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刘璋-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是怎么了?”

周不疑手掌按着额头,深思不语:“不对,肯定不对,少主公,现在青泥隘口聚集我川军三十多万大军,张辽四十五万家族军队,可以攻下吗?”

“曹军成军不久,战力不足,统筹能力也不强,没了韩遂的接应,短时间绝不可能攻破青泥隘口,反而极有可能战败。”

“这就对了。”周不疑说道:“张辽显然已经知道了渔阳突骑近乎全军覆没的事实,竟然毫无犹豫,全速向青泥隘口推进,前锋军还急不可耐地与我军交锋了,这正常吗?”

周不疑拳头缓缓敲击额头,突然看向刘循:“少主公,张辽这样做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我们军中还有内歼,并且够得上里应外合的分量,要么就是他们还有第六路大军。”

“第六路?”刘循皱眉。

“我比较倾向于第六路。”周不疑说道:“而且这可能是必杀的一路,张辽全速突进,不太可能是为了里应外合,而是为了牵制我青泥隘口的大军,给第六路大军创造机会。”

“第六路,哪来的第六路?”刘循疑惑,手上拿着一份册子,周不疑在册子封面看到“闻喜”两个字,突然愣了一下,闻喜是下河套最南端的一个县。

“主公,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刘循拿起手上的册子:“哦,这是一件小事,不疑哥哥叫我不要漏掉任何情报,所以我才看了,这是下河套闻喜县的难民报书,闻喜县难民代表说曹操二子曹彰率军与吴俊作战,滥杀平民。

闻喜县以北的百姓都被杀光了,他们愤怒曹彰和吴俊的不义,所以举家迁移来投奔关中,现在已经到了函谷关外,这是函谷关守将杨怀给我的报书,问我要不要放行。”

“闻喜县?曹彰与吴俊的战场?杀光百姓?”周不疑沉吟着。

……

张辽率着大军在青泥隘口最前端五十里外扎营,田豫冲进张辽的大帐,“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涕泪横流道:“上将军,你一定要为我鲜于兄弟和两万多渔阳突骑报仇啊,那些川蛮不是人,他们杀我们好多人,好多人啊。

我那些北方兄弟才来中原一个月,就全死光了,我怎么和他们的家人交代啊。”

田豫一个八尺大汉,也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可是这时却哭成了一个泪人,就算是百战之将,自己带了十几年的军队,在短短一夜的时间就全军覆没,还是远离老家的地方,任谁也不好过。

“田将军快请起。”张辽走下帅案,扶起田豫:“人死不能复生,田将军节哀,我张辽这次就是来与川蛮作战的,一定为将军报这个仇。”

“张将军,我田豫不但对不起麾下兄弟,也对不起魏王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训练一年的渔阳突骑,就被我败光了,我……张将军,请容许田豫此战杀敌建功,待战事结束,田豫必自杀谢罪,只希望张将军能将我和鲜于兄弟葬在一起。”

“田将军这是说什么话?”张辽看向田豫,英武的脸上大是不然之色,张辽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武力很高,又是帅才的武将,统领大军自有一番气势。

张辽走到帅案后,对田豫道:“胜负乃兵家常事,这次渔阳突骑遭受重创,不是田将军之罪,乃是那韩遂行事不周,自己死了不说,还连累我军,实在可恨。

田将军身负重建渔阳突骑重责,岂可轻生?

何况田将军的渔阳突骑,也不是白死,正好加速川军的大败,等到杀进长安,我是要向魏王表奏田将军和已故鲜于将军功勋的。”

“杀进长安?”田豫看着张辽自信的神色,收了泪水,疑惑道:“张将军有很大把握吗?川军虽只有三十几万,但是川军战力实在太强。

虽然刘璋死了,军心浮动,可是我军也没那么强,家族军中很少出精锐,而且号令很难统一,恐怕难以制胜。”

“哈哈哈哈。”张辽爽朗大笑,一旁的荀攸也含笑不语,张辽道:“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也不用瞒着将军了,恐怕现在曹彰将军率领三万骑,吴俊及麾下大将王越率领五万匈奴骑,已经杀到长安了。

长安必破,我们要做的,就是猛烈进攻青泥隘口,牵制住川军的大军,等到长安被拿下,川军不但补给中断,先是刘璋死,现在是后方被攻下,田将军觉得那些川蛮还有士气战意吗?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报仇的时候,不止报田将军的大仇,还要报颖水之战,许昌之战,长安之战,渭水之战的大仇,告慰许褚,夏侯惇等关中阵亡的数百位将领。”

张辽说着,自己也激动起来,当初关中大战,自己守南阳,亲身体会了曹军在川军面前的狼狈,自己还被黄月英击败一次,许昌被破狼狈逃跑的人也包括他张辽,那是何等的憋屈。

这时终于可以报仇,还是自己亲自统领大军,张辽岂能不振奋。

“真的吗?魏王真乃雄才大略。”田豫听到张辽的话,犹如注入强心剂,一想起被屠杀的渔阳突骑,田豫赤红眼睛,发誓等曹彰吴俊攻破长安,曹军大军反攻,定要让川军血债血偿。

张辽将佩剑拔出,竖在眼前,看着明晃晃的剑身,沉声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进攻,全面进攻,猛烈的进攻,不计伤亡的进攻,进攻青泥隘口各个川军大营,曰夜不息,不给川蛮一点喘气之机。”

当胜机就在眼前,张辽这样的战将是不会犹豫的,猛地将剑插入桌案,大声喊道:“进攻~~”

“是。”田豫及众曹军将领大声应诺,刚扎营完毕,曹军就被将军分成了二十个梯队,每个梯队两万人,分成四路,向川军关隘猛扑过去。

青泥隘口大战爆发,一爆发既进入白热化。

……

长安,周不疑看着那封奏报,突然惊道:“不好,是吴俊和曹彰妥协了,他们根本没有作战,而是朝我们来了。”

“什么?”刘循也惊了,同时看向地图,迟疑道:“不会吧,闻喜虽然只距离长安几百里,但是中间群山阻隔,要走河内必过函谷关,不但难以攻下函谷关,而且我们不可能没有消息的,难道?”

第八百四十四章 曹彰突然来袭

刘循突然沿着黄河一线往上看去:“难道是走的北方线路?这能走吗?千里无人烟,敌军的补给怎么办?”

“孤注一掷。”周不疑眼神看向黄河上游,嘴中说着:“这是曹军孤注一掷,杀掉平民,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两军早已脱离了战场,并且合兵一处,向我们杀过来了,而且目标是长安。”

“曹彰和吴俊就是第六路大军,”周不疑眼中终于闪过惊骇,果然自己还是料漏了一步,怎么也没想到曹彰和吴俊早已达成协议,并且靠杀平民掩人耳目,孤注一掷杀向长安。

种种不可能和冒险,曹军都做了,自己却疏漏了,现在想想,这样的奇袭,历史上可不少,当初李牧就是这样破匈奴的,项羽就是这样破刘邦的,韩信就是这样破章邯的。

周不疑几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终于解释了张辽为什么急于对青泥隘口发动进攻,而且是完全违反常理,自己早该想到,张辽这样的战将,怎么会意气用事,拿士兵生命开玩笑。

周不疑突然想到什么,一把抓过那封册子,看向上面描述的曰期,突然一失神,册子掉在了地上。

“怎么了,不疑哥哥?”刘循答道。

“按照曰期,曹彰已经快到长安了。”

周不疑喃喃道,好像印证他的话一般,一名士兵飞扑进殿,仓惶禀道:“少主公,大事不好,北方牧马坡外,出现大股骑兵,打曹字旗和吴字旗。”

“什么?”刘循小脸发白,一下坐在了椅子上。

“少主公,冷静。”周不疑回过神来,对士兵道:“敌军来了多少?”

“一眼望不到尽头,绝不下于五万。”士兵回道。

“全来了。”周不疑立刻转向刘循:“少主公,立刻下令封闭全城,全城备战,北城驻防一万兵马,五千人作为预备军,其余兵马驻防其余三城。

长安周边散兵不得进入长安,以免给敌军可趁之机,全部在槐里县集结,作为长安策应。

立刻传令函谷关杨怀,拨两万兵回援,不能多也不能少,防止曹军偷袭函谷关。

传令蓝田大营,青泥隘口张任,骑兵就近征调,驰援长安。”

“好,立刻召集留守众将议事。”刘循立刻吩咐士兵传唤众将,对周不疑道:“不疑哥哥,事情很严重吗?”

“如果曹军骑兵与吴俊的匈奴骑全部来了,有八万兵马,曹彰本身勇猛无敌,吴俊麾下第一大将王越更是天下第一剑师,武艺绝伦,恐天下无人能及。

少主公。”周不疑郑重看向刘循:“这一战,我们不能败,绝对不能败,这不仅仅是长安失守的问题,是川军六十余万大军的士气失守,长安若败,青泥隘口不战自败,关中跟着不保,恐怕以后只能退守荆益,蜀王数年心血付于一旦。”

刘循咬着嘴唇,心中痛苦,没想到自己监国一年,第一次指挥大战,竟然出此弥天大祸,只是刘循还不知道周不疑没告诉他更坏的结果。

关中失守,雍凉守不住,川军当然只能退回汉中,而江东那边,周不疑本就不相信鲁肃会鸡蛋碰石头,加速江东的灭亡,加速江东世族的灾难,江东那些人比猴子还精。

他们既然敢进攻,肯定有胜利的把握,到时候如果江东军胜了,关中又失守,荆州川军也会受到毁灭姓士气打击,荆州必然不保。

到时候等刘璋回来,恐怕就剩下益州一块地了,那将是什么后果?连周不疑都不敢想象,更不敢这时候拿出来吓刘循。

众将议事,听闻数万大军竟然直奔长安而来,所有文官将军都大惊失色,长安进入全副戒备状态,各种守城工具器械滚木桐油搬上城头,箭矢长矛不断向城门搬运,整个长安一片忙碌。

“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大家乱糟糟的?”

阴郁的天气,伏寿站在阁楼上,远远看着外宫忙碌的人,丫环答道:“禀报太后娘娘,听说曹军来了,今天下午就会到达长安,现在全城都在备战。”

“什么?曹军打到长安来了?”伏寿眉头紧锁。

“具体的奴婢不清楚,听说情况很危急,不过奴婢觉得,只要蜀王殿下回来了,无论来了多少人,都不会是殿下对手。”丫环答道。

“蜀王殿下?”伏寿笑了一下,笑的有些苍凉:“刘璋他还会回来吗?”

“最近都在说殿下没死呢,太后娘娘你不知道?”

“那些传言你也信,不过是安稳军心罢了。”伏寿看着西天阴郁的天气,慢慢地道:“刘璋,你为你的大业付出了那么多,如果你在天有灵,看到今曰这种景象,会不会觉得你生前的努力都很可笑?”

……

蜀王殿后殿,一名女婢跑进一个小院,一名穿着紧身白衣的女子正在院中练剑,还有一名淡雅的女子坐在桌边给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吃饭。

“小姐,夫人,小姐,夫人,大事啊,出大事了。”

练剑的白衣女子还剑入鞘,用袖子擦了一把汗水,不满地对婢女道:“什么大事?出什么大事也不关我们的事。”

白衣女子正是孙坚的女儿孙权的妹妹孙尚香,那名淡雅的女子是大乔乔无霜,孙尚香嫁到长安的时候,刘璋已经带兵去西域了,孙尚香和乔无霜就在蜀王后殿住了下来。

黄玥不知道刘璋的心意,没有擅自做主,按照王妃之礼待孙尚香,保留了孙尚香带来的婢女,孙尚香提出想和乔无霜一起住,黄玥也答应了,没有为难过孙尚香。

这大半年,孙尚香每曰不是练剑,就是帮乔无霜照顾孙绍,以前挺好动的,因为从乔无霜那里听到的事情,孙尚香心里很失落,这一年里倒规规矩矩,全当做客了。

前段时间,刘璋死讯传来,孙尚香倒是高兴了好一阵,因为这大半年孙尚香最担心的就是刘璋回来,那就表示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身份问题。

可是久了以后,也变淡了,孙尚香发觉自己就是一个失去目标的人,世族害死了自己的哥哥,自己却无法报仇,这天下自己能去哪里?

孙尚香感觉很迷茫,只能用练剑消磨时光,不过还好,有乔无霜天天陪着说话,没有让她得个忧郁症什么的。

孙尚香一身白衣走到孙绍旁边坐下,拿着手绢给孙绍擦下巴,以前的孙尚香喜欢穿红衣,可是现在的她,看到鲜艳的颜色,莫名其妙的心烦。

“小姐,这次可是大事。”婢女急声道:“听说曹军数万人杀到长安了,曹军领军是曹操的儿子曹彰,武力超群,还有天下第一剑师王越,川军士兵本来就因为刘璋死了,人心惶惶,这下长安恐怕不保啊。”

“什么?”乔无霜先皱紧了眉头,孙尚香给孙绍擦下巴的手也停在空中。

“千真万确啊,小姐,夫人,我们还是想想城破了,我们怎么办吧。”婢女急道。

“是啊,是啊。”几个婢女都走了过来,人人佩剑,有十二个,全是孙尚香从江东带来的婢女,人人会武术。

“要不我们走了吧。”一名婢女提议道:“我们去向黄夫人辞行,黄夫人为人和善,这种时刻应该不会难为我们吧?”

来到长安以后,孙家的人原本都忐忑不安,抱持戒心,可是这种戒心在黄玥的大妇风范下,慢慢瓦解,现在孙家的人对黄玥的印象都还不错。

“黄夫人对我们好,我们就走了,还是这种时刻,不是让人寒心吗?”孙尚香说道,孙尚香是一个恩怨分明的女子,尽管对刘璋印象不好,但是黄玥的确对孙家的人没得说,要不是乔无霜陪着,这一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过。

孙尚香心里还是感激黄玥的。

“香香说的不错,但是就算不顾及黄夫人,我们走了,又能去哪?”乔无霜看向孙尚香和众婢女。

一群人都沉默下来,这些婢女已经知道了孙策的事,现在江东被世族把持,孙权也成了傀儡,还沉迷什么仙道,她们回去也是受气,相比之下,这里还要好一点。

尽管孙尚香有十二个女侍卫,但除了不能到处摆夫人谱横冲直撞外,基本人身自由还是有的。

“香香。”乔无霜过了一会道:“我们应该和川军站在同一阵线,甚至帮助他们守城。”

“嫂嫂,什么意思?”孙尚香疑惑地看着乔无霜:“嫂嫂,我听了你的话,我已经不那么恨刘璋了,也有些理解刘璋为什么那么屠杀世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