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大军反而越来越多。如今哈桑总兵力已不下于六万。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要命的是,城中信奉天方教的百姓趁黑汗大军攻城正紧之时,不断叛乱,放火破坏,使得宋军内外交困;虽然砍杀了很多叛乱之人,但依然没有震慑住这些被真主洗脑之后的信徒,除非下令屠城,否则这种叛乱总是禁之不绝,这对宋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种建中当初奔袭于阗时,能携带的军资本就不多,如今经过多番鏖战,手雷刚刚用光了,子弹也所剩无几,种建中早以命令燧发枪兵退出城防战,负责城内的治安。

现在守城战已经完全是以冷兵器作战,这进一步增加了宋军的伤亡。

还有一件事让种建中头痛,那就是城中的粮草将尽,去年冬于阗刚刚被吐蕃诸部大军攻陷一次,城中物资被掠夺一空,事隔几个月,种建中再度攻取于阗,城中物资短缺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于阗城所在的位置有些特别,夹在乌玉河与白玉河之间的一个三角地带,现在别说黑汗大军日夜攻城,就算松懈些,宋军要掠夺物资的话,也必须渡过其中一条河,这就增加了许多难度。

姚古带着一万各部援军,行至于阗东面的克里雅城,被哈桑派出八千人马加以阻击,如今被困于克里雅城竟不得寸进。

不是姚古无能,实在是各部联军被打怕了,遇上黑汗大军就心惊胆战,姚古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带着这群熊兵,也只能望洋兴叹。

如今他只得派人回约昌城,将驻守那里的两千宋军调来增援。

至于约唱城怎么办,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

克里雅与于阗城的联系被切断,姚古不知道种建中是否在谋划反击战,但姚古知道若是没有一两千宋军在手,他就什么也做不了,现在能保住克里雅城不被攻破就已经不错了。

于阗离大宋实在是太远了,加上现在大宋正在进行北伐大战,对西域无暇顾及,加上之前种建中把各部整得太惨,姚古他们现在不但缺兵,而且缺少武器粮草;若用正兵与哈桑硬耗,就算获胜,也只能是惨胜,看来必须再出奇兵才行啊!

但这奇兵怎么出,姚古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而此时,哈桑的使者已经向赴西州……

第五卷 第585章 关门打狗

燕云十六州。

“燕”指的是燕山以南的幽蓟地区。

“云”指的就是大同周边地区。

秦汉两朝开始在大同一带置云中郡,唐置云州,辽国占有云州后,至辽兴宗时设西京,乃称云州为大同府。

这一刻,大同南门外,四万宋军阵形森然,旌旗猎猎,这是宋军第一次出现在大同城下,刚赶到大同不久的章楶在折可适的搀扶下,慢慢走下马车;他不时还咳几下,显然肺部淤血还没有完全涤清,步态也有些蹒跚。但四万将士没有一个敢露出不耐的神色,这不光因为章楶是燕云道行军大总管,更因为他赫赫的战功;

杨逸还未出仕之前,章楶与折可适这对搭档,就曾以一万大败西夏十万大军过,平夏之时,河套方面的战役也大都是由章楶指挥的。

章楶身体虽然尚未痊愈,但作为行军大总管,来接管大同府是必须的,而后面的战事将主要由杨逸负责,需要他做的也不多了。

折可适将他扶着军前,大同南门很快就在他们面前徐徐打开,西京留守耶律大庆带着几十个西京官员,徒步而出,脸上的神色有些灰败,毕竟大同府一交出,辽国五京就全部丢完了。

但他也明白,凭大同城内两万惶惶之兵,多作抵抗也只是枉送性命,别说宋军兵强马壮,就算宋军不来,让乌刺马里多攻打几日,大同城估计就守不住了。

折可适取出耶律明斡的圣旨,当着西京众官的面,大声念起来。

圣旨上废话不少,但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让西京官员配合宋军行事,行什么事没说,但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当初杨逸留着耶律明斡,其作用现在已经突显出来,否则大同府官员就算要投降,也势必还要做做样子,抵抗一下,争取一个忠义之名;宋军攻打大同,会让大同陷入战火之中,同时失去大义的名份,还耗时费力。

而耶律明斡的作用绝不限于大同城,今后收复整个辽东之时,耶律明斡这张牌还可以反复的打,其妙用无穷。

可以说只要把耶律明斡捏在手里,大宋就开始掌握着大义之名,谁反抗宋军就会被划入叛贼的名单。

折可适把耶律明斡的圣旨念完,耶律大庆带着西京官员叩拜接旨,随即章楶要求耶律大庆将城中两万辽军先开出城来,耶律大庆也老老实实的照做了。

辽军出城之后,章楶并没有要求他们解甲,只让他们暂时在城外扎营,很快他们将随折可适的两万骑兵北出,接收整个西京道,谁不服,就收拾谁,另外就是随时接受杨逸的调遣,一同讨伐金国。

在章楶一声令下,两万宋军步卒踏着坚实的步伐,在大同百姓那忐忑不安的目光中,列队进入大同城,从这一刻起,大同城将正式由宋军接管。

银术可带着近万逃出生天的溃兵回到檀州,好在宋军并没有追来,他总算可以歇口气了。

这次他是彻底失算了,以为杨逸死后,宋军失去了主心骨,自己追兵一到,宋军必定溃不成军;结果却是撞到了铁板上,溃不成军的竟然成了自己。

他迅速派人将详情秉报古北口的完颜宗翰,这次完颜宗翰再不犹豫,六万大军立即拔营南下。

杨逸死了,所谓的哀兵必胜,其实通常是有个期限的,多也就几日,度过了初期的悲愤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失落和彷徨了。

银术可正好撞在宋军的“悲愤期”上,所以才会败得如此之惨。

但三军无帅,时间一久,宋军士气必定一落千丈,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完颜宗翰毫不犹豫的率军南下了。

在完颜宗翰看来,银术可虽败犹荣,虽然折损了三万大军,但除掉了杨逸;杨逸的价值绝不是三万大军能够比拟的,这样一个可怕的人物,足抵十万军。

此时宋军仍在徐徐南行,已经快到顺州了,依然是三军缟素,幡旗飞舞。

行到一处叫大蛇庄的地方扎营时,马汉卿走进一个普通的帐篷,轻声说道:“大人,完颜宗翰南下了。”

“汉卿,来,为我成功死亡,先干一杯。”

马汉卿忍不住嘿嘿地笑道:“大人,您就是不做官,回东京街头去演杂耍也肯定是财源滚滚。”

“没问题,但你得去给我打锣吆喝。”

“嘿嘿,大人,您是不是没听清楚我刚才说什么?”

“完颜宗翰南下了。”

“大人不高兴?”

“这本是意料中事,我不但死了,还吃掉了银术可几万人马,完颜宗翰除了南下,还有别的选择吗?

若是退回关外,他不但错过了这个夺取南京道的最佳机会,而且被一个死人吓跑,他完颜宗翰回去如何面对完颜阿骨打?一世之名就全毁喽!”

“大人说得是,恐怕完颜斜也等人也容不得他逃跑。”

“现在还大意不得,等杨志把门关好再说,另传我命令,让幽州驻军准备好,到时留两千人马驻防幽州即可,其余的八千人立即北上与我汇合。”

“喏!”

马汉卿低应一声,退了出去,杨逸摊开行军地图,又开始在上面推敲起来,现在鱼儿虽然上钩了,但还不能收线太急,否则鱼儿拼着受伤,仍能脱钩而去。

现在关系还是看杨志那一万人马,得让他们先把门关好才行,燕山重峦叠嶂,给杨志的关门打狗行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檀州到古北口,目前能行大军的就一条路,只要杨志抢占了古北口要隘,自己再带几万大军突然北上,把完颜宗翰封死在檀州到古北口这条狭窄的通道内,就算不打,困也能困死他。

现在只能等,等杨志把门关好。

越国大长公主从屏内后端着一个薰香炉走出来,这五月的天气,她身上穿得极为单薄,那绸衣贴在她婀娜的身体上,凹凸有致的曲线显露无遗,高耸的双峰,挺翘的丰臀,圆润的腰肢,处处散发着动人的妩媚风情。

左右无事,杨逸坐回到软榻上,伸手搂住他的腰肢笑道:“特里,来,咱们聊聊人生。”

越国大长公主拍开他的坏手嗔道:“你这死人先别闹,这山野之中蚊虫猖獗,薰香炉不赶紧点上,白天也能把你咬得一身红肿。”

“你点你的香炉,不碍事。”

杨逸含笑说完,双手熟练地向上攀去,两团丰腻顿时在他手中扭曲成形,越国大长公主不由得发出一声细碎的轻吟……

从榆关绕道古北口,将近千里之遥,杨志一万铁骑,一人双马,出关之后便日夜不停的向西狂奔,他们渡青龙河、越九宫山、直赴北安州。

好在这一带没有一个城池,完颜宗翰南下以来,又一直忙与宋辽大军作战,对这带的牧民还来不及加以实际控制;白石岭一战,宋军俘虏了一万多金军,杨志他们穿着金军的服饰,飞驰而过,沿途的牧民除了惊走逃避之外,谁也不会去管这是怎么回事。

用去两日两夜时间,杨志的一万大军终于兵临北安州,北安州没有城墙,原来只是牧民的聚居地,现在还有少量金军驻留;突然看到杨志率领的这支铁流自东北方向滚滚驰来,留守的金军还是以为上京派来的援军呢。

不怪他们,杨志他们来得太突然,而且穿着金军的服饰,打着完颜娄室的帅旗。

驻留北安州的金军正准备去欢迎远道而来的援军,杨志他们一万大军瞬间分成十股,如同一张大网席卷而过,竟是不留一个活口,然后继续纵马狂奔,往古北口冲去。

率五千人留守古北口的习古乃,几乎是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他听到如雷的蹄声后,匆匆跑到城墙上去张望,他心里奇怪,后方派来援军,怎么没派人提前通知一声呢?

但无论如何,习古乃也不会认为来的是宋军,现在杨逸死了,宋军正在撤回幽州,关外怎么可能会有宋军呢?

等远远看到来军穿着的服饰,还打着完颜娄室的旗号,习古乃虽然奇怪完颜娄室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但也没引起他的警惕之心,连入关的通道都没有下令关闭。

等杨志大军冲近,习古乃发现在些不对时,宋军已经象洪流一般卷入,古北口的五千守军根本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漫天的箭雨已是当空飞射,雪亮的马刀已经斩落。

习古乃歇斯底里地呼喊着,但突然遇袭的金军已乱成一团,只顾抱头逃避杀戮,没有一个人听他的。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杨志随长辖底在草原上征战久了,已逐渐形成了一股狼性,杀起人来眼都不眨一下。

只用半个时辰,留守古北口的五千金军便被他屠杀了两千,余者三千人会成了俘虏,包括习古乃在内。

这三千人有大用,杨志他们狂奔数日,非常累,现在正好用这三千人去挖建工事。

杨志选中了蟠龙和卧虎两山之间一个相对狭窄的隘口,下令这三千俘虏立即挖掘壕沟、陷马坑,垒石为墙;壕沟要挖十道,石墙也要垒五道,这是杨志最底的要求,完颜宗翰手上还有六七万人马,六七万人夺路而逃时,就像涛天的洪流,不把工事弄好点不行啊!

第五卷 第586章 四面楚歌

获悉杨志成功夺取古北口,完成关门的任务后,杨逸一夜之间复活过来,并调集幽州的八千人马,近四万大军迅速北上打狗。

此时完颜宗翰的大军还在燕山之中跋山涉水,杨逸抢先一步兵临檀州,檀州城中只有银术可那一万溃逃回来的人马,见宋军旌旗遮日,铁蹄如潮奔涌而来,这些早已吓破了胆的溃兵,毫不犹豫地弃城而逃了。

完颜宗翰的大军离檀州还有三十多里,突然接到古北口易主的消息,不由大惊失色。

古北口自古就兵家必争之地,皆因其形势险要,山陡路险,峰峦叠嶂,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幽州锁钥重地。

如今这道大门易主,完颜宗翰的大军就等于被锁在了莽莽崇山之中,前无去路,后退无门。

未等完颜宗翰作出反应,银术可的一万溃兵又逃了回来;这一万人马不但未能给金军增加一点气势,他们失魂落魄的样子,反而给完颜宗翰的六万人马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现在完颜宗翰心里再明白不过,自己已经落入杨逸精心设计好的圈套,什么檀州一日而下,什么杨逸死于青龙峡,都不过是杨逸用障眼法布下的诱饵,目的就是想把自己诱入这崇山险道,然后困死。

完颜宗翰紧急搜集完颜斜也等人商议对策,而作为陷大军于险地的银术可,被完全排除在了这场决定七万金军命运的军事会议之外,完颜宗翰没有立即砍他的头,已经是客气的了。

时间紧急,这场军事会议很快议出了作战方案,完颜宗翰亲自带两万人马阻击杨逸的大军,完颜斜也率五万人北返,全力夺回古北口。

杨逸顺利夺回檀州之后,便将这里作为大军粮草存放地,瓦桥关运的粮草都暂时存放在这里。

另外辽国南京道的行政构架还没有完全崩溃,耶律明斡又被杨逸提到了台前;这家伙太有用了,南京道各州县的官员还想混下去的话,就得乖乖遵从耶律明斡的圣旨,筹集粮草物资,调派民夫畜力。

杨逸已经答应耶律明斡让他在漠北重新建国,为了抓紧这根救命稻草,耶律明斡干得非常卖力,俨然成了杨逸的后勤官,不遗余力的让南京道官员调集粮草送来檀州;杨逸对此非常满意,不时夸他两句,乐得他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杨逸率军到达离檀州三十多里的燕子峰时,完颜宗翰两万人马已经严阵以待。

金军现在采取的是南守北攻的策略,燕子峰这边严防死守,古北口那边全力突击,以期尽快打通撤回关外的逃生通道。

杨逸见完颜宗翰利用两边的山岭布下了大量防御工事,眉头暗暗一皱,当初把完颜宗翰诱入这崇山峻岭之中,自然是想来个瓮中捉鳖;但这个瓮有些长,从密云到古北口,若是算直线距离的话不到百里,但在这群山之中峰回路转,真走起来要走近两百里才行。

现在完颜斜也率五万人马回头猛攻古北口,杨志只有一万人马,携带的武器又有限,金军为了冲开古北口这道逃生之门,必定会不计伤亡的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