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豹骑-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夫主动道:“今日阳光明媚,先生又平安归来,本将军正欲和先生、尹将军等人骑马到四处溜达溜达,不知云鹰姑娘是否有兴趣?”
    一听到杨阜平安归来,本来一脸沉静的云鹰急忙问他是怎么回来的,是谁绑架他的,绑架他的人的目的又是什么等,对于这些问题,马夫都耐心予以解答,当然,问题的答案没有一个指向云鹰。
    云鹰似乎对于他给的答案很满意,当即答应和他们一起去视察民情。
    待众人聚齐之后,马夫便身着便装,骑着血驰,带着众人在西平郡内到处“闲逛”。
    在闲逛之间,马夫一直估摸着西平郡在现代时的具体位置,按照他的估算,他所占领的西平郡的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地。
    这里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看起来更像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地方,马夫却是充满了感情。
    这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有门阀观念,更没有中原的喧嚣,虽然说骑马纵横几十里都未必能见到一个人影,但是马夫却是有信心将这里打造成为一方乐土。
    闲逛了一天之后,马夫等人回到安夷,他立即让麾下各位将军献上治理之策。
    尹奉首先道:“这个地方真的不适合作为龙兴之地,依末将之见,咱们还是赶紧攻下长安,然后再突袭洛阳,最终一统中原,虎视天下,岂不快哉?”
    马夫听后仰天大笑道:“本将军怎么感觉尹将军像是在说书呢?”
    众人听后,亦是会心一笑。
    杨阜在众人笑完之后道:“杨某有三策,诸位可一听。一:奖励农耕,发展梯田,种植小麦、元麦、芸薹等,对于主动开垦土地的平民一定重重赏赐!”
    其实,杨阜口中的小麦是华夏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起源于外高加索及其附近地区。传入华夏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4000年以上。其它如甘肃民乐、云南剑川和安徽亳县等地也发现了3000到4000年炭化小麦。
    历史上,小麦的栽培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其中又以汉代由于面食的发明,麦作发展最为迅速。南方地区虽然早有麦作,但并不普遍,只是由于自汉末以后中原地区累遭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麦的需求量大增,刺激了南方小麦生产的发展,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
    汉代是北方麦作技术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技术核心是保墒抗旱。《氾胜之书》曾对当时的麦作技术进行了总结。
    而杨阜口中的元麦即为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至于杨阜所说的芸薹,即是油菜,其栽培历史更是悠久。华夏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在现代考古中,曾从华夏国陕西省西安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7000年。在东汉服虔者《通俗文》曾有“芸薹谓之胡菜”之说。油菜曾大面积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现在的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
    马夫听到杨阜说的三样东西,只知小麦,其他两种竟然像是完全没有听说过一样。不过他又不能表现出来,不然的话,众人还不把他当成另类来看待。
    见马夫点头,杨阜进一步道:“种植这几种作物,可以大力兴修水利,充分发挥湟水、河水的作用,如此的话,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亦可种植出让西平百姓裹腹的东西!”
    对于杨阜的能耐,马夫未曾怀疑,所以尽管还没有搞懂其中两个农作物到底是什么,但是对于他的思路,他还是非常赞赏的。
    杨阜继续道:“如今西平郡刚刚化解危机,主公应该施行仁政,宽厚待民,同时下榜招贤纳才,以主公现在在宇内的威名,有才者必定云集于此!另外,由于连年战乱,在雍凉一代的流民甚多,主公亦可张榜安民,按照人口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在西平安家,如此可使西平境内人口迅速增加。”
    “好!先生请继续说!”马夫听得两眼发光。作为一个打打杀杀惯了的人,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在治民这一块,欠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听杨阜说得句句在理,马夫觉得自己可以将治民这一块交给杨阜去办了。
    “杨某所有说的第三策是清点人口,每籍每户造籍在册,如此也利于征兵和管治!”
    “先生所献三策都甚好,现在本将军就着你去全权办理,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杨阜没想到马夫竟然是完全接受了他的三策,当然是喜不自胜。
    而此时马夫突然又想到西平在南丝绸之路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依照杨阜细腻的性格,他不可能没注意到这一点。在西平,虽然境内人口很少,但是往来商人的流动是非常大的。要不是因为近年来这一代动乱不断,马夫认为这一片的商业应该可以发展得不错。
    细想之下,马夫只能认为杨阜的抑商思想比较严重。不过,为了能够让西平充分发挥南丝绸之路的作用,马夫还是笑着对杨阜道:“先生也应该留意到西平乃南部交通要道了吧?本将军以为如果广设驿站,修建道路的话定可以促进物品的流动,这对于西平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谁知马夫话音刚落,杨阜却以罕见的口吻道:“当今乱世,当劝农务耕,如若众人皆去从商,将士们吃什么呀?”
    马夫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反对,只得立即换了一个说法:“先生所说也有理,不过本将军说的广设驿站也是出于军事的考虑,现在西平周围皆有劲敌,如果不广设驿站,及时传递军情的话,我们很有可能首尾难顾呀!”
    听他这么说,杨阜方才道:“确实如此,杨某一定尽快去办!”
    在又和诸位讨论了一番如何治民之后,马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练兵之上,毋庸置疑,现在他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大军,这练兵之事肯定是要他亲自去抓的……

第87回:改编制锐意求变 建骑兵骑射兼备
    在安夷城外广袤且颇为荒凉的土地上,马夫集结了除在西平四县守城之外的所有麾下之兵。
    鉴于汉代以来一直都实行征兵制,而现在在各路诸侯中也存在实行募兵制的现状,经过综合考虑,马夫决定采用募兵制,不过依然以“兵贵精而不在多”为理念,凡是在军中有兄弟父子者,一律只留一人,而其他人则分别给予土地让其在西平境内安家。
    经过这第一轮的筛选,马夫麾下瞬间锐减了三千士兵,尽管尹奉、赵昂、士孙瑞等人极力反对他这么做,但是马夫还是硬着头皮推行了下去。
    看着兵数锐减,马夫也感觉自己心里在滴血,这可是他拼着小命争取来的,如今只因这一声令下,就少了这么多人。
    随后,马夫将麾下之军一分为二,善于骑射者归为骑兵,其他则为步兵。
    在骑兵这一方阵中,马夫又逐一筛选其中年轻力壮且反应敏捷者,得五百人。又择箭法精准者两千人为弓箭手,其他人则又归于马夫的步兵之中。
    在步兵中,马夫摈弃古代的编制,直接采用了现代的编制,以十到十五人为一班;三十到五十人为一排;一百二十人至一百八十人为一连;四百人至六百人为一营;三千至四千人为一团;六千至八千人为一旅;一万两千人至两万人为一师。其中排辖班,连辖排,营辖连,团辖营,旅辖团,师辖旅,待将来人数继续增多后,马夫还将设置军。
    马夫本欲将每个层级的统帅以现代的方式命名,比如班长、排长等,但是这样的大胆之举得到了众将士的极力发对,马夫思虑再三后,也觉得自己不能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去衡量古代人,所以索性将将军分为九等,从班至军为八等,而最高等级,也就是九等为大将军。
    此时,马夫自领大将军,尹奉、赵昂和士孙瑞暂时并列为五等将军,同时,尹奉兼任西都长、赵昂兼任临羌长,士孙瑞兼任长宁长,而杨阜则暂居军师兼安夷长之职,不过他在平时主要还是以治民为主。
    编制建好以后,马夫对于骑兵又做了专门的划分,思前想后,他决定以“虎豹骑”命名自己的这支精骑。
    虽然他也知道在历史上,虎豹骑乃是曹操麾下骑兵精锐的名字,但是此时曹操的虎豹骑连雏形都没有,更别说虎豹骑这个名字了。
    而且马夫的直观感觉告诉他,曹操在将来将是他最为强劲的对手,如果他此时心里已经琢磨到要以这个名字来命名自己将来的精锐骑兵的话,马夫觉得倒是可以借此气他一气,如果他现在对建立骑兵之事还尚无想法的话,那也就无需多说了。
    在这五百人的骑兵中,马夫以一百人为豹营,三百人为虎营,其中虎营辖豹营,待将来虎豹骑进一步壮大之后,马夫将进一步扩充这一编制。
    由于在虎牢关大战中,马夫见识到了陷阵营和白马义从的威力,马夫索性取两者之长,决心率先建立轻骑兵。
    这支虎豹骑的武器一律以长戟为主,不过这种长戟是马夫特意叮嘱工匠制作的,比一般的长戟要长二十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长枪长十厘米左右。
    由于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所以马夫刻意增加其长度以增加其主动攻击时的杀伤力。
    除了给虎豹骑的士兵们配备长戟以外,马夫还叮嘱工匠打造便于携带于士兵身后的弓箭,其中,箭要背于背后,而弓则是巧妙地挂于箭篓之上,这种弓和一般的弓比起来倒是颇为小巧。这也是马夫经过综合考虑后决定的。
    骑兵作战,主要以速度取胜,为使虎豹骑的第一轮攻击更有效,且能有效应对对方弓箭手的攻势,马夫决定让虎豹骑的士兵们利用弓箭这种装备进行辅助性的应对。
    当然,目前虎豹骑的编制、作战方法及作战理念等都处于一个试水的阶段,马夫并没有较为成熟的想法,现在也只能摸石头过河。
    众将见马夫过分倚重骑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忧虑。尹奉更是直接道:“骑兵在平坦之地尚可,也只是适合搞搞突袭,但是真正攻城略地,它就远远不及步兵了。”
    马夫当然也明白这并不是个骑兵为王的时代,但是在骑兵和步兵之间,他必须有所倚重,而且他现在实力相对弱小,根本不能和其他诸侯硬拼,目前可做的就是发展不对称的战力,出其不意搞突袭,如此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在向众将耐心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意图之后,马夫又传达了一道将令,步兵中凡是表现优越者,皆可入虎豹骑。这无疑提升了虎豹骑在他麾下之军中的分量。
    对于士兵的训练,马夫也一律采用较为先进的练兵方法,木桩、火圈、横木、高墙等一一亮相。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士兵们十分恐惧,因为没有人尝试过这种新的练兵方法,但是在马夫亲自带头训练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别无他言了。
    马夫一直觉得骑射一直都是自己的硬伤,所以他高价招募善骑善射之辈前来助他练兵。
    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他最终选择了绰号为“风袭”和“白杨”的二个人。其中风袭马术十分精湛,在马夫军中,真是无人能敌,而白杨则是有百步穿杨的能耐,射箭百发百中,令人惊叹。
    由于虎豹骑的士兵不但要马术好,而且还要箭术精,所以他们只能各取风袭和白杨的长处,然后运用于自身,难度异常之大。
    马夫深谙时不我待的道理,所以练兵的强度也是非常之大,经常是入夜三更还能看到他在各个军营里穿梭的身影。
    一眨眼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日,马夫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练兵营周围巡察。
    尹奉突然对他道:“主公为了不因为练兵而扰民,所以将练兵之地选择在了安夷城西南二十里的空旷之地,但是现在守城的士兵甚少,如若遭心怀叵测之人偷袭,我们危矣!”
    马夫其实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一段时间一直派兵在西平郡周围进行高强度的巡察,不过这一个多月的安宁倒是让他心里发虚,他总感觉有一波很大的威胁正向来逼近。
    不过在仔细分析之下,他觉得在外部,马腾现在即使对他恨之入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他已经听从了杨阜的建议,写了一封信给他,表示依旧是他的属下,受他节制,他暂时也不好和马夫撕破脸皮。而对于董贼,马夫觉得他前番大败,现在肯定也是处于调养阶段。
    而在内部,他本来认为云鹰在这一段时间也许会悄悄地推进寻觅天书的步伐,但是令他颇为惊讶的是云鹰最近十分安分,每日都是伴他左右,但言语甚少。马夫若是不主动和她说话,她几乎都不主动开口……
    思前想后,马夫暂时还真没寻觅到威胁所在,所以他更觉得自己也许是杞人忧天了。

第88回:刘璋率兵来挑衅 云鹰献上作战
    话说西平经过马夫、杨阜等人的治理,短时之间人口大增,雍凉益三州流民入西平者甚多。
    对于这些主动前来投靠他的流民,马夫都主动用闵昊那巨额财宝买来农作物种子免费发给他们,在这个时候,马夫总算明白,杨阜口中所说的元麦即为青稞,芸薹即为油菜。
    看着流民们领取种子时的喜悦,马夫心中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就在西平郡的各项事务都渐入正轨的时候,噩耗果然从天降临。
    益州牧刘焉此次竟然受了董贼的诱惑,让其幼子刘璋带领五万精锐沿汉水,过牛头山,经河关,跨河水,目前已经逼近安夷。
    而一直在榆中练兵的韩遂此时也不安分了,他尽起麾下两万精兵,带着成公英,浩浩荡荡地往安夷的西北方向赶来。
    “战!兵来将挡,我们还怕他们不成?”议事厅内,尹奉猛拍案几,双手攥拳,像是要把那两路大军生吞活剥一般。
    马夫手托下巴,显得异常冷静。枪打出头鸟,他早就明白各路诸侯定然不会坐着看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