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长天艳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长天艳山河-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良嗣、何灌和岳飞三人走入议事厅后,议事厅的大门就被人从外面关上,整个燕山府路兵事都总管衙门也都被严密的封锁了起来。今天,各路大帅到会,是为了讨论调整燕军兵力的守备部署。

(有点晚,抱歉。)

第九十五章 战争愈行愈近(三)

盘点燕军的兵力,五大禁军军团无疑是拳头部队。雄飞军两万五千人,雄翼军两万五千人,义胜军、义捷军各一万五千人,威海军马步军一万五千人,海军部队一万人,合计两万五千人。也就是说燕军光禁军部队就有十万五千人,而且这些年来,经过燕山军政高官的秘密运作,实际上还给各军增加了一千到三千不等的后勤辅助部队,而且这还不算燕山军事学院中步军、马军、海军、政工、军医、炮兵、高级指挥学部、后勤、勘测、兵器工业等十大学部在校学习研究的三千多教工学员以及由汤怀任主官单列的五百人特战大队。其次,就是六州一府的六万厢军和平滦营三州的两万五千厢军。不过,这么多兵力用于分点布防,还是显得单薄。

燕山现在面临的局面是,明知敌人攻击在即,却不能置敌先机主动出击,将战场预设在敌国境内。另一方面机动性恰恰又是金兵的优势,只要金兵入境,燕山各地拥有战略价值的地点都将面对金兵的威胁,而被称为人民子弟兵的燕军,他们的使命和责任,也不允许他们主动放弃重要城镇,这样一来,即便深知分兵布防是兵家大忌,也不得不为之。政治上的掣肘,让燕山在军事上从开始便陷入了完全的被动。

这次军事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深夜,各路大帅当晚只在都总管衙门内草草休息了一下,第二天清晨便匆匆返回部队,开始了秘密的调防。

燕山军事学院第一期指挥学部的学生已经学习接近一年,本来按计划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是两年,但形势所需,八十名成绩优秀的学员被紧急抽调到都总管衙门,担任作战参谋。新的布防形势已经由这些参谋标注在沙盘之上,即便老帅何灌对燕军有着绝对的信心,但看到沙盘上的兵力布置,还是为兵力过于单薄而有些忧心。

以昌平县为基地的居庸关一线,八千雄飞军加上三千厢军;以檀州为基地的古北口一线,一万雄飞军加上一万厢军;顺州,五千义胜军加上六千厢军;易州,两千雄翼军加两千厢军;涿州三千雄翼军加三千厢军;景州三千五雄飞军加三千厢军;蓟州三千五雄飞军加三千厢军;燕山府城一万五千义捷军加两万厢军;燕山府下辖其余十县,一万义胜军加一万厢军,其中宛平是防御重点。

相比起来,平滦营三州那边防御压力相对小些,按都总管衙门的计划,战争爆发前期,威海军的海军部队需抽调出八千人协防地方。这样,平滦营三州之地就有两万三的禁军和两万五千的厢军,加之地利,防御力量还是颇为充足的。

从燕军的布防情况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这是秉承了江烈当初的设计,“重点防御”的思想。在这么多需要分兵防御的情况下,何灌他们还是咬着牙留出了雄翼军的两万主力部队作为机动力量,这两万机动部队如何用,打的好不好,将和燕山府城的攻防战成为决定燕山防御战役成败的关键。

大略的部署已经安排下去,但总体方略和细部计划还处于绝密之中,目前知道具体内容的也还只限于七个人,赵良嗣和军方的三大总管以及实际的燕军总参谋长岳飞,还有就是燕地政务的两大首长江烈和张觉。

随着战争的日益临近,再加上碍事的谭稹被赶走,燕山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开始渐渐放开手脚,诸多禁锢和忌讳也都顾不上去管了。首先出现明显变化的就是代表燕地官方声音的宣舆署,宣传重点迅速向备战方面转移,大张旗鼓的通过报纸、文告等方式,向民众做宣传,加强民众备战思想,教育战斗技巧和防御方略,甚至开始在各地公学中开设了军事知识课程,向学生们教授一些简单的战备知识。

由宣舆署掀起的这股舆论风暴立即引起了金国方面的注意,虽然宣舆署的宣传论调中并未指明燕地军民防备的对象,但所有人都明白宣舆署宣传的所谓的敌人是指谁。金国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大批的使者、细作被派出去,主攻方向就是宋国的朝堂。

金使正面抗议、施压,侧面通过贿赂、游说宋朝官员弹劾燕山军政官员,或明或暗,无所不用其极。只可惜,大宋宣舆监目前掌舵的是太子赵桓,强大的民间舆论主流全是力挺燕山,而那些敢于冒头弹劾燕山的官员,日子也是不好过,对于他们,崔灿可是相当的心黑手狠,短短半月之间,就有八位高官被人揭发出连串丑事,而且证据确凿,两名高官更是莫名其妙的暴卒。面对汹涌的民意和前般弹劾燕山官员的严酷结局,知机的官员们聪明的闭上了嘴,而赵佶除了下道旨意,派个太监去燕山调查之外,根本就没有心情再管这事,因为赵佶生病了,精神相当不济,连采元阴补阳的事都不得不停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别的破事。

大宋官家精力不济,到了太原府的新科王爷童贯也是提不起半点精神来。把自己抚边多年一手带起来的两万胜捷军一股脑的从西军中抽调过来,全面接管太原府的防务之后,童宣帅就闷在行营中玩起了深沉,就连童贯身边最亲近的内侍都搞不清楚,这一回宣帅是走的忧郁路线还是内涵型男路线。

王爷趴窝了,好在还有张孝纯在,张孝纯知太原府军事的职务只是兼任,他的主职却是河东宣抚使,是主持河东路军务的第二长官。张孝纯、河东路兵事副都总管王禀以及太原府正将卢俊义三人,很快便在童王爷撒手不管的情况下结成了军事三人领导小组,全面掌控太原府周边的防御战备之事。

只不过,张孝纯也只是能管河东路的事,大宋最年轻的路府云州路,他则是无能为力,守备云州路的五万边军,其前景着实令人担心。

“安抚司令,全城戒严!全城戒严!各色人等立即归家,驻驿店铺,不得留待街道。安抚司令……”

一匹匹军马奔行在燕山府城大小街道,报警的铜锣和高喊的戒严令,立即让燕山府城陷入一片紧张之中。经过多次的演习,燕山府城的民众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只是经过短暂的混乱,喧嚣的燕山府城很快便进入了安静状态,这番怪异的宁静却令人愈发压抑。

聪明人很快便发现,这次戒严与以往的演习有很大的不同,冲入街道上巡逻检查的除了燕山府的差役之外,居然还有大量的禁军。刀枪出鞘,透着浓浓的杀气。

没过多久,燕山府东城区的居民家中就开始有兵士上门检查,礼貌的递上安抚司开具的军事特别搜查令,并解释是为了追捕逃犯之后,士兵们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挨家挨户的进行搜查。

“娃子,出什么事了,往日里抓逃犯可没有这般大的动静啊。要不要老汉帮忙?四邻中老汉熟络的很,有陌生人老汉一准认得出来。”一个老者亲切的对登门检查的一个班长说道。

啪的一个军礼,那个班长含笑回答道:“谢谢您,大爷。不过上峰指示,这次要搜捕的逃犯十分危险,还是由我们自己来抓拿。请您和您的家人待在家中,戒严令很快就会解除。打扰了您和您的家人,我代表安抚司向您致歉。”

两个时辰后,戒严令解除了,不过等安抚司宣舆署公布消息之后,燕山府城却立即炸了锅。八月初五未时初刻,燕山府知府江烈在乘坐马车返回知府衙门时遭到刺客袭击,袭击发生在离燕山府知府衙门不远的开阳门大街圣安寺附近。所幸江大人的侍卫提早发现刺客,置刺客未能得手,江大人未受到任何伤害,目前已安全返回知府衙门,但有两名护卫因保护江大人而英勇牺牲。据侍卫报告,刺客至少有七人,皆蒙面,持有远程攻击武器,十分危险。侍卫当场格杀三人,余者尽皆逃窜。经过全城紧急搜查,目前仍未发现刺客行踪,现发布燕山府路安抚司开具的悬赏通缉令,但有向官府提供有价值追捕线索的,赏钱五十贯,抓捕刺客送官者,每名刺客赏钱两百贯。

夜幕刚刚降临,得到消息的燕山府城居民可就不干了,纷纷走出家门,青年人主动赶到联防警卫队报到,开始上街巡逻,盘查可疑人等,誓要把胆敢刺杀他们心目中偶像的刺客抓出来撕成碎片。老人、妇女、孩子则是络绎不绝的赶往燕山府衙去探望江烈,知府衙门的差役根本就劝不走赶来的乡亲,等到江烈亲自现身的时候,燕山府衙之外已经聚集了差不多一万多人,送来的慰问品更是堆成了山。江烈对父老乡亲们的关爱,千恩万谢了一番,然后就劝大伙尽快回家,不要为他担心。众人见到江烈确实安然无恙,而且也知道这个时候江烈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着实不太安全,在众多乡佬会成员的招呼下,大伙这才慢慢散去。

江烈满含热泪,目送着百姓们回转,口中喃喃道:“看看吧,看看吧,这就是民心,这就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金狗,来吧,爷爷定叫你们有来无回。”

江烈那边在享受百姓浓浓关爱之情的时候,部队还没调防,仍在负责现阶段燕山府城守备任务的雄翼军行辕中,郭药师几乎已经进入了暴走状态,亲卫们小心的远远躲开,看得出来,大帅现在是怒火中烧,想杀人想的几乎要发狂了。

第九十六章 战争愈行愈近(四)

宣舆署公布的消息其实是做了修改的,实际情况是江烈的侍卫并没有提前发现刺客,因为刺客使用的狙杀武器竟然是只有燕军才拥有的钢制连环弩,也就是金兵口中的“燕山夺命连环弩”。钢制连环弩的杀伤距离相当远,远远超过了侍卫的警戒范围,而且是一次能击发三支弩箭。等到三具连环弩的九支弩箭射来,江烈的侍卫才发现有刺客袭击。虽然有护卫下意识的挡开了两支,还有两名护卫挺身挡下了四支,但剩下的三支弩箭还是从车厢侧面射入了车厢之中,当然,弩箭之上是粹了剧毒的。

救下江烈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由他自己亲自设计,并让洪福车行在每位燕山军政高官的车辆上都加装了一套的防护设施。这套防护设施相当的简单,就是两道细密的钢质锁网,中间填塞密致棕麻纤维,然后将其悬挂在车厢侧壁之中,上端固定,而下端只是用牛皮绳绑缚,这是给这道防御幕帘留出自由端,利用幕帘的缓冲效果有效的减弱入射弩箭的冲击力。江烈亲自做过实验,这套防备设施可有效的抵御羽箭和利器的攻击。燕军现用的钢弩在二十步的距离抵近射击,都无法射穿这套防御设备。由于这套防御设备是镶嵌在车厢壁之内,从外面根本就看不出来,而江烈多留了个心眼,也没将这些高官乘坐的马车有防箭功能说出去,所以,整个燕山,也就只有江烈和洪福车行的一些老人知道。

做个初步的推测。如果刺客是金国方面派来的,那么敌方刺杀的首选目标居然是江烈,这说明敌方已经知道江烈才是燕山的主脑,至少认为江烈在燕山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关于江烈对军方的实际影响力也只是限于燕山军方高层人员所知。另一个主要的线索就是刺客使用的武器竟然是钢质连弩,这种受到严格管制的武器,虽然也曾经丢失过几把,但无法排除这次刺杀中所使用的钢弩不是来自燕军内部。很可惜,虽然当场击杀了三名刺客,但这三个刺客很明显是负责断后的死士,不但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而且在他们舍身掩护之下,那些逃跑的刺客还把三具钢弩全部带走了,而那九支标配弩箭上的批号钢印也被事先挫掉了。燕山府衙和安抚司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但在如此严密迅速的搜查之下,刺客居然踪影全无,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就更增加了刺客来自军方内部的怀疑,因为在燕山府没有超强的势力协助,刺客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郭药师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在雄翼军负责燕山府城守备的时候,发生江烈遇刺的事情还在其次,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江烈几乎被刺杀成功,这才是郭药师如此愤怒的主要原因,他太清楚江烈对于燕山的意义了,同时,和江烈的战友之情也是深深的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郭药师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江烈遇刺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他自觉自己的心脏猛然缩成一团,仿佛马上就要压缩爆炸了一般。可以确定,如果郭药师当时在场,他会毫不犹豫的为江烈挡弩箭。

燕山府城的戒严令解除了,但燕山府及周边所有军营的戒严令却没有解除,都总管衙门彻查每一个人行踪的命令下到了都一级,所有刺杀时间内不在军营的人员都被隔离审查,同时,所有钢弩也被查验清点。这次彻查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方才结束,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

即使再不甘心,也只能暂时收手了,局势一天天的紧张,各项战备工作还需要抓紧时间去做,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无休止的纠缠下去。最后,在郭药师的坚持下,从汤怀的特战大队秘密征调了三十名好手加入江烈的侍卫队,郭药师才强制忍下这口恶气,开始指挥雄翼军向乙室八斤带领的义捷军交接燕山府城防务。但本来还在犹豫的郭药师这次却是拿定了主意,他要留在燕山府,和江烈一起指挥燕山府城保卫战。这其中还有一个隐情,燕山府军政两方,除了江烈的结拜兄长和军情司的燕青之外,还没人见过江烈出过手,尤其是没有见过江烈总是随身携带的那把宝刀出过鞘,许多人都以为那只不过是江烈的一件增加英武之气的饰品而已。江烈的国士风范实在太过耀眼,让许多人都不经意的淡忘了他有一群武艺高强的结拜兄长,还是已故陕西大侠周侗的义子。

行刺事件不是对燕山没有影响,而是影响强烈,从那一刻开始,燕山的备战工作则开始全面提速,不再理会种种顾忌。一厢金银宝物直接被送到监军董佩的府上,郭药师和蔼的拍着董佩的肩膀说道:“朝廷派来的巡阅使马上就到,把他尽快打发走的重任,我等就交给董大人了。”

“最新情报,可信度极高,是我方高级内线传出的情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