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贤一行抬着英雄灵柩在昆明街头走过,最终抬到了专门为戴将军搭建的灵堂中,将棺木平稳地放在高台之上。昆明所有的官员和名流士绅都来了,参加对英雄的祭奠活动,直到这时,张贤才有机会和莫云天单独相处。

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无声的泪水悄悄地滚落。

张贤一直不敢问,他有二十个同学参加了远征军,在二百师里,也有十名同学。可是如今,只见到了莫云天,而其他同学却没有出现。

“我们好几百人被鬼子包围了,仗打了七天七夜,我们死了很多的兄弟,打到最后只剩下了十八个人。”莫云天这样平静地告诉张贤,但张贤却从他那通红的眼睛里,看出他内心的不平静:“我和师长、参谋长突围出来,又遇到近在咫尺的一队鬼子兵,那是个夜晚,师子中了枪,负了伤,是我背着他的。参谋长在日本士官学校读过书,会鬼子话,他和那队鬼子喊话,鬼子以为我们是自己人,就没有再追,我们才得以逃脱。”

“后来呢?”张贤问道。

“我们十几个人轮流背着师长翻越野人山,想着回国来,可是师长已经不行了,我们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药,两天后,师长就牺牲了。”说到这里,他的眼中又涌出了泪花:“师长总是能够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他就是我们的军魂,是我们的英雄!所以在那一刻,我们便作出了这个决定,一定要和他一起回到祖国去。”

“你们做到了!”

“是的!”他点了点头:“我们遇到了五九八团,在郑团长的带领下,我们冲破了敌人最后一道封锁,回到了腾冲。那时师长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大家都把自己的军装脱下来裹在他的身上,那些军装什么军衔的都有,有士兵的,有尉官的,还有校官的。直到后来,一位当地的老人家把他准备寿寝的棺材送给了我们。”

张贤沉默了,他眼中的泪水也在悄然而落。

“在和师长踏上祖国的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都放声痛哭,大喊着,我们回来了!”莫云天还在说着:“在过腾冲的时候,县长带着全县的父老乡亲沿街而跪,他们是在那里迎接我们的回归呀!从那一刻起,我就发誓:我最亲爱的祖国,为了你,我会负出一切,只要是能把侵略者赶走,我宁愿为此献出生命!”

“我最亲爱的祖国,为了你,我会负出一切,只要是能把侵略者赶走,我宁愿为此献出生命!”张贤也在喃喃地叨念着莫云天的这句话,同时也有了共鸣,是呀,这也是他心里要说的话。

两个人四目相对,一时间许多的话哽咽在喉,却又无法说出。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莫云天忽然用他那沙哑的声音低沉地唱了起来,张贤知道,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正是他们二百师的军歌。

※※※

莫云天也走了,抬着他们师长的灵柩向东而去,他们要把自己的师长送回到广西全州,埋葬在那里,那里是他们二百师的发祥地。

第十三章 车行(一)

八月到来了,缅北的战事基本结束,国军的这次远征,以悲壮的失败而告终,走出国门的有十万将士,而真正活下来的不过区区四万!但这种悲壮,已经汇入到了中华民族沉重的历史中,成为国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三个月的培训也终于到了头,在这三个月里,张贤主要培训的不过是在以下的三个方面上:首先是在思想上,国军需要的是对国民党、对国民政府、对蒋委员长忠诚军官,而这种忠诚就是要他们做汉末的诸葛亮、宋末的文天祥、明末的史可法。其次,是在军事指挥上,以抗战以来的许多战役为研究重点,对日军与国军的成败进行分析,找出中间的差距与解决之法,重点还是研究日军的作战之法,试着从中找到规律,从而可以找到敌人的软肋。最后,是在技术、武器装备上的培训,因为美式武器正在渐渐成为装备国军的主流,而许多的国军士兵和军官对这些武器与装备还不了解,有的甚至连美国的机枪都不会用,所以每个国军的军队中,必须要有一些军官学会使用这些武器,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武器就会被装备到他们的部队里去,到时再现学,显然有些来不及。

对于第一方面的培训,张贤虽然不喜欢,但也知道这是每一次培训的必修课,好在只要照本宣科,就应该不会出错。而对于后两方面的培训,却是有着实战用处,所以张贤比谁学得都努力。在三个月培训过后的结业考试上,他依然是以最优异地成绩,成为他这一期两百多人中的皎皎者。

毕业典礼一过,他就要回十一师继续做他的独立营营长。

在走的时候,处长郑青山找到张贤,要他将王金娜也一并带到十八军去,因为上面已经发下了调令,任命王金娜少校为十八军的医官。

※※※

从昆明再坐车往回走,先要去重庆,然后再从重庆坐船沿江而下,就可以回到十八军的防区。可是,张贤却想趁此机会去一趟芷江,看望自己的弟弟张仁。所以他准备先去贵阳,然后从贵阳过镇远和玉屏到芷江,看过弟弟之后,再沿沅江而下,到常德上岸,向北过澧县和宜都,去看望一下方青方师长,最后回到三斗坪附近的十八军防区。他的计划本来很好,时间上与走重庆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他一个人走的话,怎么都好说,只是这一次还要带上这个医科女硕士,听说贵州和湘西的地面并不清净,时常有土匪出没,就怕会出一个万一。

看到张贤为难的样子,王金娜问清楚了他的原因,听完他的担忧,果断地道:“我还是随你走贵阳吧,陪你去看一看你弟弟,顺便我也想去探望一下那些美国小子们。你放心,就算有土匪出没,我也是经过军事训练的,虽然枪打得没有你准,但自保总是可以的。更何况,我们只走大路,又不去钻山林,有什么好怕的?”

见她如此说,张贤倒显得多虑了,也不好再犹豫,也只能按计划而行。

他们一起去向培训处的处长郑青山告别,当听说他们两个准备先去芷江时,郑青山笑了起来,告诉他们,要是早半天的话,他们就可以搭一架运输机过去,那样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如今只好坐汽车了,正好有一个车队要从昆明去芷江。

原来,自从滇缅、中印公路被鬼子截断以后,无奈之中,中美航空队开辟了一条驼蜂航线,从空中穿过喜玛拉雅山脉的南麓,将印度与中国联系起来。这条并不长的航线,却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长达三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八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运输机两千一百多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八万四千多人,共运送了八十五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有三万三千多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六百二十九架运输机的第十航空联队,就损失了五百六十三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一千五百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三千人,损失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一百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四十八架,牺牲飞行员一百六十八人,损失率超过一半。

如今的昆明是驼峰航线的终点,被从印度运过来的物资大部分会在这里集结,然后再通过汽车、骡马或者船只等运到抗日的前线。

张贤与王金娜就搭上了这么一个运输的车队,这个车队有十辆军车组成,前面由一辆军用吉普车开道,运输的是芷江机场十分需要的一些导航设备和战机的配件。为了押运这些物资,国防战备处还专门委派了一个连跟随,同时向沿线的各级地方进行通报,并要求他们在车队过境时进行保护,不允许有半点的差错。而这个车队的领导却是由军统直接委派过来的,竟然是一个上校,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批物资的重要性。

当见到这个押运官,张贤却是惊讶万分,这个上校他竟然认识,原来就是年初来十一师调查他的那个韩奇。

虽然没有坐上飞机,但却能够坐上汽车,并搭上如此庞大的车队,对于张贤与王金娜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最其马不用担心会有土匪的袭扰,也没有哪个土匪敢如此胆大妄为,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抢夺国家抗日的物资。

※※※

这个运输队里,若按军衔来说,除了押运官韩奇是个上校之外,应该就属张贤和王金娜了,只不过王金娜是一个文职,当然不能与张贤的这个少校相比。而实际上,这两个人不过是搭伴走的,并不属于运输队里的人。那个带兵的连长叫做陶旺,只是一个中尉,手下一百多号人都听他指挥。所以,这个押运队里,第二号人物其实是陶旺。

车队开了一天的时间进入了贵州境内,沿途各县也都知道关系重大,都派出保安团随队护送,直到送出自己的地界,看看没有出事,才大松了口气。就这样一程一程下来,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而每到一个地方,地方上都会摆上最好的酒席来款待他们,大家都觉得甚是威风,而韩奇却只准大家吃饭吃肉,却不准大家喝酒,这让那些押运的士兵们大为不满,却又不敢造次。虽然,张贤和王金娜并不在韩奇的管辖范围之内,但他们也知道如果自己享受特权,更会引来士兵们的不满,所以也控制着没有喝酒。

本来,这应该是一次十分好完成的任务,可是在过了贵阳之后,一切却变得难以琢磨起来。

先是,刚刚出贵阳不久,还没有到贵定,车队就遭到了鬼子飞机的轰炸,幸亏贵州山区山高林密,车队躲到树林深处,倒也没有什么损失。韩奇原以为这只是敌机偶然路过,发现他们的,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可是在接下来的路程里,鬼子的飞机一直是咬着他们而来,时不时地给他们丢下炸弹,为此,押运连还损失了三名士兵,一辆军车也在躲避轰炸时翻进了沟里。好在车上的东西还完好无损,于是韩奇又从地方上要了一辆车,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那个翻进沟里的东西转到这辆车上,这才再次上路。

张贤觉得有些奇怪,从贵阳一出来,麻烦就不断,看来他们这个车队已经引起了鬼子的注意。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韩奇。韩奇也点着头,不用多想,贵阳是贵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敌人肯定在那里有情报站的,他们这个车队太招摇了,敌人肯定也探知了这个车队运输的是什么,如今,他们已经成了敌人攻击的目标。

在分析了情况之后,韩奇试探性在问张贤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避开敌机的轰炸,张贤想了想,只好告诉他,只有打乱计划,不走原订的路线,改走另一条路才可能摆脱敌机的追踪。

韩奇也点着头,看来,他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那个陶旺连长却坚决不同意,他告诉韩奇和张贤,另一条路很难走,大部分是土道,而且穿山越岭,比这条路远了许多;更有一点,那条路上并没有城镇,只有几个小村子,是当年马帮为运私盐,躲避官府盘查而开劈出来的,听说还有土匪劫道。

韩奇和张贤打开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另一条道并没有陶旺所说得那么远,中间是要翻过有两座山,但是翻过去后,就可以到达玉屏城,那是一座兵家必争的古城,国军在那里有驻军,也就是说只要是到了玉屏城,他们就可以要求当地的驻军高炮护送,不用再害怕鬼子的飞机了。而这一段路就是再难走,最多也就是两天的事;而对于土匪,韩奇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主意一定,韩奇便不再管陶旺的不满,命令车队开上了另一条路。

第十三章 车行(二)

果然,这一条路比那条公路难走了许多,虽说路是足够宽,但是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车子根本就开不起来,路的两边森林连绵,一片一片,风景倒是十分迷人。好在天上不再有鬼子飞机的骚扰,张贤和王金娜倒是可以不急不慌地看风景。韩奇和陶旺虽说心里着急,面对如此路况,也只能无可奈何。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还是接踵而来了。他们行到一个山口之时,却发现被一棵倒在地上的树挡住了去路,于是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士兵们也下车来搬这棵挡住去路的障碍物,也就是在这时,两边的林中响起了枪声,那几个搬树的士兵中当场就被打死了一个。大家连忙在车后躲避,却只见林中冷枪不断,却不见有人出现。这个地方不可能会有鬼子出没,不用多想,他们是遇上了土匪。

土匪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找不到这些放冷枪的人,两边的林子很密,谁也不敢轻易钻进去寻敌,而前面的路又走不通,无法闯过去。道路狭窄,也只能容一辆车过,所以短时间内也别想掉头。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这些在暗中的匪徒,然后再上路。

这个韩奇如果出个主意,或者做个调查什么的,可能是一大长项,他到底是军统的一个特务,哪里领兵打过仗,这时一遇敌便慌了起来,不知所措了。而那个陶旺,虽说是个连长,也带着兵,但他带的兵一直是在后方跑跑运输,搞搞押运,走走大路,很少会有歹徒敢动他们的主意,所以也没打过仗,真遇上了战事,却发起毛来。而那些士兵们,更是如此,有的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于尿了裤子。王金娜也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情况,如同第一次上战场,虽说她一直在提醒着自己不要害怕,但还是禁不住躲在车轮之后,坐在地上,想迈起脚来,却如何也迈不开。

只有张贤,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所以很是镇定,于是,他马上成了这场战斗的指挥官。

首先,张贤从这些稀疏的枪声中判断出这帮强盗的人数并没有多少,不会有他们人多,最多也就是四五十人;然后,从他们的武器可以看得出来,杀伤力并不高,大多不过是猎枪土铳;最后是判断敌人的方位,因为用的是猎枪,他们的距离不会太远,应该是在两百米的范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