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占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帅不立副帅偏将,现在如何是好?”我问。

“还请先生决策,我正德营当以先生为马首。”

“我只是从八品行军长史,如何决策?”

“末将以正德营万人之众服膺先生,还有何不可?”

“召急全军统领校尉,停止屠城,开帐军议!”我见史君毅说得坚决,只好勉强答应。

史君毅行了军礼,转身飞奔而去。

我看了一眼戚肩,戚肩推着我往大帅的军帐去了。

一个时辰之后,二十个校尉整整齐齐列在帐下,各个丧色。

“大帅成仁,军中不可一日无帅,本官代掌军事,众将可有异意?”我强压着心跳,努力说得威严一些。

“愿从先生令下。”史君毅郑欢和王宝儿等几个平日较熟的统领拜了下去。

他们既然已经表明了立场,其他几个校尉也都纷纷表示愿以我为首。

“主薄何在?”我叫道。

“卑职在。”主薄陈中远,是个四十来岁的文人。听说他二十岁就中了秀才,却连考十年都没有中孝廉,只好投军做了文吏。

“论功行赏,前军五营统领各记上功,史君毅统领奔驰援救亦记上功。其他诸营统领记中功。各级官长记下功一次。”

“领命!”陈中远退开一旁。

“本次西征,原是为了直抵迦师城下,擒贼首李彦亭,以正国法天理。大帅殉国,我等诸将更该为报大帅之仇转进千里,虽刀山火海在所不辞。然,俘虏口供,贼首已于日前偷袭阳关。阳关乃是圣驾所居之地,焉能使贼首乱圣上耳目?故,本官以为,大军即日回师确保阳关,众将可有异意?”

“先生,回师阳关末将不反对,只是珐楼城该如何处置?”

“珐楼城乃是西征的根本,可惜易攻难守,无重兵守卫也是徒然。”我的手藏在袖里,不住地发抖,“三日之内,驱逐城内居民,使其离开珐楼城。三日之后,我军回师,焚城以为大帅祭,我要的是一片赤土!”

“末将等领命。”

“散帐。”我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三日之后,大帅的棺椁停在大帐内,面向珐楼城。

“焚城!”我轻声喝道,高举的手在大袖中落下,我的话被一波波传了下去。

珐楼城里早就堆满了硫磺稻草等火引子,千万火箭顿时让珐楼城陷入一片火海中。大火印得天空都红了一片,惹来了大风,吹得火势更旺。

我知道,珐楼城的北面是数万民众,他们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蜷身郊外,三天不曾离去。等大火灭后,他们脸上的泪痕要多久才能干?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歌我军魂。

军魂不可灭兮,唯有飞烟。

葬我于大湖之阳兮,歌我英灵。

英灵不可没兮,唯有哀伤。

葬我于乡梓之野兮,歌我父老。

父老不可追兮,唯有悲鸿。

葬我于天国之内兮,歌我家邦。

家邦不可待兮,唯有赤心。

天苍苍,地煌煌,神州悲,国有殇。〗

我用战国古风为大帅写了挽歌,低声唱了出来,唱到第三遍的时候,身边的将军们也都跟着唱了起来,泪落衣襟湿。

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敌军

俘将三员,杀敌三万,破城一座。虽然大帅殉国,但还是足以向朝廷报告大捷。

我是扶着大帅的棺椁回的阳关,一路上都没怎么和旁人相见。因为我是实际上的主帅,旁人也不怎么来打扰我。

“报!大、先生,贼军围了阳关,已过旬日。”探马深夜闯进我的营帐,报道。

我披衣起身,问道:“离敌军后营尚有多远?”

“回先生,快马只要两个时辰。”

我吩咐他下去喝点热酒,让戚肩帮我打水洗脸。

“先生,这么早吗?”戚肩揉着眼睛。

“传飞骑营统领石载。”我又穿起师父的古衣,对戚肩道。

今天该不是石载值夜,过了一会他才赶到我的营帐,神采奕奕。

“贼军围了阳关,已过旬日,贵将可率本部骑兵,马不重鞍,兵不重甲,飞驰劫营,于拂晓时分,火烧敌军辎重粮草。一击而还,不可恋战。”我道。

石载犹豫了一下,道:“辎重粮草大多有重兵保护,若是一击不中……”

“不会,我军破了珐楼城后便立刻回师该出乎李彦亭意料之外。即便他已经得了线报,我命贵部长途奔袭也该出乎他意料之外,我军足以称奇兵。”我对石载道。

石载右手握拳击胸,铿锵道:“末将必不辱命。”

的确是精兵,石载的飞骑营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开营奔驰而去。

我再也睡不着了,就着一灯如豆翻看大帅的兵书。

大帅对我说过,他曾将戎马生涯的功过得失记录在案,不过终于还是尽数烧毁。“兵法也有常,兵势也无常,以有常应无常,殆之殆者矣!”大帅只留下了这一句话在日夜翻看的《孙宜子说》首页上。

想到大帅,戎马半生的老将,安居十年之后再次出征却被不入流的小计夺去了性命。所以李浑说得对,将军是没有机会重新再来的。

不过张子东居然对李彦亭那么忠心,这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有珐楼城的百姓,或者说是西域的百姓,为什么都会效忠于一个志大才疏的逆贼?我知道自己错了,孙宜子早在三千年前就告诉后世兵家:“知己不知彼,十战得其四;知彼不知己,十战得其六;知己知彼,虽百战而不殆。或不知己不知彼者,非将也。”

我不知叛军,甚至连自己已经是骄兵都没有看出来。

大帅是以勇将著称于世的,看他年纪若此都还披甲杀敌足以想象其年轻时的勇猛。刚而易折,此言不虚。不过作为军师,我居然不能识破敌将之计,导致主帅殉国,实在是毕生难以忘怀的惨痛教训。

尤其是大帅待我如子侄……

“先生,用些点心吗?”戚肩偷偷又睡了一会,现在醒了。

我摇了摇头,道:“现在时候还早,伙房的人才刚起来,别去讨人嫌。”

戚肩出了帐,一会儿端着一杯茶进来,轻轻放在我的案头。

“先生,生死有命……”戚肩突然道。

“我知道。”我继续看着兵书。

“先生太过仁慈了,所以才会有这些烦恼。”

我放下书,叹了口气,道:“当日恩师传我兵法之时,曾劝戒我少造杀孽,现在,唉……”

“即便连孙宜子也不敢说自己少造了杀孽吧?”戚肩反驳道。

“止戈为武,武乃因止戈而成。占戈是战,战本就要占敌先机。我烦恼的是自己总不能占敌之先,处处受制……大帅所信非人,我实在是个庸才。”我瘫在座椅上,喃喃自语道。

“先生!您若是庸人,怎能千人夺得阳关?”

“侥幸成事,怎能拿出来炫耀?”

“但是先生您破珐楼城的确是妙计啊,即便是孙宜子也不过如此吧。”

我皱眉摆了摆手:“孙宜子谥号‘宜’便是进退有据,攻守得当,世人称其为‘子’,可见他确是兵起三代之衰,五万人横行天下三十余年不曾遇有敌手。我比之孙宜子,就如朝露比之沧海,相差何止以道里记?”

师父曾说他自己和孙宜子相比就如同池塘比之瀚海,我说自己是朝露,或许还高估了自己。

戚肩见我不悦,不再说什么。两人默默等到天亮,司时监吹起晨号,我示意戚肩推我出去。

空气新鲜得让我的鼻子有些发痛,差点眼泪就流了出来。三三五五的兵士刚从帐里出来,见了我急忙行礼。

“去找史将军来见我。”我对一名兵士道。

不一会,史君毅站在了我的面前。

“史将军,你可带兵先行,多配弓箭,接应石载将军。”

史君毅一脸迷茫,问道:“石载将军去了哪里?”

“昨夜我派石将军去偷袭李彦亭的后营,现在应该开始了。你率援兵前去,正是以逸待劳之机。”

“兵贵神速,在下这就火速前去。”

“等等,史将军。”我叫住转身要走的史君毅,“敌军追兵必是轻骑,可用弓箭射退,切莫恋战,以至孤军深入。”

史君毅一躬身,快步点兵去了。

远远的站着一个人影,天色未亮我也看不出是谁,直到他跑进了,我才认出是郑欢。

“先生。”郑欢强笑着打了个招呼。

“郑将军。”我垂袖还礼。

“先生,小将之前多有得罪,嘿嘿,还请海涵。”郑欢长揖道。

我知道郑欢硬的来完了便来软的,让一个一心求战的将军固守中军不得出战似乎也太过残忍。

“过往之事,将军不必放在心上。”我略一躬身答礼道。

“先生……阳关,圣驾,那个……我正威营……”郑欢语无伦次道。

“郑将军可知逆贼李彦亭部有多少人?”

“号称八十万大军。”

“连营十里,八十万大军,将军还怕没帐打吗?”

“可是,石载史君毅都去了……”

“他们只是前站,接敌不过千人之众。阳关城内,圣驾所据,怎能容逆贼作怪?我必定要以二十万大军破敌,将军的正威营正是主力,还请稍安毋躁。”

郑欢还想说什么,硬生生吞了回去,施礼告退。

我松了口气,四处转了转,却发现所到之处士气不高,有些担心。回到大帐的时候,斥候已经将沙盘送来了,蓝色小棋扎满一片。

大军停了一日,傍晚时分,戚肩刚送来晚饭,我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石载回来了。

满脸乌黑,满身血污,石载一脸悲色,让我怀疑自己又做了错误的决策。

“小将幸不辱命,破逆贼营盘五座,杀敌三千,烧毁粮草无数。”石载沉声报道。

我心放下一半,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我部出阵五千,回营三千,尚有残兵落后,已经托付史将军代为收拢了。”

损失不小,敌军总兵力四倍于我,如此的伤亡还是太大。

“石将军回去好生休息,可受伤了?”

“只是一些皮肉伤罢了。”

“本官会传令下去,飞骑营休整三日,不必轮值,全营记功。”

“谢先生。”石载转身走了,步履有些漂浮。

我让戚肩传下命令,前军五营今夜拔营,与史君毅会师。

大军明日正午拔营,备战。

第二十七章 骑兵!重骑兵!

前军于次日到了史君毅的营盘,扎下梅花营。当日下午,李彦亭就派出大军袭营,意图在我军立营不稳时一举击溃。因为我主力军在路上碰到了一场小沙暴,耽误了一两个时辰,晚了一些方到。

罗田、武纳以及刀锋营统领莫仁武三人到了我的大帐。

“今日一战,伤亡如何?”

“我风林营伤百人,亡者七十八。”罗田道。

“我火山营伤两千四百余,阵亡三千七百余。”武纳顿了顿,“敌将是玉龙将军葛重周,领三营之兵攻我。”

“我刀锋营人人负伤,亡者三千人。”莫仁武的话就像是从牙齿里挤出来一般。

“其他两营呢?他们的统领呢?”我铁青着脸问道。

“肃秋营统领章可凡、酷冬营统领齐铮,殉国了。”罗田悲痛道。

我浑身一震,问道:“两营伤亡如何?”

“两营伤亡过半,中军史统领品秩较高,暂代两营统领。”罗田道。

我军刚到,居然五万人马折了将近一半。

“敌军只有三万?”我不得不再次确认。

“该是如此。”罗田等人垂下头。

“怎会如此?”

“我军列梅花营,末将守东南方,不曾与敌军激战故伤损最小。”罗田道,“敌将葛重周率西域铁骑攻营,骑兵皆全身覆甲,刀剑不穿,也不怕箭矢。虽然行动迟缓,却是无坚不克。”

“可是你贪生怕死不曾救援友军!”我震怒之下,一掌拍在几上,震得手心生痛。

“先生明鉴!末将以全力驰援,只是担心营盘被劫,故灭了疑兵方至,葛重周已经撤兵了。”罗田急道。

“先生,罗统领所言不差。我军与敌军一触即溃,确是实情。”武纳和莫仁武道。

“可有俘虏?”我稳住心神,问道。

“俘虏数十人。”

“带上来,我要问话。”我倒要看看葛重周到底用的什么兵,居然能让大帅带的兵一触即溃。

很快,兵士押解了三个俘虏来到我面前。

“尔等在贼军中所任何职?”我故意装得威严些。

“我等皆是玉龙将军手下什长,不幸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一个俘虏仰头答道。

我面不改色,赞了一句:“有骨气,难怪能破我前军。”

“先生,您可看看他们的盔甲,甚是古怪。”罗田提醒我。

我注意到地上的一堆铁甲,如同铁人一样。

“此甲如何穿着?”我问。

三人对视,没人告诉我。

“我们就不会自己试吗?”我一笑,招呼几个兵士把盔甲拆开。

我在旁边观察许久,才找到暗扣。

“进去。”我对戚肩道。

戚肩愣了一下,还是依言站了进去,套好护臂和护腿,拉下面罩。

果然没有一点皮肉暴露在外。

“能动吗?”我大声问戚肩。

“能。”戚肩瓮声瓮气回了一句,动了动关节。

虽然迟缓,但的确能动。

罗田突然抽出佩刀,随意砍了下去,金铁交鸣之后,盔甲上一丝痕迹都没有。

“先生,他们的战马也是身披皮甲,不怕飞矢,数千匹如此重装骑兵迎面而来,有些兵士胆怯后退也是人之常情。”罗田插回战刀,道。

我点了点头,道:“推倒他。”

兵士照做了,戚肩显然被震得疼痛,叫了一声。

“能起来吗?”我问戚肩。

戚肩在地上扭动了一会,道:“盔甲太重,根本起不来。”

“从里面脱甲。”我道。

戚肩试了试,回道:“这手套太粗,而且也够不到暗扣。”

“帮他出来。”我点了点头,“这种重装骑兵华而不实,只有蠢人才会用。”

“哼,若是华而不实,不知为何你等还会死这么多人。”那个什长不服道。

“拉下去,好生看管这些俘虏,把他们关进这些盔甲里,让他们躺着。”我对兵士道。

待他们下去了,我对三个统领道:“此等骑兵,手持长兵冲锋陷阵的确可怖。不过,我就不信他们的马匹也是全身包裹,难道不露马脚?马匹负重如此,定然容易疲累,诱敌深入再一举反攻,不是上佳之选?”

三个统领低下头。

“诸君皆是国家大将,临阵不退乃是本分,灵活机变却也是良将之属啊。”

“先生教训的是。”三人面有愧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