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郑屠-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没完,太子还让他们为朱武和帝姬带来了一个人。

“这位是宫中的太医刘思本刘太医,最擅长保胎安神,”陈邦光指着一名中年男子说道,“太子殿下挂念帝姬的身子,特意进宫请求圣上,点名要刘太医来为公主保胎的。”

朱武和帝姬更高兴了,要陈邦光一定要向太子转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随后,朱武热情的款待了陈邦光等人,帝姬赵金奴有孕在身不便久留,礼节性的见过众人后她便在朱武的关照下被人送回了住处。

在回住所的路上,赵金奴一边听着刘太医为她详细讲解着孕期需要特别注意的方方面面,一边满脑子都在飘着夫君朱武那和善可亲的面容,一瞬间,她真的觉得她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她不但嫁了一个好男人,这个好男人还与自己的父亲、大哥和朝廷建立了这么友好的关系,她不禁轻轻的摸了摸已经微微隆起的肚子,心中暗暗念道,“我的孩子,你的爹爹一定会成为大宋一代名臣的,他也会是咱们娘俩这辈子的骄傲……”

陈邦光第二日便要告辞返回,但朱武不同意,他说你们要这样回去了岂不显得我不懂礼数?不行,说什么也要等年后才能走。

当然,陈邦光也不是非要急着回去,当初太子临时起意要派人慰问朱武和公主,这个差事不知怎么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快过年了又是天寒地冻的他当然不愿意来,可没办法,太子让他来他就得来,而且为了能达到太子目标,他这一路是紧赶慢赶,风雪无阻,吃尽了苦头才好歹在年前三天赶到了杭州。

如果现在回去,这年也赶不上了,路上那滋味想想都难受,那比得了在杭州好吃好喝还能过上个舒舒服服的新年呢?不只是陈邦光,使团中的其余人也不想走,眼看朱武坚持不让他们走,他们自然稍稍推辞了一下就欣然接受了,而朱武接下来的款待也让他们着实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朱武不但一天一小请,三天一大请,更是命人带着他们游遍了杭州与苏州城的著名景点,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时的苏杭虽然少了几分绿树花朵的衬托,却也有着别样的冬季风光,直让陈邦光等人是流连忘返,心中更是对朱武的好感上升到了极点。

在陈邦光一行中,也不全是跟朱武第一次打交道的人,其中有一个也算跟朱武相熟,此人叫王洪亮,乃是太子赵桓的贴身侍卫之一,当初在朱武率军赶到救下太子时他便跟在太子的身边,而在接下来长达数个月的平定房山贼寇中,作为太子贴身侍卫的他也不知跟朱武打过多少次交道,故跟朱武极为相熟,此次太子将他派给了陈邦光,直接保护陈邦光的安全,以示对陈邦光的恩宠。

朱武一看“老熟人”王洪亮来了也是很高兴,单独跟王洪亮碰过好几次杯,可是让王洪亮脸上倍儿有面子。

陈邦光与王洪亮等人玩的非常开心,不知不觉眨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陈邦光一算不禁吓了一跳,居然不知不觉间已经在东南“玩了”快二十天了,饶是他再舍不得离开天堂一般的杭州也不得不走了,因为太子那边还等着信呢,再不回去就等着太子爷发怒吧!

陈邦光当即向朱武再次辞行,吴国公啊,谢谢您老的款待,下官等人真是感激不尽,我们真得回去了,再不回去恐怕这乌纱帽就保不住了,您老就放我们走吧!

朱武叹了口气,好吧,那你们就走吧,今晚我再给你们办场欢送会,大家好吃好喝明天一早再走也不迟。

陈邦光心里那叫一个感动,还是吴国公会心疼人啊!

这欢送会说办就办,朱武还找来了一大帮手下陪着陈邦光等人,众人都是可了劲的灌他们,把陈邦光等人灌了个晕天晕地。

当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喝了七八成醉的王洪亮突然觉得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他赶紧醉醺醺的站起身子要去解手,按理说是应该有人陪着王洪亮去的,但不凑巧,一直陪着王洪亮喝酒那位已经喝趴下了,别的桌上的人也没发现这边的动静,所以就只有王洪亮一个人摇摇晃晃的凭着记忆去找茅房。

你说一个醉汉还有啥“记忆”可说?王洪亮晕头转向的找了一大圈竟突然发现自己迷路了,不但茅房没找到,还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可把王洪亮给急坏了,肚子里的翻滚是越来越厉害,眼看就要拉在裤子里!

此时王洪亮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手忙脚乱的跑到一片花丛里就解开裤子蹲了下去。

扑哧……扑……扑哧!

顿时,无比的爽快从他的菊花穿过他的肠胃直达大脑……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拿什么擦呢?

王洪亮借着月光左看右看,半天也没找到个可以用来擦的玩意,罢了罢了,要不就先别擦了……,王洪亮把心一横,忍着恶心提上裤子就走,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去找到个软物后再去茅房重新擦一下吧。

结果他走得急,又不识路,在一个拐角处便只听一声“哎呦”,原来是与一个人撞在了一起。

“谁啊,走路不看路啊!”对方看来被撞得不轻,揉着脑袋嚷道。

王洪亮赶忙一边看向那人一边道歉,恰巧在王洪亮脑后上方挂着一个灯笼,烛光很明显的照映出了那人的容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话到一半他的声音突然止住了,只见他瞪大眼睛看着那个人,眼中写满了无比的震惊以及……恐惧,那个眼神,就像是看到了鬼一样!

对方显然没看出他是谁,因为夜色太深,那灯笼又在王洪亮的脑后,正好把王洪亮的面容遮挡在一片黑影里,他只是闻到王洪亮身上浓浓的酒味不禁皱了皱眉道,“呦,喝这么多,走路小心着点。”说罢,他便错开身子绕过王洪亮继续走起了自己的路。

王洪亮这才回过神来,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顿时激起了满头的冷汗,酒劲也几乎吓醒了一半,他也不再犹豫抬脚便走!

直到此时,刚刚走过去的那位脚步突然停住了,只见那人猛地转回身子,疑惑的看着王洪亮的背影,眼中若有所思……

王洪亮疾步如飞,在接连走错了好几个地方后终于逐渐接近了刚刚饮酒的地方,他要快点去,去找到陈邦光,把自己刚刚所见到都告诉他!

但就在他距离饮酒处已不足二三十步,耳边也几乎已经可以清楚的听到从哪里传来的笑声的时……

突然,就见从路边的黑暗中猛地窜出来几个如鬼魅一般的人,还不待王洪亮反应过来,他便只觉头一沉,意识便陷入进了无尽的黑啊之中……

过了一小会,便见有一个人慢慢走到了王洪亮所躺之处,看着他沉默无语。

打倒王洪亮的黑影人中的一人立刻单膝跪倒道,“王爷,属下大意,差点坏了王爷的事,属下真是该死!”

那人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也是大意了,竟忘了此人当日是见过你的。”

黑影看了王洪亮一眼,“这个人……?”

那人淡淡道,“安排的像一些,不要露出破绽。”

说罢,此人便慢慢转身重新往饮酒之处走去。

黑影似乎是想了想,随即一招手,便与另外几名黑影人抬起王洪亮走向了院子深处,月光皎皎照映在他的脸上,只见他是一个相貌很普通的年轻人,但他的样子,怎么就那么像半年前那个向太子与朱武告密的房山贼寇……“李三”呢?

王洪亮死了,死因很明确,因为醉酒失足掉进了水池。

陈邦光唉声叹气,不知回去该怎么跟太子交待。

朱武也是有些伤感,命人给了陈邦光五千贯钱,要他回去转交给王洪亮的家人,他说,若不是他硬要强留陈邦光等人玩了这么多日子,若不是他非要再举办一场什么欢送会,王洪亮肯定是不会发生这个意外的,所以他也有责任,这些钱就当是他对王家人的补偿吧。

陈邦光很感动,在草草收了王洪亮的尸体后,他们终于启程踏上了返回东京的路途……

613,大战京东(16)

(不幸的消息,本人的账号被封了,封禁时间到2999年12月31日,我X!也就是说,以后大家再也看不到我在书评区说话了,哪怕是自己的书评区也不行。我会尽快注册一个小号的。)

送走了陈邦光一行,朱武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只道这一次真是好险,差一点就毁在王洪亮身上,他的思绪也不禁回到了几个月前……

当日因为“李三”的“告密”,助大军一举捣毁了房山贼寇与郑临风的地下火器交易,在大战得胜后,太子极为高兴,不知怎的,他的脑子中突然就想起了那个“李三”,要朱武将“李三”带来,他要亲自犒赏。

自己当然不能把“李三”交出来,因为房山贼寇中压根就没有“李三”这个人,把他交给太子,早晚要露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三”消失!

于是自己只好说“李三”已经意外死在了围剿房山贼寇的战斗中,此刻已将计就计把人头高高挂起在了军营内示众。

太子感叹不已,又命人立刻传来李助,他要亲自问一问李助那“李三”的身份,好命人去给“李三”的家人送去些钱财,也好显示太子的重情重诺。

当然,李助是对这个根本不存在“李三”一问三不知的,不过还好,李助是个聪明人,在自己的一个眼神下就回过神来,然后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一拍脑袋道,“小人这脑子真是不好使了,确实有李三这人,不过……小人也不知道他来自哪里。”

虽然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自己知道太子还是起了疑心的,太子还暗中命人调查此事,幸好,当日跟着李助去接应火器的那些人都已被处死,“李三”号称所在的那个房山贼寇的分部也已全部剿灭,“李三”的人头也因为连日的暴晒导致腐烂而分辨不出,这才……

朱武收回思绪,暗暗下定决心,这事还好被及时控制住了,否则后果是大是小还真不好说,这件事也等于给自己敲响了一记警钟!

他当即下令所有人手将所有大大小小的细节重新检查一遍,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时间飞快,眨眼就出了正月,大地回春,天气在渐渐转暖,时间也到了朝廷计划平定京东路的日子。

二月初一,皇帝召集起大臣们商量具体的开战计划,诸多细节很快就被敲定,朝廷大军早已就绪,粮草等也已准备妥当,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剩让朱武率领二十五万岐山军赶赴京东前线与朝廷大军会合了。

看起来一切都在按朝廷当初招安朱武时的计划在进行着,唯一的不同是朱武所表现出来的归顺之心彻底的打动了朝廷,若按朝廷原本的计划,在朱武率领大军离开两浙路并帮助朝廷基本平定了京东贼寇后,朝廷就会暗中在调集南方诸军包围两浙路,然后朝廷同时对朱武大军和两浙路发动突然袭击,便可将朱武也彻底连根铲除!

只是以如今的状况看,这个计划的继续实施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无论是太子与郓王,还是蔡京、童贯与郑居中等大臣都明确反对再执行这个计划,他们都认为朱武是个“忠臣”,只需要在平定京东贼寇后履行承诺赐给朱武想要的一切,两浙路就将和平光复,强悍的岐山军也将成为大宋手中的力量,在接下来要进行的收复燕云十六州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皇帝本身也不愿意再对朱武下手,既然大家都不同意,这个计划便被废止了,皇帝仅仅是下令两浙路周边的军队只按往常一样保持一定的警惕即可,切不可做出让岐山军误会的举动。

不过,皇帝与大臣们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决定在向朱武下达命他率军北上的旨意的同时,还要再给朱武派去一个监军,以监督朱武是否真的派出了足额的二十五万大军,并监视朱武看他是否是真的在全力在为朝廷平定京东贼寇出力,还要督促朱武别偷懒,让岐山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京东前线,别耽误了朝廷的剿匪大计。

当然也有大臣对此表示了忧虑,他们担心此举会让朱武觉得朝廷并不信任他,会伤害到朱武的归顺之心,可是,要不派监军去监视他的话也真有点不放心,那要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既不会造成朝廷与朱武的误会,也能起到监视朱武的作用呢?

众人想来想去立刻就有了主意,朱武不是说要朝廷负责他那二十五万大军的粮草吗?那正好可以以此为借口,派出一员大臣以“钱粮调度”的名义进驻岐山军,明着是代表朝廷帮助岐山军调度粮草,暗中则既能用粮草掐制住朱武的咽喉,也能用粮草的动向来摸清岐山军的行动进度,一举两得!

皇帝对这个提议非常满意,而在究竟派谁去这个问题上,大臣们却有了分歧,因为这个人选除了监视朱武外,还有一个别的隐性作用,那便是可以通过其继续加强与朱武的联系,太子一方希望以此来继续巩固与朱武的联盟,郓王一方则希望通过其增进与朱武的合作,争取把朱武彻底拉向自己的一边,所以,这个人选也是至关重要的。

太子与郑居中等人推荐的是“太子舍人”程振,理由是派出去的这个人选越是与朱武相熟,则越能减少朱武的抵触,程振曾随太子征战京西,征战中便是主要负责的钱粮调度,而因为他的忠于职守与超强的责任心,从没有在钱粮问题上给太子和朱武造成丝毫的麻烦,朱武就曾数次对太子说过,他要是能有一位像程振这样的钱粮官就好了,足以看出朱武对程振的喜爱。所以派谁去都不如派程振去,可以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郓王和童贯等人则坚决反对这个提议,他们的理由很简答,程振官位不高,资历太浅,根本不足以担任这种重要的任命。他们推荐的是王黼,他们认为当初就是王黼代表朝廷招安的朱武,若按科举门第法来看,王黼还得算是朱武的半个“恩师”,而双方自在朱武受了招安后也一直关系不错,加之王黼官职也高,派他去也能显示朝廷对朱武的重视,竟然派了这样一员大臣专门负责为他调度粮草支持他。

皇帝思考片刻就决定同意郓王和童贯的意见,派王黼去东南!

王黼领旨谢恩,对皇帝郑重承诺一定会竭尽所能完成任务,监视着朱武让他老老实实的把二十五万军队带到京东路去!

郓王得意的瞥了太子一眼,只见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