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说话的时候,一个小伙计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见到了范大成,气喘吁吁的说道:“东家,安**杀人了!”
    “杀了谁?”
    “原毓宗,娄光先,还有不少俘虏,说是关宁军和,和……”
    “和什么?”
    “鞑子兵!”
    “什么?”范大成一蹦三尺高,脑袋摇晃的像拨浪鼓一般,简直不敢置信:“不可能,不可能,大清的勇士何等厉害,怎么可能被一帮不知来历的军队俘虏,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小伙计战战兢兢,浑身发抖:“东家,我真没撒谎,安**领头的叫什么顾振华的,还说了,要惩办奸,奸商,凡是给大清卖粮食的,都没有好下场。”
    范大成这下子终于感到了害怕,冷汗顺着脖子流了下来。
    “你说的都是真的?”
    “没错,东家,你可不知道啊,那个顾振华玩了新花样,他让招收的新兵负责杀人。不少老百姓都给新兵扔银子,让他们把鞑子兵的肉砍下来,一两银子一斤。有的人干脆,干脆就着酒,给生吞了!”
    一听这话,范大成浑身一阵颤抖,眼中全是惊恐之色,就仿佛有无数把刀子伸向了他,一面是割着他的肉,一面将肉片撇给场下的老百姓。就像当年的袁崇焕一样,只余下了一个脑袋。
    想到了这里,范大成浑身颤抖,就像是筛糠一般,眼神之中,全都是灰白之色。
    一旁的账房老孙反倒爬了过来,急忙说道:“东家,安**要惩办商人,我看您不如出面,都联络一些人,共同拿出点钱,正所谓法不责众,或许他们看到了钱,就能放咱们一马!”
    “对,就这么办了,老孙你赶快去联络人手,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把老孙打发走之后,范大成一面流着冷汗,一面将账本拿了出来,这里面记载着范家替满清输送物资的种种记录,毫不客气的说,范家赚得每一笔钱,里头都浸透了老百姓的鲜血!
    范大成攥着账本,就要往火炉里面送,就在这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砸门的声音,就听外面有人喊:“有人吗,老主顾,老朋友来了,快开门啊!”
    范大成吓了一跳,慌乱之间,只能把账本塞到了袖子里头,让小伙计把门打开了。孙诚和陆勇带着几十个士兵,率先走了进来。
    一见到范大成,陆勇就笑道:“范先生,你怎么也在这儿啊,我们可是刚刚在通州见过面啊。”
    范大成一看是他们两个,心里头稍微放松了一点,可是再看看他们带来的士兵,顿时心又悬了起来。
    “两位,你们,你们是安**的人?”范大成吃惊的问道。
    孙诚笑着点点头:“没错,安**的统帅是我们结拜的义弟,大明忠勇伯顾振华。”
    范大成瞠目结舌的问道:“那,那你们送到票号的财物,也是安**的?”
    “当然,说起来还要感谢范先生,帮着我们保管财物啊。”
    “不敢,不敢!”范大成急忙说道:“小人实在是不知道啊,两位将军,这样吧,那些东西我们不收佣金,只当给您赔罪。”
    孙诚哈哈一笑:“那怎么行啊,你们做生意的也不容易,不就是挣这个钱吗?”
    “没错,要是不昧着良心,还怎么当奸商啊!”陆勇也揶揄着说道。
    “小人该死!”范大成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左右开弓,狂抽自己的嘴巴子,就好像脸蛋不是他的一样。
    “两位将军,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愿意奉献二十万两军费,犒劳安**的弟兄们,还请两位军爷给小人一条活路,感激不尽!”
    说着范大成跪在了地上,砰砰磕头。
    “范先生不必如此,咱们既然是老朋友了,应该相互体谅照顾,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只管说就是了。”
    范大成一见两个人说话有些软了,只当是二十万两起了作用,买通了这两位,因此他的心也稍微平静一点。
    “两位将军,实不相瞒,小人有一批粮食,要运到南方,可是船只被贵军给扣押了,只要能放行,小人一定加倍报答!”
    “没问题,谁叫咱们是朋友呢。只是我有些不解,从来都是南粮北运,你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将军有所不知,北边出了问题,粮食都囤积天津,结果南方粮价飞涨,小人只好运回去,也有小赚。”
    “小赚?恐怕不是吧!”门外传来了洪亮的声音,来的正是顾振华,他身后还跟着李济伯等人。
    顾振华迈着虎步,走了过来,笑着对孙诚和陆勇点点头:“我刚刚和李先生去了码头,发现你们范家的粮船吃水都比别人家的深,你能告诉我这是为啥不?”
    范大成一听,顿时两腿发软,差点摔在了地上,他变颜变色的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范家船大粮多,吃水自然深。”
    顾振华冷笑道:“事到如今,你还在撒谎吗?本爵已经上了粮船,里面可不光是粮食啊!”
    范大成一听这话,就像是被戳破的气球一般,顿时瘫软在了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偏巧此时袖口里头的账本还掉了出来,顾振华一把抢了过来。
    刚翻了两页,顾振华一腔怒火就涌了起来,狠狠的一脚,正好踢在了范大成的裆口,一声碎裂的声音,这家伙被踢出去两三米远,撞在了墙板上,顿时就昏死过去。
    “何必这么大的火气呢!”
    “李先生,你看看吧。”
    李济伯接过了账本,同样翻了几页,老头伸手,就去抓孙诚挎着的腰刀。
    “把刀给我,老夫要剐了他!”
    也不怪让李济伯愤怒,这个账本揭示了堪称明末最黑暗,最无耻的一桩交易,简直令人发指!
    明朝的北疆时战时和,边境上的市场也随着朝廷的命令时开时闭。明朝地大物博,或许不在乎,可是蒙古人不能不在乎,没有了茶叶,丝绸,铁器,盐巴,他们简直活不下去。
    正因为如此,就有些商人非法从事走私的勾当,其中晋商首当其冲,随着满清的崛起,取代了蒙古,成为了晋商最大的合作伙伴。
    明朝对满清施行经济制裁,而范永斗一类的晋商就把满清急需的粮食和铁器送过去,换取巨额利润,甚至为了维持这条暴利的贸易线,他们不惜出卖情报,策反官员,替强盗集团保驾护航!
    在后世的历史之中,也有些蛛丝马迹,不过当证据实实在在的摆在了眼前的时候,顾振华还是大吃了一惊。
    “没想到,真没想到,他们竟敢如此猖狂。”李济伯更是气得浑身发抖:“看到没有,这次他们假借运粮为名,实则是把满清历年抢掠中原的财宝都运到南方销售,他们这是在替满清销赃啊!”
    “不只是销赃,他们还要用这些钱替满清买更多的粮食和铁器,帮着满清入主中原,这帮家伙就是天下最大的蛀虫!”
    孙诚和陆勇的眼睛也都红了,两个人揪住了范大成的肩头,把他从地上提了起来。
    “七弟,下令吧,我们剐了他!”

第七十五章 新军
    运河码头,灯火通明,十艘大船整齐的停靠在岸边。安**的士兵涌上了大船,将上面的货物一点点的搬下来。
    先是一袋袋的粮食,顾振华根本就不在乎,直接堆在了一旁,等到把上面的粮食搬完之后,终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大家一起用力,1、2、3,抬!”
    陆勇和士兵一起喊着号子,抬起了一个红木箱子,小箱子不过是两尺见方,根本不大,但是这几个健壮的士兵全都龇牙咧嘴,费了好大劲,终于把箱子搬了下来。
    “打开!”
    将木盖掀开之后,顿时一阵黄光闪动,里面码着整整齐齐的金条,都要把人的眼睛晃瞎了。
    “七弟,船上还有不少箱子,金银珠宝,古文字画,总之值钱的东西,绝对不少。”
    毫无疑问,顾振华咬到了一块大肥肉,可是他非但没有任何的喜悦,反倒是咬牙切齿,怒火不住的上窜。
    “大哥,你们马上清点一下财宝的数量,另外查封全城的晋商票号,所有人都给我抓起来,挨个拷问,能榨出多少油水,就榨出多少。三天之后,把这些人全都推到海边,挨个砍了!”
    “好,该杀,最好灭了他们的三族,让他们知道卖国的下场!”李济伯气哼哼的说道:“振华,安**不是很多弟兄都没有媳妇吗,把他们的妻女丫鬟都抢过来,分给下头。”
    顾振华顿时笑道:“老李头,你不是一直劝我少干有伤天和的事情吗,怎么这回下手这么狠啊?”
    “哼!他们根本不是人,而是硕鼠,大明的硕鼠,屠杀辽东百姓的刽子手!”
    李济伯怒气填胸,忍不住说道:“顾振华,你知道女真兵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吧?”
    “当然知道,平心而论,满清的战斗力的确不弱,尤其是战马充足,只许他们打你,不许你打他们,很是厉害。”
    “屁!”李济伯毫不客气的冷笑道:“老夫承认这些年大明的军队不行了,可是在老奴起兵反明的时候,那可是万历四十六年啊,三大征的猛将强兵还在,国库也算是充实。论起装备,远胜过鞑子。但是为何我大明的军队连战连败,老奴在几年之内,连续大胜,抢占了整个河东之地?”
    “你是说大明之失,不在于将士。”
    “没错,纵贯老奴打得几场大战,无一例外大明不是有人泄密,就是有人充当内应,才让老奴接连得手。”
    顾振华眉头紧锁:“就是这些商人替老奴传递情报,才让满清在崛起之初,能够击败大明的?”
    “非只如此啊。”李济伯长叹了一口气:“当年王经略就说过: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想到了昔日的恩主王在晋,李济伯也格外的感慨:“辽东败坏的开始,就是萨尔浒。本来四路大军齐出,胜算不小,可是居然让老奴提前探知了消息,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结果十四万大军功亏一篑,从此之后,满清的势力越发膨胀。”
    顾振华也基本认同李济伯的说法,的确后世有关萨尔浒之战,替满清找出了无数种胜利的理由,但是都经不住推敲,或者说是想当然。
    明军主帅杨镐是援朝的重要将领,战功赫赫,他手下的将领也极为熟悉辽东局势,整体布置并无不妥。最要命的就是情报泄露,才让满清抓住了战机。
    对胜利者无限美化,对于失败者狂泼脏水,这几乎是人性的通病!
    作为一个在军队待过多年的人,顾振华深知走漏情报的可怕,多少大战的胜负,就决定在情报上!
    李济伯继续说道:“老夫时常在想,是谁走漏了消息,最大的嫌疑就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他娶了老奴二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而且在大战之后,负责指挥的辽东经略杨镐只是去职,一直拖到了崇祯二年,才被处死。可是李如柏当时竟然迷路了,兵败之后,又畏罪自杀了,这未太蹊跷了吧。你说当头的不死,下面人却死了,这是什么缘由?”
    顾振华点点头说道:“的确,李成梁在辽东多年,他和老奴之间,过从甚密。而李如柏生长在辽东,根本不可能犯那种低级错误,我看多半是畏敌避战,泄密者就是他!”
    李济伯又苦笑了一声:“以往老夫也是这么怀疑的,可是堂堂将门虎子,为什么甘愿自杀,也不愿意为国效力,剿灭鞑子呢?老夫多年以来,一直有所不解。可是现在看到了晋商的所作所为,老夫终于是明白了。商人,鞑子,边将,三者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关系,利益联结,要是鞑子灭了,他们李家罪证曝光,就要灭门了!”
    听到了李济伯的话,顾振华也顿时明白了,抛开那些替满清歌功颂德的垃圾文字,一个罪恶的链条就显现在眼前。
    晋商靠着走私发财,李成梁一类的边将也大肆捞油水,早期对老奴的纵容,实际上就是在养寇自重。
    可是结果竟然是养虎遗患,李成梁家族捞钱的时候,也留下了一屁股屎。老奴手握着大量边将的把柄,足以要他们命的罪证,迫使他们不得不向老奴通报消息。甚至到了战场上,不得不放水,让老奴得胜,不然明军杀到了满清的老巢,罪证一旦公诸天下,他们恐怕要灭门九族!
    这就是李如柏宁可自杀,也要帮着老奴获胜的原因!
    李济伯咬牙切齿:“这些商人全都该杀,就是他们腐蚀边军,败坏辽东局势,走私物资,提供情报,帮着买通官员,维持着罪恶的利益交换,才致使局势崩坏,大明几近亡国,一个个都该万剐凌迟。”
    “说得太对了!”顾振华冷笑道:“不光是要杀了,还要让他们身败名裂!李先生,你就负责收集他们的罪证,然后尽快把这些东西公诸天下,让民众认清这些人的无耻嘴脸。”
    毫无疑问晋商就是满清入关的一条有力臂膀,把他们搞残,搞臭,等于是断绝了满清的物资来源,蒙上了满清的眼睛,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也是对汉奸的有力威慑吗,让那些犹犹豫豫的人知难而退!
    李济伯已经把晋商给恨透了,自然是当仁不让,立刻动手彻查。
    天津的各大商人顿时鸡飞狗跳,狼狈不堪,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理念,一共有六十几位大商人被抓。
    经过一番调查,从他们身上榨出了四百多万两的金银物资。另外光是范大成的运宝船,加上银库的储存,就超过了八百多万两,其中有将近五百万两是顾振华他们从京城带出来的。
    范家本以为能大捞一笔,结果白白的帮顾振华保存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又全数回到了顾振华的手上!
    另外三百万两之中,有不少是满清抢掠的金银珠宝,他们都交给了范家,要送到南方变现,然后在换成物资,供应满清作战,收买南方官员。结果这些钱全都落到了顾振华的手上,满清的如意算盘也破产了。
    如果再把从票号搜出的金银都算起来,顾振华手上的财富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万两!
    明朝征收三饷,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万两银子,而一个小小的天津,就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