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萌夫初养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家萌夫初养成-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小懒木着脸瞅了顾爸一眼,继而傲娇的扭过脸去不再去看他了。她算是看出来了,她爸就是一腹黑爱记仇的小心眼,还说她心眼小,他的心眼也不比自己的大多少。

撇开顾爸,顾小懒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家里养的那只大公鸡身上,这鸡是宋刚送来的,跟这只一起的还有两只老母鸡,两个猪后腿。这算是准女婿给丈母娘家的年礼,这份年礼在他们这边算是厚重的。而且那两只老母鸡还都在下蛋,农村人最看重的就是这种能下蛋的老母鸡,一般都宝贝的不得了,这回能当年礼送到顾家来客见宋家对小姑的重视。当然了,多少也有点想要给顾家挣面子的意思在里头。他们这边的风俗,女婿给的年礼越厚重,老丈人家里就越有面子。

说实话,顾小懒好多年没看到这么油光锃亮的大公鸡了,尤其是那一撮尾羽,红红绿绿的,颜色艳丽的都不用染色。

那大公鸡一看就知道被宋家养的很好,那神气的样子,让人看着就喜欢。顾小懒也是非常眼馋的盯着这只大公鸡的——漂亮尾羽,心里忍不住在想:这羽毛绝对是纯天然的,要是能做成鸡毛毽子该有多漂亮啊。

估计是顾小懒的目光太过露骨了,那只大公鸡被她那绿油油的目光盯着终于不淡定了,昂着脖子“喔喔”的叫了两声,一对豆子眼紧紧盯着顾小懒,脖子上的绒毛都竖起来了,远远看去活脱脱一个鸡毛掸子。

本来要是换做平时,对这只大公鸡的警告,顾小懒肯定就躲的远远的了。奈何这会儿天气太冷,冻的她脑袋都打结了,思维迟缓,行动力都降了不少,结果对大公鸡的警告就没缓过神来,仍旧兀自盯着人家屁股后头那一撮艳丽的尾羽一个劲儿的猛瞧。

结果那大公鸡终于被惹毛了,爪子在地上刨了两下,喉咙里发出两声“咯咯”声,接着就跟离弦的箭一样勾着脑袋就朝顾小懒猛的冲了过来。顾小懒哪里见过这阵仗,脑袋终于反应过来,“妈呀”一声扭身就跑。一边跑心里还一边在琢磨:这大公鸡忒凶残了,今天要是能躲过这一劫以后再也不来招惹这位祖宗了。

奈何顾小懒身上的衣服穿的太多了,没跑两下就被那只连飞带跑的大公鸡给撵上了,然后那尖嘴在顾小懒身上一阵猛啄。那鸡也是被养成精了,啄了两下顾小懒的衣服,感觉不对头就换了方向,对准她那颗毛茸茸的脑袋一阵猛攻。顾小懒只觉得脑袋里嗡嗡直响,眼前一片金星乱冒。她心里后悔的泪流满面啊:早知道我就不应该嫌麻烦,我应该戴两个帽子的!特么的这鸡啄人好痛!头皮都要给揪下来了,呜呜!

终于,顾小懒扛不住了,一边满院子乱跑的躲避大公鸡的袭击,一边杀猪一样的喊起来:“奶奶!呜呜,爸爸快来救我!大哥……”

顾爸刚被小丫头忽视了,心里真气不顺呢,这会儿听到小丫头的叫声不由得笑起来,心里忍不住得意的想:嘿你个小丫头,不是打算不理你爸我了吗?瞧,还是离不开你老子吧,才一会儿没见就开始想我了。

不过小丫头的叫声实在太凄惨了点,让顾爸觉察出了问题,心里一跳,就奔出了屋子,结果刚出来就被院子里的景象给惊的倒吸一口凉气,他家宝贝闺女正被一直大公鸡追着啄脑袋呢,那头上身上弄的到处都是鸡毛,形象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他也顾不上逗小丫头了,抄起地上一根棍子就冲了过去,一棍子砸在那只大公鸡的脑袋上。那大公鸡挨了顾爸一记黑棍,挣扎了一下,脑袋一歪噗通一声就栽倒在地上。

顾小懒终于被解救了,看到顾爸就委屈的不行,几乎是泪流满面的冲进顾爸的怀里。心里却忍不住在后怕,暗暗想着:特么这鸡太凶残了,以后再也不去招惹这些鸡了,太恐怖了,呜呜。

第四十六章 小姨

顾小懒只是被吓了一吓,顾奶奶拿吃的一哄,再让顾家人轮流安慰一番,小丫头转眼就把这事儿忘脑后去。反正么,谁小时候还没出过这么一两件囧事儿,不就是被大公鸡撵着啄了几下么,又没少块肉,怕啥。

不过那只行凶的大公鸡就倒霉了,肯定少不了挨宰的命运。本来顾家还打算把它留到过年的时候再宰的,结果就因为这事儿当天就被宰了。不过那只大公鸡被顾爸那一棍子砸下去,不死也瘫了,还不如让人一刀了结了痛快。

宋刚得知自己送过去的鸡把顾小懒给叨了,还挺过意不去的,就跟小姑商量要不要再去道个歉啥的。结果小姑摆摆手,说:“不用,本来没什么事的,你这一去反倒生出事来了。”那小丫头家里多宝贝啊,正窝火呢,你现在过去,这不是纯粹给自己找抽的么?

要是让顾小懒知道了小姑的话,一准儿得泪流满面的指控她:小姑,你学坏了,太偏心了……

……

大年初二这天一早,顾小懒就被顾妈给揪了起来,包裹的跟个粽子似的,跟着父母和大哥一起去大舅家里拜年。每年初二,嫁到邻县的小姨一家就会去大舅家里拜年,虽然两个县的车程不过一个来小时,但是小姨平时轻易不会回来,要回来也就是这一天,然后在大舅家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就得回去。

顾小懒一直都没搞明白,这住的又不远,干嘛一年才回来一次?好容易回来了还不在大舅家里多住几天,只住一晚上就心急火燎的回去了。幸好大舅妈脾气挺好,不像别人那样阴阳怪气的,要不然小姨估计连饭都不吃就要走吧?

说起小姨,就不得不从顾妈她们小时候说起。那时候各家普遍都穷,尤其像外公一家,四个孩子一起上学,那负担不是一般的重,最困难的时候真是穷的吃了这顿没下顿,大人小孩儿身上的补丁盖补丁。直到后来十年浩劫过去,外公被平反,到县里的一所小学当了老师,家里的情况才好了许多。

不过这样仍旧负担不了四个孩子同时上学,后来没办法,外婆就说四个孩子谁的成绩好就让谁上学。当然,大舅的成绩肯定是最好的,一口气念到大学,这个就不提了。就说说大姨、顾妈和小姨这三姐妹,大姨不用说,小学的时候成绩就差的扶不上墙,而且她自己也不想念,好容易挨到小学毕业死活拖不动了。既然她自己不想念,外公外婆手里也没多少钱,逼了几天也就算了。而顾妈别看理科不好,可是人家文科好啊,即便是初中的时候理科考成那样,照样能用文科的分数把整体分数拉上去,好歹也在班里混了个中上游。相比于顾妈,小姨的成绩能拿真是差的远了,理科不行文科也照样不行,单从语文考试作文分数从来没超过个位数就可以看出来。

偏偏她还不愿意退学,想一直念下去。她自己也说了,自己不念书下来就得干活,她不愿意干活,所以就得继续念书。就这么好不容易糊到了初中毕业,高中没考上,那时候中专还不像现在这么不值钱,人家也是要看分数线的。分数线不达标照样不要。

小姨不仅没考上高中,连中专的分数线都没达到,甚至还差了五分。要想上,这五分就得花钱,一分一百块钱呢,五分就是五百,再加上学杂费之类的杂七杂八的非要,起码得小一千。外公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十块零五毛,哪里能拿的出这么多钱出来。就是全家不吃不喝也得存好几年,至于说借钱,那时候都穷,谁手里也没那么多钱,就是有钱也不敢借,生怕借了就不还了这钱打了水漂。

所以最后外婆一狠心,就干脆不让小姨继续念书了。

小姨知道自己不能念书,在家里撒泼耍赖,甚至连上吊自杀都整出来了,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上学。最后实在恼了,甚至还把大舅和顾妈都攀咬出来了,说外公外婆偏心,让大哥和二姐念书,不让她念。

外婆本来还挺愧疚心疼的,被她这么一闹顿时就火了,说:你大哥门门考试都是全年级前十,你二姐还上学的时候成绩虽然不能上全年级前十,但好歹一个班六十几个学生,人家能占头二十名,你呢?你们班也那么多人,你却要占到四十名以后,就这成绩怎么继续念?

再说,你也别攀咬你二姐,你二姐还不如你呢,你至少初中毕业了,她连初中都没毕业就不让她念了。

于是小姨就说顾妈不上学那是因为她在外头乱搞,弄大了肚子没脸再继续念书了。

这句话挺伤人的,本来顾妈还想着要不要劝劝父母,干脆就让小妹再复读一年,说不定明年就能考上了呢?结果正好听到这话,心里顿时火的不行,干脆就装不知道,没再对外公外婆劝说什么。

只不过这姐妹俩的梁子算是这么结下了,彼此见了面虽然面儿上没表现出来什么,但是私下里还有多少的真情就很难说了。

外公那几天一直在外头借钱,受了一肚子气,回来听说了这事儿也气的不行,干脆一狠心就不让小姨念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儿子念大学,每年的学费就不老少,虽然说儿子懂事生活费都是自己给人打零工赚的,没让家里负担,但是那一年小一千的学费就够这一家子受的了,要不是家里实在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他都想学人家一样砸锅卖铁了。上哪再另外负担一个高中生,能把几个孩子都拉扯到初中毕业就很不错了。

其实说白了,还是小姨自己不争气,不往高了说,但凡她能考上,不论是中专还是高中,外公就是自己不吃不喝也一定要把她供出来,关键是她连中专的分数线还差了五分,这真是没办法再继续供了。

不过家长都疼老幺,这话不假,虽然没再让小姨继续念书,但好歹求爷爷告奶奶的,托关系走后门给她在一家纺织厂找了个操作工的活儿,一个月拿的工资不比外公少,三班制,差不多一天也就上八个小时的班,这年月,这份工作算是很舒服的活儿了。

结果小姨去了才三天,就死活不愿意去了,说活儿太累,要一天站到晚,脚都肿了。

只是家里给她找个工作舍了多少的脸,甚至还把家里那三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都给送出去了,小姨现在不去,东西打了水漂不说,还得罪人,所以家里又把她送了回去。

不过小姨那时候正好叛逆期,什么事情都想跟父母顶着干,觉得不让她念书就不给外公外婆留脸,所以当天夜里就收拾了东西跑了。

这一跑就是一年没音讯,家里人真是急疯了,外婆为此还大病了一场,外公也是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可见小姨的行为给家里这对父母带来多大的打击。

一年后,失踪了一年的小姨带着一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到了家里,开口就说要结婚。那男人是个混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外公一家看到这男人一致反对这门婚事,让小姨跟他断了,结果小姨死活不同意,不仅说了好些伤父母的话,还说两个人已经住一起了,又说她的事情让外婆他们少管,她回来就是通知一下。

外婆为此又被气病了一场,外公也被气的不行,最后摆摆手,说:“反正你的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只要你以后别后悔,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然后小姨就这么假了,只不过结婚后那男人的一切陋习都暴露了出来,虽然不赌钱,但是吃喝嫖一样不少,还不愿意赚钱养家,没钱了就找小姨要,不给就打。

小姨的日子过的苦了,心里就更加的怨恨外公外婆和顾妈她们了,觉得自己这一切都是他们害的。有一次来家里,甚至还说,当初但凡能有个人出来阻止一下,她也不能嫁给那个混子过这种苦日子。大姨可不是好相处的人,当下就反驳道:“我们当初倒是阻止了,是谁寻死腻活的?又是谁说她的事情不要我们管的?”

一句话把小姨给堵得哑口无言,这姐妹俩感情本来就淡,那以后也结了梁子,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要不是后来小姨也生了孩子,知道当父母的难处,多少理解了外公外婆,看在他们的面子上,说不定就真跟大姨不来往了。

顾小懒回想了一遍关于小姨的那些往事,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到了大舅家,才刚进门,就感觉屋子里的气氛异常的压抑,阴沉沉的。连一向未语先笑的表姐艾晴晴都一脸官司,顾小懒不由得扬了扬眉。这又是出了什么状况了?

顾妈抿了抿嘴角,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和无奈,每年都要闹上这么一回,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大姐又嘴碎的得罪了小妹,搅得一家人都不得安宁。不过想到自己那个小妹,顾妈心里也是一阵叹气,她就是太固执了,这么些年好多事情都是,要不然也不能把日子过成现在这样。

顾爸倒是很有眼色,见屋里气氛不对,就自动自觉的将带来的东西送进了厨房,大姨夫夹在老婆跟小姨子中间正愁想不出躲开的理由呢,看到顾爸进来眼睛不由得一亮,遂说道:“二弟,你今天又拿什么好吃的了,我瞅瞅。”说完不等大姨他们开口,三步并作两步,大跨步的跟着一起进了厨房。

大姨夫虽然势利精明脸皮厚,但是对顾爸却是打心眼里看重着,读书人就是有点子,种地都能发财,他这样的泥腿子跟人家比真是没得比。看着顾爸最近几年地越种越好,心里是真的佩服。

“又怎么了?”顾爸忍不住朝客厅里瞟了瞟,问大姨夫。

大姨夫被顾爸问道这个,顿时一脸官司:“别提了,说起这个就让人怄火。”然后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跟顾爸说了,“艾柳跟她家那口子因为钱的事儿打了一架,鼻青脸肿的不说,还是一个人回来的,连孩子都没带出来。”

顾爸听完也是一脸官司:“艾柳家那丫头也有十五了吧,她妈要回来外婆家,她都不跟着一起来?”这也太不懂事了。

提到那个侄女,大姨夫就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还不都是因为那丫头!你说她一个小丫头,不好好念书净想着跟人攀比,听说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家里人去S市给买了一台收音机,拿到班里显摆了一回,然后拿丫头就回来跟艾柳吵着闹着要她也给买。那收音机也不知道是啥牌子的金贵货,居然要小三百块钱,艾柳在砖厂给人推砖,一个月都不知道能不能拿这么多的钱,艾柳也是惯的她,要去市里给她买五十块钱收音机还不肯要,非要跟那同学一个牌子的。”

说到这里,大姨夫撇了撇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