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 第9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系、尤其是港澳台关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范围内的,所以……”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已经哽咽了,不知不觉间,眼睛也潮湿了起来。

熊卓然呆住了,所谓的黑五类,也被称为地富反坏右,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把小虎身份拿来参作比较,这五类里,他就当了三种,他的父亲张贤是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而他的母亲王金娜,又是右派分子,他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去上大学,一旦被人举报,只怕这个校长也担当不起。想到小虎的时候,熊卓然又马上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孙子,再过两年,首先是熊英也要参加高考,如果按照这种政审原则,他也一定是上不了学的。

“小虎知道这件事吗?”熊卓然沉声地问着王金娜。

王金娜摇着头,道:“还不知道,我真得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告诉他,每天看着他紧张地学习忙碌的情景,我真得不忍心告诉他这一件事,怕他伤心呀!”

熊卓然沉思着,忽然自告奋勇地道:“王医生,如果你相信我的话,就把他交给我吧!”

“交给你?”王金娜怔了怔。

熊卓然点着头,告诉着她:“我知道七十二军马上就要到各地去征兵了,我也曾听老刘跟我讲过,小虎想当兵,但是你不让他去。呵呵,这个时候,既然不能够上大学,那就还是来当兵吧!别的我不敢说,只要我还在位子上,他能够在部队里挺过一年半载的,我就有办法送他去上军校,你看怎么样?”

听到熊卓然这么一讲,王金娜的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结果,虽然她一直反对小虎去当兵,但是如今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让他去当兵,难道让要在家里待业吗?她连连点头表示着赞同,却又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心地道:“我只怕当兵的政审更加严格,他还是过不去!”

熊卓然却把眼睛一瞪,充满信心地道:“小虎从小跟着七十二军长大的,军里的许多干部都认识他,哪个要是敢说三道四的,我就把他的脑袋壳敲烂!”

见到熊卓然这么一说,王金娜放心了下来,还是有些不安地对着熊卓然道:“老熊呀,你说得不错呀,只是,我这个作母亲的真得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和孩子说呀!要是张义在这里就好了,由他去跟小虎说。可是张义已经回黄州专署了,我总不能为这个事把他再叫回吧?”

熊卓然笑了一下,他自然知道王金娜的为难,开始的时候一直在反对小虎去当兵,如今忽然的转变,一定会令小虎起疑心。小虎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哄骗的孩子了,他早就成了一个大小伙子,长大成人了。

“你要是不方便说,那就由我来跟他说吧!”熊卓然自告奋勇着。

王金娜想了想,只得点了点头。

“对了,你那里有老刘的消息吗?”王金娜这才问起了刘兴华来。

熊卓然点了点头,告诉着她:“前些时我听到从沙洋过来的人讲过,老刘在那里过得倒也滋润,与世无争,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劳动,当地的老百姓听说他就是那个胆大包天,开仓放粮的刘省长,对他都特别得照顾,所以并没有受太多的苦!”

“如果是这样,那倒是好了!”王金娜觉得自己的心有些放下来,然后还是忍不住地问着:“老熊呀,你看老刘的那顶帽子还摘得下来吗?”

熊卓然却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难呀,这顶帽子戴得太大了,太重了,只怕一时半会儿是摘不下来了!”

王金娜默然无语,的确如熊卓然所言的一样,刘兴华的那顶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比起他的这顶右派的帽子来,只重不轻,看来他的仕途生涯是真得走到了尽头。

※※※

熊卓然以带熊英和熊雄逛公园的名义,一并地把王金娜一家人都约了出来,一起到东湖风景区游玩,期间他专门找了一个机会和小虎单独地聊了起来,这实际上也是王金娜有意为他们安排的一个机会。

“小虎呀,今年的高考有把握吗?”熊卓然随口问着。

小虎怔了一下,仿佛是有什么心事一样,尴尬了在了那里,含糊地点着头道:“还行吧!”

熊卓然笑了一下,却是摇着头,有意地道:“看你这么一点儿都不起劲,我真得有些担心呀!我看小虎,你不如跟着我去当兵好了,过两天七十二军就会征兵了,你看怎么样?”

小虎的眼睛一亮,但是随即却又黯淡了下来,对着熊卓然苦笑了一声,道:“熊伯伯,我真得很想去当兵,就是怕我妈他不同意!”

“要是我去作她的工作,把她说服了呢?”熊卓然故意地道。

“那当然是好呀!”小虎的声音也清脆了起来。

“那好,我这两天抽空就去帮你说!”熊卓然说着,又随口地问着:“只是小虎呀,你忙要是不参加高考,将来会不会后悔呢?”

小虎却是一笑,摇了摇头,并没有答话。

熊卓然愣了一下,越发得好奇了起来,追问着道:“为什么?”

“反正就算我考得分再好,也上不了大学,还去考他做什么?”小虎对他实话实说着。

熊卓然更是不解了起来,听小虎的话意,他根本就是知道自己是上不了大学的,于是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

小虎看了他一眼,悠悠地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去年和前年我们学校里,这样的事就出得多了,看一看那些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又红又专的出生成分,就是考得再不好,也有学上!倒是那些一向在学校里表现出色的尖子生,却没有几个能上的,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就能知道,他们的家庭出身都不好!呵呵,我又不是贫下中农的成份,而且还是黑五类的子女,想上大学,只怕连门都没有的!”

熊卓然沉默了,可以看出来,小虎的聪明绝对不在张义之下,他能够举一反三,就说明他已经很走脑子了,只是,面对着小虎的这种聪明,熊卓然又有些气馁,原本想要跟王金娜保守住这个秘密,却不料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可以保密的东西。

“既然你知道这种事实,为什么还要这么上心地准备考试呢?”熊卓然忍不住地问道。

小虎笑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地对着他道:“我总要从学校里出来,参加考试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想验证一下我的能力,我肯定能够考得比别人都好;还有一个原因……”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还有一个什么原因?”熊卓然追问着。

小虎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着他:“我怕我妈他难过!如果我不去参加高考,她一定十分得难过!”

“可是,你上不了大学,她人更加得难过呀?”

“那不一样!”小虎认真地回答着:“最其马她知道我在努力,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放弃!再说,就算是不能上大学,那也是在两个月之后才会知道,我为什么要让她提前伤心呢?让她再高兴两个月不好吗?”

熊卓然无言以对,忽然有些感动,如果自己的儿子有哪怕小虎一半的理解人,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见到熊卓然没有答话,小虎又叮嘱地道:“熊伯伯,你要去跟我妈说的时候,千万别把我的话告诉她呀,她要是知道了这些事,一定又不开心了!”

“好!我知道了!”熊卓然点头答应着。

第五八章 忍辱(一)

三年的大饥荒总算是熬了过来,大跃进的后遗症却并没有就此消除,毛泽东始终认为三面红旗是不能倒的,并且又提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来,但是,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单凭着美好的意愿,显然是违背科学发展的事情。正是由于大跃进所产生的大饥荒,几千万的人饿死,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相,这对于中共中央的一些领导人来说,也不由得对领袖毛泽东主席产生了怀疑,于是在共产党内部,有人开始认为当初彭德怀对毛泽东的批评是对的,并且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主要领导人为首,开始调整经济措施,将大跃进时期混乱的生产与生活重新步入正轨,正是由于这些措施的施行,各省的生产才得以逐渐得恢复起来。生产的恢复,自然也就有了粮食的收获,前些时候还在全国流行的水肿病,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全部地消失了。

可是,对于毛泽东主席来说,却感觉到了自己在党内和国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再加上这个时候包括原来的盟友苏联的与中国的交恶,立时令他十分不安起来,经过了这么多年来的政治斗争,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已然成了一个玩弄权术和政治的高手,首先与他最亲密的、并且选定为接班人的刘少奇产生了分歧,在大饥荒刚刚过去之后,便又马上在全国兴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内容包括在城市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等的增产节约三反运动、五反运动,同时在农村开展“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的四清运动。而四清运动发展到后来,又扩大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大四清。自始至终,毛泽东一直认为此时的国内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在建国后已经消灭了资产阶级,但是新的资产阶级又产生了出来,另外,还有一个更危险的敌人,那就是修正主义,而且这些修正主义的代表们就在中央,于是号召人们,千万不要忘记了阶级斗争。

放多的地方在进行四清运动的时候,就是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开始的,令人一下子又仿佛回到了解放初期在全国开展的那场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和镇反运动中来。

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的矛盾,最终由刘少奇向毛泽东作了检讨,在其后的岁月中,这位声名显赫的党内第二把手,也最终被他坚定拥护的领袖打倒在地,并且悲惨而屈辱地死去!

一九六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的文件,这也就是著名的“二十三条”,在这份文件里,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对全国的政治形势作出基本的认定,强调运动的根本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特别提出来,这次运动的重点,就是整治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此之后,又一个响亮的反派名词出现了,这就是“走资派”。

所谓的政治,就是一块被人捏来捏去的橡皮泥,可以捏成方的,也可以捏成圆的,折腾的却是无数只想过一过平静日子,却又没有好日子过的老百姓!

※※※

张义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被打倒的命运,他回到黄城县还不到一年,就因为放纵老百姓搞自留地,搞责任制,而被当成了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打倒,他也成了黄州专署内第一个被打倒的走资派。

再一次被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拉下来,对于张义来说,已经没有头一次那样的委屈,他的心境也平和了许多,虽然在很多的场合里,他被大家批来斗去,他也学会了容忍,不发一言,他知道自己任何的辩解在这个时候都可能反而会成为他们所指定的罪状。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批判和检讨之后,张义最终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待遇:开除公职,回家反省!他知道没有将他下放到贫苦山区里去改造,已然是上面有人在保护他,对他的一种特别关照了。只是,他这个没有公职的人,还必须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且以后要是有什么命令的话,他还要随叫随到。

张义回到了武汉的家,然后又拿着那封介绍信去街道办事处报道,他已然成为了一名走资派,是大家要打倒的对象,必须要接受监督,每天都要去街道办报道。只是失去了工作,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他还年青力壮,街道办事处经过研究之后,最终给他安排了清扫街道的工作,实际上是让他变成了一名马路清洁工。

在刚刚回到家里的时候,张义的心情很是不好,还经常和徐小曼吵架,每一次都将徐小曼气得呜呜直哭,仔细想一想,两个人争吵的原因却只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王金娜作为大嫂,也是这个家庭里实际上的家长,能够理解张义坏透的心情,一边劝着徐小曼不要生气,一边也耐心地告诉着张义,不管他是官也好,是民也好;是县委书记也好,是清洁工作也好;他始终是这个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是众多孩子们眼里的楷模,小虎已经当兵走了,家里的许多事正好他可以帮一下。

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保姆刘妈也因为身体的原因而辞工走了,王金娜便再没有雇请第二个保姆,这个时候张义正好回家,倒也解决了这个家庭里的后顾这忧,最其马张义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有人管了。实际上,这个原本还算是人口比较多、非常热闹的家庭在这个时候正在逐渐地冷清起来。小虎已经在两年前参军去了,他在部队里的表现非常不错,而且顺利地考入了位于南昌的福州军区步兵学校,在那边由于学习的紧张,根本没有机会回家来;熊家两兄弟也大了起来,老大熊英也参了军,却是去了更远的云南;老二熊雄学习一直不好,高中没有上完,在熊卓然的安排之下,在武汉港务局找了份跑船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却也正合他喜欢跑东跑西的性格。只有张义的两个孩子还留在家里,老大张胜强十四岁,正在上初中;老二张胜红,才十岁,还在小学里;这两个孩子正是需要张义这个作父亲的好好看护的时候。

对于扫大街的这份工作,张义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有些难为情,毕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经常会有一些人在张义扫街的时候站在街角对着他指指点点,张义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不外乎是在说这个人曾经当过县委书记,现在却沦落为一个扫地的清洁工,虽然一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心里头就说不出来得难受,但却在人前装作充耳不闻、浑然不觉的样子。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武小阳。

那一天,张义起了个大早,从街头扫到了街尾,并且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完毕,已然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他习惯性地坐回到路边的一根梧桐树下的石山椅上喝着水,这个时候武小阳却象是鬼魅一样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黑黑的脸孔,胡子巴渣地对着他笑着,手里还拿着一瓶酒和一纸包的茴香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