过去,不但他去了,连近年一向潜心修道的圣人娘娘居然也主动提出一起前去看望茂德。

作为极品色中仙客的赵佶,自是一眼就看出了茂德已完成了一个女孩向女人的转变。当爹的观察判断闺女还是不是姑娘,这其中的道道还真是有些异样啊。赵佶这个艺术家还真不是白当的,断定闺女已为人妇后,暧昧的笑容出卖了他内心真实的欣慰,这一刻,什么皇家颜面,什么礼教道德全是狗屁,只有女儿不再顾影自怜,以泪洗面,以后可以常在她的脸上看到淡去已久的幸福笑容才是真的。

郑皇后没有白来,心态完全转变的茂德,给她从宋联带回了一件极其珍贵的礼物,一枚新教太极八卦水晶项链。水晶质地绝佳自不用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件水晶项链是经过圣导师方叶道长亲自祝祷祈福的。圣人娘娘拿着项链,哭的是稀里哗啦,她知道这是茂德在向她示好,过往的纠结全都揭过不提了。成德远在台湾,郑皇后仿佛从茂德身上看到了老闺女的幸福影子。至于茂德失节败俗之议,那自然是去他那个去。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兴致勃勃,茂德把在宋联的所见所闻讲给老两口听,直让俩人听的如痴如醉,对宋联心驰神往,欲往宋联亲游的心思算是彻底落下了。临走的时候,赵佶终是忍不住了,小声的问闺女种下了没有。茂德含羞带俏的回道:“哪能这么快知道的?不过请碧云庵静娴师太把了脉开了方子,师太说她有八成把握。”

八月十五中秋节,宋廷照例举行盛大朝宴,君臣同欢。不过到底欢不欢的,也只有各人自己知道。张邦昌、李邦彦、蔡攸、蔡懋四个人全部在受邀之列,只不过他们都是以离休老干部的身份出席的,赵佶在昨日已经批准了李邦彦三人的请辞。赵佶照顾老哥们的习惯还是没有变,这三个人同张邦昌一样都受到了相应的恩赏。可惜这个恩赏并不能阻止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法则。蔡攸有弟弟罩着还算好点,另外两个可就惨点,李邦彦的府邸已经有人往里扔臭鸡蛋了,他的官声和风评的确是能顶风臭出八百里去。李邦彦现在只有一个心思,别的家产你们都可以动,唯独不要动他名下的东京雄风足球俱乐部(当年和高逑联手办的皇家禁卫队改来的,“皇家”和“禁卫”一个犯忌,另一个易联想到宋联禁卫军,更犯忌),这哥们后半辈子就指着足球活呢。

那个令人讨厌的张九成又来了。现在宋廷的十大宰执去了四个,赵构在南方攻略大理,宴会上就只剩下了五个。因这五个人中以吴敏为尊,所以恭贺宋皇万寿无疆,遥祝辽王永远健康的活就落到了吴敏的头上。

张九成这次表现的倒很内敛,中规中矩的喝了祝酒,同吴敏不咸不淡的客套了几句后,即引开话题同那四个离休老干部打上了招呼。现在这个时机,有些话可不是能乱说的,实际上宋联是希望吴敏上位的,在一切尚未定论之前,张九成当然得小心谨慎,口风里露出半点支持吴敏的调调,那可就坏菜了。

转到四个离休人士后,张九成就放开了,先是把老张一家移民美洲大区的事给抖了个底儿掉,再是盛情邀请李邦彦等三人去宋联游玩,无官一身轻吗,到处逛逛合该如此。尤其是蔡大官,北京曾是他老人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更应该去看看,想来北京这些年的变化会让蔡大官能有一番别样的感慨。

“你当我烧饼啊,不去!老子的性福就是在那断送的,现在半夜里还能做梦梦见蔡和瞪着死鱼眼的脑袋滴溜溜满地乱滚呢。还有那个不知叫啥名的女人,她还有亲人吗,有没有想着为她报仇,诓了老子过去,你们再把老子弄去审判是吧?打死我也不去!”蔡攸做着这样的心理活动,脸上丰富多彩的表情几欲笑喷宴会的所有宾客。

其实今天的宴会上还有几个特殊的嘉宾,这几个嘉宾正是以顾庭之为首的大宋工商总会的几个民间资本家,这是宋廷在向民间资产阶层示好,也是在表达一个态度,定一个基调。看得出来,宋廷有意要提升民商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了。

除此之外,最特别也最有别样意味的是,赵佶居然着重夸奖了担任全运会宋廷各路参赛代笔队副总领队的赵鼎。赵佶对赵鼎在全运会期间的工作以及顺利达成筹建全宋足球和马球协会,并组织全宋联赛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夸奖。熟悉宋廷官场道道的人无不眼睛放亮,此人屁股低下要做火箭了。赵佶的意思表达的很明显,这个人不错,我很看好他,你们帮衬着点,你们帮他,我就帮你们,大家日子都好过。

第二百四十九章 经济变革先行

八月二十一,宋廷大朝,吴敏领文武之首,拜尚书左仆射,秦桧进尚书右仆射。宇文萃中门下侍郎,蔡鞗中书侍郎,张叔夜进检校太尉,权领枢密院,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张浚弹劾功成,按例递补拜相,授尚书左丞,赵鼎尚书右丞。

这次宋廷高层大洗牌远非如此,但先稍待分析一下宰执变动后的势力得分对比。赵楷一系,十个位置占了三个,赵楷、蔡鞗、张浚。赵构一系,秦桧、赵构、汪伯彦。这个看起来相差不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汪伯彦是秦桧的舅舅兼老师,但以他的能力要想非常有效的牵制住张叔夜恐怕很难。尚书省大权落到张浚手里,而赵鼎很明显不是站到赵构一边的。中书省有蔡鞗在,秦桧怕是以后行事会很艰难,俩人对垒了这么多年,早就证明是互在伯仲之间。

西府自张叔夜执掌之后必然再次强势,非但会增强对常备军力的控制,而且绝对会对赵构执掌的平南部队以及海军部队起到强力牵制作用。张叔夜虽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倒向赵楷,但问题是他更不可能倒向赵构。而且靖康之变时,张叔夜已经亮明旗帜,他绝对不会再转头选择赵桓,这个结果就很明显了,支持赵楷恐怕就是他剩下的惟一选择。这样看,单就在宰执中两方阵营的实力牵制对比变化,这一次大洗牌,赵楷一方可以说是大胜一场。

除去张叔夜,剩下的三个,吴敏和宇文萃中算是标准的中间派,不掺和他们之间的争斗,谁最后斗赢了,他们就认谁做老大。这不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心理负担,貌似靖康年的时候这个流程就操练过。最特殊的就是赵鼎了,此人官声风评一向上佳,但官场行事太过耿直,谁的人情面子都不卖,升迁一直艰难,不想去宋联转了一遭却神奇般的得了赵佶的青睐,一下子从一个小小权侍郎超转拜相。说厚积薄发,时来运转那是扯淡,任谁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有茂德帝姬和宋联做推手。但这只会让人更犯糊涂,难不成赵佶搞平衡搞的,还需要弄个倾向宋联的人物进到朝堂高层?那算什么平衡?宋联已经够强势了,根本不需要在朝堂上再安个什么代言人,那只会导致失衡。实际上吴敏和宇文萃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站在赵桓一边的,因为他们没有倒向赵楷或赵构,说明他们就是在默契的支持赵佶去后,大统依法承继给国储赵桓。

宰执之位变动了一番后,尚书省六部和御史台长官也做出了不小的调整。万俟卨被提升为礼部尚书,赵构得了一分,杜充提升为刑部尚书,赵构再得一分。吕颐浩改任户部尚书,赵楷得一分,朱胜非改任吏部尚书,赵楷得半分。张浚拜相后留下的御史中丞让赵构一派的范宗尹得了去,也就是说,赵构一派拿到了十分重要的弹劾谏议权,也算是对宰执之争失分的补偿吧。

这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要算是户部尚书的争夺,因为宋廷已经达成决议,三年之内全面完成金融货币改革,金属货币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政治高层只换人不推行实政,那变革就是一句空话,换人也是瞎忙活。变革的第一台大戏,就是货币改革,舞咋了四五年都没有弄出个所以然来,也该动动真格的了。

货币改革的辅助政策就是,给各级官员提“禄”,具体的说就是在货币改革的同步,逐年提高各级官员的招待费,这无疑是妥协策略的结果。货币改革只是一个主要内容,还有诸如全面取消匠戸制、军户制、贱籍制;工商子弟科举与它民同权,荫功子弟入仕制度扩大至工商阶层,对大宋社会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工商人士,其子弟也将获得朝廷恩赐的荫补入仕资格;朝廷专司制度改革,朝廷控制的原专司物资比例将大幅度下降,余出物资供民间自由平等经营;地产税征收改革为分级征收制,并且限令地主不得将地产税转嫁给佃农;等等。

从这几项列举的改革项目可以看出,这个改革内容改的大都是皮毛,或者说是一些不得不改的东西,对原有统治阶层利益的触动并不大。惟一还有点意思的就是地产分级征收制,这是宋廷本次改革中堪称最为激进的一项,如果能良好执行,必将极大的打击土地兼并的势头。之所以宋廷会对大地主们动了点真格的,实则还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必然要求,现在就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商业社会转型的时代,占有大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