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衙。

这天梁太后一声令下,开封府尹安怀信被推到朱雀门前,刽子手大刀一挥,好大的一颗头颅顿时滚出老远,腥红的鲜血喷了一地。

这听起来有些别扭,好象梁太后杀的是大宋的三品大员,但听听安怀信的罪名,你就明白此开封府非彼开封府。

安怀信是因为私通大宋,为大宋职方馆谍报人员提供情报及掩护,偶然间被查出,因而被杀。

而职方馆也牺牲了两名一线谍报人员。

开封府尹安怀信被杀,不但没有平息兴庆府里的暗流,更加重了各方猜疑,试想,连都城兴庆府的“市长”都暗中投靠大宋了,底下还有多少官员暗通大宋,鬼才知道,而作为西夏主宰的梁太后还敢相信谁?

出于这种担心,梁太后下令整个都城开始戒严,而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进一步增加了朝局的动荡和官员百姓的恐慌。

活动在兴庆府的职方馆谍报人员,则进一步散布谣言,今天说银州失守了,明天说夏州沦陷了,搞得西夏都城里谣言满天飞,人心浮动,官员百姓惴惴不安;更有甚者,哪位西夏官员不愿投靠大宋的,职方馆人员就反过来散布谣言诬陷他私通大宋,靠这种方法还真弄死了两个西夏高官,这使得西夏官员更是人人自危,生怕梁太后不辨别真假,杀到自己头上来。

忧心忡忡的梁太后把梁格方和梁定山招到天祚殿商议对策,现在她能相信的也只有这些娘家人了。

梁格方长叹一声说道:“如今形势越发不利,看来也只有派人前去东京求和了!”

梁定山哼道:“当初南朝要割让河西作为和变代价,你不肯,如今好了,人家自己把河西拿回去了,以章惇和杨逸等人的个性,你现在去求和,指不定让你割让整个河套,我看你怎么办?”

梁格方冷冷地横了他一眼说道:“好好好,如今连你也把责任全推到我一个人头上来了,当初换了是你,你能同意割让河西吗?”

梁太后心里正烦得慌,一听连娘家人都内斗起来了,立即斥道:“你们争什么争,都什么时候了还争这个?依我看,南朝根本就是想将我大夏吞并,事情到了这一步,去求和恐怕是没用了,咱们看来只能死战到底。”

梁格方摇摇头说道:“太后,就算要战,也要先派个人去东京先试试,万一能谈成最好不过,就算谈话不成,也能拖拖时间,咱们好多作些准备。”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头就拜道:“太后,不好了,不好了,盐州守将没藏阿骆投靠贺兰贼,把盐州给占了。”

“什么!”

梁太后三人惊得都站了起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贺兰贼一年多以来已成西夏心腹大患,他们聚则为匪,散则为民,一旦调动大军围剿,你根本找不到他们。

由于他们每次抢得粮食或财物,都分给百姓,甚得百姓感激,都暗暗帮着掩护他们的踪迹。

就算能探到少部分人的踪迹,那也没用,这股贺兰贼平时出动时都是蒙着脸,彼此之间并不熟悉,出动时才由一些上层贼首临时招集,除非你能抓到这些贼首,否则根本无法对这股贼匪造成重创。

问题是这些贼首行踪万分诡秘,梁格方花了一年多时间,竟然抓不到一个;这些贼首虽然都作党项人打扮,用的也是党项人的姓名,但从各方面的线索综合分析,这些人很可能是南朝派来的间谍;

这些人不用百姓帮着掩护,而是由一些暗中变节的西夏官员帮着掩护,想找到他们,难如登天。

现在,事情再一次印证了梁格方的猜测,盐州守将没藏阿骆也是暗中了投靠大宋,这才和贺兰贼配合,在这风雨飘摇之占据盐州。

没藏阿骆举动的意义不只是盐州丢失的问题,而是进一步加快了西夏的瓦解,事情之严重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梁太后想也不多想,立即向梁格方下令:“你立即带兵夺回盐州,务必要快,必须对没藏阿骆严惩不贷,否则其他守将有样学样,我大夏就真的完了,快去!”

梁格方也知道不能拖延,二话没说便跑出天祚殿。

有关西夏的情报,每天通过边军斥侯,职方馆谍人员不断地汇聚的东京,对河套地区的战争准备从年初就开始了,杨逸征伐河西以后,陕西数路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大举攻打河套。

鉴于河西失守之后,西夏已摇摇欲坠,朝廷决定加大横山一线的浅攻力度,以便让西夏乱上加乱。

所谓的浅攻,其实陕西各路自绍圣元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咱也不深入,就在边境上不时咬一口,一旦发现对方防御上的空隙,立即发大军攻掠一翻,目的只是为了不断削弱西夏,却不打算一次要他的命。

这次朝廷再次下令加强浅攻力度,并给了章楶临机决断之权,一旦加强浅攻力度之后,西夏有崩溃之象,则章楶可立即调集河东、鄜延、泾原、环庆、秦凤数路、计七万兵力,夺取定难五州。

实际上,给了章楶临机决断权,就等于灭夏之战正式拉开大幕了。

早已磨刀霍霍的陕西各路纷纷出兵,猛攻横山各寨堡关隘。

由于横山羌人大量投靠大宋,这不但极大削弱了西夏的防御能力,而且宋军有了些羌人帮助,打起仗来更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

攻城掠寨进展十分神速,这种一面倒的情景,进一步瓦解着夏军的斗志。

泾原路帅司里,章楶把种朴、折可适、郭成三人招集过来,商讨下一步进军事宜。

章楶指着地图说道:“杨总管征伐河西,势如破竹,这给西夏的打击已不用我多说,朝廷诏令已下,让咱们随时出兵夺取定难五州;我西北各路,除了留守一部,能征调的朝廷都划给咱们了,七万兵力,按说也够了,只是杨总管征伐河西,把西北各路的骑兵都带了出去,咱们只能以步兵攻打定难五州,这势必对咱们的补给保障增加许多难度,各位有什么建议,便请赶紧道来。”

种朴先答道:“章经略,末将认为各路应先尽夺横山险益,等把横山一线巩固下来,则后勤补给的问题就容易解决的多,到时再一举进军夺取定难五州,乃至整个河套也不迟;现在我军不必急于求成,只要不断地给西夏施加压力,不予其喘息的时间就足够了,若是急于进军,一旦补给保障不了,导致兵败,恐怕反而会给西夏起死回生之机。”

折可适却有不同意见,他说道:“章经略,我认为与其让各路把兵力分散各处,分取横山各关隘寨堡,不如集兵攻打银州。兵力分散,则效果缓慢,一个一个的攻取横山寨堡,用时日久,耗费良多,而且易让夏军有隙可寻,各个击破。若是集兵攻打银州,则可将夏军引来,聚于一处,如今整个西夏可战之兵总共也就七八万人,若是能一次予以击溃或歼灭,则整个河套地区便可收入囊中,不必再一城一寨的去争夺了,这对朝廷来说,将可减去巨大的开支。”

郭城一听,立即附和道:“章经略,我同意折将军之见,如今米脂早为我朝所控,便以米脂、永乐城为据点,起数万大军攻打银州,银州是定难五州门户,西夏必定不敢轻言放弃;这样便可将大部分夏军吸引到银州来,而咱们不必过于深入,就能寻求与夏军决战,对后勤补给同样非常有利,而且一旦大胜,便无须再一城一池的去攻打,而西夏已为囊中物。”

章楶沉吟了一下,种朴和折可适两种建议各有各的好,种朴之见则相对稳妥,现在有横山羌人的帮助,夺下横山全线大概不成问题,只是耗时耗力大些。

而折可适的计策是将夏军聚而歼之,一旦成功,整个河套就如同脱光了的美女,任大宋予取予夺,而且大宋的损耗将降低到最小。

第三卷 第319章 河套开战

河西的战事实际上早已结束,但杨逸带出来的四万骑兵却还撤不得。

河西走廊长一千多里,骑兵就算不作战、每天狂奔三百里,也要五六天才能从东走到西,杨逸带出四万人马,撒在这么大的地盘上,其实兵力非常稀薄。

加上现在河西刚刚打下来,民心未附,一个不留神,就会发生叛乱,正需要机动力强的骑兵坐镇,因此,杨逸虽然知道朝廷已开始谋取河套,极需要骑兵,也爱莫能助。

其实,京畿和河北加起来大宋还有几万骑兵,但大宋去年裁去二十一万禁军,今年又要裁二十万厢军,这些也都是很大的乱源,必须在京畿镇以重兵,因此国内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不可能再从京畿和河北抽调兵力了!

杨逸左思又想,现在河西走廊需要防备黄头回鹘、吐蕃等部,但这些部族要动大宋嘴里的肉,总得思量思量大宋随后而来的报复,因此发生大战的可能性不大。

前年冬天新组建的五万骑兵,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好歹也训练一年多了,派两万来驻守河西应该不成问题。

在内地再怎么训练,若是没有一些实战磨砺,也成不了精锐,现在让他们来河西这片苦寒之地驻防,大的战争没有,小的战事总会有的,正好以实战练兵。

这样一来,杨逸就可以从带出的四万精锐中,抽调两万参与河套之战,哪怕有一万骑兵进入河套,形势也会大大的不同。

杨逸找来职方馆河西组的负责人李大风,让他用信鸽把自己的建议以最快的方式传回东京。

接下来,他也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朝廷派来治理河西的官员,要从东京走到玉门关,恐怕得许久才行。在这期间,杨逸自然也不能闲着,各城“清剿”残敌所得的财钱大致也统计出来了,价值约为一千四百万贯,杨逸不得不感叹,西夏确实穷的;整个河西之地的官僚、富商之家几乎被刮了个底朝天,才凑出一千四百万贯,这还是连牛羊等牲口一齐算在里面,才凑出这个数,着实是让人失望。

还好,这次征伐河西花费不大,粮草物资的损耗大致也就二百万贯,当然,现在将士的封赏以及抚恤还没算,若连这些一起计算,这次河西之战大概花费将会达到六百万贯左右。

剩下的八百万贯用来安置移民是不够的,好在,收复河西,最大的价值是得了四十几万百姓,牛羊马驼不计其数;这些财产朝廷虽然不会直接剥夺百姓的,但从此,大宋缺少牛马的局面算是彻底得到改变了。

另外就是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条黄金通道,朝廷派来治理的官员还没到,络绎不绝的商队已经到达凉州了。

而西域各国的商队动作也不慢,来自西州回鹘、黑汗国、吐蕃各部的商队已经大批到达玉门关,杨逸不得不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在瓜、沙二州开始着手筹建榷场;并从当地汉人中选拔一些可用之才,加以管理、说白了主要就是按大宋其它边境榷场的税率加以征税。

因为来自大宋的商人还没到,原来西夏统治的河西穷成那样,没什么是人家看得上眼的,榷场开了也暂时不可有什么交易。

不管了,收税先,交钱!交钱!

看着一批接一批到来的商队,杨大学士就像看到了一条流动的黄金之河,那感觉美极了。

至于对河西游牧民的管理,现在还很粗放,杨逸主要是派士兵和像张益阳、曹敬这种当地大户前往安抚,明确告诉他们,除了身份从西夏牧民变成大宋牧民外,他们的牛羊及财产都还是他们的,大宋会善待他们,尽管安心放牧。

对于夏军俘虏,杨逸就没有那么客气了,那些青壮被筛选出来后,立即派军押解东归,大宋治河正需要劳力呢!

也不要你们白干,包吃住每天还给二十文工钱,干完一年,准许归农,朝廷到时会妥善安置,作为一个俘虏能有这样的待遇,算来已经不错了,别不知足。

杨逸现在说忙也忙,说闲也闲,关键就看你想不想做甩手掌柜,若是事事过问,能把你忙疯,若是啥也不管,坐等朝廷官员到来,那就把你闲得像瓜一样。

这一天,杨逸就打算给自己放一日假,早上起来后他按例练完吐呐心法后,提着大马士革宝刀在后衙里练刀,廊边站着两个漂亮的丫环,拿着脸盆等物侍候着,一个叫娜兰,一个叫细玉,人虽然长得很漂亮,但侍候起人来笨手笨脚的;杨逸一问才知道,敢情这两个原来都是富贵之家的大小姐,家里同样是被花青天给抄了,才被选到这来侍候杨大学士的。

花青天……,也就是花木兰也在旁边看着。

杨逸一边练刀,一边随口问道:“羊皮筏收集多少了?”

“瓜沙各州一同收集,够了!”花木兰答得也很随意,仿佛俩人谈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让将士们练习渡河了吗?”

“在练着呢!”

杨逸让她扮了回恶人,她至今还有些不忿,看了他那慢吞吞的动作,不禁哼哼道:“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

本以为这样能让杨逸不爽,谁知杨逸运刀不停,呵呵笑道:“当然了,和花青天的虎头铡比起来,我这就是花架子。”

就一句话,让花木兰差点就要拔刀跟他过招。

“眼睛瞪那么大干嘛?当我不知道,你和汉卿竟然利用职方馆的渠道互送秋波,你们这是侵吞国家资源,你们……!我话没说完呢,你跑什么?”

河套方面,章楶最终采纳了折可适的建议,决定集兵五万,攻打银州。

之前河东第二将张世永、鄜延路第二将张诚也曾发兵两万攻打过银州,但那次是为了牵制河套兵力,配合杨逸攻打河西而发起的佯攻。

这次不同了,五万大军兵指银州,是打算切底夺取定难五州了。

朝廷这次给章楶的人马是七万,另外两万人马,章楶命种朴率领,攻打环州北面的青岗峡,打通归德川到盐州一线,与占据盐州的杨志的“贺兰义军”连成一气,这样既可两面牵制夏军,又可形成对定难五州的两面合围。

章楶同时征调了五万保甲壮丁,用于转运后勤补给。

文昌元年四月中旬,西北地面上百草丰茂,而阳光还不算热辣,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准备,西北五万大军终于齐聚米脂,城中粮草更是堆积如山。

吕惠卿亲自坐镇米脂,调度后勤粮草,而章楶誓师之后,带着五万西北军正式踏上了征伐定难五州的征途。

五万大军,如同红色的浪潮,沿着无定河直扑银州,章楶麾下集合了折可适、姚雄、郭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