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临东周-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能想到吕不韦会忽然寻死呢?

秦王嬴政又走到了偏激的路上,当然又有人出现对此表示反对了。

此人名叫李斯,是著名的学者荀子的学生,来秦国游历,也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曾经对秦王嬴政推荐过李斯,李斯被任命为客卿。自从秦王嬴政下了逐客令,李斯也被免官,逐出了咸阳。

可是李斯在路上,写就了一篇千古奇文:《谏逐客书》。

文中历数各国人才交流带来的机遇,比如秦穆公招聘的人才百里奚、蹇叔,秦孝公用的商鞅,秦惠王用的张仪,秦昭王用的范睢。可以说,这些人才在秦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土壤,也让秦国逐渐从一个偏僻的国家发展成为诸侯瞩目的泱泱大国。如果离开了这些关键性人才,秦国将会怎样?这些人离开了秦国,当然不可能就此失业,而是将要成为其他国家争相夺取的宝贝,试问这不是秦国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秦王嬴政看了这篇文章恍然大悟,吕不韦是个案,不能因为一棵树木,放弃整个森林啊!秦王嬴政当即废除了逐客令,派人赶紧追赶李斯,终于在骊山脚下追到了李斯。李斯被请回咸阳,官复原职。

李斯为秦王嬴政分析了天下形势,当时秦穆公崛起的时候,天下诸侯分立,还都要奉周天子为尊。现在周朝都已经被我们秦国灭了,各国都开始极度扩张实力,而秦国如果不趁此机会扫荡六国,那将看着六国合纵,将来后果不堪设想。

秦王嬴政表示同意,但是六国人多势众,该从哪儿下手呢?

李斯说,韩国距离秦国比较近,而且国力相对来说弱一些,大王可以先取韩国,威慑其他国家!

秦王嬴政明白了,他派内史腾为大将,统帅十万兵士讨伐韩国。

此时韩恒惠王已经去世,世子安即位。公子非擅长刑名法律,为了改变韩国弱小的形势,公子安多次上书,希望改变韩国律法,将韩国的发展规范化,但是韩王安根本不予采用。等到秦国讨伐韩国的时候,韩王安恐惧了,但是公子非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于是自荐要出使咸阳,让秦国撤兵,这回韩王安同意了公子非的请求。

公子非到了咸阳,见到秦王嬴政就说,韩国愿意作为秦国的东藩属国,秦王嬴政一听就高兴了,早这么识相不早好了吗?公子非趁机说自己有办法破解合纵,让天下到时候都从属于秦国,如果效果没有达到,自己甘愿被斩首,作为人之警戒!

公子非献上了《说难》、《孤奋》、《五蠹》、《说林》等五部书,秦王嬴政看了这些书,顿时觉得公子非真是个人才啊!秦王嬴政任命公子非为秦国客卿。

公子非找到了用武之地,可是有一个人为此心怀嫉妒,此人就是李斯。

这么看来,李斯当日劝谏秦王嬴政不要驱逐别国的人才,主要指的是自己,一旦从别国来了高于自己的人才,李斯就心痛难忍了。

嫉妒贤能者无非是使用诡计,说点坏话,整点假材料汇报给领导,恶心恶心这油菜花的人,当然领导一时糊涂,把才子整倒了、整死了更好。李斯直接找到秦王嬴政说,各国的公子那都是为他们本国效力的,怎么会真心为我们秦国效力呢?现在秦国正在加紧攻打韩国,我看这公子非,说不定就是韩王派来使反间计的。

李斯居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通过出身就断定了公子非有使反间计的嫌疑,这明摆着是无理推论。但是秦王嬴政本来就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这话好像给他心里插了一把刀,是啊,自己怎么能又打人家韩国,还又重用人家韩国的公子呢?这不是傻吗?

秦王嬴政说那怎么办呢,不行驱逐他!

可是李斯却说,过去魏国的信陵君和赵国的平原君都曾经被留在了咸阳,可是后来他们回国之后,都成为了我们秦国强有力的对手。假如大王您让公子非回国,那他也将成为我们秦国的心腹之患。不如您杀了公子非,为我们秦国减少隐患!

真狠啊,因为嫉妒就整死人家?

秦王嬴政觉得李斯说的对,是不能放公子非这样的人才会去,他命令人将公子非处死。

在毫无证据也没有犯罪事实的情况下,公子非就被下了大狱,而且还面临着死刑。公子非质问狱卒,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被处死?狱卒说道,现在有才的人要么被重用,要么被杀死,还用的着犯罪吗?

公子非被处死了。

可是这一个事情也暴露出李斯身上一个致命的缺点,他是很有才华,但是他太自私,自私到一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为非作歹,可以伤害国家利益。未来的某日,李斯的这一性格缺陷将让他自己、让秦王嬴政,甚至让整个秦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子非在临死之前赋诗一首,

《说》果难,《愤》何已?

《五蠹》未除,《说林》何取!

膏以香消,麝以脐死。

这真是充满了不平,但是又无可奈何,我的才华,就是我被处死的证据!

公子非被害之后,韩王恐慌不已,举国称臣,服从秦国,秦王嬴政命令内史腾收兵。

但是公子非的才华始终令秦王嬴政惊羡,一次他又和李斯提起公子非,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就不能为我所用呢?李斯心痛的要死,但是还是笑着对秦王嬴政说,他要推荐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此人名叫尉缭,是大梁人,精通兵法,根据李斯的判断,尉缭的才华比公子非高十倍。

秦王嬴政马上就急切的想见到尉缭,但是李斯却说,这人自负有才,不能用一般的礼节召见他。秦王嬴政非常理解,一般油菜花的人是这样清高的。秦王嬴政于是以宾客之礼召见尉缭,这尉缭还挺牛,见了秦王嬴政居然长揖不拜,秦王嬴政也不介意,请尉缭上座,还称之为先生。

这态度挺诚恳,尉缭于是对秦王嬴政说,现在列国对于秦国的关系,就是一个多少的关系。这些国家如果分散开来,当然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但是如果这些国家联合起来,那秦国就要大大头疼了。这就是三晋联合智伯失败,五国联军齐湣王被害的缘故啊!

秦王嬴政问,那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诸侯分散呢?

尉缭笑道,现在诸侯哪儿有说话算话的呢?都是国家里的权臣说了算,大王如果能够花费重金,贿赂各国权臣,这列国还怎么能联合的起来呢?

秦王嬴政觉得尉缭说的办法非常好,于是用上客的礼节招待尉缭,甚至尉缭的衣食都和自己一个待遇,而且还经常亲自前去拜见尉缭请教学问。

但是和秦王嬴政接触几次之后尉缭发现,秦王嬴政的面相刻薄,为人残忍,用得着的时候可以屈居人下,用不着的时候那就残酷无情。现在秦王嬴政没有完成帝业,一旦目的达到,天下将成为秦王嬴政的鱼肉了!

终于有一天尉缭不告而别,秦王嬴政急的派人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尉缭。秦王嬴政如获至宝,和尉缭发誓,将尉缭拜为太尉,而尉缭的子弟也都被拜为大夫。

第十四章        请你和我作对

尉缭分散列国的办法就是用糖衣炮弹打趴下各国权臣,从而达到牵制各国的目的,秦王嬴政采取了尉缭的建议。在派出各路奸细携带大量金珠宝贝收买列国权臣之后,秦王嬴政继续询问尉缭兼并各国的次序,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动手了。

尉缭的分析和李斯相同,他认为韩国最弱,又和秦国距离很近,所以可以先攻打韩国。等到攻打下韩国之后,顺利成章收伏赵国和魏国,这样三晋为秦国所有,接下来就可以轮到楚国了。等到连楚国都被秦国攻下了,难道齐国和燕国还能保全自己吗?

但是秦王嬴政又苦恼了,如今韩国都已经称臣了,而且赵王也亲自来咸阳服软,那我们攻打他们也总得有个理由吧!

尉缭说道,赵国和秦国经过多次作战,已经非常有经验了,而且赵国的确战力雄厚,不可能一下就攻打下来。如果您觉得没有什么好的借口攻打赵国和韩国,也可以先攻打魏国。等到我们攻打魏国的时候,我可以派出弟子王敖去说服赵国救助魏国,那不是就有了攻打赵国的理由了吗?

真阴险啊,让人家和自己作对,原来是为了有借口打人家啊!

秦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命令大将恒齿奇率领十万兵马攻打魏国。在秦国大军出动的时候,尉缭的弟子王敖带着五万斤黄金也出发了。王敖到了魏国对魏王说,三晋本为一体,唇齿相依。现在魏国形势危急,大王为什么不割让邺城给赵国,请赵国来救援呢?

魏王急的一脑门子官司,可是割让邺城真的能让赵国帮忙吗?要知道,敌人可是秦国啊!

王敖非常肯定的说,没问题,臣的朋友是赵国的权臣郭开,我去一说,这事儿一定能成。

魏王当即送上邺城三城的地图,写好国书,委派王敖前去赵国。王敖见了郭开,先送上黄金三千斤。

三千斤啊,黄金!

黄金金灿灿的,晃得郭开满眼金光。

郭开用最快的速度见到赵悼襄王,送上魏王献上的邺城三城地图,说魏国危险了,但是我们不能见死不救。魏国要是倒了,下一个就是我们赵国了,您赶紧发兵吧!

这个道理赵悼襄王是明白的,何况还有城池可受。于是赵悼襄王马上发兵五万,派扈辄为大将支援魏国。

谁能想到,这些都是秦国的诡计呢?

秦王嬴政命令恒齿奇进攻邺城,不出意外,恒齿奇在邺城大败扈辄。兵败如山倒,扈辄根本不是恒齿奇的对手,居然让恒齿奇一连攻下九座城池。扈辄退至宜安,派人报告赵悼襄王。

打了败仗的消息让赵悼襄王焦急万分,大臣们有人建议,我们赵国最能打仗的除了赵氏就是庞氏,再就是乐氏和廉颇。如今廉颇就在魏国,大王为何不召见廉颇领兵作战呢?

对,廉颇!

但是郭开本来就与廉颇不合,他暗中对赵悼襄王说,廉颇将军虽然勇猛善战,但是已经年近七旬了,一个老年人如何上马杀敌呢?您不如派人去看看他的情况再做决定吧!

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其实暗含杀机。赵悼襄王如果派人去看廉颇的情况,无异于给郭开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但是赵悼襄王也许久没有廉颇的情况,确实不知道廉颇情况如何,于是便派出内侍唐玖给廉颇送去名甲一副,名马四匹,前去慰问。

赵悼襄王的消息一放出来,郭开就马上找到唐玖,送上黄金二十镒。唐玖非常惊讶,我这是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了?郭开说道,廉颇将军和我本来就很不好。如果他现在老迈了,对我没什么危险,但是如果他还是很骁勇善战,还请您适当的说一些话,让大王觉得廉颇老矣,那我就放心了。

真无耻啊!

可是唐玖收了郭开的金子,当然为郭开说话。这次考察,不过是走个形势罢了。

唐玖到了魏国见到廉颇,廉颇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秦国又攻打我们赵国了?

唐玖非常吃惊,您怎么知道的?

廉颇笑道,我在魏国多年,大王从来没有一个字。现在忽然送来了宝马名甲,那只能是秦国攻打我们赵国了。

唐玖问道,将军难道不恨赵王吗?

廉颇说道,我希望为国效命,怎么会恨赵王呢?

廉颇知道唐玖来此的目的,于是留唐玖吃饭。这一顿饭,廉颇吃了十斤肉,一斗米,而且吃完饭,廉颇还穿上赵悼襄王送来的盔甲,骑在那马上奔驰来往,果真英雄不减当年。

唐玖回到赵国之后,汇报给赵悼襄王,说廉颇将军的确英雄,武艺超群,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和臣坐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

赵悼襄王叹道,打仗的时候难道还能上厕所吗?廉颇果然老矣!

赵悼襄王从此不再召见廉颇。

后来楚王知道廉颇不能为赵国所用,于是招廉颇到楚国为将。可惜楚国的军士不如赵国,所以廉颇居然郁郁而终。

赵悼襄王没有合适的大将人选,只是给扈辄增兵。而王敖非常奇怪,于是问郭开,难道你不为赵国的形势担心吗?为什么不让赵王召见廉颇?郭开居然赤裸裸的说道,赵国的形势是国家的事情,但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人,我怎么会让廉颇来赵国呢?

王敖知道,这位是真正的小人,可以牺牲所有人的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但是他毕竟不放心,说那如果赵国亡国了,你往何处去呢?

郭开说,那我就到齐国或者楚国吧,到时候选一个国家。

王敖说,秦王有吞并天下的雄心壮志,你去齐国和楚国,也就是和在魏国、赵国一样啊!那你还不如直接去秦国呢!

郭开很奇怪,你一个魏国人,怎么能对秦王嬴政如此了解呢?

话说到这份儿上,王敖和盘托出,其实我的老师尉缭现在是秦国太尉,我也是秦国的大夫。实不相瞒,送给的金子也是秦王嬴政给的,赵国亡国之后,您要是能来秦国,那秦王肯定还让您作上卿,到时候荣华富贵,自不必说。

郭开不但不生气被王敖算计,反而非常兴奋,那有你引荐是最好不过了!

王敖送上更多的黄金,说秦王嬴政能够交到你这样的朋友,非常高兴啊!

王敖带着剩下的四万斤黄金回到了咸阳,说自己用一万斤黄金就已经完全收买了赵国的相国郭开。

秦王得知这个消息大喜,命令恒齿奇加速进军!而赵悼襄王急怒攻心,居然就此去世。

赵悼襄王本来立世子嘉,但是后来赵悼襄王喜欢一个舞女,生庶子迁。子凭母贵,赵悼襄王由于太喜欢这个舞女,居然废了世子嘉,立庶子迁为世子,还让郭开作太傅辅佐世子迁。可想而知,郭开为了讨好世子迁,声色犬马,无所不用其极,将世子迁培养成了第一流的花花公子。等赵悼襄王去世之后,世子迁即位,封给公子嘉三百户,留他在国内,任命郭开为相国。

趁着赵国国丧的机会,恒齿奇大破赵军,不但将扈辄斩首,而且还一举歼灭赵军十万余人,进逼邯郸。

赵王迁虽然花天酒地,但是也知道邯郸被围,事情很可怕啊!他知道李牧善于用兵,于是命令派人急招李牧,封李牧为大将军。此时李牧在代地,选出兵车一千五百乘,骑兵三万,精兵五万人出征。代地留下三百乘兵车,三千骑兵和一万军士把守。李牧命令人马留在邯郸城外,自己孤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