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却可以动员数十万的民夫,兵力不足并不是问题。卑职以为当务之急反而是怎么抢占主动,让鞑子跟着我们的节奏起舞!”
    说实话在场的众人,包括顾振华在内,都没有指挥几十万人会战的经验。李过,黄得功等人虽然指挥过大量的人马,但是毕竟他们都是以勇力见长,并不及李定国的文武全才。
    “李参谋,有什么看法只管提出来,大家伙共同商议。”
    “是!”
    李定国微笑着说道:“王爷,此番交战的主战场就在河北河南之间,两省犬牙交错,鞑子必然倾力南下,将战火烧到豫北,甚至威胁黄河以南,这样鞑子可以抢掠稻谷,干扰我方夏收,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尤其是他们以骑兵为主,机动能力强,光凭着田庄的民兵断然抵挡不住,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我方必然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虽胜尤败!”
    听着李定国的分析,在场的众人频频点头,尤其是李济伯更是微笑着点头。
    “王爷,老夫虽然在辽东多年,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可是听了李参谋的分析,顿时豁然开朗。几十万的大军交战,不能单纯的计算兵力多寡,武器先进,还要看战术是否得当啊!”
    李定国笑道:“总长一语中的,卑职以为我军应当抢占先机,防堵鞑子南下,让战火在外线燃烧。”
    顾振华面无表情的说道:“讲讲具体的计划。”
    “是,卑职以为应当先拿下邯郸。此地从战国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乃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要冲,只要我军抢占邯郸,鞑子就没法南下,我军可以从容调兵,将鞑子的主力淹没于此!”
    根据安**先前的作战计划,总体思路是希望复制曾经豫北之战的胜利,简言之就是内线作战,利用严密的防御削弱鞑子,然后在集中兵力取胜。
    方案由吴凯杰主要操刀,顾振华也基本赞同,可是现在听李定国的主张,顾振华心里不由得有些怀疑。
    吴凯杰这时候站了出来:“李参谋,邯郸虽然重要,可是奇兵突出,风险很高。鞑子可以从顺德府,广宁府,还有山东的东昌府调兵,三面围攻之下,想要拿下邯郸,并且守住,难度非常大。而我军主力要想北上,必然要先攻破大名府,然后再去援助邯郸,前后算起来,差不多要五天的时间。万一鞑子攻击甚急,我们岂不是平白损失人马,动摇士气吗?”
    李定国点点头,笑道:“吴次长所虑甚是,只是我以为多尔衮用兵多年,这次他倾全国之力,必然做了很多功课,不会再犯老错误。我们还想靠着防守反击获胜,难道非常大。试想鞑子由北南下,不主动进攻,而是利用骑兵分散袭扰晋南,豫北等地,我们该如何应付?”
    听到了这话,顾振华也不由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到了沙盘前面,仔细的观看。
    “李参谋说的有理啊!”
    连续的胜利让顾振华有些低估骑兵的威力,说起来安**虽然装备了大量火铳,抵消了骑兵的冲击力,但是骑兵的机动性还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优势。而多尔衮南征北战,绝对是当世少有的骑兵指挥官,一旦让他发挥起来,只怕就算安**能够获胜,也是一个残胜的局面。
    众将围绕在沙盘前面,仔细的推想,纷纷点头。
    李旭说道:“王爷,李参谋所言有理,我们不能被动迎战,卑职愿意充当先锋,袭取邯郸!”
    顾振华眼睛眯缝起来,露出了两道锐利的光。
    “有把握获胜吗?”
    “不成功则成仁!”
    “我问有把握必胜吗?”顾振华咬着牙说道。
    李旭也咬了咬牙,“保证必胜!”
    顾振华长出一口气:“李参谋,你去给李旭当助手,从老近卫军抽调一千人。另外袭取邯郸,必然要穿过太行山,让马万年率领两千白杆兵随同出征。本王一共给你们一万三千人,要在五天之内,拿下邯郸。”
    李旭和李定国几乎同时举起了右臂,敬了标准的军礼,高声说道:“卑职一定完成任务!”
    顾振华又看了看其他众将,说道:“刘可成和胡茂祯率领着一万士兵,从考城出兵,进入山东境内,以为策应。郭云龙和谢斌率领四个旅步兵加上两营炮兵作为前锋。抢占开州和大名府一线。本王亲帅主力押后,务求一战成功,彻底消灭鞑子!”
    顾振华一拳砸在了沙盘上面,将象征着鞑子和蒙古的小旗砸得稀巴烂!
    ps:
    刚刚看到“小孩蹦蹦跳”那么吉利的打赏,惊讶,拜谢。还要感谢所有投票订阅的书友,大家看得出来,书进入了后段,小的一定尽力写出精彩的高峰和结尾,感谢所有书友的支持捧场!

第四百三十六章 炮兵天降
    高骏的枣红色战马头尾摇摆,一双大眼睛死死的盯在身边的黄马,不住的嘶吼。这个小家伙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个比自己矮小很多的战马能压过自己一头。它拼命的想往前冲,可是被主人用力的勒住,只能乖乖认命!
    “辽王,我朝一直缺少战马,尤其是如此高骏雄壮的优良战马,你这匹莫非是天赐的异种不成?”
    “陛下,哪有什么异种,臣这匹战马是从阿拉伯运过来的,海上颠簸,这几年前后卖了一百多匹,能活着到大明的连一半都不到。不过以这些阿拉伯马作为种马,已经繁衍了上千匹战马,十年之内,我大明就能组建三万以上的精骑,横扫草原绰绰有余!”
    朱慈烺一听这话,有些兴奋,也有些沮丧。身为天子,他自然希望看到大明强盛,只是这种强盛却完全掌控在另一个人手里,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攥在人家的手里,他总是难免失落。
    “辽王深谋远虑,令人佩服。眼下大战在即,不知道辽王以为该如何应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为了这场大战也准备了许久,多尔衮敢来,就是他的死期!”
    “辽王有信心,朕也十分欣慰,可是后方呢,尤其是朝臣议论纷纷,是不是该让他们一心为国呢!”
    顾振华看了一眼朱慈烺,在开封发生的事情,还没法逃过顾振华的眼睛。他知道此时小皇帝试探自己,是怕自己借机干掉那些吵吵嚷嚷的大臣。虽然朝臣不顶用。但是好歹是个帮手,连这些人都没了,这天下就真的成了顾振华的!
    “陛下。朝臣有自己的看法,自然是随着他们,只要不造谣生事,扰乱军心,就不必过问,陛下以为如何?”
    朱慈烺露出一丝喜色,急忙说道:“朕也是这个意思!”
    说话之间。顾振华和朱慈烺来到了校场之上,此时广阔的校场已经成了旗幡的海洋。参与誓师出征的两万多大军全都器宇轩昂,整齐的站立。以团为单位,一个方阵连着一个方阵。
    “好,果然是强军!”
    朱慈烺也不得不拍手叫好,顾振华自信的一笑。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两人的战马几乎同时到了人群的前面。顾振华突然猛抽了战马一鞭子,大红马猖狂的嘶鸣一声,四蹄翻飞,带着主人在士兵面前掠过。
    “安邦定国,每战必胜!”顾振华大声的吼道。
    士兵们瞬间举起右臂敬礼,动作整齐划一,同样大声的呼喊:“安邦定国,每战必胜!”
    千人唱。万人和!声音此起彼伏,战旗挥舞。鼓声隆隆,一瞬间,就仿佛置身在了真正的战场之上,胸中的热血奔涌澎湃,一颗心脏不住的跳动,张嘴就能吐出来。
    顾振华纵马转了一圈,全场都处在了沸腾之中,等到他回到了中心,随着战马止住,校场的声音也戛然而止。士兵重新像是钉子一样,钉在了地上。骤然变得庄严肃穆,更显这支军队的训练有素。
    “我安**自从建军以来,匡扶社稷,力抗鞑虏。无数弟兄用鲜血见证着他们的忠勇,为了脚下的土地,为了身后的万民,为了中华衣冠,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血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今已经到了北伐中原,恢复旧都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务必奋勇一战,有功赏,有过罚,扫荡鞑虏之日,就是欢庆成功之时!”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吼声响彻九霄,一队队的士兵从校阅台前走过。朱慈烺身为皇帝,站在了最中间,但是他分明看得清楚,这些士兵的眼里只有顾振华一个人!
    崇拜,敬畏,爱戴,惧怕……
    不管是什么情绪,都比一样要好,那就是漠视,毫不掩饰的漠视!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注意一下这位大明的至尊。
    士兵们离开校场,直接北上,踏着黄河浮桥,奔赴战场。
    “陛下,臣已经在卫辉替陛下设下了行宫,卫辉经过整修,城高池深,十分安全。正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陛下以为如何?”
    朱慈烺突然变得意兴阑珊,他点头说道:“一切全都听辽王安排!”
    ……
    安**快速的北上,同样一支更加浩大的军队也在南下,双方像是迎头开来的火车,就等着撞在一起的时候!
    李率泰是大明第一个正式投靠满清的汉奸李永芳的儿子,哪管是条狗,沾上了第一也就不一般了。李永芳被鞑子重用不说,就连他的儿子也是如此,李率泰以刑部侍郎兼梅勒额真,在二代汉奸之中,可谓是佼佼者!
    这次李率泰也随着多尔衮一同南下,就在他领兵前行的时候,突然有人前来传令。
    “李大人,摄政王有请!”
    听到主子召唤,李率泰自然是屁颠屁颠的前往,到了多尔衮的中军,急忙磕头拜倒。
    “奴才李率泰见过摄政王!”
    “嗯,起来吧!”
    多尔衮微微一笑,对李率泰说道:“刚刚又飞鸽传书,安**也动起来了。这场大战事关我大清的生死,全军上下务必小心从事!”
    “奴才们一定尽心竭力,为大清肝脑涂地!”
    “好,说得好,朕有一个使命交给你。邯郸连着豫北的彰德府,位置十分重要,乃是我大清天兵进军的要冲。如今守卫邯郸的只有马得功所部,人马万余,兵力稍显单薄。朕交给你五千骑兵,另外土谢图亲王巴达礼率领一万科尔沁精骑随着你南下!”
    李率泰难得有**领兵的机会,多尔衮交给了他这么重要的任务,他顿时大喜过望,强忍着激动,躬身说道:“请摄政王放心,奴才一定尽快赶到邯郸,为大军开路!”
    李率泰急匆匆的去找土谢图亲王巴达礼,蒙古科尔沁部是最早投靠满清的蒙古部落,满清也高看他们一眼,双方通婚密切,那位孝庄皇太后就是出身科尔沁。
    不过入关之后,鞑子贪图中原的繁华,不想让蒙古人插手,这些王公只能派遣少量部队充当打杂的,连汤都捞不到。随着鞑子势力衰减,不得不把他们拉过来,充当门面!
    “殿下,摄政王可是非常看重邯郸,要是能抢先赶到,摄政王势必非常欣喜!”
    巴达礼不到三十岁,矮壮敦实,满脸的横肉,一双包子眼透着残忍的光。
    “着什么急啊,蒙古勇士,天下……”他想说第一,不过又吞了回去,说道:“蒙古勇士,天下少有,战力过人,一走一过,就能把明狗碾碎!”
    对于巴达礼的狂妄,李率泰是有点无语,要是明军好对付,何必让你们来当炮灰啊!
    “殿下,明军自然不足为虑,可是这次几十万大军南下,谁都想抢功劳,我们不能落在人后啊!”
    这话戳到了巴达礼的痛处,他急忙点头:“嗯,告诉手下的勇士们,都给本王快点行动!”
    李率泰他们还不知道,在另外一面,一支部队同样把目标锁定在了邯郸之上,双方正在和时间赛跑。
    ……
    “李参谋,翻过前面的山头,再走二十里就是车骑关了!”李旭喘着粗气说道。车骑关在邯郸西南三十里,凭着地势,几乎可以一鼓而定邯郸,堪称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拿下了车骑关,邯郸就有一半落到了囊中。
    “总指挥,王爷交代五天拿下邯郸,我们已经走了快四天,必须加速了!尤其是要快点拿下车骑关,不能让鞑子有所准备。”
    “哎,我也想快,只是这是太行山中,路途难行。”
    李定国想了想,说道:“给我两百兵,带上十门虎蹲炮,五十枚神火飞鸦,我们去偷袭车骑关!”
    李旭顿时眉头皱起,疑惑的说道:“这点人马恐怕不够啊。”
    “总指挥放心,鞑子缺少防范,我们骤然突袭,一定能得手!”
    看着李定国信心十足,李旭只好点头同意。几天的行军下来,所有人都疲惫不堪。状态最好的就要算老近卫军和白杆兵,他们一个训练有素,一个是天生的山地士兵。
    李定国从中选出了二百名精兵,冲在了最前面,他们背负火炮,手脚并用,攀着岩石,快速消失在山间。
    李旭看着远去的背影,对着所有人说道:“弟兄们,都加把劲,把没用的东西甩掉,天黑之前,务必拿下车骑关!”
    ……
    落日的余辉洒在了山间,石头反射一层金色的光,士兵们无暇欣赏这美景,只能低着头往前艰难的行进,眼前是最陡峭的一段山壁,几乎六七十度的坡度,个别地段更是直上直下,让人望而却步。
    “小心!”
    一个士兵脚下一滑,差点跌落山涧,李定国急忙用手抓住了他,用力提了上来,他们继续向前走。这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一声惨叫,一个背着炮弹的士兵滑落下去,百米的山涧,后果可想而知,所有人的心头都是一阵紧缩,只怕下一个粉身碎骨的就是自己!
    “大家不要怕,都看好了脚下!”
    在付出了三名士兵的生命之后,李定国终于穿过了最艰难的山路,眼前一片昏暗的灯火,车骑关就在眼前。
    “弟兄们,快点架上炮,给我猛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杆战骑兵
    替鞑子镇守邯郸的是降将马得功,他本是黄得功部下,在徐州大战的时候,被洪承畴蛊惑,率领着两千多部下投降了鞑子,差点造成了明军的崩溃,气得黄得功赌咒发誓,指天骂地,悬赏十万白银,要抓到马得功,将他扒皮萱草。
    本来马得功还以为鞑子能一具扫荡南明,就算没法一统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