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明史-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李惠中从房屋里走出来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她才大哭了一场。不过,现在她的情绪已经平静了下来。

“惠中,你没事吧?”朱祁钰还是比较关心这个老婆的,虽然他与李惠中之间说不上有多少的感情,不过在朱祁钰看来,既然李惠中已经嫁给了他,那他就有义务与责任照顾好这个妻子。

“陛下,臣妾没有什么!”李惠中长出了口气,“臣妾也要感谢陛下,能够让臣妾了结这个心愿,解了心结。陛下准备怎么处理叛党李志浩?”

朱祁钰一愣,连李惠中都说李志浩是叛党了,显然,李惠中已经对这个长兄死心了。至少,在政治斗争方面,李惠中要比柴美娇坚强得多,她的王族身份,让她从小就是在这样地环境里长大的,所以李惠中对此地免疫能力好得多!

“朕暂时还没有想好,其实……”

“陛下,臣妾还有一事相求!”

朱祁钰一愣,当他接触到李惠中的目光时,就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臣妾只恳请陛下给李志浩留下具全尸!”

朱祁钰更是一惊,显然,李惠中是想这个兄长死。他咬了咬牙,说道:“朕准备将李志浩交给法院审理,如果是死刑的话,朕可以让法院不用斩首的方式处决他!”

李惠中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其实在她从房屋里走出来之后,她的神情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变化。不过,越变,李惠中就越显得坚强。她确实是看不起这个长兄,特别是李志浩的残忍与狠毒,是李惠中最为瞧不起的,这也是她当初为什么要支持次兄李志存,而不至此后李志浩的一个主要原因。

“陛下,李志浩答应什么都交代,但是他要见陛下。”这时,那名侍卫团军官走了过来,同时还在擦着手上的血迹。

“见朕,不过,朕不想见他!”朱祁钰冷笑了一下,“你去告诉李志浩,他做的什么事,朕已经知道了。蒋仕学是死罪难逃的,当然,他的结果也只有一个。不过,他现在是否老实交代,将决定他是否能够进入朝鲜王室的墓地里去,如果他要继续顽抗的话,朕保证,他将做个孤魂野鬼,连再次投胎做人的机会都没有!”

这可不是简单的威胁,在这个时代,迷信思想仍然是很严重的,而且绝大部分人都相信死后能够投胎,再次做人。当然,朱祁钰放出这些话来,也不是开玩笑的。蒋仕学所交代的事情,已经让朱祁钰大概了解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而且这已经是足够的证据了。他不需要李志浩的交代,就可以让司法机关判处他死刑!当然,李志浩是朝鲜人,要让朝鲜国王判他死刑,恐怕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明帝国皇帝带句话过去,那李志存肯定会非常乐意让明帝国动手解决掉这个威胁的!

“走吧,我们回去!”朱祁钰扶着李惠中上了马车,他也确实不想留在这里了。

李惠中此时也平静了下来,其实她心里很清楚,皇帝这次是在借她的手来铲除那些对帝国,对皇帝构成了威胁的人。显然,皇帝这一手玩得很漂亮,就算他现在让人杀了李志浩,也绝不会有人责怪明帝国皇帝的!

第二日,李志浩与蒋仕学就被移交给了帝国最高法院,同时,明帝国外交部也向朝鲜王国正式发去了外交信函,将李志浩企图谋反,并且离间帝国皇室的事情通报给了朝鲜国王。

蒋仕学的结局是必然的,他在这么多年里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十足的叛国罪,死刑是绝对逃不了的。到最后,朱祁钰也下了一道赦令,他赦免的不是蒋仕学,而是蒋仕学的家人,因蒋仕学确实为帝国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所以将由帝国皇室出钱,赡养蒋仕学的母亲,并且资助蒋仕学的两个子女长大成人。

朝鲜国王也很快就上书帝国皇帝,表示将不引渡李志浩回国,由明帝国皇帝根据明帝国的法律,来判处李志浩。这一来,其实就是把李志浩当作了大明的百姓进行审判了,当然,他的罪名出了叛国之外,还有犯上。这两道罪名都是死罪!李志浩最后是被毒死的,这也算是朱祁钰对李惠中要求的回答吧。

第十二卷 国之根本

第六十七节 太子

蒋仕学一案,确实暴露出了内阁政府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官员的监管不够严格,外派官员的权力过大,结果直接导致了官员腐败。其实,这与南昌案,以及由柴氏家族一事所牵扯出来的官员案件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政府本身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才给了官员以公谋私的机会!

当然,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成立了一个以于谦为首,由众多内阁政府官员,以及司法机构的官员组成的改革委员会,专门针对帝国内阁政府,司法机构所存在的漏洞进行全面的考察,然后调整政府制度,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政府与司法机构的组织力度,从而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

这是一件相当烦琐,相当细致的工作。如果换在以往,朱祁钰肯定会置身事外,让于谦全权处理。不过,这次帝国皇帝却很是例外,在授权于谦组织政府改革,薛希谦负责司法机构改革的同时,他要求两人都将相关的报告提交上来,由他亲自审核,最后才做出改革决定。显然,皇帝的决定是受到欢迎的,特别是于谦的欢迎!

到景泰十三年的时候,于谦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已经算是高龄了,如果换在以往,恐怕于谦也早就离开了政府。当然,按照帝国当时的情况,新政已经逐渐落实,而且帝国国内的发展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新的内阁政府也逐渐成熟,各方面的事情都已经从建立走向了完善。对这个劳苦功高地帝国内阁总理来说。他完全可以退休了,将帝国的重任交托给下一代人。而让于谦坚持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在政治方面的不成熟!

在帝国内阁政府成立之后,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国务其实就已经少了很多。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即代替皇帝管理内阁政府的总理大臣必须要绝对的忠诚。正因为皇帝将大部分的国务都交给了内阁总理,所以内阁总理实际上是代替了皇帝的一部分职责,如果内阁总理不是绝对忠诚的话,那就肯定要出问题!而在当时,文职官员中,恐怕也就只有于谦一人是对皇帝绝对忠诚,且得到了皇帝的绝对信任的。当然,内阁的权力也是皇帝赐予的,如果内阁总理大臣没有合适的人选的话,那么就自然将由皇帝来管理国家!

这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接班人,而且皇帝本人在处理国务方面还有所欠缺的话,那么于谦的位置就是不可替换的,于谦也是不可或缺的!也正是这一个原因,于谦才坚持了下来,因为皇帝确实没有找到适合的接班人,另外,皇帝本人在处理国务方面的能力也确实还有很大地问题!

至少,在十三年前,朱祁钰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一个不成熟的皇帝。在当时大部分的官员,乃至大部分的百姓看来,皇帝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不过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官员。皇帝可以率领帝国军队获得无数次的胜利,战胜每一个强大的敌人,但是皇帝却无法管理号国家。即使是十三年之后,于谦对皇帝也有这样的看法。

十三年来,朱祁钰在取得了几乎超越了所有前人之总和的战功之外,他也变得成熟了许多。这次回国,朱祁钰组织力量,连续对付了几个强大的敌人,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取得了完胜,这不能不说皇帝在谋略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为人也稳重了许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迂回前进,通过更为妥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蛮干!这些,都可以证明,朱祁钰正在逐渐适应帝国皇帝这个角色。不过,朱祁钰还有一个欠缺,那就是行政管理,即处理日常国务的能力!

这也是于谦最为担心的地方。皇帝需要有强硬手腕,需要有处理大事的能力,不过,皇帝同样也需要有处理小事的能力。一个国家的事务绝对不少,如同明帝国这样的庞大国家,那日常事务更是非常繁重,如果皇帝没有能力处理这些日常事务的话,那就无法管理好这个国家!

当然,朱祁钰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欠缺,这也是他为什么仍然倚重于谦的根本原因。朱祁钰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还不够成熟,他管理国家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皇帝这个角色。所以,他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年来,在帝国发生的事情,也让朱祁钰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特别是柴氏家族时间,让朱祁钰想得更多!

于谦的忠诚是绝对的,因为他效忠的是整个帝国,而不仅仅是帝国的皇帝,那么他就不会做出任何危害帝国的事情来。这也是朱祁钰极为信任于谦,甚至在他远征的时候,将帝国的大权全都交给于谦,而不是交给柴汇,或者是其他人的根本原因。不过,于谦毕竟老了,于谦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皇帝,那么这个帝国,就迟早有一天需要由皇帝来亲自管理!而且,这个时间已经不会太远了,朱祁钰就必须要在这段时间之内,掌握治理国家的能力,掌握管理好一个国家的能力!

这次,朱祁钰参与到政府改革与司法机构改革的具体行动中来,除了进一步的熟悉与掌握处理国务的能力之外,朱祁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更熟悉手下的这套班子。管理国家,不可能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做下来的,就算于谦那么能干,他也一个人干不完,必须要依靠手下的官员,依靠帝国众多的官员,依靠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才能够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朱祁钰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熟悉这套管理体系!

从这些变化中也看得出来,朱祁钰确实成熟了不少,而且也改变了不少。多年的征战,以及在国内发生的这些事情,让这个性格坚强的皇帝改变了,这也是于谦所乐意看到的。当然,于谦也知道,他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多年的劳累,已经积劳成疾,虽然用那些不计成本的名贵补药,于谦的身体在这几年中强壮了不少,不过实际上,于谦的身体状况还是很糟糕的。他是在通过燃烧生命来为帝国服务,来尽到他对这个自己热爱着的国家的一份义务与责任!

这次,于谦也极为重视政府改革,对于政府系统带来的影响,于谦是深有体会的。他也知道,皇帝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成熟起来,更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完全掌握所有的行政能力,更不可能行之有效地管理好这么大个国家。那么于谦所能做的,就只有尽量给皇帝留下一个好的基础,在皇帝亲政的时候,在皇帝没有他的帮助的时候,能够让这个帝国在一套完善的政府体制下顺利的运转,并且坚持到皇帝足够强大,足够精明的时候,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过,这还是不足够的。于谦知道,他还要做一件事情,一件关系到帝国未来命运的事情,这就是策立太子!

太子的重要性,这是不用多说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建立起正规的政权交替制度,这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保证一个国家能够顺利传承,能够平稳发展地关键性制度。而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太子就是国家的正式继承人,是皇帝的接班人。如果说,皇帝是帝国的首脑的话,那么太子就是帝国的副首脑,是未来帝国的首脑!当然,在帝制体系下,太子的地位很微妙。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太子是没有实权的,最多也只是在皇帝老了之后,开始处理国政,熟悉国家的一套管理体系。太子只有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才有实权,也才正式成为了国家的领袖。

从这些关系上就能看得出来,太子的位置不但重要,而且微妙。在旧制度之下,策立太子不单单是皇帝的事情,同时也是朝廷官员的事情。可以说,策立太子,本身就关系到了官员的前程。任何人,只能当一届的皇帝,不过官员却有可能要为数个皇帝效劳。所以,太子就直接关系到了官员的立场,以及官员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老师等等这些原本不是很重要的角色,会成为众多官员争相争取的职位了。

在新的制度下,其实策立太子的事情基本上已经与大臣们无关了。

这是朱祁钰当初改革内阁制度时很重视的一点。在朱祁钰看来,立太子,乃至立不立太子,这都是他的家事,不应该让外臣来插手干预。不过,这个想法显然有点幼稚,从根本上讲,立太子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而大臣们自然就有发言权!不过,也正是朱祁钰所设立起来的新制度,结果导致大臣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提太子一事,这简直就成了由皇帝个人意愿决定的事情。不要说立太子,就连立皇后,废皇后这些事情,都成了禁言!

不过,这次,于谦是主动提出了立太子一事的。朱祁钰也很是惊讶,毕竟蒋仕学的事情才过了,而蒋仕学一案,正是由废立皇后带出来的。事情还没有过多久,于谦就提出了立太子的事情。如果换着了其他的官员提出了立太子一事的话,恐怕朱祁钰早就让侍卫团去把他抓了起来,然后再拷问一番,审问出这个大臣的意图。不过,这次是于谦提出来的,朱祁钰自然就不能这么做了。而且,于谦在这个时候提出了立太子一事,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陛下,臣已老,臣一生为国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此,臣甘愿冒犯陛下,也要请陛下就立太子一事做出定夺!”于谦的态度是很坚决的,“立太子之事,原本不是臣应该说的,不过臣为国为民,更为了陛下的万世千秋江山,不得不提此事,还望陛下三思!”

朱祁钰没有开口,目光在于谦身上扫了好几遍。

“陛下,臣……”

“好了,于谦,你的意思朕很清楚!”朱祁钰扶住了于谦,先让他坐了下来,“立太子一事,确实关系到了国家的根本。不过,现在朕还没有做好准备。且,几个皇子都还年幼,根本就不无法确定他们的品行,相信你也不愿意看到帝国的下个皇帝是个碌碌无能之辈,乃至是个昏君吧?”

于谦苦笑了一下,没有开口。

“立太子一事,现在还不在朕的考虑范围之内,至少朕还没有老到需要为帝国选择接班人的程度吧!”

“陛下,此事不能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