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临东周-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峁阋肆思雷悖桓咔钟牍觼惞叵岛茫峁直皇雷雍雒茏啵獾脚馈O衷谥U压倒晕矢咔帜苡泻霉映裕

高渠弥觉得自己危险了。

他觉得自己必须有所行动,绝对不能坐以待毙。郑昭公虽然贵为郑国君侯,可是能让他下来一次,就能让他下来第二次。关键是得努力去做。光空想不行。

于是实践家高渠弥投身入轰轰烈烈的谋逆行动。高渠弥谋逆的死路很简单,作为武将,他阴蓄死士,准备弑君谋逆,立公子亹为君。

多灾多难的郑昭公,还不止一个高渠弥反对他,还有被驱逐出境的郑厉公。

虽然政变失败,可是郑厉公并没有绝望。

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经历挫折,怎能见彩虹?

郑厉公没有被一次失败吓倒,而是再接再厉,重新投入到推翻哥哥郑昭公的事业当中去。

这次郑厉公没有找宋庄公,准备自力更生。他在蔡国托人找到檀伯,希望能借檀伯所属的栎为发展巢穴,不料被檀伯拒绝了。郑厉公心黑手辣,居然派蔡人假装成商人,在栎为内应,杀了檀伯。

郑厉公于是占据栎地,修筑城池,居然成为郑国真正的敌对国。

第五十章   富有想象力的斗争

谁都没想到,郑厉公出奔之后居然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独自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坚持不懈的进行反抗哥哥郑昭公的行动。这就很危险了,说明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郑厉公成熟了,成长了。一个成熟的敌人是可怕的。

祭足在这样大的危机面前也不能再装聋作哑独善其身,赶紧启奏郑昭公,必须立刻阻止郑厉公可能造成的危机。郑昭公命令大夫傅暇屯兵大陵,遏制郑厉公进攻的来路。

郑厉公听说傅暇屯兵大陵的消息,知道郑国已经有所准备,要想成功复国,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外援。这时候就必须佩服郑厉公的雅量,或者说想象力,他想到的外援居然是宋庄公。按说已经有了那么不愉快的经历,郑厉公和宋庄公都已经撕破脸皮,甚至为此还六国混战一场,但是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郑厉公明白,如今诸侯之中,能够帮助自己,想帮助自己,或者说贪图利益愿意帮助自己的,还得说是宋庄公。

之前已经那么尴尬了,当然不能直接去求见宋庄公,还是必须找一个中间人。郑厉公这次依然找到了鲁桓公。真不知道这都是怎么想的,不服确实不行。

鲁桓公看到郑厉公派使者送来的信函,真有点哭笑不得。但是按照鲁桓公一贯老好人的性格,无论当时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总是和好了比较好。但是鲁桓公也的确头疼,上次为了能让郑厉公少交点好处费的事情,自己被宋庄公整的团团转,实在懒得去宋国,就派一个使者去。

宋庄公见到鲁国的使者,开始当然有点不屑一顾,可是看了郑厉公开出的条件,不由得又心动了。贪财的人总是会因为同一原因做同样的事情。毕竟曾经帮助郑厉公篡权,如果就这么放弃了,以后可没什么好处了。倘若这次再帮一下郑厉公,恐怕将来还能有点好处。

宋庄公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不但倾力相助,而且还纠合蔡国、卫国共同帮助郑厉公。

卫惠公本来是支持郑昭公的,可是郑昭公在回国之后,根本没提感谢这茬。这让卫惠公很是恼火。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卫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收留了你,而且也没和宋庄公一样跟你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那你就能收人恩惠,闭口不谈了吗?

考虑到自己即位之后没有和各位诸侯会见过,卫惠公准备亲自前往,参加这次帮助郑厉公的聚会。

有机遇便会有挑战,卫惠公刚一动身,国内已经有人按捺不住了。

公子职找到公子泄,机会来了!当然是推翻这个毫无良心道德的卫惠公的机会。公子泄属于比较沉稳的人,他觉得还是先确定之后立谁为君,才能确保国家不致变乱。两个人正在商议具体事项,忽然传报大夫宁跪求见。二位公子与宁跪相见,不料宁跪竟然长跪不起,公子职上前搀扶,宁跪道,“公子已经忘记了沉舟之冤了吗?”

公子职与公子泄对视而笑,又是一个同道中人。

公子泄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宁跪,宁跪居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人选——公子黔牟。

公子黔牟秉性仁厚,素来在百姓中口碑很好,而且他是周王之婿,这个身份可谓尊贵,当可压服其他有想法的人。

三人于是歃血为盟,并召集急子与公子寿过往从人,先组成一个可靠的谋反队伍。然后拟定一封谍报,假称卫惠公伐郑失败,身死他方。

既然国君死在了外地,那当务之急当然是赶紧确立一个新的国君。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

公子职与公子泄顺理成章推出唯一人选——公子黔牟。

百官当然对此事存有疑问,不过基本上都对卫惠公弑兄之举不齿,也就顺水推舟。况且也没有人能有证据证明,卫惠公依然健在。于是,在卫惠公与其他诸侯推杯换盏之际,绞尽脑汁得来的卫国易手他人。

卫惠公在国家没有完全掌握的时候参与其他国家的政务,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并且也给国内反对势力可乘之机。不过他弑兄的恶行已经在国内埋下了祸根,就算这次没有人趁机政变,以后也是无法避免的。

公子黔牟即位,百官朝贺已毕,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告卫惠公弑兄并气死父亲的罪恶。卫国重新为急子与公子寿发丧安葬,并派使者禀告周朝。派宁跪领兵屯于道路,阻遏卫惠公。

公子泄准备杀掉宣姜,但公子职劝说,这宣姜虽然参与谋害急子与公子寿,但她毕竟是齐侯之妹。如果杀掉她,恐怕将来与齐国不睦。不如命令她出居别地为好。于是将宣姜出居别宫,生活待遇倒还和以前一样。

再说宋庄公这次联合卫国、鲁国、蔡国,四国联军共同讨伐郑国,来势汹汹。郑国上卿祭足亲自率兵前往大陵,与傅暇共同作战。跟随郑庄公南征北战的祭足深得其真传,虽然没能像郑庄公一样,尺书退兵,但是也将四国联军打得占不到半点便宜。这四国满指望这次将郑国打败,送回郑厉公,将来讨点便宜,不料有祭足在,居然梦想不能成真。眼见没便宜可占,只能原路退回。

卫惠公在回师卫国途中得到坏消息,国内居然已经迎立公子黔牟。卫惠公头都大了,自己还在为了郑厉公回国打抱不平,一转眼自己也成了人民公敌,被驱逐下台。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他想眼下只能走和郑厉公一样的路,出奔他国了。不然难道回国等着审判吗?听说急子和公子寿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回去难逃一死。但是好在卫惠公不像郑厉公,还得自己想办法寻找一个立足之地,眼下现放着亲舅舅齐襄公,自然是最好的去处。

卫惠公到了齐国,齐襄公一看,这是我外甥啊,必须帮助。安排住处,并且告诉卫惠公,到了舅舅家你就放心吧,肯定得帮助你复国。卫惠公一看舅舅齐襄公还真是自己的救星,立马表态,将来回到卫国,所有的内府宝物,都送给齐襄公做谢礼。齐襄公一看心花怒放,我这外甥太懂事了,知道舅舅帮助他必须知恩图报,这事可以认真准备一下。

忽有传报鲁侯使者已经到了齐国。原来齐襄公曾经向周天子求婚,周天子同意了婚事,并且派鲁桓公主婚,以便王姬下嫁。鲁桓公准备亲自前往齐国,商议这桩婚事。

齐襄公见了鲁国使者,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妹妹文姜。

文姜,那么美丽动人,才华横溢的女子,美好的好像永远开不败的花儿,如今远嫁鲁国,不知道近况如何?

当日不忍分别的一幕幕情景,还恍如眼前。

齐襄公于是派使者前往鲁国,迎接鲁桓公并妹妹文姜,一同来齐国相见。

诸位大夫询问齐襄公何时讨伐卫国,齐襄公思考半响,说道,“黔牟是周王女婿,现在我又向周王求婚,所以伐卫这件事,暂且缓一缓吧。”

但是齐襄公也怕人杀害宣姜,派遣公孙无知找到公子硕,要公子硕与宣姜成婚,成为恢复卫惠公的援助。

要援助卫惠公有千百种方法,但是齐襄公偏偏选了最让人瞠目结舌也是最不齿的一种。

公孙无知找到公子硕,同回卫国,拜见黔牟。此时公子硕正好妻子已经去世,公孙无知将齐襄公的意思传达给卫国君臣上下,包括宣姜。宣姜居然表示同意。卫国君臣上下早就想收拾宣姜,惩罚她曾经在卫宣公面前进谗言,污蔑急子的罪过,这下子如果宣姜嫁给公子硕,等于自贬身价,求之不得。反而是公子硕念及父子伦理坚持不肯,毕竟宣姜是父亲卫宣公的爱妾,如果再嫁给自己,那简直孽缘。

公孙无知找到公子职,这事儿如果不能办好,我可没办法回去和齐襄公交代。公子职也不愿意得罪齐襄公,居然就定下一计,找公子硕喝个烂醉,之后醉的晕乎乎的公子硕被扶入了宣姜寝宫。

清晨醒来,悔之晚矣。

宣姜与公子硕就此成婚,之后还生下五个儿女,长子齐子早早去世,次子是戴公申,老三是文公毁,两个女儿分别是宋桓公和许穆公的夫人。

卫宣公和父亲小妾夷姜私通生子的传统被宣姜和公子硕传了下去,当然这中间还有齐襄公的功劳。

再说祭足虽然击退四国联军,但是也没有一点欢喜的感觉。他明白,有宋庄公做后盾,郑厉公只能变本加厉。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联盟,让宋庄公知难而退。

思来想去,只能找齐襄公。因为只有齐国由于在纪国战败的原因,和郑厉公不睦,目前郑厉公也没有争取到齐国的帮助。现在郑昭公上任,正好和齐襄公搞好关系。而且听说鲁桓公正在给齐襄公主婚,走这条线说不定能够拉拢鲁桓公。

心动不如行动,祭足禀报了郑昭公,立马准备礼品,前往齐国。

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蝉

祭足为了拉拢齐国,亲自准备礼品出使,希望能使齐国成为郑昭公的坚强后盾。可惜祭足此行犯了与卫惠公一样的错误,国内不平,如此出行恰好给国内反对派留出了发展空间。

死心塌地反对郑昭公的没有别人,正是高渠弥。高渠弥早就想寻找机会除掉郑昭公,以免将来成为自己的绊脚石,祭足的出行,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武将高渠弥行动直接有效。先派人秘密将公子亹接到家里,然后趁郑昭公举行蒸祭的时候,派死士埋伏在半路途中,直接将郑昭公杀死。高渠弥当然不能对外宣称是自己杀死了郑昭公,托言郑昭公是为强盗所杀。

如果真是强盗,那这强盗可太不开眼了,非得去谋杀堂堂郑国之主,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吗?

紧接着高渠弥趁祭足尚未返回郑国,奉公子亹为郑国之主,命人召回祭足,与高渠弥共同掌权。这当然是为了安慰祭足,以免再生变故。公子亹是由高渠弥力挺当上郑侯的,如果非要将国政一同托付给祭足,那也是看在祭足在郑国实力雄厚的份儿上。日后如何,还未可知。

可怜郑昭公自从返国,不到三年便为高渠弥所害。按说,郑昭公早在还是世子的时候便知道高渠弥其人贪狠,应该这次返国之后早早除去为上。

为什么郑昭公返国之后反而无所作为?

恐怕与他在卫国逃难的经历有关。

曾经的雄心壮志,在一次政变中被击打的粉碎。命运的不可捉摸,让他明白了,这些都是早晚会失去的事情。而与父亲郑庄公相比,郑昭公少了一些幼年磨难,也就没那么多谋略与信心。所以这次返国之后,郑昭公反而勘破事实,不问国政,一切由祭足做主。当祭足的思虑出现了漏洞,失败也就如影随形。

再说祭足在齐国这次出使非常顺利,毕竟郑昭公曾经帮助齐国击退北戎,所以齐国上下对于郑昭公还是很有好感。齐襄公这边正准备与祭足商议报聘,忽然传来郑昭公被弑的消息。齐僖公大怒,心想果然如同父亲齐僖公所言,在你们郑国当国君太不容易了。第一次你们给人家郑昭公赶到了卫国,第二次干脆给人家杀了。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吗?齐僖公一怒之下就想兴兵讨伐郑国,可是又想到鲁桓公夫妻将要来到齐国,于是先将此事按下不提,亲自前往泺水迎候。

对于齐襄公的盛情邀请,文姜自然是想与鲁桓公一同前往。这里面除了要回宫看看,更多的原因是与哥哥的一段情愫从未断绝。虽然齐襄公已经即位,即将迎娶王姬,但是对于文姜而言,齐襄公永远是陪伴自己青梅竹马长大的哥哥。鲁桓公素来宠爱文姜,对于这个要求自然不敢反对。

可是鲁国是礼仪之国,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大夫申溃П闫糇嗦郴腹的虿荒艽蛉饲蚱牍K淙慌映黾蘩从谢丶夜槟南八祝悄枪槟俏丝赐改浮H缃穹蛉烁改敢丫ナ溃亩谢丶铱赐绺绻槟牡览恚咳绻岢秩绱耍蔷褪遣缓侠褚牵欠抢裰隆

但是鲁桓公已经答应文姜,岂能反悔?夫妻二人同行,直到泺水,齐襄公已经在此迎接了。鲁桓公感动不已,殊不知齐襄公此举却全是为了他的夫人文姜。齐襄公一双眼睛只在文姜身上,几年不见,文姜出落的越发美丽动人。一国夫人的尊贵地位,增添了文姜高贵之气,落落大方,引人注目。

双方寒暄之后,一同起驾前往临淄。鲁桓公秉周王之命,将王姬下嫁之事与齐襄公议定,齐襄公非常感激,特地设宴感激鲁桓公夫妇。

筵席已罢,齐襄公特地派人迎接文姜入宫与旧日宫内好友相会。文姜坐在轿撵之内,重入旧日宫殿。红墙碧瓦,依旧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内宫;粉花碧树,却不见当日游玩的玩伴。一缕怅惘之情在文姜心里油然而生。

落轿处却是自己旧日住的居室。

走入房内,只见已经摆好了一桌宴席,文姜却呆住了,宴席之上,坐的正是自己的哥哥——齐襄公。

齐襄公殷勤款待,文姜见桌上摆的都是素日自己爱吃的东西,倒有几分感动,原来自己去了那么久,去了那么远,哥哥一直惦记着自己。兄妹二人把酒言欢,酒酣耳热之际,居然就不顾天伦,在此同居。

按照齐襄公的性格来说,能够喜欢上自己的亲妹妹足以说明他的反叛与反礼仪。不然他也不能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