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明-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这些人散去,王通对蔡楠说道:

“还要劳烦蔡监军跑一次,各个营今晚和明日的伙食一定要好,算是犒劳,每个营都要检查一次免得出什么纰漏。

照理说,这也是监军份内的职责,蔡楠连忙点点头出门去了,王通又对边上的张世强说道:“张大哥去船头香一次,会同那潘明一起看看,罪民当然没什么犒劳,不过也别搞出过不下年的事情,这样的罪民人家还要救济下,毕竟这些人咱们今后还要用的。”

张世强这边也领命去了,屋中就剩下了几个人,王通看了眼边上的杨思尘,杨思尘点点头,掀开手中的本子,禀报说道:“锦衣卫百户杭大桥和那些原天津锦衣卫士卒的过年钱米已经发下去了,海河巡检汤山以及五艘船上的水手船工的钱米已经发下去了,匠坊乔大和三位番人师傅以及下面的工匠学徒的犒赏也发下去了,火器官坊今年的钱米也都发下,匠户们还领到了过年的钱粮,各个感激涕零,大人真是慈悲。“从前到后的禀报完毕,末了杨思尘还要奉承一句,王通笑了笑,大明的匠户和半奴隶一般,给官府做活的工钱被克扣的厉害,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提什么劳动积极性,王通掌管这匠坊以来,这克扣却是严令禁止,在过年的时候还特别关照要多发一个月的报酬,这队那些苦惯了的匠户们来说,当真是慈悲之极。

一个个的说完,边上的谭将笑着补充说道:“官坊的任主事已经到了,他的家眷马婆婆正在招待,还有京师各位大人送来的年货礼品昨日到了,老爷要看的话,等下搬过来。”

王通点点头,笑着自嘲道:

“除夕也不得闲,杨先生,劳烦你去招待下任主事,本官这边还有些军务。”

杨思尘躬身告辞去了,等他出了门,这边门关上,屋中只剩下了王通、马三标和谭将三人。

“三标,后***带着赤黑他们,从天津卫到那个庄子,骑马走一次,认认路,这次的行动要等你们回来之后才会开始。”

马三标连忙起身领命,王通苦笑说道:“这么算算,本官也只知道从京师到天津卫城的路,其他地方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这么领着兵走在路上,实在是不放心。”

“老爷也是想的有些左了,大军行进哪有次次都知道路的,找个熟悉地形的向导不就是了。”

听到谭将的话,王通摇摇头,沉声道:“现在是宁难莫简单,打那个庄子事小,练兵事大,今***也看到,下面的军将都有些懵懂,总是这样闭门造车,什么也练不出来。”

他既然这般说,谭将也就沉默了下来,反倒是边上的马三标大大咧咧的说道:“大人何必这么小心,不过是个庄子,咱们千户的兵马开过去,还不是跟捏死蚂蚁一样的简单。”

“狮子博兔务求无失,行军打仗是要动刀兵死人的事情,当然要小心,而且那庄子里面是一帮贩私盐的盐枭悍匪,这次可不是对付那些船头香。”

“盐枭?”

谭将忍不住惊讶的出声,王通这还是第一次告诉他们这次去对付谁,原本以为那庄子不过是什么匪窝。

盐税是大明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贩运私盐,偷逃盐税也是处罚最重的罪过,往往很少的份量就是杀头。

赚大钱的生意就算是杀头也有人做,各省各处都有贩运私盐的人在,有的是升斗小民为了求三餐温饱铤而走险,更多的则是凶横之徒成群结队,到处贩卖。

不过最大私盐贩运者就是那些官方承认的盐商,他们手中有盐引,但一担盐的盐引除却这一担官盐外,还要卖出十担甚至更多的私盐,而且这私盐的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买到了乡间村镇。

把这些私盐运送到各个村镇,要保证销售,要保证不被那些土豪侵害,还要保证沿途运送不被山野之间的匪盗抢夺,还有不要被官府的巡检和其他盐商的私人武装抓到,要防备上面种种,大的盐枭手里都有几十上百的亡命之徒,而且因为私盐贩运利润丰厚,他们的装备也是精良。

所谓土匪响马,手里拿着把钢刀,有根长枪,这都算是队伍里的主力,其他人的拿着农具木棒,完全是乌合之众。

盐枭下面的队伍不同,有钱就有路子,自然搞得到精良兵器,大刀长矛,制式长弓,头目身上披甲都是常事,马匹什么也不缺。

再加上这贩运私盐规模大了,下面骨干喽罗赚的也不少,经常有什么兵丁乡勇加入,悍匪亡命之徒也往往被招揽过去,更是精强。

从某种意义来说,太平时节,地方上最强的非法武装就是这等盐枭。

这等盐枭往往是地方上的土豪,熟悉本乡本土,地方上给他助力,贩运私盐让他强大,极为的难缠。

谭将也就是惊讶了一下,对他来讲盐枭也就是那么回事,战阵厮杀,千军万马,塞外鞑虏,东南倭寇,那个不比这盐枭凶恶百倍,马三标更是大大咧咧的不在乎,等散了之后又是直奔张纯德家而去。

等人都走了,王通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开书橱上一个上锁的柜子,从里面取出两份文卷仔细阅读起来。

之所以这次挑上盐枭,却也不是随意而为,船头香覆灭前后,有一百多艘空置的漕船出现在运河码头上,简单检查后,就发现这些船曾经装过盐。

王通一直有个判断,那就是天津卫这边上上下下不过是某个势力的前台,什么海上贸易,什么私盐贩运,都是为了敛财。

为了谁敛财,如何敛财,王通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人手不足盯不过来是一回事,另外在王通突出奇兵占领海河两岸之后,已经是打草惊蛇,占领之后到船头香覆灭,这段时间不知道多少相关的人从天津卫城消失,后来尽管潘达和万稻两人没有跑掉,可下面办差的人却很多不知踪影。

没了人证,仅有物证,根本查不出来什么具体的东西,不过,有一点王通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却了解到了。

贩运私盐,不是说这盐包放在漕船上沿着运河售卖就行的,百姓人家一斤半斤,大户人家十斤百斤的购买,难道还值得让大船靠岸装卸一次不成。

这样的贩卖,都需要沿途的盐枭大豪大量购买,再由他们进行分销零售,只要找到这些大量购买的盐枭大豪,或许就能找到更进一步的线索或者消息。

做出这个判断容易,怎么找到这些盐枭大豪却是个难题,王通目前在京师有治安司,在天津卫有自己的班底,可能打听到的消息也就是这两处了,那等大盐枭肯定不会在京津这等地方。

想要查,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系统根本用不动,治安司用不上,难道派人出城去到处打听不成。

不过王通却也有办法,通过杨思尘给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写了封信,申时行在刑部有不少能用的人,刑部又和地方上各府县联系密切,拜托地方上的地头蛇去查,这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腊月中的时候,青县一名捕头来到天津卫,主动到锦衣卫千户官署求见王通,告诉他那个庄子的情况——当地大善人鲍单文,暗地里被人叫做“肥狼”的大盐枭,贩运范围包括北直隶和山东几府的大豪。

青县知县即将卸任,做事也大胆了些,写了一封呈文直送河间府,说地方上有此大患,请上峰派兵会剿,然后在几方面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变成了大兵驻防不可轻易调动,事急从权,请分驻天津锦衣卫千户王通办理……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八章 攻打鲍家庄

鲍单文在祖父那一代才从南边搬到了河间府,祖父那代算是个中等地主,家里有地,又开了个油坊,逐渐的把家业经营了起来。到了他父亲那代,在青县衙门做个了马快,因为家里有两个闲钱,衙门里的捕快也有种种方便,家业越发的大起来,等鲍单文的父亲做到捕头的时候,他家已经是青县***前五的人家了。

不过,这等没功名的大户人家实在算不得什么,当地的举人,致仕回来的官员,谁会看得这种乡下土财主。

好歹他家在衙门里有个差事,这才不至于让人欺负了去,到了鲍单文这一代,他老子就想让他花钱读书,考个功名出来。

这读书的确要天份,鲍单文从小看惯了他老子横行乡里的威风,一心想要学这个,那里读的进书。

自家请教书先生,把教书先生气走,去私塾念书又成了私塾一霸,到了十三岁的时候他老子看着实在不是个办法,无奈只能改教他学武。

学文不成,这学武颇有天份,十七岁的时候,这鲍单文一个人和几个人汉子放对,就能把对方全数打翻,自家毫发无伤。

强悍不说,性格还是个四海好客的,到处呼朋唤友,交结兄弟,家里的钱流水一般的花出去,他老子也管不了他,只好任鲍单文折腾。

到了二十五岁那年家财花了个干净,他娘气不过上了吊,虽说被人及时救了下来,可这桩事把他也吓醒了。

正经生意做不了,拦路抢劫这附近就有蓟镇大兵,而且运河上的东西也没得下手,鲍单文身边有一帮兄弟,索性是做起了私盐贩运的生意。

他家虽然破败,可毕竟是地方豪强出身,又对地头人头熟悉,贩运私盐倒是如鱼得水,很快就赚了不少。

鲍单文不过是个后起的盐枭,从前霸着河间府这块的是人称平地虎的乐二,私盐生意做起来双方必然要有冲突。

不过结局很简单,鲍单文在两伙人火并的时候,拼着中了一箭冲到那乐二跟前,一刀砍了这平地虎的脑袋。

打掉了竞争者,鲍单文的私盐生意开始膨胀起来,从前败掉的家业也都是成倍的赚回,自家也在衙门里混了个捕头的位置,开始成为这地方上的大豪。

鲍单文依靠自己地头熟,和地方上的朋友多,在四十岁的时候索性不做那走乡过县的贩运生意,而是坐地分销,在家收钱。

这般做,风险小,赚的却一点也不少,而且鲍单文七拐八绕的搭上了某贵人,有这贵人庇护,家业大发了起来。

手里养着二百个能打能拼的汉子,河间府全景和广平府的北边,真定府的东边,都是他分销的地盘,这片地方想要贩运私盐就要通过他鲍单文的手。

眼下和他老子在的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连青县和静海的知县见到鲍单文,也要客客气气的叫一句“鲍翁”。

地方上不出正月不算过完年,鲍单文的庄子里一片节日的气氛。

鲍单文如今四十五岁,人生的肥胖,当年狠辣被送了个绰号“青县狼”,现如今做大了,人也胖大,却被叫做“河间肥狼”。

不知道内情的人看到这穿着员外袍,富态和气的鲍单文,一定想不到他当年为了争夺地盘,把景和镇的某个小私盐贩子全家杀光的狠辣手段。

鲍单文的手下们,官面上的身份都是什么庄客、家丁的,大过年的他们也从各处回到庄上。这边酒肉流水一般的供应,又有从四里八乡叫过来的女人,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肉,玩女人赌钱,这是何等快活的事情,而且大当家过年的时候心情也好,不时的有赏钱派下来,这分明是神仙过的。

今日是正月十一,天光初露,窗纸刚发白,鲍单文就醒了过来,他从小打熬身体,养成了这早睡早起的习惯。

在院子里舞弄了一会石锁石担,演练了几套棍棒,回去擦擦汗,自从去年鲍单文就琢磨着一桩事,自家孩子年纪不小,可不能让他和自己这样胡作非为,应该找个教书先生教导,将来考取个功名才是正事。

太阳逐渐升高,庄子里也渐渐热闹起来,鲍单文刚想去手下那边走走看看,算计着大家早饭也吃过了。

还没等他走出屋门,一名庄客跌跌撞撞,失魂落魄的跑了进来,看到鲍单文,这庄客话没有说出口,人就瘫软在地上。

鲍单文立刻知道不好,急忙上前一步大声喝问道:“什么事!!”

“老……老爷,官兵……官兵上门了。”

在距离目标还有二十里的时候,王通率领的四个营,特意在路上耽误了一天,然后晚上启程上路。在距离庄子还有三里的时候,四个营短暂休息了一会,然后急行军来到了鲍单文的庄前。

这样做,恰好把到达鲍单文庄前的时间掐在了早晨,庄中的人不会觉察,也做不出什么及时的防备。

为了不惊动这鲍单文,青县知县写那封呈文的时候,身边的所有人都没有告诉,昨夜过来给王通等人带路的也是知县的心腹家丁,就连这家丁也是在带路前才知道的消息。

看到对方这般小心,王通也是暗自感叹,这所谓的鲍单文到底做到了何等的程度,不过是个没功名的豪强,居然让本县的父母官小心到这样的地步。

已经能看到鲍家庄的时候,王通这四个营的行动,终于被鲍家庄一个早出来办差的庄客发现,看着对方逃走,王通也没有下令追击。

反正已经到了庄子跟前,做什么防备也来不及了,王通回头看了眼,自己带来的兵马和平日里训练所教的一样,到达目的地,在庄前缓缓展开列队。

“三标,带着马队撒出去,趁乱跑出去的贼人就交给你了!”

听到王通的命令,在边上的马三标答应一声,策马出阵,身后的护兵举起手中的旗帜一阵挥舞,马队的骑兵都跟着他向着庄后跑去。

“七营制造器械,一营上前喊话,让这些贼人开门投降!!”

既然是庄园,这鲍家庄的确该有的都有,外面筑有高墙,挖着深沟,挂着吊桥的庄门两边甚至还有两座箭楼。

马三标领着庄客来探路的时候,看到庄外种着大树,王通此次来又是求个出其不意,除却必要的补给之外,却是连重型器械都不带了。

“老爷,这庄子能聚起来少说三百汉子,三标那边只带了一百骑兵,是不是再加一个营过去。”

“不必!咱们来得急,他们也没个准备,金银细软想必都来不及带走,要是跑,等于这些年心血全都白费,何况咱们人不过八百,这些盐枭见惯了地方上的废物护兵,肯定要冒险拼上一拼!”

王通盯着那庄门处,沉声将谭将的提议驳回,第一营的兵士用盾牌遮挡着已经到了门口,在深沟前大声的喊话。

“里面的贼子听着,你们已经被围住了,想要活命,就丢下兵器乖乖出来投……”

话说了一半,庄门两边的箭楼已经爬上了人,叫骂着几箭射下,好歹第一营的人反应快,及时挡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