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慈烺脸色凝重,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刚刚的话早有小太监一字不漏的抄录给他,朱慈烺的心中翻江倒海。
    他闭着眼睛,长长出了一口气:“辽王,你以为该怎么处置?”
    “哈哈哈,我朝从不以言获罪,微臣只知道真理越辩越明,诸位大人,你们有你们的道理,黄宗羲所讲也有人信服。那索性本王就给你们一个舞台,畅所欲言,好好辩论一番!”(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硝烟的味道
    “过瘾,真是过瘾!”
    李济伯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王爷,几千年来,恐怕除了当年的稷下学宫,就没有人敢如此辩论了!”
    吴凯杰摇头晃脑的说道:“就算是稷下学宫也没有这个魄力,别忘了咱们是当着皇上的面,直斥君过,这份勇气千古未有,痛快啊!”
    他们得意的说着,可是目光落在了顾振华身上,却发现这位王爷似乎无动于衷,根本不在乎。
    “王爷,您不会觉得骂的还不够狠吧?就凭着黄宗羲的话,要是再过分,就直接拉着皇帝出来,动刀子了!”
    顾振华把手中的茶碗放下,微微一笑:“说到底不过是猴戏一场,当不得真?”
    李济伯的山羊胡来回晃动,气呼呼的说道:“这要是猴戏,老夫不知道什么能入王爷的法眼了!”
    “哈哈哈,李先生,皇帝骂得再狠有什么用?本朝不也有一个海刚峰吗?修修补补,已经没有意思了,必须反思的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国家制度!看出一个人有病不难,但是要治好这个病,却不容易啊!”
    李济伯和吴凯杰互相看了一眼,说实话他们以为顾振华放出了黄宗羲,就是为了攻击皇权,目的自然是取而代之,可是听顾振华话中的意思,全然不是如此,这可太让人费解了!
    “王爷,从三皇五帝,一直以来,可都有皇帝啊。就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自然而然啊!”
    “李先生,星辰也在不断变化。只是我们离得太远看不到而已!”顾振华道:“要是有心篡位,攻击大明皇帝就是了,何必将火力对准历代皇权呢!”
    吴凯杰点点头:“王爷,您真有治病的药方吗?”
    “嗯,说到底就是权力制约而已,说起来从秦汉以来,朝廷之上一直都有制衡。就拿本朝来说。内外牵制,有内阁,有司礼监。有锦衣卫,有东厂,环环相扣。基本上消除了权臣的可能,就便是强如张居正。也不过是借助李太后和内廷的力量。说到底太后和太监都是皇权的变种而已。这个牵制的体系之中,唯有皇权落在了外面。有了一个可以一言定生死的最后裁决者,所谓的制衡都没有了价值。”
    李济伯仔细听着,道:“没错,大明臣子争的不过是圣眷而已,有了这个加身,哪怕是一个小官也可以无往不利。朝廷的规矩频频遭到破坏,所谓法度不过是君王一人的心思而已!”
    坐在末位的阎应元皱着眉头说道:“王爷。说起来朝臣们也并非皇帝的走卒,大明有多少铁骨铮铮的言官。就比如海瑞,直刺君过,更有人被打了板子,甚至丧命。天下这么大,不是君王一人能说了算,从来都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
    顾振华微微一笑:“朝三暮四,骗人的把戏而已。士人集团和皇权是对立的不假,但是又是一伙的。皇帝有不受拘束的特权,士绅也有特权。就好像宝塔一般,皇帝站在了最顶端,无拘无束,朝臣士人匍匐在皇帝脚下。在他们的身下,才是亿万百姓!士人言官的劝谏也不过是为了这个体系不崩溃,他们能继续享受特权而已!”
    听到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在场的几个人都傻掉了。
    仔细想想,的确不无道理,可是怎么想来,都有些不舒服。吴凯杰最先打破了沉默,思忖着说道:“王爷,您说的士人集团,包不包括我们啊?”
    “包括,本王还想拿你的狗头祭旗呢!”
    “啊!”
    吴凯杰双腿发软,差点趴在了地上。
    “王爷,卑职对您可是忠心耿耿,那个黄宗羲写书的时候,臣也是尽心竭力,您可不能……”
    “成了,说正题吧!”顾振华道:“刚刚得到了情报,八位蒙古王公入京,和多尔衮密谋,以本王计算,鞑子和咱们的决战马上就要到了。本王有信心恢复旧都,可是仗打完了,国朝的制度该是如何呢?是回到大明原本的轨道,我们当一个忠臣,还是本王篡位登基,也做一朝的开国帝王?”
    顾振华轻轻踱步,苦笑着说道:“还真不想让我的子孙也被这么欺负着!从现在就开始讨论,拿出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跳出兴衰治乱的怪圈,真正让华夏能永远繁荣昌盛下去!”
    当皇帝,这恐怕是所能想到的极限了!可是顾振华竟然想得更远,要开创千古盛事,这几位大员也都热血沸腾。
    李济伯笑着说道:“王爷所谋者大,老朽虽然驽钝之人,也愿意为王爷竭尽心力!”
    阎应元想了想问道:“王爷,你以为未来的朝廷,该是什么样的呢?”
    “平等,法治!”
    顾振华毫不犹豫的吐出了这四个字:“只有消除了特权,包括皇帝的特权,士人的特权,才能人人平等,才能激发万民的才智。严明法律,上至一国之主,下至普通百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朝廷各部,分权制衡,互相配合。以内阁为核心,抽调封疆大吏组成内阁,遇事共同商议,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形成的决策皇帝也不能否决!”
    几个人听到了这里,才明白顾振华为什么说刚刚的辩论只是一场猴戏!原来这位竟然要彻底扭转几千年理所当然的东西,骂骂皇帝算得了什么,连儒家宗法制度都要彻底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吴凯杰忍不住问道:“王爷,内阁权柄如此之重,万一他们破坏法律又该如何?”
    “那就是大家需要讨论的了!反正我们时间有的是。”
    顾振华脸上突然带着一丝惫懒的笑容,说道:“在科学院的前面专门设一个讲坛,欢迎天下有识之士一同来辩论,不管说什么,哪怕就是骂本王,也绝不追究。我就不信,穷尽天下人的智慧,还没法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吗!”
    大明朝的讲学辩论并不少,可是几乎都是学术性的,什么心学和理学之争,什么圣人有心无心,性善性恶一类的玄而又玄的东西。
    读书人都是如醉如痴,偏偏这个国家真正的问题却没有人敢面对。顾振华的一道命令,彻底改变了态势。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聚集到了开封,有一门心思捍卫圣人之道的传统读书人,他们很快聚集在了范克勤等人的门下。
    另外一方离经叛道的年轻人都聚集在了黄宗羲的周围,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批官僚也参与其中,这主要是顾振华授意的,他们更多的从实务来谈种种弊端。
    再有宋应星,汤若望,吴又可等人也频频登台,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普及新知识,破解什么天人感应一类的胡说八道!
    这个超级讲学活动也被称为中州讲坛,每天都有专们的报纸整理言论,向全国传播。前后竟然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彻底奠定了中华政体和法治的蓝图。甚至有西洋人介绍到了西方,掀起了他们的启蒙运动。
    ……
    “大伴,满朝文武真如辽王所说,他们关心的并非是朕,而是关心他们自己啊!为了所谓圣人之言,他们能前赴后继。可是我大明危亡的时候,他们怎么不出来啊!是不是夷狄尊奉了圣道,也是他们的圣君了?”
    戴莹满脸的愁容,说道:“主子所言甚是,只是那些士子攻讦圣上,老奴看着心碎,辽王就是背后的推手,老奴以为主子还是回京吧,那里安全一些……”
    “哈哈哈,大伴,朕哪也不去。辽王说要让朕制约自己的权力,不做九五之尊。其实真正要忍住诱惑的是他自己,朕何必给他创造谋朝篡位的机会呢!”
    “陛下,辽王有请!”周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说道:“鞑子动兵了,大战恐怕要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三章 倾国之力
    京西大营,旗幡飘扬,八旗精锐分列四周,盔明甲亮,手中长枪如林。
    多尔衮骑着白马,在范文程等人的陪同之下,缓缓走过,多尔衮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范学士,如今八旗的健儿全都改成了长枪,还加装了火铳,战力提升惊人。汉人文弱,怎么能敌得上生长在马背上的八旗子弟。”
    “王爷说的是,顾振华投机取巧,所依仗的武器已经被识破了!两个月前,我朝巧匠制出了手榴弹二十枚,威力不俗。”
    “手榴弹?就是底下人说的张手雷吗?”
    “没错,安**又不是神仙,他们哪有什么张手雷啊。无非是把开花弹做的小一点,一斤出头,身高臂长的勇士能投出去很远而已。微臣已经下令着手选拔勇士,专门投掷手榴弹。定然能把安**打得屁滚尿流!”
    “好,很好!”
    多尔衮脸上全都是喜色,他自从被逼无奈放弃了山西之后,就只能掌控北直隶和山东两省,处境越发的险恶。
    摆在鞑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退回关外,重新当他们的野人,另外就是殊死一搏,击败安**,闯出一片新天地。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个人自称鳌拜的亲兵,一路要饭到了京城,找到了多尔衮的府邸。仔细一问,此人将鳌拜最后交代的话全都说了,要多尔衮撤回关外,重新在白山黑水之间。过渔猎的日子。
    这么一条消息,多尔衮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足足三天时间。水米没沾。堂堂睿亲王当然不是傻瓜,他很清楚鳌拜和苏克萨哈的意思。从当下的局面来看,或许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可是多尔衮不断的问自己:你甘心吗?
    中原花花世界,开创一朝基业,这是何等的诱惑,他能放弃吗?就算他想放弃。可是那些应经沉浸在了繁华之中的八旗子弟能放弃吗,到了关外,他们还能像祖先一样。恢复狼性吗!
    饥一顿饱一顿,吃生肉,睡帐篷,茹毛饮血。一辈子都不洗澡!别说是其他人。就连多尔衮自问,他都没有那个勇气了!
    拼!无论如何都要拼!多尔衮就像是一个赌徒一般,他要把所有老本都押上,胜负就看这一次了!
    半年的时间,鞑子都在积极的备战。多尔衮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就向着蒙古各部求援,许以厚利,让他们出兵相助。
    同时他又积极训练新兵。添置新装备。说起来多尔衮苦思冥想,也没有找到克制安**的办法。他只能尽量的仿照安**配置装备,用山寨货去打正版。
    不过多尔衮还是自信骑射无双的八旗子弟,只要拥有了同样的装备,绝对不会输给安**的。
    “王爷请看。”
    顺着范文程的手指方向,一排十门大炮出现在了面前,在大炮的后面还站着几十个西洋人,为首的一位老者穿着镶金边的黑袍,胸前挂着一枚嵌满宝石和钻石的十字架。
    看到了多尔衮,老者急忙向前,深深的鞠躬,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
    “摄政王,这位从澳门来的葡萄牙传教士,名叫舍尔福。他曾是一位主教,正是他带着手下建造了这些火炮,他们祝愿大清陛下,能够势如破竹,取得宝贵的胜利!”
    多尔衮听到了这里,顿时哈哈大笑:“嗯,还挺会说话的,你们为大清造了火炮,功劳很大,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啊?”
    舍尔福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尊贵的殿下,我们可以展示一下火炮的优良性能!”
    多尔衮立刻答应,他们在一里之外布下了靶子,然后舍尔福亲自指挥瞄准,十门大炮接连开火,山摇地动的巨响。
    只见远处掀起一阵阵的飞沙走石,靶子把炸得四分五裂,淹没了硝烟中。轰隆隆的巨响震得多尔衮耳膜生疼。不过他丝毫不在意,眼中全都是惊喜,简直就要疯了一般。
    开花弹,开花弹!
    这也是安**制胜的法宝之一,没想到他也掌握了这种强悍的武器,实在是可喜可贺!
    当然多尔衮还不清楚,他的野战炮和开花弹比起安**数度改进的产品还差着一筹,他狂笑着说道:“几位西洋教士功劳甚大,要好好的奖赏,问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全都答应了!”
    舍尔福听到翻译的话之后,顿时喜上眉梢,他本来是想去安**碰碰运气的。不过他得到了消息,安**只是对技术感兴趣,而且学习能力超强,用不了多久,他们的本事都会被榨干,而他们热衷的传教事业却石沉大海,没有一丝消息!
    了解了这些之后,舍尔福只能将赌注押在了北方的“野蛮人”身上!
    “摄政王,他们想要在京城建造教堂,还想着让更多人皈依天主。”
    “哈哈哈,这算什么要求,拨给他们二十万两银子,建一座顶大顶大的教堂。另外陛下年纪也不小了,正好是读书上进的时候。舍尔福先生学问精深,让陛下尊他为玛法,向舍尔福先生学习西学!”
    西方传教士早就知道要想打开古老中国大门,必须走上层路线,如今能在京城建教堂,更让皇帝跟着他们学习,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幸福快要砸晕了他们。
    舍尔福更是喜悦非常,看来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比起汤若望他们要精明一百倍!
    范文程也看了看这些得意忘形的洋人,心中十分不屑,果然是蛮夷之辈,就连利用他们都没看出来。
    “诸位,摄政王的天恩你们可不能辜负了,当下还是抓紧替大清制造火炮。造的越多,奖赏越多!”
    “我们明白,一定全力以赴!”
    看了火炮之后。多尔衮自信心又膨胀起来,一路上谈笑风生,所有的满清贵胄都被感染了。
    廉郡王瓦克达是代善的四子,在现存王公贝勒之中,地位也算是很高的了,他说道:“摄政王,我八旗子弟已然兵强马壮。武备齐全。如今南蛮子距离夏收还有一个月左右。抢在夏收之时用兵,南蛮子最为虚弱,臣以为一定能一举成功!”
    多尔衮微微一笑。得意的说道:“好,懂得动脑筋了,这个时机不错,你们都要准备起来!”
    刚刚回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