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展翅高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展翅高飞-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陈海燕以前习惯了用一只耳朵和肩膀夹着话筒,双手就在键盘上面敲打着,这捂着话筒的日子没有过几天,陈海燕就受不了了,于是也让自己的声音大了一些,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陈海燕得时常喝着滋润喉咙的茶,跑茶水间的次数也更多起来了。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自从接了海外一单奥印度新德里的柜货后,陆续地又接到了一些其他的货,再加上同行日益增长的货,陈海燕发现她和操作部的人一起,下班回家的时间从6点,到后面7点,再到后面的8点,到了快9点时,陈海燕忍不住了,于是向吴总提议,再多招两个操作,一个操作专接海外的单,这样也免于E公司的操作要和鸿兴公司不同的人联络,如果中间哪个地方没有交代好,就容易出问题,直接让一个操作对海外E公司,这样联络和沟通方面就比较容易;另外一个操作则负责同行散货单的安排,等到同行货越来越多,一个操作也做不了的时候,就再想办法多招一个操作来做。

吴总看着日益增长的业绩,满意地点着头,第二天就让财务主管袁亦到人才市场上摆摊,开始繁忙地面试后,陈海燕确定了杨惠英和林佳妍两人,留在鸿兴公司发展的几率会大一些,但是操作部包括陈海燕现在每一个人都忙得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了,熟手更容易上手,也不像新手那样,得时时刻刻盯着,就怕生手一不小心犯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再加上,现在的同行单越来越多了,海外单也在持续稳定增长中,陈海燕不放心交给新手去做,这样真搞砸了一单,这些单没有了不说,信誉度也没有了啊,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陈海燕可不敢轻易去尝试,至于熟手容易因为很多原因跳槽,但只要工资开得让人满意,大家都会安心下来做事,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啊,再说,都是出来打工的,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什么想法,都是浮云啊!

第一百章 海外部成立

前段时间,因为陈海燕带头加了薪,再加上吴总对着业务部夸了口,整个公司的气氛立刻有了很大的提升,当每一个人都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的时候,关汶眼里看着,心里也不由得有了一些计较,时间长了,心理面的那种不甘落后的心态就冒出来了,于是,关汶也开始悄悄地努力联络拜访客户起来。

当然,老天爷永远是青睐勤奋的人,机会则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汶开始努力跑业务,在这中间,有失落有艰辛,更多的则是得知辛苦跟了好几个月的客户终于出单的兴奋之情,于是,关汶从最初自持于留学生的身份,放不下架子低头去跑业务,到现在每天主动出门拜访客户,一天没有联络客户,就觉得左右不对劲似的。

时间长了,关汶的业绩也有了很大的成长,不再像以前那样每次都是业务部的垫底,看着唐经理的笑容,听着吴总的表扬之词,关汶在这个行业里,不再像以往那样迷茫,终于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陈海燕看着关汶这样的表现,想着这世关汶这样努力,终于逃脱前世那一年换12家公司的命运,而关汶的英语可是说得很地道的,放在业务部跑工厂,那可是很大的浪费啊,倒不如,向吴总建议成立一个海外部,将关汶调到这个部门来,从而能发挥他的长处,能有更多的作为?

这个念头冒出来后,陈海燕就怎么样也没法忘记了,再左右思考了一番,陈海燕果敢地走向吴总办公室。

而在办公室里面坐着翻看业绩报告的吴总,听到敲门声时,发现是陈海燕,点了点头,心想,陈海燕这次找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不过,以往陈海燕每次找他时,都是有好点子,公司也都因为这些好点子而赚了很多钱,看来,陈海燕还真是公司的摇钱树啊。

这么一想,吴总看向陈海燕的双眼就放光了,脸色也柔和了一些。

陈海燕一抬头,看着吴总热情的目光,额头上立刻浮现三条黑线,清了清嗓子,“吴总,你好,你现在方便吗?”

“陈副课长,有什么事情?”吴总这次和以往回答不一样了,声音里面也有了点温度。

当然,在陈海燕的感觉中,那点温度根本就不能算是温度,听着吴总这样的回答,才感觉到眼前这才是那以严厉表情和一张刀子嘴著称的吴总,于是,陈海燕立刻将刚才吴总的那种目光抛到了脑海外。

“吴总,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E公司给我们的指定货慢慢多起来了,我在和他们公司徐经理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目前还没有将目光放在江州这里,需要从江州这里安排出口的货,拿的价格往往比我们这里拿得高很多,所以现在他们都习惯全权委托我们帮忙安排了。”

看着吴总点了点头,陈海燕继续说道:“我想,E这么大的一家公司都会有这种现象,那么,那些小型物流公司里面会有更多的这种现象,所以我,我想我们公司能不能成立一个海外部门,这个部门专门与海外联络,发价格给海外,推广我们公司的各种优势。”

“海外部?”吴总沉吟着,这个名词对他来说,并不新鲜,在台湾那里的物流公司,几乎每家都设立有海外部,而负责的事情,也和陈海燕所说的一样。

“是的,吴总,这个时候国外对我们江州出口市场还不太了解,在国外拿的价格,绝对没有我们在江州本地这里拿的有优势,我和E公司在联络中就发现了这点,从上次他们那个出印度新德里的柜子,他们拿的价格和我们拿的价格,一个柜相差100多美金海运费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我觉得海外部这个部门,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嗯,这样也是可行的,台湾那里的物流公司一般都有设立这个部门,我们公司现在有接到E公司的指定货,那么,也可以成立一个海外部门,同时也可以联络一些代理。”吴总想起台湾公司曾经试着和一些国外物流公司联络过,虽然没有出什么单,但这些资料,倒是可以提供给陈海燕,也许在陈海燕手上,就能顺利出单呢。

毕竟,有的时候,有些客户,这个人联络没有用,换一个人,就能立刻出单,这也许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磁场效应。

“对了,台北、高雄和基隆公司操作主管手上都有一些国外物流公司资料,你可以跟他们要来先联络一下。”

“另外,和海外的公司谈妥一单生意后,这结款方式,不能月结,一定要每单结款,因为我们和他们相隔太远了,不可能为了一单货款,专门坐飞机去那里收钱。”

“好的,这个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像船公司那样,要求对方公司逐单付款,除非像E公司这种大公司,有深入地了解,我们才能看是否谈月结。”陈海燕心想,这个根本就不是大问题,就算江州这里的同行之间合作,也是逐单付款,没有付款,就不给提单的。

“嗯,陈海燕,这个部门是你提议的,而且你和E公司一直在联络,你就兼任这个部门主管吧。”吴总手指敲了敲桌面,喝了口咖啡,作了决定。

“好的,谢谢吴总的信任。另外,吴总,我能不能跟业务部要一个人?”

“你要跟业务部要哪个人?”吴总奇怪地问陈海燕,业务部的人都是在跑工厂,在海外这块,能帮上陈海燕什么忙吗?

“关汶。我听其他的人说过,关汶去新加坡留过学,在那里生活了三年,我想,他应该有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交谈能力,而且,对与国外人交流也会较容易上手,现在他对物流这块也比较了解,有着这些能力,能更好地向别的公司推荐出我们公司的优势。”

“好,这个没有问题,我等下就跟唐经理说一下。”吴总想起瘦瘦高高的关汶,这人是王秀丽介绍到公司来上班的,最初一段时间很懒惰,每天都不愿意联络工厂或拜访客户,这段时间倒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积极了很多,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是因为陈海燕前段时间接到海外单,他在公司会议上夸奖了陈海燕,并夸口如果业务部其它的人能达到3万一个月的毛利,也可以获得这个加薪,自那以后,整个公司的气氛都不一样了,关汶也是受到这种影响才积极起来的。

公司有这种好的改变源头是陈海燕,那么,将关汶放在陈海燕手下做事,也许能有更大的改变,也能将关汶的长处发挥出来,吴总这么想着,也乐意于看见不久后,关汶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改变。

“另外,吴总,我们公司的网站也要尽快设立好,因为海外的公司,跟我们隔得山长水远,一般不会来我们这里看公司的规模等情况,那么,他们就会希望能上我们公司的网站上面去浏览一下,借网站来了解这家公司就越大,看到这家公司的价格比他们拿得还要有优势时,他们也不会怀疑这是不是同行之间的欺骗行为,从而会认为我们是真正有这个实力,我们接到的货越多,价格就会越来越优惠,而价格越有优势,就能接到更多的单,这会成为一个良性循环。”陈海燕想起这个事情,虽然不乐意见到温刚,但关系到海外部门的大事,还是要跟吴总提起。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让温刚去尽快办理好此事的。”吴总点了点头,“我希望能看到你们海外部尽快拿出成绩!”

陈海燕笑着点头,离开吴总办公室,想着这世,她将别人的事情抢先做了,让那些人缩在墙角下去画圈圈,就不由得更乐了!

第一百零一章  林萍辞职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有了好的兆头后,一个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的努力,注意起每一个细节起来。当然,也因此给人以更加不错的印象,从而在做事和与人交谈时,都会被高看几分。

这边,陈海燕在鸿兴公司里面混得风生水起,那边林萍却在郁闷的日子里心情愈加地悲愤起来。

这天中午,陈海燕又接到了林萍的电话。

“陈海燕,我想辞职了。”接通电话后,林萍的第一句话,就让陈海燕差点被呛到,“咳,咳。”陈海燕立刻找到一旁的水杯,咕嘟咕嘟灌了一大杯的水下去,才觉得顺过气来。

悄悄地翻了个白眼,林姐有时候就会出这种惊人之语,让人一惊一乍,看来下次接林姐电话时,嘴里一定不能吃东西啊。

“林姐,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怎么突然就想要辞职了?我记得上次一起去逛街,你都没有提这个事情,怎么现在突然就想着要辞职了?”

“唉,你不知道,前几天工厂里面的人都加了工资,流水线员工最少是100多元,写字楼里面的人最少也是300元钱,就我一个人没有加工资!”

林萍在这家工厂里面上了一年多班,以前这家厂每年都是在5月份时全体调薪了一次,这次一直到11月份了还没有调薪,林萍本以为厂里面不会调薪了,未想到前几天有平时跟她关系比较好的人告诉她,在上个周大家全部调薪了。再一想自己却没有接到任何调薪的通知,林萍就郁闷了,气愤了。

林萍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尽善尽美,所以虽然工厂老板每月只给员工2元钱的药费,但林萍在负责的范围内,看见那些生病又穿得不是很好,估计家里面也比较贫困的人,也是会直接发药给他们,毕竟都是在外面打工,能尽自己的一份心就尽一份心,所以林萍因为这样的行为,也和一些普通的员工打好了关系。

至于那些主管级别的人,林萍虽然知道他们根本就当一个月2元钱的药费的规定不存在,但也不能不给这些人一个面子,做个顺水人情。毕竟厂里面的斗争,不比其它任何公司里的斗争少啊!她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安稳地在厂里面做厂医,每一个月拿着固定工资,偶尔寄钱回家即可。

“林姐,那你试着去跟你们老板提一下,也许他是忘记跟你说这个事情了,就像我们公司要加薪的时候,也是要自己去跟老板提的,很少是老板主动说要给人加薪的,任何公司的老板,都是很抠门的,能少付钱出去就恨不得少付一些钱出去的。”陈海燕也听林萍提过一些厂里面的情况,也知道在工厂里面做厂医,虽然是独立出来的一个部门,但也会受到其它许多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毕竟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会这样吗?陈海燕,你们公司是这样子的?”陈海燕说的话语,让林萍有了很大的希望,林萍也开始冷静思考,是否可以也如此向老板提一下。

“是啊,林姐,你试试看呗,实在不行,你再想清楚是不是要辞职,毕竟你在这家工厂做了一年多了,所谓做生不如做熟,你难道就舍得放弃你经营了一年的人脉关系啊。再说一般有厂医的工厂都是大厂,这些大厂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的,江洲这里的大厂又比较少,每个工厂像你一样做厂医的,都是比较轻松的,那些人肯定也不会轻易跳槽,你如果这样辞职了,再去找新工厂,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林萍现在周一到周六都要上班,但虽然每天上8个小时班,只是偶尔有员工过来拿药或咨询一下病情,大多数时间里,林萍是去图书馆里面翻看杂志和报纸。而且林萍所住的宿舍也是工厂特别提供的主管宿舍,她一个人住一间有空调和热水器的近40平方米的房子。在工厂里面每天吃四菜一汤这样丰盛的饭食,想着林萍这么逍遥的日子,陈海燕就不由得羡慕起来了。

“不会的吧?我觉得这里还是有很多工厂招厂医,我以前在小诊所里面上班,后面离开那个地方,不到一个月就找到了一家导游公司,在那里认识了温刚。后面离开那里后,也是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找到这家工厂了,我觉得工作还是很轻松就能找到的。”林萍提出不同的意见。

“唉呀,林姐,那是你命好啊。你不知道,我每天坐车上下班,都能发现马路旁边的草地上有好多人在那里过夜。都是一些来到了江州这里;没有找到工作身上没有钱,也住不起旅馆的人。”陈海燕想起那样的情景,就不由得叹口气,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很年轻的,每天睡在大街上,在江州这里这么辛苦地奔波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家去安安份份地种地啊。

不过,真正吃得了苦的人,也不会沦落到睡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