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东部屯田,那里如果有足够粮食产出,可随时支援荆州。

第三是田亩产出数量,我也常常下农田,和许多农民交谈过,向收获的农民问经验,向欠收的农民问原因,发现现在种田很多弊端,比如种植密集,蔬菜稻米收获后不养田等等,这些都需要由官府出面督导,我已经写到了条陈中。

另外我还把我自己发明的新式水车,抽水机,推耙,新式耕犁,全部画在了册子里,我觉得这些东西用起来后,在开田,养田,蓄水方面应该有助力,另外,月英还建议主公在各亭乡设立一个牛场。

牛耕已经持续两百多年,但是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耕牛,许多地方还是人力耕作,非常影响效率,官府应该尽量让每个农民都有牛来耕,这样不但能提高产出数量,更能凝聚民心。

只要有了足够粮食,百姓能吃饱饭,他们的创造力自然能发挥,在主公扶持下,商业兴盛就水到渠成,钱也不用考虑了。”

黄月英说着,拿起案几上刘璋的茶水喝了一口,刘璋奇异地看着面前这个女子,不明白这个女子脑袋里为什么能够装这么多东西,而且装的东西还是这个时代,那些名士不齿的东西,而且说的时候就像信口拈来一般。

黄月英放下茶杯继续道:“上面说的是钱粮,再说人才,我告诉过主公,世族的人才咱们别指望了,真正忠义的世族文臣,大多不会投效主公,投效的歪瓜裂枣,也只能凑合着用。

可是人才几乎全部集中于豪门世族,就算寒门和庶族有人才,也几乎与世族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还到哪儿去找人才?

人才是找不到的,我建议主公的是,创造人才,不过广泛办学是不可能的,没那个钱粮,也没那个时间。

我觉得我们可以给那些有些见识,有些民望,有些机智,有些志向,只要任意满足一样的寒门和庶族,来教会他们识字,教会他们处理公文和政务,只教这两样,他们就是活脱脱一个人才。

其实所谓治理政务,绝对不是饱读四书五经的人能治理的,就算是一群农民起义,如果他们能坐定天下,一样可以治理。

以前汉庭那些公卿大臣,就算换上曹操府中一群幕僚,一样可以打理得朝政井井有条,而再换一批下层人,我觉得只要熟悉了规则,一样可以坐稳朝堂,甚至比那些懒散傲慢的公卿,更加高效和清廉。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做,我们就有了一批自己的官员,这批官员,无论如何,都会对主公忠心耿耿,为什么?因为世族瞧不起他们啊。

现在当官的基本都是豪门世族,那些寒门和庶族当官的,都是巴结了豪门的,很少有例外。为何?就是因为世族不会允许单纯的寒门和庶族当官,他们会排挤这些人。

而主公任用他们,权力的诱惑是没人能够抵制的,寒门和庶族必然蜂拥来投,而主公一旦败亡,也预示着他们要失去官职,他们会愿意吗?他们能不力保主公吗?

光是教授官员,满编荆州官员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用竹简还可承受,但是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后备官员。

教授民间的寒门和庶族,让他们有执政能力,不但可以接替现任官员,还点燃他们的权力之心,这样,四科举仕便有了士子来援,而且只要主公政权受到威胁,他们的前途也会受到威胁,他们必然是主公民间最大的助力。

可是要教授这么多人,昂贵笨重的竹简是不行的,必须用纸,因为此举关系主公政权稳定,所以月英在投效之前,就已经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做了不同的纸张。

现在的成品纸张,虽然造价低廉,但是容易跑墨,而且浓墨会穿透纸张,只能用淡墨,有些不便,但是凑合着用,主公可以叫匠人房改进。

有了这些造价低廉的纸,主公只需命人把要教授的内容写在上面,然后请一些闺中小姐,或者其他闲散一些的人,来对着抄书,给与俸禄,这样既可以让那些女子为官府效力,也可以让她们识字,也算一个附加作用。

然后用抄好的书,教授官员,当可解决人才困乏的局面。

哦,对了,主公发明的钢笔,不知道为什么没钢也没铁,但是书写还是极快的,只可惜墨水不能流动,写一些字就要晃动墨水,很是不便。

我没有提炼出能流动的墨水,只提炼出能够维持大概半个时辰流动的墨水,材料和方法已经写在了册子上,主公可以回去让匠人房从染料里面,试着提取完全自由流动的墨水,我觉得应该能够实现。”

刘璋听着黄月英说话,心中惊讶不已,黄月英对人才的方法,可谓对世族影响连根拔起,此策一出,世族最大的依仗,不久之后就会冰消雪融,而且培养起来的,是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官僚。

或许这批新官僚没有世族官员那么理政娴熟,没有那么圆滑,甚至道德品行都会低劣,但是效率一定是最高的,也是最有活力的,而且忠诚,是官员最重要的素质。

只是刘璋听到“抄书”时,皱了皱眉,对黄月英道:“月英,抄书虽然可以推广,但是费时费力,而且那些闺中小姐本身不识字,抄起书来,慢就算了,恐怕还有许多错误,我们何不如印刷。”

“印刷?”黄月英不解。

刘璋想了一下,他想说的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拿过自己的印信,对着黄月英亮出底部的红泥字,黄月英看了一眼,突然恍然大悟。

“主公真乃奇才,我说当初主公为什么能在成都发明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很好用,看来主公也有发明天赋啊。”黄月英惊讶道。

刘璋呵呵笑了一下:“我们只需要将单字全部做成模型,每次有文章就排版一次,再用松香油香等拓印,就能制成一版模型,之后只要就着模型翻印就好了,只是这材料还有具体工艺都不成熟……”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封天下,破茧重生

黄月英挥挥手道:“主公放心,只要大概方法确定了,最终就一定能定型,何况我觉得主公说这种方法,前人已经用过,秦始皇时,就曾用这个方法拓印过陶文。

我朝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为了推广儒家经典,用了拓碑,原理都差不多,只是没有推广,没有发现价值而已。

如果主公把这个印刷术交给成都那些匠人做不好,我来做好了,黄月英定当流芳千古啊,呵呵呵。”

黄月英自然而笑,声音很好听,银牙洁白,眼波流动。

黄月英的眼睛似乎很能吸引人,刘璋发觉自己很容易在黄月英眼光闪烁的时候被带进去,忙咳嗽一声,回归正题道:“解决了人才,钱粮,那第三点人心呢?”

黄月英严肃了表情,好整以暇地道:“其实前面两点解决了,有钱有粮,官员归附,民心也就大半归附了,对于一般君主而言,民心已经达到巅峰。

但是这对主公来说是不够的,以前汉室和现在各路诸侯,基本都是依靠世族,西凉尚武,马腾韩遂依靠的是武力,他们都有统治基础。

而主公可以说是自毁长城,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可能没有支持的阶层,既然毁了,就要重新建立一条长城。

主公要想对抗天下世族,就必须将内部弄成铁板一块,主公需要一个阶层的绝对扶持,世族我们靠不上,那我们就不靠,月英建议主公拉拢两个阶层,一是底层百姓,二是商人。

我最开始说了,百姓是短视的,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能稳定,而当世族反抗主公的时候,他们哪怕支持主公,也会因为害怕不敢对抗世族,那我们就要给他们勇气。

我建议主公实行一项连锁制度,所谓连锁,就是把底层百姓的构成像铁链锁一样锁起来,只要把他们单独锁起来,自然就与世族剥离了。

具体的方法是,所有佃农长工短工和普通庄户,全部由官府直接登记造册,由官府保护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凡是世族造反或有不轨行为,被诛灭后,所有田产房屋,酌情分给告发和反抗这些世族的人,够不上诛灭的,官府罚没的田产财产,也酌情分给告发人和直接受世族欺压的百姓。”

川军所谓的分田地,不过是租给农民田地,没有买卖权,就相当于把地主的所有权收归了官府,所谓分田地,就是打压世族的一种方式,其实无论田地在谁手里,都是那些佃户农民在耕种。

刘璋听得抽了一口凉气,这样一来,那些百姓受了土地和财产的诱惑,有了官府的保护,还不发了疯的找世族的茬啊?现在的世族哪个屁股是干净的?这样恐怕天下大乱了。

黄月英看出了刘璋的疑虑,笑道:“这个不用急,我们现在可以只追究反叛罪,其他罪名都按以前的大汉律法办,待以后剩下的世族风气好了,在追究其他罪名不迟。

这是普通百姓的民心,我相信,只要这个政策实行,并被百姓信任,那些世族敢反,就是自取灭亡,那些觊觎土地的百姓和已经因为世族叛乱得到土地的百姓,就会成为主公政权最坚定的维护者。

第二是商人,商人唯利是图,商鞅重农抑商的原因,是粮食生产不足,圣人重农抑商的原因,是败坏道德,两者皆有道理。

相对于商人的趋利,百姓的短视都不算什么了,所以拉拢趋利的商人,比拉拢短视的百姓更难,但是并非不可能。

百姓短视,我们就给他们土地,商人趋利,我们就给他们利益,并且让他们知道,只有主公能给他们这种利益,如果主公垮台,他们就别想发财。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手段,第一是培养商业贵族,第二是培养商业下线。

商业贵族指的是依附主公而崛起的富人,最容易的莫过于官员经商,但是我希望主公节制这一点,这一点虽然见效快,但危害甚大。

我建议主公将所有矿产,兵器盔甲制作,耕牛集中养殖等官府的商业,全部下放民间,官府只控制命脉和监督,这些东西一旦发出去,那些获得的商人就会赚的盆满钵溢。

而且我可以给主公保证,通过多个不同商人的作坊生产出的武器,比官府一家生产的武器,质量会更好,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商人一定是效忠主公的,他们已经被打上了主公的烙印。

第二是商业下线,这一点很艰难,但是效果也更好,那就是官府通过匠人房做出无可替代的东西,然后让这些商人拿去卖。

比如墨水,现在的墨水能够维持流动三分之一炷香就不错了,而我的墨水可以维持流动半个时辰,还有主公的印刷,还有翻新的水车。

就像那次在我的婚礼上,那个起重机,如果坏了,我不说方法,就只有好将军那样的人能够把大石归位,这些行业都是赚钱行业。

比如纸张,如果只有主公能生产出又好又便宜的纸,有多少商人会到官府拿货?然后卖了赚钱?

这就会产生无数以纸张赚钱的商人,想一想,哪天曹操打到益州来了,你只要对那些人说,你垮台了,纸就没了,那些商人还不疯掉吗?大量的军饷和粮食会自愿送到主公面前的。

其实束缚商人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这两条是初期的,就是商业还没成型的时候,培养原始商人,以后商业兴盛了,主公麾下成了一个商业体系,只要外面的人打进来,他们就会害怕商业链被斩断,都会支持主公。

当然我听说过以前主公在成都主持的四科举仕辩论,周不疑名扬天下的那场辩论,周不疑说的商业绑架官府,不得不防,但是这已经是很后面的事了,我们还在做原始积累,就不用杞人忧天了。”

刘璋脑袋靠在墙上,定定地看着黄月英,第一次有一种面对一个人傻了的感觉,如果历史上三国的时候黄月英出山,资本主义萌芽在三国就该出现,而且是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

虽然刘璋兴商,但是现在除了成都商业有起色外,基本还是农耕社会,张松的银行整天闲的蛋疼。

而黄月英的两条建议,商业贵族和商业下线,正好是打开商业局面的最好开始,不但兴商,还让商人为己所用。

刘璋现在忽然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自己一直活在阴霾中,原来距离阳光却只有一层黑布。

“以上就是我对内政的建议,钱粮,民心和人才都有了,又有了完全支持自己的百姓和商人阶层,只要中间没有意外,相信三五年之后,荆益二州就是生机勃勃的地方,而且与其他十一州格格不入,只有主公才能驾驭。”

黄月英说着叹了口气:“现在很多人都等着看我们笑话呢,曹操孙权刘备,荀彧郭嘉,周瑜鲁肃,庞统诸葛亮,他们都在等着我们变乱,我们就变给他们看,不但给他们看,还要打击他们一下。

除了这些一般的民生内政,我们得知道我们的目标,主公,下一步准备打哪?”

刘璋一笑:“你不是说了吗?贾诩叫我们打凉州,那我们就打凉州吧。”

黄月英道:“那好,我们在内政的时期,就该准备这一场战争,除了将粮草往汉中调拨以外,我们还得知道怎么打凉州,凉州其他没什么,就是骑兵天下第一,善射善冲锋,他们善射,我们就要比他们更善射。

农耕民族要善射很难,所以我们得另辟蹊径,我已经做出了三种硬弩,共五样用途,一种七发连弩,力气大的士兵一个人可操作,力气小的两个人操作,可用于攻城水战和守城。

一种十发床弩,必须两到四个人同时操作,用于水战和守城,如果要平原攻击,就用弩车装载。

这种大面积远程杀伤武器,是骑兵致命威胁,但是有三个缺点,一是造时长,造价贵,弩机复杂,几乎每个部件都需要准确,这样会产生很多废品。而且一发十箭,命中率差,浪费箭矢。

二是太笨重,除了水战外,主公要带着军队去凉州打仗,这样的大型床弩实在难以携带。

三是难修复,本来制造时间很长,在天寒地冻的凉州,弓弩各部件容易打滑变形,这都是缺点,而且士兵操作复杂,需要默契配合,这些弩兵都需要专门训练。

而比这两种弩造价更贵更难修复和制造的是第三种弩,这种硬弩是单发的,我通过机关构造,将它的射程提高到了五百步,这是许多车弩都达不到的效果,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内熟悉的弩手可准确杀伤敌人。

这种弩我总共也就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