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摩柯别提多郁闷了。

“这什么破表情?”萧芙蓉看着沙摩柯,突然抿嘴一笑道:“沙摩柯大哥,阿爹的病好的差不多了,你明天就带他回家吧。”

“真的吗?”沙摩柯大喜,突然又一愣:“小妹,你什么意思?你不回去吗?”

萧芙蓉笑了笑,站起来道:“我不回去,我要去成都。”

“成都?”沙摩柯摸了摸大脑袋:“去成都干嘛?四科举仕吗?”

“笨。”萧芙蓉斥了一声,昂起光洁的下巴,骄傲地道:“本姑娘是去看美女的。”

沙摩柯:“……”

另一个房间内,周不疑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对张仲景道:“老头,不是吧,你要去参加四科举仕?以你的水平还去参加四科举仕?”

张仲景一边用小瓶子配着药液一边道:“益州牧刘璋在江州举行医学考试,可谓开古往今来之先河,也算是医学上的一次盛会,作为医生,又距离江州如此之近,哪有不去的道理。”

“可是那些出题目的人也未必有你的医术啊。”

“博采所长嘛,说不定还能碰到阿古达神医。”

“……”面对张仲景这种死脑筋,医学狂人,周不疑也毫无办法,只能幽幽地叹了口气道:“人太笨,被人骗死都不足惜。”

刘璋率领军队过涪城入成都,以王甫为首的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刘璋与王甫并马入城,刘璋看着两旁街道迎候的市民,知道是刻意安排,问王甫道:“为什么这么大排场?成都情况如何?”

王甫道:“禀主公,尚好,涪城大战一开,属下就诛杀了于安、赵穗全家,女子全部发配,成都百官都不敢有所异动,主公涪城胜利后,更加安定,只是江州之事让成都豪族人心惶惶,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动静,今天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让那些豪族知道,谁才是西川之主。”

“想的周到。”刘璋点点头:“北方庞羲有何异动?”

“没有异动。”王甫答道:“不仅如此,庞羲还将与江州世族有所牵扯的官吏豪绅押往成都,并请求在巴西也举行四科举仕。”

“事出反常必有妖。”刘璋才不相信庞羲有这么好心,对一旁的王累道:“传命重要的文武官员,今晚后堂议事。”

“是不是太急了?”

“加官进爵,急点没关系。”

退了百官,刘璋与法正王累一起进入州牧府邸,府中人丁不旺,除了丫鬟仆妇,就只有一个四岁大的孩子刘循,这是刘璋的便宜儿子,据说四年前刘璋因为夫人难产而死,迁怒刘焉的情人,也就是汉中张鲁的母亲,杀了张鲁母弟,从此两家势同水火,战事不断。

刘循被刘璋养的白白胖胖的,被丫环拉着站在门口迎刘璋,一看到刘璋的身影小家伙立刻跑了过来,抓着刘璋的衣襟又蹦又跳,显然一个人在家的滋味不好受,看着这个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孤苦伶仃的孩子,直让刘璋一阵心酸。

唉,虽然不是亲生的,就当亲自捡回来的养吧。

第三十七章 续弦

刘循在一旁写字,王累和法正在大厅喝茶,刘璋换了常服出来,看见法正与王累在商量什么,望着自己好像有话要说,一边系腰带一边问道:“说什么鬼鬼祟祟的,见不得人吗?”

法正站起来看着刘循在刘璋耳边道:“主公四年后堂空虚,当续弦正位了。”

“急什么?”刘璋不以为意地说了一句,坐在凉席上随手拿起一卷竹简。

法正坐到他旁边道:“我和王累是捉摸着,公子现在还小,如果等公子长大了,这事恐怕要增加很多变数。”

刘璋视线从竹简上移开,看向法正,正要说“老子娶妻关儿子什么事”,突然一想不对,等刘循长大了,自己娶妻生子,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何况这孩子又丧母,不一定会对后妈有好感,还确实有变数。

法正屁股向刘璋挪了挪靠近道:“主公,这事还有一个好处,主公在江州所为,让各地世族人心惶惶,如果主公这时候纳豪族之女为妻,有助于稳定人心。”

刘璋看了法正一眼,特别窝火地道:“我说你能不能想点靠谱的,本官可不会拿自己的婚姻当成政治筹码,你们有空琢磨这个,还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我们眼前的困境。”

这时王累也凑过来,刘璋丢开竹简道:“就我们西川来说,现在有外敌张鲁,汉中是一定要征的,可是在征伐汉中之前,我们得先解决三件事,首先是安抚豪族,老这么人心惶惶也不是个事,法正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不会为这个出卖自己身体的,其次是四科举仕,既然决定做就一定不能虎头蛇尾,惹人笑话,这是关系我们益州繁荣的百年大计。

最后是发展经济,我们龟缩在西川当然不用花什么钱,养个十万军队,仓库的钱粮多多的,可是要出川那就不一样了,军队至少扩充一倍以上,每年消耗的钱粮数以百万计,可是现在益州就成都周边发达,成都以西,蜀东,蜀南,都只能自给自足,这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出征。

这些都快愁死我了,你俩还有空给我琢磨续弦,麻烦也抽空考虑一下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不?”

“主公有什么主意?”王累问道。

“晚上议事的时候再说。”

刘璋看时间差不多,从席上站起来,这时刘循抬起头来道喊:“爹爹又要出去,带上我好不好?”刘循一脸期盼地看着刘璋。

刘璋叹了口气,走过去摸了一下他的小脸:“循儿乖,爹爹很快就回来。”

晚间,益州重要的官员陆续到来,许多远征的文武连家也没回,交接了职务后就匆匆赶了过来,连饭也没吃,刘璋考虑到这点,让下人准备了晚膳。

黄权、张任居首,严颜、王甫其次,刘璋高坐主位,法正、王累坐在刘璋旁边,见众人差不多到齐,刘璋也不客套,直接道:“各位,如今赵韪乱党已灭,益州大患已除,我们也该想想下一步该干什么了,这不是在正厅,随兴议事,各位都是我益州梁柱,有建议随便提,不用顾忌。”

一众文武却沉默着都不说话,王甫眼见如此,拜道:“主公,属下认为如今益州大局初定,当大兴农桑,屯粮屯甲,以待时变。”

张任道:“主公,末将认为王县令的话甚有道理,但是末将认为在大兴农桑之前,应该先剿除米贼张鲁,汉中本我益州辖地,被米贼窃取,阻断我西川北上交通,当先除之,若与三辅相通,又有汉中沃野千里,必然有利于我们积聚实力。”

张任说完,黄权沉声道:“主公,黄权认为其他一切都可以不急,安定内部才是最重要的,主公说益州大患已除,恕黄权不能赞同,豪族遇到朝廷强力,向来隐忍不发,到了合适时机,他们就会闹事,甚至反叛,此祸远甚赵韪,请主公严加提防。”

刘璋笑了笑道:“公衡,我知你就是出自阆中豪族,为何赞同本官提防豪族?”

黄权义正言辞地道:“正因为出生豪族,所以才不敢不戒慎自律,西川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安定世族之心。”

“公衡赤忱,忠义可嘉,既然如此……”刘璋偏着头考虑了一下:“那这样吧,回头我请成都豪族吃个饭……”

“……”堂下文武面面相觑,惊骇莫名,都想起了江州那一次宴会,刘璋看着这些人的表情还没意会过来,旁边的法正笑道:“诸位大可不必担忧,如果主公真把成都豪族当江州世族一样处置,估计府南河就得改名血河了。”

这时刘璋也反应过来,暗自摇了摇头,俗话说滥赏而不知恩,过责而人人自危,以前刘璋就是太宽松,所以才造成了世族肆无忌惮,而现在自己为了震慑世族,用了堪比汉武酷吏的重典,也难免这群亲信文武都认为自己暴戾,以致自己征询意见,除了几个亲信,没人敢答话。

刘璋索姓避开了这话题不谈,咳嗽一声道:“黄权说的不错,虽然赵韪已灭,益州内患仍在,应该对豪族子弟提高警惕,那本官就宣布一道命令,从今曰起,黄权去将军职,加封张任为益州上将,领威武将军,接收黄权麾下全部东州兵,屯驻涪城,拱卫成都。”

刘璋命令一下,堂下一片哗然,黄权面容抽动了几下,低着头拜道:“属下遵命,明曰就与张将军交接兵符。”

“黄大人是否对本官有怨言?”刘璋笑着问道。

黄权一拜道:“如今益州世族人心多怀叵测,黄权身为世族子弟,自当避嫌,属下没有怨言。”

“哈哈哈。”刘璋朗声大笑起来,对着一众文武道:“你们以后说话,千万不可像黄公衡一样虚伪,明明对本官有怨言,却不敢明说,要是都这样说话,本官以后岂不是听不到一句真话?黄权乃涪城大胜的功臣,我就这样把黄权撤了,恐怕不止黄权,许多人都有怨言,其他有功之臣也会寒心,豪族更加恐惧,这益州岂不要大乱了吗?要真如此,王累第一个就要泣血而谏了,我可受不了。”

刘璋说着转向旁边的王累:“是不是啊?”

王累一下子局促起来,其他成都的官吏听说刘璋江州斩下两千多颗人头,都以为刘璋变得暴戾无情,现在听了刘璋的话,不禁松了一口气,原来自己的主公还会开玩笑,开始紧张的心也舒缓下来,跟着刘璋呵呵笑了几声。

刘璋看了一下众文武的表情,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至少自己的形象暂时得到改观,这些官员在自己面前不用谨小慎微了,接着道:“公衡,本官知道你是一个文武全才,上马领军,下马治民,我现在只想问你的意思。

如果你想治民,我就会如先前所说,下你所有兵权交给张任,然后将益州全部钱粮、赋税交给你,执掌益州所有民政。如果你想领军,我升你为征西中郎将,与张任同为上将军,公衡,你看如何?”

第三十八章 席地而坐

堂下文武一阵交头接耳,对黄权羡慕不已,刘璋的任命,无论领军还是治民,对黄权的加封都已到极致,黄权更是感动莫名,出席伏拜道:“黄权何德何能,以阆中一小吏得主公如此信任,黄权愿去所有兵权,为主公整顿益州民生,肝脑涂地,不负主公重托。”

“末将叩谢主公。”张任也出席伏拜。

“你俩干什么,不是说了今晚随兴的吗?快滚回去。”刘璋不耐烦地挥手。

黄权与张任对视一下,一腔激情瞬间化为乌有,悻悻地退回了座位。

“此次涪城、五溪之战,无论是随军的,还是留守成都的,都有功劳,都有封赏,黄权迁治中从事,掌益州民政,王甫正式执掌成都令,隶属黄权,除了管理成都民生,还要确保成都囤积的粮草军械。

张任加封上将军,负责整顿训练东州兵,邓贤接替张任帐下督护职,接领绵竹关以西的成都防御,严颜领征西中郎将,负责训练赵韪降兵,涪城一战各将领,雷铜,刘璝,冷苞,杨怀,高沛,皆升校尉,张松的任命待会再说,其他成都留守文武皆加俸两成,涪城上东城门的文官加俸五成,至于孝直与王累嘛,不另封赏,诸位有什么异意没有?”

王累面无表情,法正撇了撇嘴,只有张松面含得意之色,只没想到自己这么出类拔萃,主公还有特别任命,其他文武一起下拜谢恩。

刘璋正笑着说话,忽然感觉头隐隐作痛,按了按太阳穴,双手用力抹了一把脸,让头脑清醒一点,“好了,封也封完了,现在告诉你们要做什么事。

黄权说的不错,豪族人心叵测,王甫你去通知成都世族族长,半月后就是西川的鬼节,本官要在东灵台祭天,让各族族长自愿出席,另外准备一下四科举仕的事情,两个月后江州通过复试的考生就要到成都来了,别到时候我们这边出的题和考试项目比江州水平都不如,那脸就丢大了。”

“是。”王甫躬身应答。

“王甫说的话不错,打铁也得自身硬,我们益州当大兴农桑,如今中原大乱,三辅之地民不聊生,许多难民逃到荆益二州,黄权,你要好生做好收容工作,益州东部和成都西部甚是荒凉,你可以鼓励他们去开荒,开出来的地都是他们自己的,三年免税。”

“是。”

“那好,今天就议到这。”刘璋从座位上站起来:“诸事繁杂,各位就先回去,黄权张任王甫张松留下。”

四人随同刘璋和法正王累入府,七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刘循听到刘璋回来,从睡房里跑出来,摇着刘璋肩膀,用稚嫩的声音道:“爹爹,教我写字?”

刘璋摸着刘循的头道:“爹爹忙,循儿先自己写好不好。”

刘循小脸垮着,不高兴的走了。

刘璋摇摇头,转对六人道:“把你们几个留下,主要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你们商量,我决定扩充西川的军队,在稳定内部后正式出川征战。”

张任、严颜等俱是一喜,黄权、王甫也带着欣慰的笑容,主公终于正式决定参与诸侯争霸了,也就是自己的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张松兴奋地盘了盘腿,心里激动莫名,自己一腔才华啊,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刘璋却没几人那么兴奋,忧虑地道:“军队出川,牵扯甚广,到时候需要西川这架机器完全运转起来,首先就要扩充军队,这件事交给张任、严颜,你们在目前军队的基础上,扩充二到三倍。”

“是。”张任、严颜朗声应答。

刘璋点点头,继续道:“扩军是小事,重要的是粮草问题,西川安宁,经济发达,可是一旦陷入战争,钱粮的消耗必然巨大,大兴农桑是必要的,可是那见效太慢,收效也不大,我的意思是要振兴商业,目前成都的商业已经很发达了,我觉得光靠丝、茶、五谷、布匹等常规货物的交易已经不能让成都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开拓新领域。”

黄权皱眉道:“主公,虽然自我朝孝文皇帝,晁错提出贵粟政策起,商人地位大大提高,可是地主豪绅还是以土地为根本,轻贱商业,五谷布帛赚的银钱基本都用于购置土地了,他们不大可能开拓什么商业领域。”

刘璋点点头道:“公衡说的有理,所以这件事必须官方带头,用牧府的钱款置办官家商号,王甫,你回去试试,比如我们巴蜀有名的蜀锦,看看能不能一些人选料,一些人顺丝,一些人织布,一些人绣花,一些人负责销售,然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手工的流水线作坊。”

“流水线作坊?”王甫一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