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临东周-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厉公根本不听伯宗的建议,而郤氏子弟无不对伯宗恨之入骨。特别是当权的几位,经常在晋厉公面前说伯宗的坏话。而晋厉公看来也不是什么明主,居然稀里糊涂的就将伯宗斩首。

所以忠臣谏主,千万看明白了这领导能不能听进去话。

伯宗被害之后,他的儿子伯州犁出奔楚国,担任了楚国的太宰。当然,伯州犁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楚国对付晋国。

晋厉公不但是个糊涂领导,而且生活奢侈腐败,他宠信的一干外臣胥童、夷羊五、长鱼矫、匠丽士等人都被封为大夫,而内宠更是数不胜数。

经过晋厉公坚持不懈的努力,晋国朝政很快乌烟瘴气,阿谀奉承之辈横行无忌,有才之士的不到重用。

士燮作为老臣,心里明白,晋国的危机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讨伐郑国?纯属笑话!

可是郤至和栾书都认为,如果晋国这次放任郑国,那诸侯将没人能听晋国的了,这能行吗?

本来就糊里糊涂的晋厉公,听了郤至和栾书的话慷慨激昂,虽然没什么智商,但是他也不愿意失去诸侯霸主的名号。日后说起来,自己有何面目见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

晋厉公亲自率领大将栾书、士燮、郤錡、韩厥、郤至、魏錡、栾鍼等,发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杀奔郑国。同时,晋厉公派出郤犨前往鲁国和卫国借兵,一同讨伐郑国。

倒霉的郑成公刚被楚共王打得不得不投降,没想到没几天功夫,这晋厉公又打上门来了!郑成公一想,没招了,再准备投向吧!我们郑国这是犯了什么忌讳了,这么倒霉到家了呢!

大夫姚钩耳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中间,投降哪个都是罪过。您要再这么谁打我们,我们投降谁,这事儿可没完了!

郑成公也疯了,可不是么?这可如何是好?

姚钩耳说,既然投降了楚国,那我们可以向楚国求救啊!

郑成公于是派姚钩耳前往楚国求救。

楚共王见到姚钩耳实在发愁。说你们不讲信义吧,被打得求饶了,现在有事儿又来了!

公子婴齐建议还是等一等吧,本来这次攻打郑国就是我们的不是,还因为这个把晋国招来了,干脆您还是等等。

可是公子侧不这么认为,郑国能来求助,说明他们已经决定依靠我们楚国了,上次我们没有救助齐国,结果齐国跟着晋国当小弟了,这次再拒绝晋国,以后还能有人投靠我们吗?公子侧自请为将,保护楚共王出兵对抗晋国,这次务必胜利!

这一番话将楚共王对郑国的嫌弃之心说的烟消云散。是啊,郑国的确没个准话,但是他们能够前来楚国求助,至少说明他们现在开始决定依靠楚国,和楚国真心同盟了。

楚共王当即命公子侧为中军元帅,令尹公子婴齐为左军元帅,右尹公子壬夫为右军统帅,亲自率领两广精兵,前来救援郑国。

楚国发重兵的消息传到晋军,晋厉公反而非常兴奋。

士燮找到栾书,建议这次采取战略退缩的办法,给晋厉公一个教训,或许能够让晋国国内安宁几年。

可是栾书当即拒绝了士燮的建议,他直接表示退避的名声自己承担不起。

士燮无奈,这一次如果败了反而是好事儿,如果赢了,恐怕晋国国内的危机就将要更深重了!

这是楚军已经过了鄢陵,晋军就在彭祖冈安营扎寨。第二天恰逢晦日,按照当时的规定,晦日是不能行军的。于是晋军也就安心休息,一切明日再说。

不过第二天天色刚刚放亮,忽然晋军营外喊声震天,原来楚军已经摆开阵势。而且楚军是压着晋军营寨摆开的阵势,造成了晋军根本没有地方排兵布阵。

栾书大为吃惊,这楚军这么不讲规矩!看来是晦日夜里安排的这一切吧!不过两军对阵,上哪儿说理去?去找周天子说,楚军坏了晦日不行军的规矩,让他们重新再打?

目前的情况对晋军及其不利,栾书只能命令将士们坚守营寨不出,各位将军意见及其不统一,有人说突围的,有人建议撤退的,一时间众说纷纭。

本来势均力敌的战斗,变成了楚军的咄咄逼人,晋军居然面临着没有战场的尴尬局面。

太坑人了,你们楚人都是房地产出身啊,寸土不让,不给我们留一点摆阵的地方,逼着揍我们呢?

晋军乱作一团的时候,忽然一个少年走入元帅大帐,说自己有办法。

栾书仔细一看,是士燮的儿子士匄。这孩子今年刚十六,虽然士燮足智多谋,难道这孩子也智谋过人?

栾书命人叫过士匄,怀疑的看着士匄,士匄却不慌不忙的说明,如今的形势,元帅最担心的不就是没有摆开阵仗的地方吗?为何不命令军中将灶坑和水井用木板盖上,这不就是我军天然的阵地吗?

栾书心里一喜,这孩子果然聪慧过人,只是咱们把灶坑和水井都盖上了,咱们吃什么呢?嘴都吊起来?

这是个现实问题。

吃什么?

平时不吃饭,对身体有损伤。战时不吃饭,那绝对是动摇军心的重要问题。

士匄建议这几天就备好三天的干粮和水,到时候就可以放心准备阵地了。

栾书大喜,真是天助我晋军!

士匄锋芒小露,晋军将领无不佩服。

可是有一个人听说士匄的计策怒而大骂不已,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士匄的亲爹——士燮。

这次晋楚会战,士燮是持反对态度的。晋国国内的隐患已经非常严重,如果再打了胜仗,必然引起国内矛盾的爆发。

就是这么纠结,假如这次晋国输了,那倒好办,回去肯定能说服晋厉公励精求治,可是赢了呢??

士燮本来劝栾书从大局出发,干脆避而不战。可是栾书根本不想用自己的名誉去承担这一重担,所以士燮只能寄希望于晋军自己打败仗。

看着楚军紧逼,士燮这个开心。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自己的亲儿子士匄,这时候居然跑出来献计献策,而且还是个妙计!

从国家大局出发,士燮怎么能不生气,不骂人,不骂儿子士匄糊涂!就你明白啊?你个小孩儿你搅和什么搅和!

骂到激动处士燮甚至动了兵器,要不是众人将士燮拦住,士匄还没法儿脱身了。

好好的一出献言献策,变成了士燮暴打儿子。不过既然计策可行,栾书自然高兴,说我看士匄这孩子不错,比他爹强!

栾书命令晋军按照士匄的计策,先准备干粮,然后平灶准备战场。

第四十六章    春秋第一射手

两军相逢勇者胜,两勇相逢智者胜。

楚共王制定了紧逼战略,可是却没等到晋军惊慌失措的反应,他明白晋军这是有对策了。

楚共王召见太宰伯州犁问个究竟,因为伯州犁是晋国人,自然会比较了解晋军的军事战略。伯州犁请楚共王利用楚国高科技武器——巢车,对晋军亲自进行观测。

楚共王带着伯州犁登上巢车,果然,不远处晋军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伴随着楚共王的疑问,伯州犁为楚共王一一解读:那些奔跑来往的晋军是召集有关领导,现在他们都进入了大帐,是在召开会议,决定对策。晋军忽然张幕,那是向他们先君祷告的仪式,而忽然又撤幕,将军就要发号施令了。军中喧哗不止,尘土飞扬,看来是在平灶,看他们战马都配上了战车,将士们就要登车结阵了,又下车是在战前祈祷神明。

看来到哪儿都得找导游,有了伯州犁这导游,晋军干什么都逃不过楚共王的眼睛。

可是楚军也没沾上便宜。

沉吟片刻,楚共王问伯州犁,晋军看来军力雄厚,那中军会是晋厉公亲自率领的吗?

伯州犁不假思索的回答,“带兵的不会是晋厉公,一定是郤氏或者是栾氏这样的大将,我们千万不能轻敌。”

知己知彼,是百战百胜的前提。

知道了晋军的底细,楚共王却觉得高兴不起来。

就算知道了有若干条款要限制房价再涨,付不起首付的蚁族照样没办法高兴。

楚共王安排布阵,晋军里也有楚军投降过来的将领苗贲皇对栾书进言,说是自从令尹孙叔敖去世以后,楚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够大胜楚军!

晋楚交锋,城濮之战是晋军胜利,后来的会战是楚军胜利。如果说三打二胜,那这一次可以是决定胜负的吗?

假如晋军胜利了,晋国国内会发生像士燮担心的局面吗?

大国对战,胜负难料,这一次,晋国和楚国都很明白。

第二天,晋军和楚军都坚守不出。

在楚军营地,发生了有趣的一幕。

楚国将军潘党在营地射箭,一连三次射中红心,引来阵阵轰动叫好,此时正好养繇基也来了,众人又说神箭手来了,神箭手来了!

曾经用射箭的神通赢了斗越椒的养繇基,在楚军威望很高。可是潘党听了这话心里非常不服气,凭什么他就是神箭将军?潘党面露不服之色,养繇基说自己能够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绝对是中国古代军队技能的传说,一百步的距离,用箭射中杨树中制定的一片绿叶,的确需要优秀的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众人一听养繇基还有这般本事,原来箭射斗越椒的神话更加神奇,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都起哄要养繇基现场表演一番。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养繇基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清楚,他不介意为战友表演绝活儿,特别是在大战前夕,为大家鼓舞士气。

一片涂好墨汁的柳叶,距离百步开外,微风轻拂,柳叶好像调皮的孩子,随风轻摆。众人屏息凝神,好像还是看不清楚啊,这能射中吗?

养繇基张弓搭箭,忽然手松处神箭飞出,却在柳枝摇摆,并没看到箭落下。众人一拥而上,只见这箭正好在墨汁涂画的柳叶中心,无不叫好,果然神箭!

潘党看了,心里忽然酸溜溜的。

有一个技能本来以为自己很强的,谁知道还有更强的。更可气的是此人还和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或许这就是上天在告诉你,你没那么强。或许这就是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由来。

其实这和人的心胸有很大关系。心胸宽阔者难免有惺惺相惜之感,引以为知己;而心胸狭窄者则将为此郁闷不已。

潘党属于后者。

看着众人为了养繇基欢呼,潘党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要是没有养繇基,这欢呼本来属于自己。可是他真的这么强吗?

潘党在旁边忽然说,要是真那么神,就应该说射哪个就射哪个。

养繇基一听,这位是叫号呢,于是微笑着请潘党指定。这可真是令人惊奇,虽然养繇基谦虚的说自己未必能够做得到,但是能够这么说,绝对有几分把握。

潘党用墨在选定的柳叶上写下数字一、二、三,养繇基凝神看过。

又一次的沉默,又一次的紧张。

毫无疑问,养繇基三发箭射过,连中三元!

众人用更加热烈的欢呼和钦佩的眼光包围着养繇基,这还真是神剑将军啊!

可是潘党还是不服。

没个服气,不是他,他永远不能服气。

不过这次他绝对是不自量力了,人家都已经很有风度的完成了他的指定项目了,还这么不依不饶的,傻子都看出来您嫉妒了!

潘党这次提出的比赛也够耸人听闻的,这次不比准头了,比臂力,看谁射的更有力。

关键是准头自己已经没办法和养繇基比了,人家都成了神话传说了。裁判员兼运动员潘党,为了能够打败养繇基,只能从自己的长处出发设计比赛项目。还好养繇基这名队员虽然成名更早,但是看起来脾气不坏,潘党提出的要求他都能够踏踏实实努力去做。

这就够无耻的了。

潘党命周围的人脱下身上的铠甲,层层叠叠包在一起,嚯,可真是够保暖的,大约得有一尺厚。这些铠甲穿在射击靶子草人兄身上,也立在百步之外。

这可看出来谁有力了,没有力气,也射不透啊!

看来潘党对于自己非常有信心,他没让养繇基先射,自己吩咐立好了靶子,弯弓搭箭,只见那箭果真闪电般冲了出去,却消失不见……

原来这箭还真是没入了层层铠甲,自然是看不见了。

众人齐声喝彩,这力气,还真不是吹的!

再看潘党,得意洋洋,这会儿是没有梯子,不然恐怕就上天去了!潘党叫人把靶子上的铠甲脱下来,示众。

这位真是唯恐不出名,要是围观的各位看完了没给宣传出去,恐怕这位得死。

这时候养繇基却说慢,自己也要射一箭。

这下子大家都说傻了,还射?

大家遵命安排好靶子,又是一阵安静。

安静的听不见潘党骄傲又嫉妒的沉重呼吸。

可是随着养繇基一箭射出,这回全看楞了,箭从靶子里穿了出去!

是养繇基的箭正好射入潘党原先的那支箭,将潘党的箭推了出去,而自己的那支还好端端留在里面!

这不光是臂力深厚了,这得射多准呢!关键是怎么想的呢?

养繇基完胜!

这回所有人全服了。

包括后来听说这件事情的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真不是虚的。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千万不能骄傲。大千世界,能人辈出,比自己高一个档次甚至几个档次的人数不胜数。何况人生短暂,做好自己足矣,何必非要求全责备?无意中显露出的嫉妒和狭隘,才更让人觉得你跌份。

根据传说,楚王在荆山游猎,但是每次射出的箭都被通臂猿接住。看来这通臂猿不但技艺精湛,恐怕也争强好胜,有一颗人来疯的心,表演欲极强。总是这样楚王也怒了,欺负人是不是?我一射箭你就接着,我一射箭你就接着,你熊人呢?这么多群众,你存心让我下不来台啊?楚王急眼了,叫养繇基来,给我收拾收拾这猴子!

养繇基奉命来到,一箭,射穿通臂猿之心。

听着是很血腥,不过这传说,也许只是楚人对养繇基神箭的美好想象。

这次比武,楚军士气大胜。大家都觉得有这样的神箭将军,我们还能打不过晋军?众将领将养繇基和潘党射穿的铠甲抬到楚共王面前报喜,领导恭喜您啊!有这样的神箭将军,咱们楚军必胜!

不料楚共王不听则已,一听大怒。大敌当前,你们还有闲心思比武?何况打仗凭的是智谋,你们为了一点技艺互相争斗,将来肯定也得为这些技艺困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