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刺杀刘邦的人正是龙阳君,当日韩信破城之时,魏豹自刎,罗七拼死为龙阳君换取了逃生的机会。从此以后,龙阳君活下的意义就是为魏国报仇。蛰伏了很久,龙阳君潜入了荥阳城,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抓住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成功了,龙阳君亲手将那一剑刺进了刘邦的背后,他肯定刘邦必死无疑。

杀了刘邦,也算是对得起魏豹和罗七了。当然了,要说真正意义的报仇,那就需要灭掉汉国,还有那齐国韩信也在仇人的范围以内。可是多龙阳君而言,苍老的他已经做不到那么多了。唯有将这些寄托在别人身上,于是乎他及时送消息给越王尹旭。就是希望借尹旭之手灭掉汉国。

龙阳君轻松地从汉军追杀之中逃脱了,完成这一切之后,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已经是了无牵挂,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是时候去见挚爱的先王了。

龙阳君倚在已经有些倾斜的墓碑上,眼睛里流露出幸福,嘴角还带着几分笑意,看着他的表情,应该是在回忆昔年和魏安厘王之间的故事。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远远地见龙阳君一边饮着美酒,一边低声诉说着,似乎在倾诉多年离别之苦。说着说着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

拿出以免铜镜,对着铜镜整理衣冠。在昏黄地铜镜里,龙阳君苍老的眼睛逐渐变的迷离。夕阳下,山风徐徐。青衣飘飘,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衣袂飘飘,眼眸流转,惊艳魏公的美男子……仿佛又看到了魏安厘王执子之手,宠幸有佳……

突然青衣之上滴落了几点殷红。如同雪中绽开的梅花,他记起了那年大雪之中寒梅绽放,君臣携手赏花的情景。殷红不断增加,梅花绽放的更多了。逐渐的全都是一片殷红,鲜血不断从龙阳君口中涌出。他显得很痛苦。嘴角却带着几分满足的笑容,这么多年过去了。总算是可以了无牵挂地去见魏安厘王。

龙阳君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坟头上,一双玉手渐渐垂落,没了气息,眼眸中的挚爱也逐渐的消散,取而代之的心满意足的笑容。名传千古的龙阳典故就这样划伤了句话,略微带着几分感伤。

夕阳、晚风、野草,泣血……无限凄美!

…………………………………………………………

新安越军大营,尹旭看着龙阳君送来的这封信函,惊愕不已。

他没想到龙阳君会给他写信,比这个更为震惊的是信函的内容。刘邦被刺杀身亡了?这个消息来的太过突然。写信的人是龙阳君,当年刘邦灭西魏国,魏豹自刎而死,龙阳君为其报仇刺杀刘邦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从常理上推断,这件事还是有谱的,有这个可能。

至于龙阳君为何送消息给自己,目的或许是为了借自己之手彻底摧毁汉国吧,这一点尹旭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心中所说的致歉,尹旭淡淡一笑,一桩谜案总算是解开了,原来当年在会稽山被刺杀是龙阳君所为,缘由应该还是李玉娘。时隔多年,尹旭已经淡忘,也不想再去追究。何况当年的事情还因祸得福,遇到了绿萝,如今女儿都已经好大了,应该说是因祸得福吧!这件事情尹旭差不多已经忘却了,也不打算再追究什么。

现在尹旭所关心的还是刘邦死亡的事情,若真是如此,其中蕴含的意义的契机着实不少。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巨大。

可关键是这件事情到底靠谱吗?

尹旭吩咐了苏岸,立即派飞影核实荥阳那边的情况。

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苏岸禀报道:“大王,荥阳那边传来消息,刘邦前几日出城巡查军营,返回途中遇到刺杀。不过只说是受伤了,之后公开露面接受军民慰问。”

“公开露面?”英布诧异道:“那就是说刘邦只是受伤了,并未死亡?”

“可是龙阳君很确定,刘邦必死无疑!”尹旭淡淡说道。

英布道:“会不会是龙阳君搞错了?还是根本没有这件事情?”

尹旭轻轻摇头道熬:“寡人有理由相信这封韩信是龙阳君所写,他似乎没有必要欺骗我们?以其谨慎,刘邦的生死应该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龙阳君说刘邦死了,可事实上刘邦现身荥阳,这其中……总不会有两个刘邦吧?”苏岸很是诧异,已经有些迷惑。

“两个刘邦?”尹旭似乎受到了一丝启发,沉吟许久之后问道:“刘邦是什么场合之下露面的?”

苏岸道:“飞影的消息,说是在荥阳王府的楼上,接受臣民的慰问……”

“这么说刘邦只是远远出现,并不曾有人近距离见到刘邦对吗?”尹旭急忙追问。

苏岸点头道:“是的,从那日露面之后,刘邦便在养病,不曾外出。”

尹旭轻轻点头,微微一笑:“这就对了,刘邦或许真的死了!”

“大王,你的意思是?”英布和苏岸多少有些诧异。

尹旭说道:“你们想想,刘邦对于汉国的作用何其重要,若是在这个紧要的当口上,传出刘邦的死讯,汉国会怎么样呢?”

“军心大乱,政局动荡!”英布有些反应过来。

尹旭点头道:“没错,汉国绝对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尤其是我们在一边虎视眈眈,汉国就更加心惊胆颤了。所以刘邦的死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敢发布出来,至于那个现身的刘邦,未必就是刘邦本人。昔年李斯先生可以找到一个替身骗过赵高,汉国就找不出一个人来冒充刘邦吗?”

如此一说,英布和苏岸都有些明白过,点头道:“说的有道理,只是在城楼上远远地出现,其中难免让人猜疑。”

“这就对了,龙阳春说的没错,刘邦可能真是死了,汉国为了稳住局面,秘不发丧。”尹旭做出了这样一个推断。

“如果刘邦真的死了,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苏岸眼中多了闪烁的光芒,对此很是激动。

尹旭轻轻摇头道:“不见得,刘邦虽然死了,但是汉国政局未乱,军心未乱,想必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抵御我们的进攻。或许……你们以为汉国认定的凶手是什么人?”

“呃,该不会是……”苏岸有些嗔目结舌。

尹旭笑道:“或许汉国方面早已经认定是我们下的手,龙阳君把消息送给我们,我们无疑就要背这么一个黑锅!”

众人都相视一笑,这话说的不错,可能汉国方面早就认定了行刺是越国人的手笔。

“那怎么办?”苏岸问起了接下来的安排,总觉得这样的好机会错过了很不划算。

尹旭说道:“不可着急,先让飞影落实荥体情况,刘邦死了以后,汉国的权力问题倒是是怎么回事?看看其中是否有机会?尽快落实洛水防线的弱点,然后再从长计议。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强攻破防线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攻克荥阳可不大容易,最好是等蒲俊到达之后再动兵。”

事关重大,必须要确信无疑才能行动。说实在的,到了这个时候尹旭心里还在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最为担心的是这件事情若是刘邦那边做的局,等着引自己入彀中,要是轻易中计,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即便是尹旭心中倾向于相信龙阳君信函内容,也必须得谨慎小心。

“如此也好!”苏岸答应下来,立即去安排。

可是事情总是千变万化,出乎意料,就在越国调查刘邦死亡真相的时候。临淄那边传来了消息,让整个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的复杂。

不过不说,越国在天下各地布置的情报网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料敌预先便是最大的优势,有时候更加能够挽回不利局面,避免重大损失。

临淄这边侦查到齐国大军的异常调动,最为关键的方向竟然是大梁方向,亦或者更靠西面的荥阳。越王严令,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需要立即上报,于是乎消息迅速飞鸽传书到了新安中军大营。

韩信动兵了,接到消息,尹旭的心情陡然间沉重了许多。

第六二三章兵锋对齐

齐国出兵,飞影迅速核实了这个消息。

齐王韩信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西进,先经过大梁,最后的目的地是是荥阳。吕雉的韩信和蒯彻认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可以使齐国坐大的机会。

吕雉已经表示过了,只要韩信肯肯出兵,现在的汉太子,未来也是实际上的汉王刘盈会向齐国称臣。不管刘邦死还是没死,齐国二十万大军进入荥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汉国,风险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齐国出兵了。

不过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才刚刚过了定陶消息就一定送到了新安越军大营。

尹旭接到消息的时候,心情沉重了许多,如此一来形势就变得有些复杂了。之前好不容易才让韩信置身之外的,如今他也掺合进来,无疑是越国大军要面对汉齐梁三国联军,如此一来越军的压力就大了很多。

大好形势,陡然间发生了改变。如此似乎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国内部的变化,若是刘邦在,他能拉的下脸再去联合韩信吗?汉国到底是以什么诱惑或者代价来请动汉王的?从这一刻开始,北方这三家诸侯的主导将彻底变成齐国,韩信也将成为越国的主要敌人。

到底该如何是好,尹旭一时间有些犯难了。好在蒲俊及时从南阳赶到了新安,这让尹旭的兵力增加了许多,同时也多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蒲俊。辛苦了!”再次见到这位坐镇江陵。为自己镇守西陲的将领,尹旭轻声赞许。

蒲俊可是最早跟着尹旭一同起兵的元老,彼此之间也算是情谊深厚,越王的一句赞许,一切的辛劳都烟消云散。

“你来了,寡人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蒲俊笑道:“应该的,只是希望臣没有来迟!”

“俊哥!”苏岸热情地和蒲俊打招呼,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是这样亲密无间。

“蒲将军!”英布丝毫没有因为的自己是上将军,高出蒲俊一级而有一丝倨傲。

“嗯。有你们在身边协助,寡人也能省心许多。”尹旭对此还是很安慰的。

“好了,我们商量一下到底该怎么办吧?”尹旭话题又回到了作战问题上,此乃眼下当务之急。

蒲俊说道:“来的时候臣已经听到消息了。韩信出兵了,问题确实有些棘手了。”

苏岸点头道:“洛水一线有汉军十五万,荥阳那边本身有十多万。大梁彭越那边差不多有十万,韩信这下子又调动了二十万人。如此一来,三国的兵力将十分强大,我们的压力不小啊!”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兵力的对比而言,越国目前确实差的远。

尹旭摇摇头:“他们兵力是多,但是过于分散了,若是可以各个击破。以我们现在这十三万的主力,完全可以与之一战。问题是荥阳城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攻破,韩信那二十万人不好对付。”

“洛邑、荥阳、大梁、临淄,四座城池横亘在我们面前,若是能够从中间拔掉一颗钉子,掐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苏岸提出了一个想法,只不过看似有些困难。

“让他们不能连成一气是好,但是处于中间的是荥阳和大梁,荥阳是汉军根基所在。唯一可以考虑的唯有大梁。可是彭越将大梁看的比命根子都重要,似乎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彭越的是日子不好过,韩信这次大军从梁国路过,他未必敢开城门。”

“梁国迟早会混为附庸的,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将彭越拉拢到我们这边来?”苏岸想到了越国惯用的伎俩。

“只怕是难!”尹旭轻轻摇头道:“以彭越的精明。怎么会被轻易利用。即便是寡人真的大梁永远保留他梁国之地,他也未必相信。”

蒲俊沉默了一会。说道:“那唯有一个办法了,进攻临淄,逼韩信会师救援。”

“会不会有些太冒险?”英布不禁有些担忧。

蒲俊道:“为今之计,韩信大军若是真到了荥阳,中原战场我们就很难占到便宜。即便是暂时停战对峙,韩信也会想办法把汉国和梁国变成他的势力范围,如此一来在中原,我们的既得利益和战略就会全部受到压制。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韩信得逞,必须将她逼回去。”

“进攻临淄的话,淮水北边有李左车守着,章邯上将军那边有八万兵力,似乎还略显不足。更为重要的是,韩信一旦回师,章邯上将军就要面对三倍的敌军,似乎有些危险了。”

尹旭淡淡道:“我们有四十万将士,广大国土只只留下十万兵力镇守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不可能再抽调更多兵力,所以调动三十万大军作战已经是极限了。河东三万,我们这里十三万,淮水布置了八万人,淮南和洪都留下了机动部队不过才五六万人。

齐国的总兵力与我们不相上下,灌婴在赵地统军十万,同时收编了赵军五万。韩信若是敢调动二十万大军出战,齐地的兵力不过只有十万人。韩信未免过于托大了吧?”

“大王的意思是进攻临淄?”苏岸听着尹旭话中的意思,轻声询问。

尹旭轻轻点头道:“可以调动洪都和淮南的机动兵力接管淮南防线,让章邯全力进逼齐国。未必要真的开战,只需要造成形势,让逼迫韩信回师即可。若是真的开战了,章邯将军应该会随机应变,大不了退回淮水即可。亦或者,若是能够请韩信的目光引起淮南,哪怕是他调兵进攻淮南都要好很多。我们需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差内解决汉国。”

“只能如此了,虽然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和齐国开战,可是到了避无可避的时候,只能够如此了,有时候也需要一点冒险。”

尹旭轻声道:“洪都有陈平和李斯先生在,说不定他们已经做出反应了,给洪都和淮水发诏命吧!我们这边也需要全力以赴,尽快想办法取下荥阳。”

第六二四章抓狂的王后

针对齐国突然出兵参战的事情,身在洪都的陈平和李斯也是这个意思,出兵彭城和临淄,牵制齐军,逼迫韩信回师救援。

飞影的消息送到的新安的时候,也会同时送去洪都。好让越王尹旭和重臣们都对事件发展有所了解,及时沟通应变之策。

一接到韩信出兵的消息,陈平和李斯当机立断做出反应,立即派董翳率领兵马前往淮水沿线,接受章邯的调遣。他们相信新安那边要不了多久就会诏命,两边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越国正利用其便捷的传讯通道,及时做出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