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剑天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央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但中央认为深入黔西、黔西南及云南地区,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

会议还指出:“向遵义方向前进时,野战军之动作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

决议还说:“着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必须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及增长着的游击主义的危险。”

决议最后指出:“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

黎平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鉴于寻淮洲在检讨书中表现出的对党的无限忠贞和极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会议在*同志的提议下,还增选了寻淮洲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议还决定取消原中央“三人团”。

与后世遵义会议不同的是,因为寻淮洲的电报分析的非常透彻和深刻,因此在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和同意下,这次会议决议。

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同志全面负责军事指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并且会议进一步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

做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

黎平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没有全面地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而是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

第三十五章 一路破敌忙一

 今日第二更,继续厚颜求推荐、收藏、点击!

已经得知寻淮洲被中央分局停职审查的毛主席对此特别重视,他特地去电想苏区中央分局了解详细情况。

在了解个真实情况后,主席特地与军委其他领导协商,并且与苏区中央分局作了充分地沟通,在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后,毛主席于十二月二十日晚以军委的名义直接给红十军团发出了指示电文。

指示中中央政治局和军委充分肯定了寻淮洲同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建议的行为。

同时,充分肯定了寻淮洲在复杂的形势下作出的积极整编俘虏,化敌人为我军的做法。

主席在电文指出,整编俘虏在当时条件下是正确地,也是可行的,电文同时通报了中央关于增选寻淮洲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议。

指示同时命令,从即日起红十军团直接归属军委领导。并且要求红十军团立刻恢复寻淮洲十九师师长的职务。红十军团近期动向必须每日及时向军委汇报。

可惜这份电报,却没能及时到寻淮洲的手中,让他后来一直引以为憾。

十七日凌晨,自从寻淮洲发完了那份检讨书电报开始,特战中队就进入了无线电静默。

一行人穿行在漆黑的暗夜里,还得完成寻淮洲那层出不穷的各种古怪的训练计划。

让许多特战队员随时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可是等到早晨八点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休息后,原本都快要瘫软如泥的身体又一个个变得生龙活虎了。

接下来,又是同样艰苦的边行军、边训练的旅程,可是现在不论是特战中队的战士们还是特战中队的各级领导,都渐渐变得有点甘之如饴了。

大家都开玩笑说这两天一个个地都被寻师长训练的变贱、变傻了,似乎都将被师长折磨虐待当成了享乐了。

大家的幽默逗得寻淮洲也忍不住好笑。不过也被特战中队队员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特战队员们是在十七日下午四点到达泾县外围的。

在离泾县县城大约十几里路的山林里,寻淮洲让周刚山安排人员宿营休息。

同时派出队员,开始对泾县外围情况进行侦察。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置县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前二二三年)。

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

泾县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

泾县县城所在地泾川镇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泾川素有“山川清淑、秀冠诸邑”之誉;水西寺、太子泉、明代大小崇宁双塔连为一体,构成了秀丽的水西风光。历史文化名镇。

一个多小时后,派出去的侦察人员陆续范围了营地。

寻淮洲也独自一人,偷偷潜出营地,对泾县完成了侦察工作。

这时,他同样已经潜回营地,显得如同没事人一样,在一个角落休息。

不一会,周刚山就过来开始汇报起队员们的侦察情况。

寻淮洲听到周刚山汇报地头头是道,将泾县主要的地形,外围各火力点以及城墙的高度和防备情况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和自己侦察的几乎没有出入,也感觉欣慰。

看来这几天的训练没有白费力气啊。

这个时候,寻淮洲让周刚山等特战中队副队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各自在一个小时之内,拿出一个以特战中队和十九师协同作战,做为攻城部队的攻城方案。

而且不得互相议论。

寻淮洲知道这个时代的特种作战,没有后世那样的强大的后方信息支持,往往是在某个独立或者关联或战术目标投放到前线或者敌后,目标完成情况和执行效果主要依靠特战队员们自我把握和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

因此,现在的特战队员非常讲究临机决断和各人的判断能力。

同样在深入敌后,小部队作战的恶劣环境下,没有什么条件给你举行讨论会,来进行民主协商,因此尤其需要特战小队的领导们具有极强的决断力。

特战队员,尤其是特战队员中的领导者,具备单独制定作战计划,并且能够独立的组织实施的能力,是寻淮洲尤其看重的。

现在他要求特战中队的领导,每个人拿出独自作战计划,就是对大家的一个考量。

一个小时后,周刚山再次来到寻淮洲的身边,告诉告诉寻淮洲特战中队副小队长以上的领导安寻淮洲的要求做的泾县攻城方案,都已经拿出来了。

寻淮洲于是就带着周刚山走到了山林里比较开阔的地方,这个时候各副队长以上的干部已经集中在一起了。

寻淮洲来了以后伸手示意大家坐下,寻淮洲很满意在座的没有一个人给他敬礼。

这也是寻淮洲特意强调的一点,在战场范围里,是不能随便给自己的长官行礼的。

不然就等于将自己的领导暴露给敌人可能随时潜伏着的狙击手等人物,或是被对方的特战人员所盯上。

寻淮洲和大家坐定后,就开始逐个询问起各个攻城方案的具体部署。

听着这些特战中队的领导们一个个地说出了各自方案,几乎每个领导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想法和思路。

而且有不少相法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这让寻淮洲感觉吃惊不小。

寻淮洲没想到原来大家的战术素养都这么高。

而且,这些人吸收自己传授的新知识、新思想都非常快。

从制定的方案看,大家的领悟力也比较高。

寻淮洲和小队以上领导将各个方案拿出来精心剖析,对方案中各自的优点给予了表扬和总结,给方案中做得不足的地方或是考虑不周的地方进行了讲解和补充。

最后在经过反复推敲认证后,大家一致认为马万豪制定的特战中队的偷袭和十九师攻城互相配合的方案最合理科学。

马万豪的方案中,充分考虑了敌我双方当前的战况,决定通过奇袭和强攻向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此次的攻城任务。

在经过修改补充后,寻淮洲决定安马万豪制定的作战方案来组织实施。

粟裕带领着十九师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强行军,部队赶了一百多里路,终于在十七号晚上六点多钟,来到了泾县外围。

并且和特战中队取得了联系,由特战队员们指引领路到达了泾县东门外十里的一个小山坳里的预定地点。

这个地方已经被特战队员们进行了清场和戒严,因此十九师并不担心泄漏行踪。

这个时候,特战队员已经将根据马万豪的方案修改制定的突袭泾县作战计划送到了粟裕手上。

粟裕立刻叫来了王如痴和李树彬,开始仔细研究起作战计划,两人对作战计划里,特战中队将要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发挥的效果都感觉深深的震撼,当然也存在许多疑问。

在他们的想象中,实现这样的作战计划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也太神奇了,实在会是个奇迹。

若是今后每次作战,特战队员能够达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红十九师将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啊。

就在两人正在感慨的时候,寻淮洲已经从特战中队那里赶到了十九师宿营地。

看到寻淮洲前来,粟裕和王如痴都顾不上和他寒暄,就赶紧询问起他们对突击泾县县城作战方案的的疑问。

粟裕他们对计划中安排一个营的兵力在泾县南门展开佯攻,安排一个团的兵力主攻西门,另外另外一个团和两个营的兵力在北门和东门打伏击,准备全歼从泾县逃窜的散兵游勇,这个方案本身就很是不解。

他们认为这个计划,有点贪心不足,想将敌人给全部歼灭,却会造成兵力布置太过分散,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敌人。

另外,对于特种部队能够在激战中控制住西门让主力部队一个团的兵力顺利突进西门,而且特战部队能够同时对敌人进行雷霆扫穴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虽说他们知道寻淮洲的神奇,也知道特战中队有过全歼陶村一个保安团的兵力的经历。

可是陶村敌人毕竟只是一个地方保安团,而且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在深夜不偷袭,这样的成功虽然神奇,不过还是能够理解的。

现在泾县敌人有一个国民党正规补充团,一个地方保安团,而且又有高大的县城城墙和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为保障。

更主要的是,虽然敌人未必能知道今天夜里十九师就会突击泾县。

可是毕竟在国民党军损失了一个补充旅和一个保安团,而且又知道我军已经进占陶村的情况下,泾县敌人一定会加强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从普通战士成为特战队员才两天的特战队员怎么可能有能耐顺利地控制住敌人的防御重点之一西城门呢。

第三十六章 一路破敌忙二

 今日第一更,继续求收藏、推荐、点击!

看到粟裕和王如痴抛出的这一大堆疑问,寻淮洲也不多言,只是微笑着说道:“你们两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疑问,是因为你们两人对特种作战的特点了方式了解地还不深刻。”

“特种作战的特点就在于出其不意和奇袭渗透,泾县县城这样的城墙,对现在的特战中队来说,根本就如同小土墩,他们从任何地方翻越都没有问题”

“等到他们中的部分人将来成为真正的特战精英的时候,不要说泾县县城这样的城墙,就算是南京城那样的高大城墙,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如走平地。”

“其实现在我特战队员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安既定部署渗透进入泾县县城了。晚上十一点突袭县城开始的时候,原本就准备不足的那些在西城门坚守的敌人,将会面临特战中队在背后出其不意的打击,”

“同时特战中队发起的斩首行动,将会有效地打乱敌人的指挥和部署,这才能使我军一举而拿下泾县县城。”

“更重要的是,此战,要全歼敌人在泾县的两个团,使我军的武器弹药得到经一步补充,十九师老兵和投诚新兵们也能够通过这次作战得到磨合,形成一个真正善战的整体。”

粟裕和王如痴虽然在心中还有点惴惴,可是这几天看到寻淮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的两人,对寻淮洲几乎有了发自内心的信任。

因此看到寻淮洲如此充满信心,态度又如此坚决,也就没有什么异议了。

于是粟裕下达了十九师作战命令,命令十九师二团三营,即刻出发至泾县南门外,作出一副主攻南门的架势来,并且与十七日晚二十二时起对南门发起佯攻。

二团一营和二营即刻潜行至泾县东门外潜伏,准备伏击在战斗开始后从泾县东城门外逃出的敌人。

三团即刻潜行至泾县北城外潜伏,准备伏击在战斗开始后从泾县北城门外逃出的敌人。

而一团从二十二时二十分,开始对泾县西门发起主攻,师直属炮兵连、训导连和警卫连作为总预备队。

寻淮洲特意强调了炮兵连的使用,寻淮洲要求炮兵连寻找合适的炮兵阵地展开,在战斗过程中中抓紧时间进行模拟训练,可是却不得发射一发炮弹。

因为寻淮洲知道,现在部队的炮弹储存可不多,这些炮弹可实在是宝贝呢,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

将来这些炮弹,可是要留到抗日战场上打日本鬼子呢,因此不到关键时候,他和舍不得将炮弹拿出来浪费。

随着部队作战命令的下达,十九师开始高速运转起来,这是十九师整编俘虏后打地第一仗,不论是红军老兵,还是投诚战士,士气都非常高涨。

立功表彰活动在十九师的全面推行,让十九师的全体指战员的士气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更让战士们对眼前的战斗有了非常大的渴望。

再加上,不少战士们听传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