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在那个日裔美国人开设的纺织厂里,才遇到了武装抵抗。不过和成建制的联邦常备军队比起来,这种抵抗基本等于无,当士兵们在重机枪的掩护下,把几十枚催泪弹扔进了那座2层小楼之后,战斗就等于是结束了。

如果你遇到了催泪弹这种东西,千万不要想电影里演的那样随便找个破毛巾弄湿了就打算抵抗瓦斯气体了,除非是在有风的旷野中,才可以使用湿毛巾一类的东西防御,如果在封闭的空间里,浓度足够的催泪弹,除了防毒面具,基本无解,那种刺激性气体不仅会刺激你的呼吸道,让人咳嗽,还会刺激你的所有粘膜,比如鼻粘膜,眼睛内部的粘膜等等,靠一条破毛巾能把所有地方都遮住吗?所以遇到了它,只有一个字:跑!

抓捕行动非常顺利,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详尽,名单上的所有人都在这场突袭中被抓获了,数量只比内务部名单上提供的多,不会少,不过其中有一部分人现在都在海军医院里接受治疗呢,会不会有被毒气熏死的还不敢保证。

那些清醒的被捕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被安排进行了审讯,由于内务部和军情局都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可以同时审讯几十人,只得借用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训练基地进行初期的审讯,审讯的成果出来的很快,那个叫梁子山的港务处主任只用了15分钟就交待了他的上线和下线,然后守在基地中的抓捕队立刻就按照他提供的人名和地点继续抓人。

整整3天的时间,新加坡港都处于戒严状态中,所有的船只都不能再进出。城市和港口都实行了宵禁,坐满了士兵的军车不时的出现在城市的各处,如狼似虎的军人们会突然停在某个饭馆门口,冲进抓了某个厨师或者服务员,然后呼啸而,只留下一个便衣人员,留在当地等待警察局的警察前来料理后事。而海面上。联邦海军的巡逻艇也包围了2艘外国货船,然后在武力威胁之下,上船逮捕了部分船上人员,3天之后,已经确定为间谍人员或者参与了间谍活动的人就达到了44个,另外在西贡、马尼拉等地。也有几名间谍人员被供出并遭到联邦当局的逮捕,一个潜伏了几年时间,成员遍布大半个联邦的国外间谍网就这样被成功破获了。

由于这个间谍案牵扯的人员太多太广,整个的抓捕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月才算最后结案,经过审讯证实历松和历树两兄弟的判断是对的,整个间谍网正准备实施一个绑架联邦海军工程师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那名海军后勤部的少校将作为内应。负责把两名工程师带领到大巴黎夜总会,然后由安娜等人负责在舞厅中迷晕两名工程师和他的安保人员,然后秘密送到停泊在港口中的那艘荷兰籍货船上,再由那个港务处的主任,为其开出出港证明,让这艘船可以平安离开新加坡港。

在这个计划中,安娜一伙人隶属于英国秘密情报局,也就是军情6处。日本人则属于日本海军军令部情报科,那艘挂着荷兰国旗的货船和上面的人则隶属于比利时的一个政府部门,至少有3个国家的秘密机构参与了这次绑架行动。往常南海联邦每年都会抓捕到各式各样的间谍人员,他们有国家组织的派遣的,也有私人组织指使的,有的是为了刺探军事、国防机密,有的是为了窃取科研、商业资料。不一而足,而且联邦也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同样的活动,也有人员被他国情报机构抓捕,一般这种事情互相都不会公开。而是找个私下的渠道,互相交换一下中的人犯,就算了事了,然后回各自重新打鼓另开张,该干啥还干啥。

不过这次破获的这个间谍网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次的间谍网人数近百,牵涉的国家有3个,而且他们之间还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这就明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联合对付南海联邦,不仅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相互帮助,连情报工作也都密切合作了,这就不得不引起联邦政府的密切关注了,这些情况都明,有些国家对南海联邦的战略重视程度又升级了。

这个间谍案不光惊动了联邦内务部,还惊动了联邦总统刘芾,他在看到了这件间谍大案的汇报材料之后,在材料上注上了自己的看法和对那些落网间谍的处理意见,刘芾主张公审、公判,该绞死的绞死,该劳改的就送劳改;虽然这种方式会打破国际惯例,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是现在南海联邦处于不利的地位,属于穿鞋的人,其他国家属于光脚的人,所以不对这些间谍人员采取更严厉的处罚,震慑一下他们身后的机构和国家政府,只会给联邦带来更大的损失和麻烦,至于这样做所带来的副作用,那只能让内务部和军情局的工作人员承担一下了,这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本来就是个玩命的工作。

除了对这些外国情报人员采取最强硬最残酷的段之外,对于联邦内部的反间谍段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由于联邦各个部门的研究所和科研机构是一批一批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们在联邦境内的分布地点也非常广非常分散,这种状况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加大了敌方的探查难度,缺点就是加大了本方的防御难度,不仅每个研究所都要配置大量的安保人员,还得对供水、供电、交通、住宿等方面做出特殊的安排,成本非常高。

内务部在综合目前的情况之后,向联邦政府提交了一份提案,并且得到了刘芾的支持。在这份提案中,内务部建议把隶属于联邦海军、空军、陆军和联邦政府的所有设计军事研究的保密机构都搬迁到一个固定并且独立的区域中集中管理起来,这样虽然隐蔽性减弱了,但是在保证安全方面反而加强了,因为这块区域会被划成禁区,由于它的独立性,普通人员就很难用各种借口来接近这个区域,所以就不用像以前一样躲躲藏藏,总的安保成本也会降低一半以上,另外固定了区域,更加方便为这些研究机构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电力供应、实验场所、后勤保障等等。

等到了总统的支持,这个提案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半就是挑选这个独立的区域了。在这个方面,南海联邦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因为联邦的国土中有着无数个小岛,至今为止,还有很多岛屿因为没有经济利用价值而未被开发过,在这些岛屿中选择一个位置合适,地形合适的岛当做联邦的科技研究中心并不很难。

很快,经过内务部和国防部的筛选,就有3个岛屿被挑了出来,被拿到刘芾的办公桌上征求他的最终意见,这三个岛屿的基本条件都不错,能够满足当做国家级研究基地的各种条件。

最终,经过各方的研究决定,把霍洛岛当做联邦的国家科研基地。

第四卷 第四个十年 第一百五十章 国家科研基地

霍洛岛,位于棉兰老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面积894平方公里,是一座火山岛,岛上有河流、植被、死火山,地质结构稳定,人口稀少,主要是一些本地渔民在上面生活;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科研基地,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岛并不在主航线上,所以封锁周围海域对周边的影响不大,岛的位置处于联邦版图的中部,更利于安保工作;还有,这个岛的地质结构很稳定,气候上也没有大风大雨,还有充足和河流和淡水供应,很适合建立一座不大的小城市;另外,这里离棉兰老岛和加里曼丹岛都不太远,在后勤补给方面也没有什么难度;最后,这里的人口非常少,土地面积又很大,征用起来比较容易,对于以后的预留空间也足够。

既然霍洛岛这么合适,刘芾大笔一挥,批准了这个提案,正式宣布霍洛岛被联邦政府征用,整个岛屿和周边10海里之内都属于禁区,任何人没有国防部和内务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都不能接近这个禁区,违者就不是罚款坐牢的问题了,很可能会被巡逻的舰艇当场射杀。

按照计划,霍洛岛上将建立中型港口、船坞、飞机跑道、机库、2座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燃料仓库、物资仓库、公路、铁路、住宅区、实验室、科研大楼等等,基本就是一个小城市,不过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这个城市被划分成了上百个区块,各个区块之间是相互隔离的。除非经过特别批准,一般的情况下,这里的人员都是不能自由进出其他区块的。国防部和内务部专门在岛上成立了一个管理机构,对外叫国家能源管理处,负责专门管理岛和协调岛上的一切事物,这座岛从此也就在南海联邦所有的地图和行政区域划分中消失了。

虽然这个取名为国家能源基地计划的国家科研基地建设项目非常耗费联邦政府的资金,但是从联邦总统到联邦政府部门都没有发对这个计划的实施,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联邦各级官员都对联邦以科技发展水平成功立足于世界一隅从内心里表示了认可,如果不是联邦拥有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先进的科研产品。那么就很难对抗以英美为首的世界列强的进攻和压制。所以,在联邦政府和联邦总统对于科研这一块的投入上,很少会有人出来反对。

在这种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援下,联邦政府管辖的几十个研究所都可谓是成果累累。它们不仅在军事科技上为联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在各种基础研究项目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材料、冶金、电子、化工、生物、遗传等。这些科技有的可以用于联邦的国防工业,有些可以用于联邦的制造业、农业、医药业、石化工业、矿业、钢铁产业上,不仅加快了联邦的军事实力发展。还加强了联邦的经济实力,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独有的,不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利润率非常高,它养活了联邦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企业,还为联邦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和税收,是南海联邦能够越发展越壮大的首功之臣。

不过在这些科研机构的光环之下,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刘芾。作为一个联邦最高领导人,他可以说是这种科研模式的缔造者,从台湾独立时期起,他就不惜余力的从欧美各国招募研究和技术人员,然后投入巨资为他们创造一流的科研环境,最重要的是,他提供的很多物品和想法,都成为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各个研究所的重要发展方向,依靠着这些远超本时代的实物和想法,再加上充沛的资金,才使这些研究所很快得到了研究成果,再依靠这些成果,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到其中,然后再产出更多成果的,成为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是刘芾的这些思路和想法,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只有那些科研人员们才清楚,这位连高等数学和元素周期表都不会、电子和原子都分不清的国家元首,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方向,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次能够证明刘芾最开始提出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所以,联邦政府管辖的绝大多数研究机构的科研负责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有了什么新发现或者新思路时候,马上去找刘芾,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并给指出具体的研究方向,那么这个新发现和新思路就肯定是正确的,只要沿着这个方向走,最终就可以得到研究成果;如果刘芾也不清楚或者提不出什么建议,那么这个新发现和新思路就很可能是一个无用或者错误的东西,除非有必要,各个研究所都不会再在这上面投入什么过多的精力了。

刘芾本人对这种方式非常反对,因为他的脑子里能够想出来的东西都是后世里见过或者听说过的具体成果,其中的过程他并不知道,比如说喷气式发动机的研究,他只知道最终会是一个什么大概摸样和功能,但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用到何种技术和学科,他并不清楚,所以他不建议这些科研人员太把自己的意见当回事,那样很可能会耽误一些重大的发现和成果。

但是他的这些意见一次次的被科研人员们忽略了,因为现实里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他的预言和建议就是对的,而他又不能说为了证明自己的反对是对的,故意不去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告诉这些科研人员,以至于到了今天,刘芾的大部分时间里,处理的都是一些和研究课题有关的事物,而他的本职工作,只能交给副总统去完成,为此,刘芾授意联邦政府增选了2名副总统,和原来的徐增亮一起,承担起大部分的总统日常工作,而得到解放的刘芾,则变成了联邦的科技部长,整天流窜于各个研究所之间,像一个神棍一样,整天对着那些科研人员发表着他的预言。

其实刘芾对于这种工作更为喜欢,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政客,对于政府里的工作丝毫提不起兴趣,在他看来,那些天天斗心眼玩平衡的差事哪有这种四处忽悠人当半神的工作爽快啊,而且那些科研人员大多都是死心眼,他们只关系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对于刘芾这种知识水平的人如何知道与他自身知识水平不相符的东西并不在意,可能在他们看来,只要别人比自己知道的多,那肯定就比自己知识渊博,因为只有这样想,才符合逻辑,所有搞科研的人,逻辑思维都是本能。

除了这个国家科研基地中的科研机构之外,联邦还有很多家私人性质的研究所,它们大多隶属于某个企业或者私人财团。和国家资助的这些国有科研机构不一样,这些私人研究所不搞基础理论研究,只对这些企业所涉及的领域进行研发,然而这些研究所更像是国家科研机构的下游分支机构,每年里,国家科研机构都会把一些得到许可的研究成果免费提供给具备研发能力的对口企业,并提供部分指导,然后由这些私人研究机构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再由这些私人企业进行生产销售。

一般来讲,这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销路都很好,利润率也很高,这就逼得那些大型私企们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完善自身的研发能力,以便在同行业的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科技扶持,这也让联邦国内的私人企业家们慢慢的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最赚钱的就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与其在生产数量和成本上与国外商品打价格战,不如去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搞出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