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军需官禀报,王离不禁眉头一皱,问道:“甬道可是出了什么耽搁?”

军需回答道:“回报大将军,是的,前几日一支楚军出现破坏多处甬道,以至于耽误了运送。似乎刚刚修复之后,又被楚国人破坏了,所以误了粮草运送。”

“甬道有出了问题?”王离对此颇有怒意。

军需官是王离亲信,故而大胆言道:“大将军,章上将军会不会有别的心思?上将军在巨鹿城南,除了为我军守卫侧翼,还有就是维持甬道通畅,输送军粮。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啊,难道连一条粮道都看不好,屡次给楚国人可乘之机?”

军需官之所以敢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他知道王离对章邯颇有微词,说到底还是和资历、地位这些有关系。

章邯原来不过是少府官员,临危受命率军出击,王离对这样的机会羡慕不已。然而打了几场胜仗之后,章邯便堂而皇之地成了上将军,王离的羡慕逐渐转化成了嫉妒。

秦国军制,以上将军为尊,下来才是大将军。也就是说章邯比自己高出一级。这可让王离有些不爽,蒙氏还能与王家一较长短,章邯又算得了什么?

不就那几场胜仗吗?王离一直认为,当时若是派自己出战,指不定局势比自己好。名将功臣世家的公子,对新崛起大将有些隐约的矛盾。

章邯之所通过赵成转告秦二世和赵高,请王离来“配合”。之所以守卫巨鹿城南,唯一做的就是为王离守御侧翼,输送粮草。将攻击巨鹿和围困对抗援军的重任交给王离,未尝不是将一份天大的功劳赠与王离。

章邯也算得上良苦用心,但也因此忽略了一些问题。特定的情境下,这些问题爆发出来时,会被无限放大,很可能成为致命伤。或许巨鹿之战的伏笔,此时已经埋下。即便如此,王离大将军似乎还有些不大领情,章邯此举可谓得不偿失。

听军需官这么说,王离沉思一会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章邯即便有心,也不会拿这种事关大秦国运的战事儿戏!”

王大将军脑海中理智刚刚占据了上风,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让他刚刚笃定的想法有些动摇。

属下来报:“楚军项羽所部业已杀来!”

!!

第一四九章一触即发

“项羽杀来了?”听到这个消息,王离不由的惊了一跳。

军需官疑惑道:“大将军,我们的侧翼可是有上将军二十万大军守卫的,这楚军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杀将过来?”

王离咯噔一下,这一句话顿时让心中的理智天平有些倾斜,心中疑惑,莫非章邯真动了什么歪心思?

打心底里,他并不愿意相信,彼此之间的荣誉和地位一较高下是有的,心高气傲彼此不服气也是有的、但事关大秦国运的生死之战,岂敢儿戏?章邯他该不会这么乱来吧?

可是项羽大军已经直奔大营杀了过来,很明显,自己的侧翼防御出了问题。原因何在?是章邯尚不知情?章来不及作为?还是根本不想作为?

章邯不是一直声称,攻陷巨鹿的同时,也是为了顺带收拾赶来的援军吗?为何现在项羽来了,他却不闻不问呢?正是这一点,让王离不得不怀疑章邯的动机。

军需官算是很贴心的下属,似乎猜到了王离的心思,进言道:“大将军,若是心存疑虑,此事想要验证其实不难!”

“哦?”王离将信将疑地看了他一眼,示意继续说下去。

军需官道:“项羽来袭,情势危急,我军可向上将军求援!”

王离有些不大情愿道:“求援?项羽所部只有五六万楚军,能是大军对手?”他手下有二十万最精锐,战力最强的秦国长城边军,似乎不把五六万盗匪、农民组成的“叛军”看在眼里。

至于向章邯求援,王离很不情愿,有些抹不开面子。要是连几万楚军都对付不了,堂堂的大将军,武城侯如何自处?岂不坠落了王家的累世威名?

身为心腹的军需官,如何会不懂自家大将军的忧虑所在,当即道:“大将军,不过送出一封求援信而已!便可试探章邯是否有歪心思?他率军来援,是他本分职责,来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不来,大将军便有了说辞,正好可向朝廷申诉不是?”

“大将军睿智勇武,我军将士都是势如猛虎的精锐,会抵挡不住五六万的楚国乌合之众?上将军真的来援时,看到的应该是大将军您大破楚军的胜利场景。既不会坠落您的威名,也让他们不敢小视。当然这功劳还是您独一份!”

王离听着在心中一合计,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安排往棘原那边送求援信,以我的名义,请上将军前来援助!”

“诺!”

王离冷笑一声:“项羽胆子也忒大了,竟然敢直接攻击我的答应,当真是活腻味了。”

军需官笑道:“可不是,答应有十万精锐,还有大将军您亲自坐镇。楚军怕是昏了头了,这不是自找苦吃,有来无回嘛!”神态间略显谄媚,不失拍马屁的嫌疑。

王离不屑笑道:“在雍丘斩了李由,便以为我大秦无人了吗?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我倒要会会,看他有何能耐!”

当即长身而起,朗声喊道:“来人,点将聚兵,随我迎战项羽。”

彼时涉间奉命正在攻击巨鹿城,尚未归来!苏角率军在巨鹿城北一带压制燕齐、陈余、以及其他诸路援军,抽身不得。王离亲自率领中军大营十万人迎战项羽,他坚信自己麾下的十万精锐边军,势不可挡,一战即可击败楚人。

此时,项羽正率领五万士气高涨到极点,如下山猛虎的楚军,气势汹汹直奔王离中军大营而来。

龙且跟随在项羽身边,问道:“上将军,为何我们要先打王离大营呢?听闻那处有十万秦军。”很显然,对于项羽的想法,他有些不同意见。

项羽笑了笑,说道:“缘由在此……”说着开始给龙且分析先打王离的原因。

第一,我军破釜沉舟,士气正旺,此时的战力是最强的。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会子自然要用最锋利的牙齿,先啃最硬的骨头了。王离大营兵力众多,战力强,应先集中兵力攻打。

第二,便是大营的象征意义。中军大营,主将王离之所在,若是能先击溃他。秦军必然大为震惊,为之胆寒,士气也会一落千丈。

一战大胜,我军必然士气大振,将士们会建立起强大的自信,更能以一敌十,攻无不克。反而,攻打苏角、涉间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三,得知中军大营被围困,涉间和苏角多半会回师救援,这样一来能减少巨鹿城和陈余、燕齐那边的压力,说不定会出兵相助我们,至少东来会得到消息,率军出击!

第四,只要打的快,取胜之后,我军可立即掉头攻打援军。那时,赶回的援军定然着急万分,人心惶惶,疲惫不堪。我军新胜,锐不可当,可将其一举将其击溃。”

这也正是此战我军战术重点,必须分隔包围,逐个击溃!秦军有二十万,我军只有五万,若是集中起来拼杀,取胜很难。如今王离分出了涉间和苏角各司其职,兵力分散开,便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因此必须抢在他们发觉,合兵之前实施分隔打击,才有歼敌取胜的可能。无论是先打涉间或是苏角,王离都会察觉反应我们的意图,那样就不妙了。所以必须先打掉王离,涉间、苏角明白过来也于事无补。

第四,必须得考虑到时间和速度,我军只携带三日干粮,所以此战必须速战速决,重点就在一个若是稍有延迟,我军就面临缺粮的危险,破釜沉舟营造出来的士气可会付之东流。

时间拖得稍微长点,南边的章邯就会反映过来,若是他率军前来救援,就大大的不妙了。这一遭我们赌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一旦失败,就会万劫不复。

龙且听得若有所思,频频点头,这才领会了其中深意。

项羽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事情就是如此,没什么可怕的,拼死一搏就是了。胜,我们胜的光彩,万古流芳,死,也要死的有男儿本色,顶天立地。”

龙且重重的点点头,策马来回游走在楚军军阵中,不断喊话,做战前动员,激励楚军高昂的士气。

巨鹿一战,可谓一场惊天举世的豪赌。彼此都押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也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国运命脉,谁会是赢家呢?

与此同时,一封求援信从王离大营送出,紧急送交棘原的章邯。随后,巨鹿城西北的尹旭和陈余得到项羽出兵的消息。

楚军已然逼近王离大营,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五〇章亲自出马

“破釜沉舟!”

尹旭接到项羽渡过漳水,向王离开战的消息,不由得笑了。想起临走那日与项羽说起此事的情况,看来项羽还算从谏如流,听从了自己的建议。

不过这算怎么一回事呢?自己身为一个穿越者,用已知道的历史影响历史。这个关系该怎么理呢?似乎有些混乱!

如今历史似乎正在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即便有一些小偏差,但是大体的方向并没有变化。项羽已然破釜沉舟,与秦军开战,那么战争的结果呢?

结果会一如往昔,大败王离,逼迫章邯投降,取得巨鹿之战的完全胜利?还是有所偏差?或者彻底失败?

一想到章邯歼灭吕臣所部,尹旭心中总有些忐忑,章邯这只老狐狸的存在太过让人忌惮。在战役没有结束之前,一切都是个未知数,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如今作为一个亲历者,哪怕之前自己信心满满,笃定了会胜利。但是愈是接近开战,反而有种强烈的不安和不自信。

尹旭在营帐里来回踱着步子,心里总是难以平静,或许我该做点什么?对!巨鹿激战已经开始,不管是胜是败,自己都该参与其中才是,在这等着算什么?

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立下赫赫战功,拼了!尹旭心里怀着一股侥幸,结果会是后一种吧!

同时也怀着满腔壮志豪情,奋力一搏,此战我要扬名天下。

得到项羽出兵的消息,桓楚、蒲俊和苏岸纷纷到来,询问下一步的行动。

尹旭答道:“上将军那边已经出兵,大军直取王离大营,我们也该行动了。”

桓楚问道;“按照事前军令,尹将军的主要作战目的是袭击甬道,现业已完成。没有新的命令,我们该如何行事呢?前往王离大营助上将军一臂之力?”

苏岸建议道:“不若这样,可以联络陈余将军和各路诸侯一道出兵援助,在兵力上的劣势能补足不少。王离大营有十万边军精锐,上将军只有五万人,即便再加上我们的一万六千人,也显得太过薄弱。若是诸侯联军参战援助,至少在兵力上能旗鼓相当。”

蒲俊没有说话,却暗自摇摇头,尹旭看在眼里,不由的露出赞赏之色。想了想,直接问道:“蒲俊,你的意思呢?”

蒲将军略微沉吟,直言道:“我与伯洲的意见略有不同,除了陈余将军所部战力还算不错的赵军,我们对其他诸侯联军全无了解。战力如何?兵器装备?阵法演练这些全不知情,盲目联合并不合适。”

“还有就是士气,上将军破釜沉舟,三军将士誓死而战,士气如虹。我部虽只有万多人,但刚刚经过战火洗礼,士气正旺,并不惧秦军。吕臣将军死后,将士们都嚷着为他报仇。兵法有云,哀兵必胜,一直满含愤怒和仇恨的军队,说不上所向披靡,但战力比平日高出两倍确实可以的。”

“反观诸侯联军?到达巨鹿数十日了,因为惧怕秦军威势,不敢出战。又被王离死死压制了这么多日,即便是没吓破胆,也早失了锐气,不堪一击。与这样的军队联同作战,人数上是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并无多大用处。不仅不能增强战力,还会成为楚军的拖累,于事无补反被其累就不好了。”

尹旭笑了笑看苏岸,说道:“不止如此,还有一个指挥权的统一的问题,我们与联军虽是战略上的同盟,但之前并未沟通过,其他诸侯愿意听从楚国调遣吗?若是没有统一的指挥中枢,作战必将混乱不堪,适得其反。当然了协同作战也是可以的,但事前并未商定,也没有具体的任务分配,在没有默契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苏岸不禁有些脸红,听自家将军和蒲俊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不成熟。这些关键的因素都没考虑到,于作战的认识还停留在兵力多上。

尽管蒲俊说的很直白,但苏岸并不生气,看来以后得到要想尹将军和俊哥多学习了。自己还太“年轻”,差的太远!一个年轻的将领正在茁壮成长。

桓楚不禁微露诧异之色,他对蒲俊的认识很有限,一直认为蒲俊不过尹旭的一名平常的属下而已。通过近日的接触后,他才发现蒲俊的才能非同一般,说严重点当个将军都不为过,只是一直被尹旭的光芒所掩盖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蒲俊丝毫没有抱怨,对尹旭也是一如既往的尊敬和忠诚。这样的情形让桓楚忍不住有些惊讶,看来尹旭的才能不仅仅限于言辞和军事,他身上一定还有很多魅力等着自己去发掘。

想法萌生于今日,在未来的日子里默默成长,对桓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某个恰当的地点和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

接下来如何行事呢?

尹旭道:“王离大营这会可能已经开战了,我们这会赶过去作用不大。倒不如就近原则,进击苏角所部,一方面打出我们的特色。另一方面牵制苏角,让他不能回师援助王离,也算是给上将军最大的支持。”

桓楚问道:“那陈余将军呢?”

相对来说,陈余的军队战力还算不错,两日来的接触也多少有些了解,谈合作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苏角有差不多五万人,而尹旭麾下不过一万六七人而已。桓楚的有想法,与陈余取得合作。

尹旭略微沉思,点头道:“好吧,我去找陈将军说说!”

事实和愿望总是有差距的,陈余听到尹旭的提议,毫不迟疑,便开始推辞了:“尹将军,这个怕是有些冒险,你我二人加起来,不过三万兵马,和苏角五万大军直接对抗行吗?”

尹旭不禁好笑,看来十几路援军难以成事,盖是因为这种原因。还没开打,便没了底气,或许他们和苏岸的想法类似,兵力决定论啊!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多年以后,他才会被韩信背水一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