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郑屠-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救他,却又会破坏议和。”

郑飞摆摆手,“我既不准备派人去救,也不准备攻打大名府,而是准备把他从那个什么耿南仲的手里当作议和条件要过来。”

朱武一惊赶忙道,“统帅不可,从现在的种种迹象看,那耿南仲应该是个主和派,否则也不会被赵桓派来前线议和,李纲又是主战派,两人极有可能不对路,若您讨要李纲,必为耿南仲所猜疑,甚至成为他进一步治罪李纲的借口,到时候想救李纲只怕更困难了!”

郑飞一笑,“我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你们听我说,我准备……。”

耿南仲一行终于顺利的抵达了大名府,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牢房,见了见李纲,

由于耿南仲命令别人都不准在场,所以他们的谈话内容没有人知晓,只知道耿南仲离开牢房的时候脸上还残存着得意和痛快的笑意,只知道在他的授意下,李纲的牢房很快就由夸大干净且备有床椅被褥的“高干”牢房,变成了阴暗潮湿只有草芥的破烂牢房。

姚古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赶忙去牢房查看,目睹这一切之后姚古勃然大怒,接着就要去找耿南仲理论,却又被李纲拦住了,李纲又对姚古说了什么还是无人得知,只知道姚古一脸悲愤的离开牢房后直接回了自己住的地方,当夜大醉。

耿南仲在接见了大名府及周边一干大小官员,一番联络感情与觥筹交错后,他终于第一次登上了大名府的城楼,但见城内到处是残垣断壁与地上被巨石撞击后所留下的大坑,城外的天道军营地联营百里,延绵不绝,数百架投石车在阵前一字排开,散发着震人心肺的气势,战旗猎猎,军阵惊人,不由心底又惊又怕,心中直暗叹幸亏议和,也幸亏阻止了李纲的自杀式行为,否则一旦与贼寇彻底开战,大宋必不保矣!

随后,耿南仲下令,通知天道军,可以议和了!

接下来的议和进展的很顺利,由于郑飞他们早已知道了大宋的附加条件,并已有了完全的应对之策,双方在谈判上都是直接步入正题,讨价还价,并很快就有了结果。

耿南仲很高兴,虽然在一些曾被姚古认为地理位置非常关键,要求他必须要回来的州县上并没有与对方谈成,但却从对方手中比此前总的目标多要回了四个州县,这就是胜利,谁会去管这四个州县的是不是很重要呢,待他日后回到东京,这就是表明谈判大获成功的依据,

而眼看谈判终了,只待回报皇帝得到皇帝的肯定就算大功告成时,耿南仲却遇到了一件很意外的事情,他在谈判结束后正准备返回大名府,刚出了天道军统帅的帅帐,却被一个骑马的将军拦住了,

“此人叫做庞万春,乃是郑临风亲卫军的头子,也是他的心腹。”旁边立刻有人为耿南仲小声的说道,

耿南仲恍然,客气的对庞万春说道,“不知将军为何拦我去路?”

庞万春面无表情的说道,“末将想请耿大人借一步说话。”

耿南仲一惊,但想对方应该不敢怎样自己,而且自己是大宋的使者,若表露出怯意也是不妥,便点点头答应了庞万春的要求,

没想到他刚与庞万春来到旁边,就见庞万春压低声音对他说,“我奉我们统帅之命要请耿大人再答应一个条件。”

耿南仲一听心中就有些不快,有条件为何不在谈判桌上谈,谈完了又要加,是想出尔反尔吗?

“什么条件?”

庞万春的脸上突然狰狞起来,狠狠说道,“我们已经知道了李纲的事,我们统帅想要……李纲的命!”

耿南仲大惊失色的看了看庞万春,赶忙摆手道,“不行,李纲是钦犯,连本官都没有治他罪的权力,只能押回东京让陛下亲自治罪,这件事不……”

庞万春冷哼一声打断他道,“两个月前,李纲派人设下埋伏包围了我们统帅,不但杀了我统帅三千亲卫,甚至差点害了统帅的性命,我们统帅对那李纲咬牙切齿,誓要将他挫骨扬灰!请耿大人务必帮这个忙!”

这下耿南仲明白了,他来到大名府后就听说了那件事,如此说来倒也合情合理,想拿郑临风手握雄兵百万,却被一个初来乍到名不见传的无名小卒设下埋伏差点围歼,这确实是一大耻辱,这么迫切的想要李纲的命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耿南仲也想让李纲早点死,但他也知道这件事的分寸,万一败露,杀害朝廷大员的罪过也是他承受不起的,可如果再坚决的拒绝对方,他又担心惹恼了那郑临风,再给议和生出什么变数,于是他想了想便看了看四周对庞万春低声说道,“李纲犯的是死罪,绝无可赦,早晚是个死,你们又何必着急呢?请您回去转告郑……,”

庞万春却摇摇头道,“耿大人此言差矣,我们统帅认为,李纲现在虽然是大罪之身,却还没说是必死无疑,等他回到东京,他的亲朋好友一定会想办法救他,万一大宋皇帝开了隆恩赦免了他,那怎么办?”

耿南仲也皱起了眉,他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李纲的同伙,比如欧阳珣,孙傅,李若水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这的确不是没可能的,而他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才能将李纲彻底置于死地。

只听庞万春继续道,“我们也当然理解耿大人的难处,但也不是白让耿大人做的,耿大人只要答应,我们可以再割让给耿大人三个州县!”

耿南仲一听这话不由怦然心动,再加三个州县?那岂不是比预期的目标足足多得了七个州县?这要回去向皇帝和朝廷复命,岂不是天大的功劳?!

但即便如此,耿南仲还是下定不了决心,

庞万春又将嘴凑到他耳边低声道,“我们知道耿大人下不了手,我们只求耿大人一件事,就是将李纲押回东京的路线告诉我们,然后安排一个地点,我们的人会装成山贼土匪袭击队伍,到时候,我们亲自动手……耿大人也就对朝廷有了交待。”

耿南仲眼中一亮,他的眼珠子一转,突然咬咬牙道,“再加一个,我要四个州县!”

庞万春沉吟片刻点点头,“可以,不过只能我们给,你不能挑!”

“还有,这件事必须保密!”

“呵呵,那当然,所以我们统帅才会让我私下跟您接触,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和我知,找个证人都不可能!”

“好……一言为定!”

“嗯,成交!”

747,重生(上)

耿南仲回到大名府,思前想后,又命人将参加过杀风口一役的一些人找来,从他们嘴中详细了解了杀风口一役的详细情况,确定了那郑临风的确有杀死李纲的动机。

就这样,在四个州县的诱惑,尤其是其本身也极想致李纲于死地的情况下,耿南仲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借郑临风之手杀掉李纲,永绝后患!

第二日耿南仲即宣布,李纲虽然犯得是重罪,但其身份特殊,自己虽是钦差却也没有权力审判他,而且自己还要在大名府待很长一段时间,再让他继续留在大名府深受牢狱之灾也多有不妥,所以自己决定即刻派人押解李纲回京,交由圣上裁决。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连姚古听了都是心中暗喜,所有人都已看出耿南仲与李纲十分不对路,让李纲继续留在大名府的话肯定还会受到耿南仲的折磨,若等到日后耿南仲亲自带他回京,一路上少不了又是一番折磨不说,还难保耿南仲会当面对皇帝再进什么谗言,影响了皇帝的判断,所以与其让李纲继续暗无天日的留在大名府受罪,真倒不如让他早日离开大名府,早日脱离耿南仲的掌控,也方便朝中的有识之士想办法解救他,为他洗脱罪名。

姚古当即去牢中向李纲报喜,并说自己已经派人去东京报信,准备联络朝中的许多大臣一起救他,却没想到李纲听罢沉默片刻,然后只是勉强对着姚古一笑,感谢了姚古对他的关照。

姚古哈哈一笑道,“李大人何必如此客气,于私,我这条命本就是你救得,自当竭尽所能报答你的恩情,于公,就算全天下人都不知道,我姚古也知道你李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要想尽办法为大宋救下一个忠臣!”

李纲听了眼珠竟有些泛红,他将双手从牢栏内伸了出来,姚古赶忙上前一步握住了他的双手,竟发现他的手在微微的颤抖着,

“姚兄,您大我足足二十岁,请容许我叫您一声姚兄!”李纲动情道,

“李老弟,我早就想叫你一声李老弟了!”姚古激动的说道,也是动了感情,

“姚兄,小弟能在……结交您,真是三生有幸!只恨……!若……!”泪珠在李纲的眼中打转,平日里沉稳干练的他竟也难得的露出了激动的神情,连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姚古听出了李纲话中的悲观之气,连忙劝道,“李老弟这是哪里的话,你且放心,有我和朝中诸位大人在,你绝对没事!实在不行我还会以死上谏,说什么也要……。”

“不可!”李纲摇摇头,更加用力的握紧姚古的手说道,“请姚兄答应我一件事。”

“李老弟请说。”

“请姚兄无论何时都要记得我那晚的话,日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记得对我的承诺,就算是……,你若不答应我,我现在就碰死在你的面前!”李纲突然松开姚古的手,退后一步远离牢栏,然后对着墙壁做出了一个要用头去撞的姿势沉声道,

姚古大惊,赶忙道,“好好,李老弟我答应你还不行吗?!”

正在此时,一名姚古的亲卫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对姚古说道,“将军,负责押……带李大人回京的人就快到了。”

姚古一惊道,“这么快?”

李纲听了这话,对着姚古抱拳一笑,笑得是那样的洒脱,似是放下了一切的重担,“姚兄,你我便在此别过,若有来日,咱们兄弟再共饮一杯!”

姚古叹了口气,深深的看了李纲一眼,朝着李纲用力的一抱拳,然后转身往外走去,他还没走到牢门口却又听到李纲的声音响起,“姚兄,我的家人,请代为照顾一二。”

姚古心中无奈的一叹,实在不知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李纲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这么悲观,却也只能转过头安慰的说道,“李老弟放心,就算你不说,我也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他们,等你洗脱罪名出狱之后,还你白白胖胖的一家人!”

李纲哈哈一笑,连道多谢,还真别说,经此一句话,刚刚还充斥在牢房内的沉重气氛瞬间为之一解,

姚古也一笑,这才终于走了出去,却没有接着离开,而是站在牢门口似乎是等着什么,过了没一会,就见一队约四五十人的军士正赶着由两匹马所拉的囚车往这边来,姚古见状随即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这些军士一看到姚古都是一惊,立刻在一人的带领下朝着姚古集体行军礼,

“你们是谁的部下?”姚古问道,“来牢房做什么?”

一名身穿军官校服的人立刻恭敬的答道,“末将等是京师第八将王麟大人的部下,此奉钦差大人耿大人之命押解李纲进京。”

姚古点点头,原来是京师禁军的人,又问道,“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

那人连忙恭敬的点头道,“末将知道。”。

“你们知不知道里面关着的又是谁?”

“这……末将也知道。”

“很好,别的我不多说,但有一点你们要记住,李大人有没有罪,我说了不算,刘大人说了不算,耿大人说了也不算,只有皇上说了才算,在没有皇上下旨之前,李大人仍旧是李大人,仍是前线大军的监军大人,假若皇上认为李大人是无罪的,李大人仍会回来,到时候连我也要听他的,这里面的分寸,不用我多说了。”

众军士心中都是一惊,就算是傻子也能听出姚古话里的意思,那军官赶忙道,“请大人放心,末将心里有数,这一路末将只管把李大人平安护送到东京,别的不会多管,更不会让李大人吃半点苦头。”

姚古笑了笑,点点头,又围着牢车转了两圈,说了几句诸如“这天已经越来越凉了,牢车透风撒气的肯定会冷,要是能挂个布挡挡风说不定就好多了。”,又诸如“牢车的底板怎么这么硬,扑个棉被应该会舒服不少。”之类的话,这才扬长而去。

众军士面面相觑,那军官还能怎么办,顶头上司都暗示到这份上了,得,军官一面继续去提李纲出牢,一面派人赶紧去城中准备物件,待远离了大名府就赶紧给李纲把牢车再归置一下,省的得罪了这位很可能会东山再起的大人物。

李纲坐着囚车出了大名府后不久,就被众军士不由分说的把囚车来了个大变样,虽仍旧不是很舒服,却已比曾经的冰凉透气要好上许多,别的不说,就这围着囚笼挂起来的一圈布就是极为难得的,这圈布一挂,不但挡风,更相当于一块遮羞布,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维护了李纲的尊严,

李纲知道这肯定是姚古的安排,心中对姚古更是感激,而眼看着众军士对自己自始至终都极为的尊敬,一点也不像是掩饰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意图,李纲却又不禁感到有些疑惑,暗道自己莫非是猜错了?难道那耿南仲这样安排真的只是想把自己送去东京受审?

原来以李纲之才智,他一听耿南仲的安排就觉察出了异常,以耿南仲那日在牢房单独面对自己时所表现的猖狂与得意,李纲压根就不信耿南仲会如此“好心”的要把自己先于他之前送到东京,他猜测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耿南仲是想借机加害自己,但即便如此,李纲还是不得不踏上此行,因为他已身不由己,耿南仲若真想害他,他根本无从防备,相反,若是极力反抗,他担心会牵连到自己的家人以及姚古,尤其是姚古,姚古万一得知真情恼羞成怒或者彻底对大宋寒了心,那对大宋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李纲明知此行会是死路,也要义无反顾的勇敢踏上去,准备以最骄傲的方式直面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

但眼前的情况却让他有些困惑,李纲想了想,遂决定继续静观其变,

且说他们又行了两天的路,已经距离大名府很远,一切仍旧十分正常,并无丝毫异样,李纲更加疑惑,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然发生的事就此彻底改变了李纲的命运!

在一个人迹稀少的山路上,阳光明媚而温暖,是一个寒冬来临之前难得的好天气,李纲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