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剑天下-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谓的“防共协定”,其实是一种具有明显维护日、德两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外交手段。而这一时期日本对德结盟所要谋求的最大利益就是希望德国牵制苏联,并对日本侵华战争予以“精神和道义上”的援助。同时,希望借助“防共协定”的招牌,来扩张“防共体系”,蒙蔽其他各国的警惕,最后实现在远东驱逐英、美势力的目的。

到了三七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本年度的对华作战计划,准备以二十个师团的兵力,占领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一举灭亡中国。与此同时,日本陆军首脑会议决定,立刻从国内出兵,对中国发动攻击,并得到了“天皇”和“内阁”的同意。

为此,日本特务机关也针对性的对我国做了大量的渗透和分化瓦解计划,可是,因为我党实际控制区域反特工作开展的非常出色,而且在我党控制区域是拒绝和日本有任何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所有日本侨民均被驱逐出境。

使得日本帝国主义除了暴跳如雷外,却也难以实施敌特渗透计划,因此对我党、我军的具体情报掌握的相当匮乏。

当然,日本在国民党统治区还是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和政治等情报的,可是基于国民党统治区非常狭小的范围,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已经失去了准确和全面的判断。

甚至对于我军当前的战斗力和总人数也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还抱着原来的惯性思维,天真地认为,即使我军得到了不少改变,变得强悍了不少,可还是不能改变我军整体孱弱,世界末流军队的现状。

在日本帝国主义将毒手伸向中国的同时,我党、我军也在做着秘密谋划。

第一四五章 谋定而后动一

 三七年三月份,为了应对华北和华东地区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央和军委对解放军编制作出重大调整。

首先,军委决定将当前在华北地区的军委直属第一集团军、第三、第六、第七集团军再次进行整编,整编后,第一、第三、第六、第七集团军番号取消。合编成第五野战军。

第一、第三、第六、第七集团军分别改编为第五一、第五二、第五三、第五四集团军。

合编后,每个集团军军力也做了微调,第五一集团军人员编制任为十五万人。

第五二、第五三、第五四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兵力编制为十万人,加上野战军直属部队,第五野战军总兵力达到了五十万人。

军委任命寻淮洲兼任第五野战军司令,罗荣桓为第五野战军政委,陈赓为第五野战军副司令兼第五一集团军军长,张学良任第五野战军副司令,王如痴任第五野战军参谋长,杨虎城任第五二集团军军长,宋哲元任第五三野战军军长,黄英特任调任第五四集团军军长。

同时,军委决定将第四野战军经行分拆,原第四野战军驻山东、河南部队四个集团军加野战军直属部队共计四十万人仍然编制为第四野战军。

原第四野战军西北部队十八万人,在进行扩编后,编制为第六野战军,扩编后的第六野战军总人数为二十六万人,下辖三个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兼任第六野战军司令,贺龙出任第六野战军政委,曾中生任参谋长。

在成立第五和第六野战军后,中国联合政府为了更好的领导和指挥全国抗战,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战区。

第一野战军和军委直属第四、第五集团军组成第一战区部队,任命第一野战军司令林帅兼任第一战区司令,统一领导第一战区的抗战,主要作战范围包括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含海南岛)。主力部队兵出广东沿海和粤、闵交界处,准备抗日日军可能的侵犯华南行动。

第二野战军和军委直属第二集团军组成第二战区部队,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刘伯承兼任第二战区司令。统一领导西南地区的抗战,主要负责四川、云南、贵州、西康、西藏等地作战。同时,第二野野战军还作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从三七年年初,第二野战军主力部队开始逐步川东,直指湖北、河南一线作战,随时准备支援三野、四野和五野的华东和华北方面作战。

第三野战军组成第三战区部队,由第三野战军司令粟裕兼任第二战区司令。统一领导第三战区的抗战,主要负责江西、湖北、皖浙实际控制区等地的作战。

第四野战军组成第四战区部队,由第四野战军司令徐向前兼任第四战区司令。统一领导第四战区的抗战,主要负责山东、河南等等地的作战。

第五野战军组成第五战区部队,由第五野战军司令寻淮洲兼任第五战区司令。统一领导第五战区的抗战,主要负责河北、山西、察哈尔、平津等华北地区的作战。

第六野战军组成第六战区部队,由第六野战军司令彭德怀兼任第六战区司令。统一领导第六战区的抗战,主要负责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等地的作战。同时,六野主力部队开始兵出内蒙和察哈尔交界处,准备随时支援抗战第一阶段的第五野战军华北作战。

国民党政府部队组成第七战区,由国民党三军总司令蒋介石兼任第七战区司令,负责指挥闽、浙、苏、皖等国民党实际控制区的抗战。

各地方部队,归属战区司令统一领导,海军和空军归属军委直接领导。其时,在寻淮洲的推荐下,肖劲光调任海军司令,刘亚楼也调任空军司令。

同时,为了应对未来的抗战危局,我党将湖南省除湘西以外的地区设定为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后方政府转移和练兵区域。

允许国民党政府和军部在湖南设立后方基地,增强起抗日纵深,但不得将主力部队后撤到湖南腹地。

我原驻扎湖南的第五集团军回撤至湘西常德、界首、张家界一线驻防。湖南其他地区,交由我地方部队和国民党新军共同驻守。

与此同时,从三七年开始,在国民党统治区动员主要城市人口内移江西、湖南等地。

由于当前共产党控制区的经济形势发展日新月异,本来就吸引了大量东部城市人口向西部移民。

现在又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又在华东的上海等地实行了积极的民众转移政策。

因此当前,上海、杭州、苏州等华东地区的大型城市人口都已经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些沿海区域,也逐步实现了空心化。

从我军控制了平津地区后,将平津地区的重点工厂企业、教育结构,商业金融、人员设备、文物古籍等重要物资撤往西北地区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

到了三七年上半年,北平和天津两座华北名城,已经逐步空心化,许多老百姓也因为企事业大量搬迁,而追随着逐步迁往西部地区。

尤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故宫文物的撤离,都是在寻淮洲的亲自过问和直接指导下执行的,为此,第一集团军可是制定了极为详尽妥帖的方案。

也得到两所大学师生和故宫文物宝物人员的一致赞同。

其实,华东、华北主要城市空心化策略,是寻淮洲早在三六年上半年就向主席建议,并且积极组织实施的,一来,这样可以对日本侵略者起到坚壁清野的作用。

日本帝国主义就算是在抗战初期能够占领我几座城市,也要让他只能得到空城,而都不到任何后勤物资补充。

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经受到我军重创,发生惨重伤亡后才得到城市。而引发兽性,在这些城市发生如同后世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疯狂屠杀。也必须实行沿海城市的空心化。

来自后世的寻淮洲是绝对不允许再出现像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民族和人类悲剧。

为此,我党制定西部移民口号:不丢弃每一个群众,不抛弃每一个人民。

为此,从三六年开始,就已经在西部地区制定了极其周密细致的战事移民计划。

计划中,要将战时交火区的所有城市居民,全部顺利移民到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西部城市。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采取劝导民众转移和留存人员武装化政策。

在广大的农村,组织了大量的民兵和游击队,同时在华北平原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道建设,同时派出了海量的武工队,开始领导和教育人民利用地道和山地地形,进行武装自卫。

当然此番庞大计划,为我党实际控制区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可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算是再大的压力,寻淮洲也愿意做。

再说,有了周涛控制势力的大力财力支持,寻淮洲相信,祖国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走向辉煌的。

当初,寻淮洲提出此番计划的时候,在党内和政府内部也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认为此计划,消耗财力、物力极大,为西部地区增添了太大的压力,而且抗日大战何时爆发也不确定,如此大规模移民也不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建设。

可是,主席和我党几个主要领导人的坚定支持,加上周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能够给与我后方以极大的财力、物力支持。

因此,寻淮洲提出的此番计划,最后,还是顺利得到了通过和实施。

三七年开始,军事装备也捷报频传;三七年二月份,在波涛公司控制的尖端军事人员和麒麟组织的共同研发下,以周涛提供设计思路和主要设计蓝图的全新一带主战坦克,在秦岭特种车辆制造厂顺利研制定型成功。

这款以寻淮洲后世美国M1A1主战坦克为蓝图,结合当前世界最新工艺制造水平而研制成功的当今世界最新型坦克,已经远远领先于当前的时代。

为了研制这款坦克,几乎动用了当今世界最为顶尖的科技力量,同时,又周涛率领麒麟组织反复攻关,终于,赶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成功定型。这让寻淮洲和周涛可都感觉非常兴奋。

同样,消息传到了主席耳中,也让主席同样深感高兴,虽然,这款主战坦克的所有数据都处在极其严苛的保密状况中,可是,坦克的主要作战性能,和将在未来抗日战场上起到的重要作用。都由寻淮洲亲自向主席做了汇报。

当主席全面了解了这款坦克的性能,和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主要坦克的性能后,也深感咋舌。主席也同样为波涛公司和我国当前军事科技工作者能够研制出如此先进的主战坦克而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还是寻淮洲给做了解释,这是波涛公司集中了全世界最为优秀的科技力量,利用一年多时间,进行了集中研发攻关,才取得的成果,寻淮洲当然不会告诉主席,这里面主要是周涛大脑里那来自后世的成熟主战坦克的详细资料的作用。

随即,这款坦克被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华1型主战坦克。决定在全军主要军工厂全力生产。

第一四六章 谋定而后动二

 中华1型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7吨,坦克乘员为4名。中华1型主战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正面中华1型主战坦克部分装有先进装甲。中华1型主战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中华1型主战坦克的主炮为1门波涛公司最新研制的120mmBT37式线膛炮,120mm炮弹基数是45发,其中35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BT37式火炮除了可发射制式120毫米坦克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新式坦克炮弹。

辅助武器为1挺BT361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BT362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BT364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BT36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BT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新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

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最新研制的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采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世界中华1型主战坦克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BTM1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

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缺点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

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BT371型长寿命双销挂胶履带。

中华1型主战坦克越野中的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中华1型主战坦克的问世,标志这我军陆军重武器装备已经处于世界绝对领先水平。有了这款逆天坦克的存在,寻淮洲相信,未来中华的抗日局面,将会变得非常震撼。

从三七年三月份开始,由秦岭特种车辆制造厂、西安特战车辆制造厂、成都特种车辆制造厂,昆明特种车辆制造厂这四家全新投产的波涛和中华抗日民主政府合资的企业开始开足马力二十四小时不停班生产,同时,各相关单位如生产滑膛炮的多家当前中华抗日民主政府的军工厂也全力投入到了配合生产中。

到了三七年四月份开始,四家工厂满负荷荷产能已经达到了每月出产二十辆中华1型主战坦克的水平。

根据挖潜计划,预计到三七年六月份开始,经过两个月的连续挖潜,四家工厂的满负荷产能能够达到月产四十辆中华1型主战坦克的能力。

预计到三七年十月分开始,四家工厂满负荷产能就能够突破月产七十辆中华1型主战坦克的能力。

根据坦克装备配置方案,到三七年十月份之前生产的中华1型主战坦克,分别配置给第三野战军和第五野战军。

其中成都特种车辆制造厂和昆明特种车辆制造厂在这几个月中投产的坦克全部用来装备第三野战军装甲部队。

预计到三七年七月份以前能完成二十五辆主战坦克的装备,目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