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尹旭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蒲俊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看来之前自己提及之后,蒲俊真的将此事放在了心。见他说出几句话来,尹旭知道蒲俊定然是做出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且洗耳恭听,听蒲将军高论!

蒲俊略微的停顿之后继续说道:“根据东瓯和闽越之地人口数量来看,姒摇和无诸宣称的兵力绝对是有水分的。瓯越和闽地相对来说都是荒僻的之地,比之我们越国的肥沃富足的土地自然大大的不及。所以户口和人数自然是多有不及,甚至连我国的彭蠡泽东岸的番邑都比不。

当日楚怀王封给大王绍兴侯,食邑山阴七万户,可事实单单是山阴城一带是并没有七万户人家之多。这个数字应该是包括了城池周围的很多地方。”

高易听到这话时默默点点头,他支持打理山阴两年之久,对这里的事情自然十分了解,尤其是人口和户籍方面的事情可以说更是了如指掌。如今听来。不禁暗自佩服,没想到蒲俊一个武将,竟不声不响地了解了这么多的东西。并由此来分析军事兵力分布,足可见蒲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各方面的了解都很深入。难怪越王对其器重有加,一直带着身边。

钟隐则是捋着胡子暗自点头,经历了这次的事情之后,他明显地感受到了尹旭身边这些臣子的不同寻常之处。之前尹旭失踪之后,那一条一条应付可能发生危局的策略和部署,足可见他们的细心与周到。现在又看到蒲俊在这里侃侃而谈,可以想象他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

一个忠心耿耿,办事稳妥。时刻准备着等待君王的召唤,这样的臣子将领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钟隐现在切实感觉到眼界高远的李斯和尉缭为何能看尹旭了,看来大秦复仇是有希望了。也不知李相在南越情况如何?可否说动了赵佗?越国这会子正在困难之中,也不知他能否给出一份力。给予一些帮助。

还有尉缭一直待在关中,不知道那边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如果能早些过来,也能好好帮衬一下一番,应对一下越国目前的危局。他却不知道,尹旭本人倒是不着急。而是想要将尉缭这等神一样的存在放在最后,当做杀手锏。

在尹旭看来,东瓯和闽越不过是跳梁小丑,要是自己收拾不了。只怕要找一条地缝钻进去。至于尉缭的军事战略方面的能力,等到将来北逐鹿中原的时候再用。对付项羽和刘邦的时候自然是必须的。项羽有范增,刘邦有张良。自己总有拿出个同等级别的高人才行,在军事方便,尉缭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在政治方面……尹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陈平。

也不知陈平如今在何处?离开关中的时候,他说过会以探亲的借口离开西楚霸王项羽,之后再前来山阴。关中一别已经数月时间,也不知道陈平怎么样了?何时回来到帮助自己?当初答应过他,越国相位虚位以待,这也是尹旭为何不尽早落实越国官员的名分的一个原因。现在该是需要他们的时候了,尹旭开始有些期待……

这边蒲俊继续道:“按照地域和人口来推测,即便是闽越与东瓯都部落之名皆为兵士,也难以达到他们所宣称的树木。按照我个人的计算和推测,闽越的兵力大概在三万人出头,闽越不过两万多。不管怎么说他们本身的领土和部落都需要留下一个人手,所以此番闽越和东瓯联军的总数应该不会超过五万。估计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就四万多点……

我越军本来有四万五千人,这段时间遵照大王的命令,各地开始募兵征召了大概七千人。所以我军兵力超过了五万,当然了要保证都城山阴和北方边境的安全,需要抽出一万的兵力来防备。再加新招募的士卒尚未训练纯熟,只能部分有选择地参战。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投入作战的精锐兵力大概在三万五千人。”

蒲俊一番侃侃而谈,将东瓯、闽越两军和越国实力的对比说的一清二楚,众人听得明明白白。如此一来,打起仗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加的有底气。

蒲俊续道:“由此可知,我军和东瓯、闽越的兵力基本持平,完全有一战的实力。至于将士的素质和战力,我军的精锐部队都是经历过对秦作战,经历了多次的战火洗礼,在战斗经验和士气丝毫不弱。但闽越和东瓯虽然也参与过反秦作战,可是在这一点明显不如我们。他们比较有优势的,便是士卒本身的身体素质。

无论是东瓯还是闽越,都是昔年越王勾践后裔南下,和当地的部族的后裔。他们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生存条件恶劣,所以练就的更为强壮的身体和反应能力。不过在这一点,我军可以用阵法和指挥协调来弥补,毕竟他们的山野士卒自由散漫惯了,想要约束好并不容易。至于此战具体的怎么进行,还需要大王示下?”

尹旭轻轻点点头,说道:“好了,此战如何进行,诸位畅所欲言!寡人想要先听听你们的意见。伯洲,先从你开始!”

苏岸微微一怔,适才蒲俊一番论断很是精彩,将敌我的强弱讲出了许多。跟随尹旭和蒲俊身边这么久,学习的时日不断了,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了,那可就真的有些丢人了。

略微的整理思绪后,苏岸说道:“是这样的,现如今闽越和东瓯是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进攻我越国的。东瓯主力渡过瓯江,从南面进攻陆明和周大所部驻守的南会稽,继而想要直接沿海进犯山阴都城。无诸率领的闽越军则是翻山越岭,进入番邑境内,绕道进攻。

现如今我越国最重要的两个地区,便是南会稽和番邑,这两个地方都不能轻易丢失。番邑地处彭蠡泽畔,多是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何况那处也是大王家乡,我们的骑兵训练基地也在那里,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为严峻的是,一旦番邑失守,被敌军所占领,将会从西南两个方向包围我国。东面是茫茫的大骇,北面是项羽的北会稽郡,到那时候可就是四面为敌,被人包围,局势将会万分危险。所以番邑绝对不容有失。

南会稽是越国本来的根基之地,是山阴南面的屏障,若是被突破的话。敌军将会长驱直入,抵达山阴城下,威胁都城,所以中间必须加以拦截。”

苏岸说到这里,略微的停顿,偷偷地抬头环顾,看看众人的反应。尹旭见状点头道:“伯洲,你继续,畅所欲言就是了!”

苏岸躬身点头,续道:“按照这个情况来开,我们似乎应该在两方面都设防,阻击两路敌军。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在想是否可以放松一方面,哪怕是暂时丢失一部分利益。我们集中优势力量,先对付一方……

姒摇和无诸是联合出兵的,可是彼此都是各怀鬼胎,两军各自为战,并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这便给了我们机会和突破口,只要这这里有所突破。我们可以集中兵力,抢先歼灭其中一部,如此一来剩下的一方也将会孤掌难鸣,无力单独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丢失部分利益,也并不打紧,可以在时候迅速的抢回来!”

苏岸舒缓一口气,继续说道:“相反,要是两方面都防备,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的局面。那样的话,我军将会场时间被牵制在南方汴京,两军长时间地对峙。先不说消耗有多么巨大,单是浪费的时间都是我们无法象形的。大王胸怀大志,我越国未来的方向是背中原,若是因为南方小小的东瓯和闽越所羁绊,谈何进去和争霸?所以没必要和他们多耗时间,好精力,此战该速战速决才是。”

“速战速决?”尹旭轻声自语,旋即有看着苏岸,朗声道“伯洲,按照你的意思,我越军是该集中优势兵力,集中攻打姒摇和无诸其中之一对吗?”

“是的,大王,东瓯和无诸,二者只要灭其一,唇亡齿寒,另外一个也就坚持不下去。我们便能够各个击破之。”苏岸不敢怠慢,急忙回答。

尹旭略微沉吟,看口问道:“伯洲,那你认为,我们该先集中兵力打垮哪一个呢?”

第三一五章速战速决

“先打哪一个?”

苏岸听到越王尹旭的问话,不觉有些迟疑了,因为事发突然。这里日子他全都操心道保护尹旭,训练近卫军,又遭遇了会稽山中的危险与变故。所以他不像蒲俊那样,对闽越和东瓯有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同时苏岸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竟然没有一点先见之明。同样一件事情,自己也听尹旭提及过,可是人家蒲俊就知道提前做功课,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意识。说到忙,蒲俊最近忙着训练士卒,整顿山阴防务,并不比自己轻松。

相反是自己更多的陪在尹旭身边,近水楼台却未先得明月,难免有些失落。看来以后凡事要多长个心眼,随时准备着才行。正是因此,导致苏岸的准备和思虑都不周全。

对他来说,事发有些太过突然,在会稽山里打转了好几天才好不容易找到尹旭。兴奋之际也难免有些心力交瘁,便接到了东瓯和闽越大军进犯的消。可以说是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多准备。现在这些东西都是刚才理顺思路,脑子飞速转动想到的。

对他而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找到的突破口便是姒摇和无诸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怀鬼胎是必然的。因此东瓯军和闽越军之间互不归属,难以紧密配合是必然的。而且两军之间难以协调作战,各自为战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最好的佐证便是东瓯和闽越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进发。很明显的问题姒摇和无诸出兵的目的并非占有越国的土地,而是志在山阴城,最终目的是越王勾践嫡系正统,成为越国的实际掌控者。

在这个时候,要做到这一点。不用那么复杂,只要想办法全力进攻。只要攻陷了山阴城。杀了现在的越王尹旭。便可以做到了。可他们为何没有这样做,反倒是分兵而行?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姒摇有私心,要防备着无诸。闽越和越国之间隔着一个东瓯。若是两军联合在一起,势必要经过东瓯境内。姒摇是放心不下无诸。不得不防,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做出这样的决定。无诸自然也是明白的。却也不可奈何。有时候忍不住宰相。姒摇和无诸之间是否有什么协议,比如从两个方向进攻越国。谁先到达山阴,攻陷城池便为越国之主。

虽说两家总计有四万多兵力,集中起来倒是一支很强大很可怕的力量,可是一旦分散开来,便不足畏惧。只要操作得当。以越国的精锐部队,将之各个击破并不难。

可是真的要做出一个选择。确定先打哪一个还真有些不好说,因为这其中牵涉了不少东西。利弊得失很多,必须要认真考虑,好好权衡一番。

苏岸低声道:“若是集中兵力打击东瓯姒摇,番邑那边苏角只有一万多人人马,能否抵抗无诸将近三万人的进攻?番邑面临的压力太大,苏角那边能否承受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一旦成功,我军便能直接渡过瓯江,踏平东瓯,直指闽越。

那样一来闽越本土受到攻击,士兵牵挂家乡无心恋战是肯定会有的。而且无诸的退路也会被我们截断,苏角大军便可以奋力反击,我军前后夹击,想要完全击溃无诸所部易如反掌。

反过来先集打闽越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拿下闽越国,东瓯还是我们囊中之物。只是闽越实力更为强大,短时间想要攻克并不容易。而且东瓯距离山阴更近,周大和陆明的压力更大,风险也更大一些。所以如果一定要有所选择,臣更倾向于先打东瓯,只是苏角将军那边不知是否……这些是臣的粗略想法,一切还请大王决断。”

尹旭轻轻点点头,苏岸的表现他还是很满意的。看见他眼中满是血色,想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来。自己失踪的这些天,苏岸可能都未合过眼,这样的精神状态下,思维还这样的灵活,有这样的分析已经很是不错。

尹旭轻声道:“伯洲,不错,寡人回好好考虑你的建议的,记得一会下去好好休息。别累坏了,寡人要你做卫队长呢!”说这话时间,嘴角已经多了许多安慰亲近的笑容。

苏岸蓦地有些感动,轻轻点点头,心中暖意浓浓。然后站到一边,静静地聆听。

尹旭又问道:“高易,你呢?你有什么看法?我们之中你在山阴待的时间最长,对越国还有东瓯、闽越更为了解,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寡人想听一听!”

高易微微一笑,回禀道:“大王,高易是个文臣,对军事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懂的。但是我赞同蒲俊和伯洲两位将军的想法,那就是此次要速战速决,现如今我越国不宜陷入持久消耗的作战之中。

正如之前伯洲所言,若是我军和东瓯军、闽越军在边境地区对峙,势均力敌的话。战事势必要陷入僵局,这样的话,对我军将会是巨大的消耗。要知道我们在山阴的积蓄并不多,尤其是粮草方便更是有限,经受不起这样长时间的消耗。当然了,南方的东瓯和闽越同样是得到消息突然出兵的,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他们那里的自然条件比我们更加恶劣,在粮草储备上或许不如我们。可是我们不能这样轻易冒险去拼消耗,风险太多。

将来大王还要率军北上争霸,要是为了小小的东瓯和闽越将越国的家底全拼光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值了。这段时间谨遵大王的指令,越国境内正在积极的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若是长时间的陷入战乱,势必会影响到越国兴复的大计。

而且一旦我军在南线长时间地陷入了战火泥潭,军队和物资被大量的牵制。我国北方必将陷入空虚,都城山阴和西楚国的北会稽郡只隔着一条折江,时刻需要小心防备,不敢掉与轻心。所以南方的战事必须要尽快结束,拖不得,也拖不起。

至于是否集中兵力打击某一方,这个臣不懂军事,还真不敢妄言。带兵打仗的事情,还请大王和几位将军商议决定。”

现如今的越国内政几乎全是高易一手在抓,越国的家底和实力,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越国刚刚立国,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尚未有充足的储备积蓄。所以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久消耗战。而且越国现在是百废待兴,一切都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本土更加经受不起战火的摧残和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