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长天艳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长天艳山河-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来提走,实在没想到海关那么愚蠢,居然不问问我们,又收了人家一遍。至于向上汇报的事,汇报了,按程序汇报给江南平乱都招讨使司行营了。现在江南东、西路,闽、浙路涉匪事务都归江南行营管,当然汇报到那了,回复的命令就是让俺们严查,俺们没错。(洞庭平了,大理并了,方劲和大楚余孽杨钦部成了赵构赖在江南继续培植势力的很好借口,握着兵权移到东南,匪是慢慢缴,势力是快快培植)

这样的答复怎能让朝廷满意,更不可能让宋联满意。事情的神秘凑巧又来了,赵构刚好此时回到东京述职,仆入朝堂就先领受了一通炮火洗礼。虽然已经提前得了信,但这一通问候下来,着实让赵构大为光火,朝堂之上差点上演全武行,最后还是劳烦赵佶把龙颜大怒了一下,敕令明日再议散朝了事。

“会之,这是怎么回事?”

“有点声东击西的意思,所有人都以为宋联解决了后辽之事才会专注南边,其实这是陷入了误区,以宋联的能力,一边照应西边,一边为南下准备完全不是问题。虽然宋联现阶段确实不会大举南下,但铺路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只会越来越大。”

赵构皱起了眉头,对秦桧的回答相当不满,沉声说道:“我不是问这个,有点头脑的都能看出来。我是问北边为什么会先对我下手,天行洲的事情北边不是还和我们合作的很好吗?嗯――郦琼那个蠢货,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上报的文书上居然连那是南洋联合开发公司的船都没讲,弄的我也大意了。现在他又如此回复朝廷,简直就是头猪!”

秦桧也是一阵上头,摸了摸脑门低声说道:“北边的反应确实有些出乎我的预料,现在想想北边首先对我们下手也是有道理的。毋庸置疑,我们守平江南,确保南洋,抵足天行洲的规划北边肯定看的很清楚,他们如果像我们原先判断的,或者说是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先行打击三殿下,那局势照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北边显然是不愿意面对那样的结果。他们或许可以容忍我们远遁天行洲,但绝对不会容忍我们驻足江南窥测天下,他们的目标至少建立在大宋本土一统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推断,他们没有先打击三殿下,而是先行利用三殿下的力量打击削弱我们在江南的势力基础就解释得通了。

现在朝廷各家势力中,殿下一派,三殿下一派,还有吴敏等中间派实力最强,其余就是诸王各自所领的微末势力。现阶段我们和三殿下一派实力相若,吴敏他们无论帮哪一派,另一派都会立即陷入绝对劣势。吴敏他们说起来是中间派,其实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他们基本上是倾向于向辽王效忠的,这就导致了一旦北边决定先向我们下手,吴敏他们就会联合三殿下一派对我们进行强势打压,从今天朝堂上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吴敏他们显然是立出了风向标。现在我们的局势非常严峻,必需小心应对了。”

赵构阴鸷的目光盯着自己的双手说道:“是啊,非常严峻,北边这是在逼我就范啊。江南,江南,多年心血难道就这么拱手让人,让出去就对我们利大于弊吗?会之――”

“殿下。何事?”

“你说――你说我们打破北边的既定规划步骤,赶在他们完全腾出手来之前,提前发动,由我们发动,如何?”

纵是城府气度如秦桧这样,也忍不住眼角猛然一阵跳动,他太明白赵构是在说什么了,弑君弑父这样的事居然在赵构的心头酝酿,而且居然已经酝酿到能说出来的地步了。

良久的沉默之后,秦桧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不妥,弊大于利,果真如此,我们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你说该如何,真要放弃江南吗?”

“一拖一拆,江南之事上能拖就拖,两浙路安抚司必需放弃了,尽量保住其他地盘不受太大的波及。朝廷这边,我们得想办法分拆三殿下和吴敏他们的暂时联合。不管怎么说,吴敏他们相对于我们和三殿下,是属于中间派的,所以我们不能向吴敏他们挑衅,从而推动吴敏他们倒向三殿下一派,而是应该集中全力只打击三殿下一派,这样的话,作为中间派的吴敏他们未必会帮三殿下。如果我们能成功严重削弱三殿下的实力,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就有可能促使北边重新调转攻击方向,改而对三殿下落井下石,先行加速清剿三殿下的势力。”

赵构的眼睛陡然亮了起来,击掌道:“对,就是如此,不但可以解我们之危,先把老三推下水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能逼的老三狗急跳墙,那就更好了。我们还可以在这上面和北边做个交易,以联手清理掉老三诱惑他们一下,先把北边加诸在我们身上的压力转移。即便老三没有狗急跳墙,但清理掉他的势力支撑后,失掉襄助基础的吴敏他们就无法对我们形成绝对优势了,若时,即便北边开始全力打压我们,我们也能相对从容的应对,至少比现在强。那么,我们该如何打击老三呢?这个打击还必需要快,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拖了。”

秦桧压低了声音说道:“殿下,我是这样想的……”

(明天有事,如果赶得及更新,估计也会比较晚,请见谅。另外,自己庆祝一下,全书终于突破百万字大关,迷瞪总算是没有食言。再次感谢各位书友朋友对迷瞪和本书的支持,谢谢。

本书的确是到了收尾的时候了,迷瞪需要好好思量,这结尾部分的更新可能不太稳定,希望大伙理解。)

第二百七十八章 琼林惊雷

大内深宫之中,贤妃韦氏正在作画,旁边站着的赵佶面含微笑,不时用笔在韦氏的画作上补描两下。

啪嗒一下,韦氏把笔放到了搁笔上皱着眉头叹息道:“不画了,总是缺些灵醒,甩不脱的匠气,看来臣妾真是没有作画的天分啊。”

赵佶又补了两笔,也觉不甚满意,摇了摇头把笔搁下转头对韦氏说道:“不是你少了天分,以朕看是你凭空作画,所描空泛,尤其是这荷花莲叶失了动感,自然给人缺乏灵醒的感觉,若比之实物景色,绘来定然能增采不少。”

韦氏嗔了赵佶一眼说道:“这大内之中哪有什么好的实物景色,就那些窄沟浅池里生的莲藕,当真是无甚看头。”

赵佶想了想说道:“说的也是,过两日便是夏至又连着端午,正是赏莲的好时节。也有些日子没出宫转转了,大热天只待在宫中却也气闷,后日我们同去琼林苑小住两日,顺便一并观了今年端午龙舟会再回宫如何?”

“那自然是好,最好圣母显灵,赐下雨露,也好欣赏一下金池夜雨。”(琼林苑是大宋皇家四大园林之一,在开封城西,科举后皇帝赐宴犒赏及第的举子就在这里,称为琼林宴。金明池就紧挨着琼林苑,也算是琼林苑的一部分,外围部分则对民间开放。金明池内遍植莲藕,每逢阴雨绵绵之夜,人们多爱到此地听雨打荷叶的声音。雨过天晴万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气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称,是著名的东京八景之一。)

朝堂之上斗的不行,看样子这回不管怎么说,赵构在江南的势力都要受到一定的打击,作为一种对于君主来说极其普通也非常特别和隐讳的平衡手段,在宫闱之内,赵佶需要近期展现一下对赵构生母的宠幸,以对赵构安抚,潜藏的意思就是,外面虽然打压了你,但那是公事,亲情上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和你老妈的感情依然很好。既然韦氏配合的很不错,赵佶也有出宫散散心的兴趣,顺水推舟的邀了韦氏去琼林苑小住两日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天,一份不怎么起眼的,奏请今年金明池龙舟竞会相关安保守备之兵丁战船器械,先行进入金明池及周边准备的文书夹杂在一堆公文中,摆到了大宋枢密使张叔夜的案头。

拿过那份文书仔细看了一遍后,张叔夜提笔在上面批注,督促本次安保任务的禁军负责人苗傅务必尽心尽力,不得有丝毫懈怠。批注完后,签上名字,拿起玺印按下去时,窗外猛然传来一声响亮的雷声。张叔夜笑了笑,仿佛是脑海中浮现了金池夜雨的旖旎风光。

统历五月十六,阴历五月初二,吴敏向宋联首席代表张九成提交了关于苏通海关事的相关调查和正式处理结果,并代表宋廷为相关官员的严重过错向宋联政府及商家致歉,商家所受一切之损失,宋廷都照单全额赔偿。

通报张九成的处理结果中,苏通海关承旨左炎被降职别调,相关海关官员三人降职申斥,两浙路安抚使郦琼撤职查办,安抚司相关官员七人坐连。但这只是宋廷有义务通报宋联的,把郦琼搞掉扔到大牢里只是一道餐前甜点,后面的大餐才刚刚开始,不过那都是不需要向宋联通报的。吴敏的风向标举的高高的,朝堂之上摩拳擦掌,赵楷一党更是群情激昂,卯足了劲要好好讨论一下这个江南吏治,如何冒出郦琼、左炎这样的蠢蛋办出这样的蠢事,差点搞的宋联发疯。

当然,讨论不是白讨论的,大伙都明白,真要去查,水至清则无鱼啊,有鱼就说明水不清嘛,大宋的官员什么德性,大伙还不都是心中有数?目的再简单不过了,能抄出多少鱼就抄多少,能换上多少自己的鱼就换上多少。大伙一起蜂拥而上,就看赵构能支撑几合了。

不过在大戏开锣之前,还要先等三天,因为按宋朝定制,逢夏至,百官放假三天。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相反倒给各方势力留出了就如何划分蛋糕达成妥协的时间。

可是别说等三天了,连一天都没能等完,一件搅动天下神经的大事件彻底打乱了宋廷朝堂各方势力的如意算盘。

统历五月十七,夏至日。赵佶在太庙祭过满天神佛和祖宗后,依约领着贤妃韦氏并几个嫔妃前往琼林苑小住,因为就在汴梁城郊,又是放假时间,所以直到赵佶出发,内侍省才得了消息,按定制向两府宰执做了通报。这是必需的,如果宰执们丢了皇帝的行踪那可就麻烦大了,最起码内侍省的当值太监得砍个两三个的。

天气很是配合,午后阴云渐浓,赵佶长随李合信誓旦旦的用他的老寒腰保证,今天定有大雨,听雨琼林苑,赏荷金明池的惬意肯定能享受到。结果没到傍晚,伴随着轰轰的雷声,千条万条的银丝就从天而落,敲打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滋润着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时年才不过十三,借他老人家还没做的诗来用一下先)

轰隆!

一声炸雷,地动山摇,琼林苑主阁听雨轩竟被炸雷劈烂了一角,碎石断木横飞,浓烟冲天而起。

怎么会被雷击呢?传自宋联的避雷针早就设置了。不,不是雷击!

“有刺客!”

“炮袭!”

“护驾,护驾……”

“盾阵!速速护圣驾下地宫暂避。烟花示警求援,快!”

啪――嘭!

绚烂的烟花在天空中盛开,整个东京城也跟着炸开了锅。

“圣驾安否?”吴敏一把揪住迎出来的李和厉声发问。

“官家无恙,只是受了些惊吓,此时已服了太医开的安神药休息了。众位相爷请随奴婢来,不可高声,莫惊醒了陛下。”

仔细观瞧,听闻了赵佶的气息,确认赵佶还活着,没什么大碍,众宰执才算是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留下宇文萃中和张俊陪护,剩余宰执退了出来。除了赵构带兵捕拿刺客弹压局势,其余七名宰执全都集中到门下省,直接就开始在这里坐堂,内侍省的一众当值太监,陪同赵佶趋往琼林苑的一应人等,包括贤妃韦氏,凡是知道赵佶今日行踪的全都被归置到门下省待审。

通过询问贤妃韦氏,知道今日去琼林苑是两天前临时起意,知道此事的只有夫妻二人,也并未对他人讲。一直跟着赵佶的李和以及起居注证实了赵佶此前并未对任何人提及此事,如果韦氏也没有说谎的话,那泄露赵佶行踪的就只可能是今天赵佶趋往琼林苑之后发生的。

但牵涉的人太多了,太监、宫女、侍卫,谁都有可能找个机会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毕竟赵佶此行也不是什么秘密行动。审不出个头绪只好不审,除了几个嫔妃,其他所有人都先行隔离监禁,一切还是先等赵构那边弄出结果了再说。

没有让大伙等太久,赵构并开封府尹陈规、巡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王德、殿帅府太尉王宗濋返回禁中汇报平逆结果。用平逆有些过,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平的,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十几公斤的烈性炸药轰然一声巨响,把刺客和所有的线索都炸了个干干净净。

刺客只开了两炮,都是从一首轻型巡逻炮艇上发射的,这艏炮艇是提前进入金明池准备端午龙舟竞会安保守备的宋廷战舰之一。按枢府核准的命令,这种安保任务,尤其可能会有朝廷官员甚至皇室成员出席的公众聚会,是不允许安保兵舰携装炮弹的,只允许配备枪械实弹。这些炮弹怎么上的船是关键,但也是迷,到现在都还没有确认那艏被炸的稀巴烂的炮艇上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是被外人潜入先行控制了这条船。

但不管怎么说,赵构他们还是做出了初步判断,这是一起个人行刺事件,并非金明池端午龙舟竞会守备禁军群体谋逆,行刺目标无疑是君父,因为临近傍晚将要晚膳,又正在下雨,赵佶极有可能那个时间会待在听雨轩。好在天父神保佑,赵佶当时正好和贤妃韦氏依约在十台小榭画雨中荷花,并没有去听雨轩。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刺客虽有情报,但却是仓促行事。推测刺客原本计划在龙舟竞会的时候行刺,但那存在不确定性,因为赵佶去看龙舟竞会只是有可能,而非绝对,当情报传来,赵佶真实到了琼林苑,而且不能确定他会在那里停留多久的情况下,刺客决定改变计划抓住这个相对更确定的机会,提前行刺。

所有的,都是推测,综合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也至多只能推测了,而且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查获更有价值的线索应该是非常困难。

汇报完毕,没资格讨论的都被请了出去,门下省中只留下了二品以上的京官及御史台谏官(谏官虽然品阶不高,但在宋朝却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皇族宗室代表,现任皇族赵氏宗正赵偲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