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凝也趴在张蜀生的右胸上,小心地说道,“我也不会让爹再管这些了。慎行,大年初一有一场足球赛,这可是抗日足球赛,你会去吗?”

足球赛?张蜀生倒是知道的。为了今年的奥运而筹备的足球队和人民军足球队将有一场义赛。

“最近北方非常紧张,战争在即,我也需要在公众场所多露一些面。李惠堂他们的球队搞得还是很不错的,我对他们在今年的奥运会上的表现也抱有一定期望。”张蜀生要去的话,那就是一家人都去了。虽然西南没有这种高级领导人带着夫人出席各种场所的习惯,但张蜀生毕竟不同,而且,陆允言是张蜀生的办公室副主任,何凝是文体部的副部长,也正好出席这种活动。

他没有让自己的夫人担任显赫职务,因为这永远没必要,只是两个女人在一开始就参与到了西南政府的工作中,升迁自然也是随波走高。

大年初一,西南抗日足球义赛在昆明西南大学的足球场举行。

奥运队的阵容是小有名气的李惠堂领衔的。十一名队员为李惠堂、孙锦顺、李天生、包家平、谭江柏、徐亚辉、黄美顺、陈镇和、曹桂成、冯景祥、叶北华。

人民军球队的阵容则是主要由军事机关的足球爱好者组成,这些从大学时代或者军校时代就爱踢球的队员,倒也踢得一脚好球。

当天,整个西南大学足球场坐满了观众,可谓是人山人海,主席台上更是坐了张蜀生和西南抗战委员会主任白崇禧、以及教育部长袁嘉谷,文体部长闫望山等。

赛场足足来了近三万人,如果不是有军队维持秩序,没有组织过大型赛事或者仪式的西南,甚至会应对失措。

比赛中,李惠堂带领的奥运队表现堪称奇佳,虽然军队球队的作风很顽强,拼得很厉害,但还是最终不如这批专业球员。

比赛的结果是六比二,李惠堂一个人攻进了三个球。军队的队员们没有气馁,最后列队向这些可敬的球员们行礼,李惠堂也带着球员还礼。

接着是捐款环节。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义赛除了象征性地卖一张五毛钱的门票外,不接受单人捐款,只接受企业和单位捐款。

张蜀生也没有单独捐款,不过政府主要部门都有捐款,虽然不多,但也算不少。随后以蜀生公司等为代表的西南企业公司也先后捐款,尤其是蜀生公司直接捐款200万西南人民币。

最后的初步统计结果是,这场义赛一共募捐到近400万人民币的抗日捐款。

张蜀生在最后发表了讲话,声称即便东北远在几千里之外,西南也不会视而不见,一定会组织更多的支援,筹集更多的抗战经费。这一笔400万人民币的巨额抗战经费,当场由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签字接收,随后由西南派专员送往东北。

一切结束后,张蜀生召见了两队球员,讲述了一番关于发展国民体育的重要性,对于奥运队,他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在和李惠堂的交谈中,他发现这是一个很热爱足球的人,当年自己“按图索骥”把他从广东请来,给了他一个发展足球的机会,没想到球队表现很不错。

1932年2月,于凤至回到东北锦州张学良身边,随行的西南代表将四百万元人民币的抗战经费当场给了张学良。而张学良为了以示公心,也着急了大批新闻记者来作见证,并当场宣布这一笔钱的用途。一来用于训练新兵,二来向西南采购一批军火,三来加固宁锦防线。

“夫人,这次你前往西南,对张蜀生这个人的感觉怎么样?”

新闻会后,张学良整个人还非常激动,他并没有将这笔钱一扒拉划到自己账下,反而将钱给了东北抗战特别委员会兼管。他为了证明清白,这个委员会负责监管一切第三方送来的抗战钱款物资。而作为这个计划的建议者,西南政府也派出了几名官员,加上包括鲁迅先生、蔡元培等积极宣扬抗战的社会著名人士,组成了这个东北抗战特别委员会。

于凤至对西南的印象太深了,在那里,她觉得犹如出了国一般,对张蜀生的印象也非常深,“汉卿,你没去过西南,绝对无法想象现在的西南是什么样。昆明的繁华,已经超过了日本东京。大街上往来的汽车,行人的衣着,商店里的商品,甚至比上海租界都强,怕是和报纸上的西方国家城市差不多。”

“那么说来,这笔钱,倒是不会让张总长倾家荡产了。那就好,那就好。”张学良其实真的非常感激张蜀生,不是这位远在几千里外的西南总长,此时的自己,绝对是民族罪人,没有二话。

而且,因为他的积极运作,东北军不带得到了一些来自西南的优秀教官的指导,顺利地构筑了这条宁锦防线,而且,新兵训练也比以前高效很多,一些特聘的西南军志愿者,被他默许加入了进来,对东北新军的训练非常卖力。

其实对于张蜀生带头发起的屡屡捐款,他是很惭愧的,自己没钱,反而让西南屡屡出钱,但东北名义上却是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这位结拜大哥都对抗战不尽心,反而这位几千里外的西南领导人非常卖力,这让他既感动,又有些愤慨。

“这位张总长,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领导人。”于凤至也同样评价道,“而且,他在西南的呼声,高的吓人。在那里,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孙总理,但每个人却都知道这个张总长的好。每一间小学教室里都挂着他的画像,孩子们都知道,因为有了这个叫张蜀生的最高总长,大家才有学上,才吃的上饭。”

“真想见见他,或许……”张学良没有继续说下去,现在的局势,说什么都太早,日本人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还是先解决了这个问题要紧。

“会有机会的,张总长还说让你放心抗日,西南绝不会坐山观虎斗,一定会以国家民族为重。”

“这样就好。”张学良不禁感叹,这个张总长真是个做大事的人。自己结拜大哥,离得最近,反而不管不顾,要是换了蒋委员长在西南,估计不但不会管东北,反而会加紧占地盘吧。

不过,说到底,此时的张学良,已经下了决死之心要抗战到底。当时险些当了民族罪人的事情,已经让他彻底醒悟,一切都不去管,挡下日本人成了他的最重要任务。

“汉卿,你去哪里?还没吃午饭呢。”于凤至见张学良说了几句后又要出去,不由有些不满。

“还吃什么午饭,日本人每一分钟都可能打过来,我去防线上看看,中午和士兵们一起吃了。”

“唉,我和你一起去,刚回来,还没和你待一会儿呢,一起去也可以鼓励下将士。”

于凤至暗道,自己丈夫真是彻彻底底变了一个人,和抗战前相比,那个优柔寡断,凡事缺乏决心的张学良,此时却变得意志坚定,对任何和抗日有关的事情,都任劳任怨,力求做到自己的最好。

第145章 死战(上)

“嘟……”

南京下关码头,一艘江轮拉着悠长的汽笛驶入了码头。在日本人封锁了北部中国海以后,1932年春的下关码头和上海滩码头一样,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最繁忙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货物和旅客都在这里入埠。如今北部战事吃紧,整个码头反而变得愈加繁忙起来,除了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准备去做东北军张学良的生意外,相当一部分旅客都是想要乘坐津浦线铁路,从南京前往东北投军的热血青年。

“让让,麻烦让让嘞……”

“别挤,别挤,让孩子先过……”

江轮靠岸,一堆苦力哈哈和黄包车司机就围了上来,当然还有一些旅馆客店的拉生意的掮客,将原本就不太大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柴春等众人先上了码头才带好唯一的小行李箱,稳健地踏上跳板,准备上岸。

“小心!”

人潮拥挤,前方一个孩子因为被挤了一下,顿时挣脱身后父亲的手,眼看就要落水。

说时迟那时快,柴春的左脚猛地一伸,右脚死死地定在跳板上,动作迅速稳健,险而又险地勾住了小孩身上的衣服,把她拖了上来。

“谢谢恩人,谢谢,谢谢。”

柴春笑笑,示意无事,目送两父女远去,从他们的衣着和随身带的包裹来看,应该是所谓的乡下人来上海滩找事做的。孩子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要和父亲流浪上海滩,为了遥遥无期的温饱梦想而挣扎,真是可悲可叹。他不由想到了西南,在那里,不只是自己曾经免费上学,其他的孩子到了年纪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念书,相比起他们来,这个小孩几乎就是一个南京政府治下乡村孩子悲苦命运的缩影,很可怜。“老无所依,少无所教。这一切总有一天一定会改变的。”

“真的吗?”

柴春刚说完,旁边一个同样带着行礼箱的女孩就面带笑意地望着他。少女一身典型的国民政府治下的女中学生打扮,短短的学生头,小小的瓜子脸,皮肤很白皙,水灵灵的,一看就是出身比较好的人家。刚才她已经在岸边看到柴春利索救人的样子了,现在又听到他说话有些特别,不禁起了好奇。

柴春没有回话,这个女孩虽然有着超过常人的美丽,但他却不愿意接触,反而提着箱子向前走,招来了一辆黄包车,就直奔市区了。

“你这人真没礼貌。”丫头一跺脚,没想到碰了个没趣。

第二天,津浦线开往天津的火车上,柴春坐在简陋的火车厢中,对比起曾经在西南坐过的火车,连他这个穷人家的孩子都觉得有些不习惯。在西南,虽然火车不豪华,但整体比自己这个车厢强太多了。

想起来之前总长说的话,柴春就满身热血。

“……我屡屡帮你,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看看给人一个机会,或者改变一个人命运后,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多远。说句心里话,只要我一个命令,你日后的路肯定会比别人顺得多。但是,我不能这样做。正如当年我早已家财万贯却不给你真金白银一样,这个世界,许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而且,在我这个位置上,几乎不可能给予你什么特殊照顾,我能帮你的,只是给你提供机会。正如当年,我在昆明遇到你时,绝望之际,给你一个机会。当你母亲受了冤屈时,我也给予了你帮助。

你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华的人,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闯,给你两个选择,去东北,或者去四川,只有这两个地方能给你施展才华的机会。

你可以把我当做总长,也可以视为我恩人,或者叫我大哥,只要你能为这个民族做出贡献,有所成就,我都会为你自豪。”

“我去东北。总长教训的是,踏踏实实做人,实际行动爱国。我一定会用自己的热血,捍卫这个民族,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你去吧,作为华夏军校这一届最优秀的毕业生,我对你充满期望。至于你的母亲……无论你将来如何,就算万一为理想付出了生命,我也保证她终生衣食无忧。去吧,男儿当自强,志在四方,乱世之中正是你们年轻人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实现理想,还是为了护卫这个民族,或者想要出人头地,这都是绝好的机会。”

柴春捏紧了拳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这四年的军校生涯让他收获颇丰,不但成为了这一届毕业生中最优秀的步兵科学员,而且在最后的毕业实战模拟演习中,得到了蔡校长亲自颁发的优秀学员第一名奖状。

不知不觉,火车已经到了天津,下了车,还没出站就听到有人在身后喊,没想到却是那个在下关码头见过一面的美貌少女。

“有什么事吗?”或许是再次的相遇,让柴春少了些冷酷。

“你这个人怎么冷冷的,也是去锦州投军的吧?”少女见他总是一副酷酷的不肯多说的样子,真忍不住想捉弄一下这个身着新式中山装的青年,“嘻嘻,我也是去锦州的。”

“你好!”对于临战之际敢于奔赴锦州的热血青年,柴春还是很尊敬的。

“你说话真简单,咯咯,我一个人去锦州挺害怕的,要不你和我一起?”

“好。”柴春点头答应了,这个少女说得有理。

“别冷冰冰的了,说不定以后我还能救你一命呢。”

柴春微微一笑,去投军总是要上战场的,这丫头不是在咒人出事吗。不过也不管她,径直帮她拎起箱子,就大步流星地朝前走。

几天后,柴春带着这个好奇宝宝,终于到了锦州。他也弄清楚了,这丫头叫杭惜湖,取得是西湖的谐音。她居然是杭州城内一个医学世家的千金,念书的丫头,听说东北战事将再起,和几个同学一合计就准备跑东北投军。结果几家的大人跑到码头,把几人追了回去,唯独这个杭惜湖早一步上船,一个人胆大包天地来了东北,准备去做医护兵。

用她的话说,女人不能打仗,但却能帮助男人打仗,自己家学渊源,做个医护兵一定够格。

两人很快投了东北军。因为柴春是华夏军校的优秀毕业生,自然被分配到了教官队,和其他的一些西南军志愿教员一起,整训东北军新兵。杭惜湖也顺利地进入了医护队,成为了锦州战地医院的一员。

此时已经是2月5日,锦州一带的战争烟云越来越浓密。

以锦州为总前锋,整条防线由三道坎组成。前锋自然是锦州,这里也是大战之地。宁愿是防线的中枢,联通山海关,前接锦州,整条防线被东北军以合理修筑工事,再驻以重兵,彻底遮断了辽西走廊。

日军想要南下,面对张学良重兵把守的宁锦防线,甚至连简单绕过去都不行,除非绕道内蒙,否则,就算从朝阳—热河方向绕行,也将遭到东北军的阻击。重兵把守的防线,受制于辽西较为复杂的地形,自古就是关内关外的分界地带,日军也只有攻下锦州,打通整条宁锦防线,才能顺利推进到平津一带。

柴春来到教官训练队几天时间,除了担任一个东北军新兵连的教官连长外,正好赶上了一次教官队的战场分析会。因为西南军过来的“志愿者”不少,再加上国内其他军校的优秀学员、教员,整个教官训练队达到了一个营的规模。自然,这次战场分析会是西南“志愿军”们私下召开的。

“……日军集结重兵于锦州外围,显然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三个师团的兵力,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别忘了,进驻宁锦防线锦州一带的东北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