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问:“不用去招?”
  小龙说:“是啊,版行很多的。”
  我又问:“版行是什么?”
  小龙解释道:“版行就是专门给工厂打版的地方。”
  我这下明白了,便问小龙:“我们又该去哪里找版行呢?”
  小龙说:“我打电话问问我老乡,他们中有开版行的。”
  通过小龙的介绍,我知道了“版行”这一服务行业,心想,暂时就不用请打版师傅了,有版要打就往那送。创业之始,能省则省。等摸出门道来,一切上了轨道再大手大脚地投资也不迟。
  一个行业或是说一个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绝对离不开周围的产业环境。就拿义乌来说吧,小商品,小工厂,小加工比比皆是,只要你想到了,就能找到你需要的配套厂家。义乌不是饰品厂多吗,那好,就有打版、压模、压砂、抛光、点钻、滴胶……一系列的工艺程序都会有对应的加工厂。哪个环节,你不行,你来不及,别急,去找加工厂,一切都将OK。这种得天独厚的创业环境向哪找?中国也许也只有东莞与义乌了。
  这话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夸张了,但也是大实话。
  等了一周时间,版打出来了,但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就尾随而来,这困难来自小龙。
  我答应客户的时间是十天出样,版行用去七天还剩三天,时间很赶。我守着小龙无意监工,只是想或许有帮得上忙的地方。但小龙摆弄着手中的胶就是迟迟不肯下手压模。
  小龙问我:“老板,你今天不忙吗?”
  我说:“不忙。”
  小龙想了想又说:“老板,好像你办公室电话响了。”
  我竖起耳朵听了听,根本没有的事。我心想,这小龙今天是怎么了?当时,我并不知道小龙是无从下手。如果知道的话,我可以另想他法。如果小龙肯承认自己手艺不行,介绍我到压模房去压模,这事也解决了。但是小龙选择了自己硬上弓,坏了事。
  折腾了一天,到晚上九点多,小龙才将那套模压好。原计划当晚翻砂的,彻底泡汤!我心里虽说不太舒服,但没有说什么,心想,可能是这几款产品真的不太好压模吧,学艺有专攻,一个师傅不可能擅长所有活。
  第二天,我特地起了个早,心里实在担心那套模。客户一直也在催,说时间到了,必须赶快交样,语气也由当初的和气变得不再那么友善,甚至越来越凶巴巴,言语之下恨不得活吃了我。
  麻烦的问题来了,小龙翻砂怎么翻也翻不出来那几款产品。问题不是翻砂的手艺,而是压模的手艺。翻不出来我只好陪着他慢慢翻,慢慢修理胶模,该排气的排气,该加水口处加水口……折腾了一整天,居然还是没有把一只完整的手镯翻出来。
  吃过晚饭,我关了电脑,没敢再开,我怕客户又会来催。
  晚饭是草草扒下肚子的,心里着急啊。这不是几个产品或是一个客户的事,这是对我办这个厂的信心问题。如果失败了,我清楚这事带来的打击有多重,有些东西就会因此而动摇。我从心里对这事还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希望归希望,希望换不来现实的美好。
  我们又折腾了一个晚上,还是一无所获!
  我虽没说什么,但小龙还是看出了我内心对他的不满,所以他自言自语地说:“手艺不行,要自动走人了。”声音细若蚊蝇。
  我原以为小龙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就发现小龙不见了,但行李还在,问厂里其他人都说不知道。我赶紧打他电话,手机也关机了。
  我这边着急上火焦头烂额,他那头玩失踪,这事闹的!
  小龙可以不想干就不干了,但我这活,这厂子不能因为他而黄了啊。无奈之下,又紧急向牛老板求救。
  牛老板说他也不知小龙会去哪里,原本就不怎么认识这个人,也是通过别人介绍过来的。我一听,这么找来找去的也是白搭功夫,还是算了吧。
  我问牛老板,有认识的压模师傅没有,我愿意出高价请他帮忙压套模。
  牛老板说,不用出高价,压模房多的是。
  我按牛老板提供的电话联系到了压模房。
  压模房说:“下午三点过来取模吧。”
  我问:“下午三点?”
  压模房说:“如果你真赶的话那就两点吧。”
  我问这话不是这意思,我心想三点能赶得出来吗,人家小龙可是整整弄了十小时。可是,压模房误会了我的意思,反而提前到了两点。这事让我兴奋,算是给几天来的郁闷情绪一个缓冲期。
  又得感谢牛老板,非常感谢,因为这种感谢,后来,我所有的耗材都在牛老板店里购买。是人,都有颗感恩之心,只是或大或小罢了。
  从压模房回来后,客户又是一阵紧催,机关枪式的言语扫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真想把钱退给客人一了百了,但又不能这样干。
  对当时的我而言,该来的困难迟早要来,来得晚不如来得早,工厂终归是要在“吃一堑,长一智”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我明白,我服务的不是这个客户,而是我这个厂子,解决掉工艺上的问题就等于“要想富,先修路”。
  下午一点半,我就早早地赶到了压模房。原以为还得等上一些时间才能拿到模,但是,人家已经完工了,就等我上门来。
  又是一点小惊喜。
  取了模,我问压模房老板:“老板,能否向你借个人用半天?”
  老板没明白我的意思,所以他反问:“借人干吗?”
  我说:“厂里会翻砂的人走掉了,向你借个人过去干半天,工资好商量。”
  老板摇摇头,说:“我这里没人空啊。”
  我看了看里面说:“我看你这里有七八个人啊,都没空?”
  老板说:“有三个是刚学的,有三个是学成的,但学成的手上都有活在干。”
  老板的话突然提醒了我,我赶紧问:“你这还教人压模啊?”
  老板说:“是啊,教过好多人出去了,都在工厂当师傅呀。”
  我说:“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师傅到我厂里去干?”
  老板笑了,说:“当然可以,包教包会包推荐是我们压模房的宗旨。”这老板,挺逗的,还一套一套的办学理念,也不知是打哪个职校学来的句子。
  我心急地问:“那哪天有人?”
  老板说:“现在就有,要不你看看人?”
  我说:“好的好的。”
  老板朝一个正在压模的师傅叫了一句“刘水”,见刘水回过头来,老板又同他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等刘水走近时,压模房老板对他说:“这是饰品厂老板,你去他那看看满不满意,满意就留下来干。”
  刘水说:“师傅,我那模还没压完呢。”
  老板说:“别压了,我会压的,你跟他去看看先。”
  这个刘水就成了我厂里的第二任师傅。


第66章 订单心得:撑死你之前是饿死你
  不用说,几款样品在刘水的手中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我厂里的第二任师傅。
  接下来两天,仍然没有小龙的消息,我也没再找他,既然人家不想干了,我的事情又解决了,找不找他已经意义不大了。
  正当我无意找小龙时,小龙回来了。
  小龙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同来的还有四个人。看那阵势,小龙是被“押”着回来的。到了办公室门口,小龙一个人怯怯地走了进来,另外四个人候在办公室外。
  小龙低低地叫了一声“老板”,我点点头说:“你回来了。”
  小龙说:“老板,对不起。”
  我说:“回来就好,其他话就不要说了,我也是给别人打过工的,理解你,只是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不要躲,要当面与我交流。”
  小龙说:“老板,我,我遇到麻烦了。”小龙说完,眼睛转到门口看了看那四个年轻人。他这一看我就算是明白了。
  我问小龙:“你得罪他们几个了?”
  小龙很胆怯又很懦弱地说:“我欠他们钱,是打牌输的。”
  原来小龙没上班是与人赌博去了。
  我问:“你欠他们多少钱?”
  小龙说:“八百。”
  我想都没想就从口袋中摸出八百元递到小龙手中说:“拿去给他们,让他们赶紧走,以后别再同他们赌了。”
  小龙接过钱连连说:“谢谢老板。”然后就走到办公室门口把钱给了那四个人。
  那四个家伙接过钱后扭头便走了,小龙也准备离开办公室时被我叫住了,我对他说:“小龙,过来我们聊聊天。”
  小龙说:“老板,我手艺不行,我自己走。”
  我说:“没人赶你走,你压模不行可以留下来干别的,只要你像以前一样地实干,我保证给你的待遇不变。”我说这话没有骗小龙,我看中的不再是小龙的手艺活,而是他脚踏实地干活的劲头。
  小龙说:“老板,你另找个师傅吧,我走了。”
  我又问:“你为什么要坚持走啊?”
  小龙说:“我手艺不行。”
  我说:“我不是同你说过吗,不介意你压模手艺,你留下来可以干别的事啊。”
  小龙沉默了一会儿没说话。
  我说:“要不你先回宿舍想想吧,想清楚了再走也不迟啊。”
  小龙点点头走出了办公室。小龙离开办公室后我也开车出去买材料了。傍晚回来时才听说,我前脚走,小龙后脚就离开了,结束了与我共事的短短时日。
  说到这,本来一切都很正常,小龙来了,小龙又走了,没什么异样。但是,后来我却通过别的渠道反应过来,小龙耍了我一次,居然与他的老乡合伙耍小聪明、小手段成功地向我要到工资离去了。
  你们明白了吗?呵呵,有趣不?如果硬要对小龙的这个行径加条定论,我的看法是“又可怜又可气”。但我理解他,或者是他们。曾经,我和他们一样,甚至更不如他们。
  电影《叶问二》中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人的身份可以有贵贱之分,但人格与尊严是平等的。”我经常在内心鄙视自己哪哪做得不好,但人前人后时,我轻易不外露自己“奴性”的一面,活出尊严有时比得到物质更重要。因为,曾经的“奴性”带给我的只是贫穷与潦倒,而不是财富与尊严。
  我办厂之后,第一个给我厂子下单的客户姓鲁,名字就不说了,我估计这辈子都难忘记这个名字了,毕竟是第一个下单的客户,在我心里有一定的分量。
  鲁先生是兼职做外贸,与女朋友一道从东北来到了义乌,算是来淘金的一族。小两口在不同的公司上班,下班之后就共同打理着自己的外贸业务。在义乌,小两口做外贸的有很多,有专职也有兼职,有做得大的,也有做着玩的,他们都属于有文化、有想法、爱折腾的一群人,很多时候,我就是在默默地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奋进的精神,学习他们淘金的经验。这不是故作谦虚的说法,是种创业的态度。
  鲁先生下给我的单子款式杂、单款量小,加上我也是刚办厂,半吊子工艺,所以这单做得很不顺、很苦。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些单子放在今天让我来运作,只需一周时间就差不多搞定。但那时,唉,我只是工厂群中的学生娃,懂不了多少。好在,鲁先生脾气相当好,没有什么怨言,默默地等待。一个脾气好的人很适合做外贸,可以耐着性子与工厂长期磨合与交流。
  在办厂之前,我就在QQ上认识了鲁先生,那时我正在为办厂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他的QQ号我也是在某个网站上得来的。我们时不时地聊几句,无非是叫他有单子照顾我一下,说我的厂子马上就要办起来了。鲁先生之所以把单子下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新厂子,可能是因为单子量太小,款式又杂,一般工厂都不愿接这种单子,再加上我们聊得还算投机吧。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我都心存感激,是鲁先生的订单让我开了张。中国人做生意,都讲究开张的事,开了张才会财源滚滚。要是老不开张不把人活活憋死才怪!
  因为单子小,所以整个环节就省了“打样”这一关,直接生产、出货。
  没有实物样,只有一些图片。就在我把图片送到版行后的第三天,版行打电话给我,问尺寸是不是搞错了,产品样版完成后与正常的重量不相符,太大、太重了。
  我赶紧拍了照片给鲁先生,让他转发给客户确认。哪想,客户说尺寸是对的,没错,但是重量远远没样版重。这就很明显了,材料不对。于是,就得问客户是从哪划来的图片,用的是什么材料生产的。
  客户说:“是易趣网上找来的图片,只知尺寸,材料不知!”
  客户这么说,那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改材料,二是改尺寸。
  改材料,材料不知,没法改。
  改尺寸,客户不满意,怎么办?
  我对鲁先生说:“真不行就放弃吧,不能硬接单。”
  鲁先生的意见是不能放弃,他再去与客户“磨”。
  一个“磨”字道出了外贸人士的辛苦与无奈,一个“磨”字深深地触及了我的往事。我也曾经在无数个夜里,用蹩脚的英文与鬼佬们磨得天昏地暗,人生起起伏伏,之后才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如此,经商如此,岂是三言两语所能讲透!
  三天后,鲁先生同我说,客户同意改尺寸了,材料就用铅锌合金电镀24K真金。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我立马安排生产。
  交完鲁先生的货后,我送了两盆金佛手给他,算是对他人品的认可。后来还与他做了两单生意,就没再做了,因为这小两口把外贸目标转移到其他产品上去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饰品这一行竞争太激烈了,没价格优势,后来,我也是这个原因从饰品行业转移到了其他行业。
  在做鲁先生的单子时我还没有请司机,因为那时司机的活不多,那些事情我自己干干就对付过去了。有人会问,请个司机都小气巴巴的,你的事业能做得大吗?
  不是我小气,而是心理作用。你想啊,请个司机进门,然后呢没活可干,大白天就坐在办公室里对着我和小梅?工厂主有个通病,就是怕人闲着,看手下闲在那就感觉自己是种罪过,让人家无所事事了。这种罪过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