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边,这才又将脸盆端到凳子上,挤了把手巾递给月媚儿。

“不是说这个。”月媚儿接过手巾轻轻擦了把脸,又抹了抹脖子,道:“就算他愿意我也不能够。他毕竟是丞相,以后说不定封王封公,娶的也定然是一些名门闺秀,甚至公主、郡主,我一个从翠红楼那种地方出来地女子怎么能配的上他呢。”看见翠儿还要辩驳,连忙打断道:“好了,不要再说了。我有主意,你去准备点热水。我先洗个。”

“好,”翠儿不甘心的答了一声,端起盆转身出去。[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

月媚儿等翠儿出了房门,这才低头幽幽一叹。

东城外,陈铁虽然已经猜出眼前这只队伍定是杨广回京的队伍,却还是悄悄地向邱瑞身旁移了几步,小声问道:“老王爷。这是…”

邱瑞定定地看着队伍,也不转头,半晌方才犹豫道:“从这前面看是黄麾仗,乃天子御驾亲征、省方还京时使用。”

“黄麾仗?”陈铁来到隋代已有数年,也听人说起过几次关于这些东西,但平日里只将他们简单归为天子仪仗,却没有深就,这时闻言不禁皱眉道:“老王爷。怎么皇上出征的时候也是这样?”

邱瑞点了点头,却有些疑惑道:“也一样,不过没这么多人,难道皇上带着兵回来了?”

陈铁心里一惊,连忙向远处看去,但目力所及之处依然看不出个究竟。

片刻后。从队伍的远处飞弛出一匹骏马,马上还是昨天那名前来传杨过口谕的太监。只见他来到城门前,向着队伍面前高声道:“左厢先入,其后右厢入!”说罢转过身面向城中,又高声道:“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城内百官及城门下陈铁等人俱都跪下高呼万岁,三个小皇子皇孙也被一旁太监轻轻按住脊背跪在地上,好在三人虽然年幼,但却没有哭闹。

太监目光向城中扫了一遍,打马而回。整个队伍这才依次分左右进入城门…

陈铁跪地低头,目光从面前走过地一双双脚上扫过。心中暗暗默记…数到第四十余厢。约五千人时整个队伍方才停住,此时已过去了数柱香的时间。

“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丞相陈铁,起!”

听着声音,陈铁站起身,抬眼看去却正对着銮舆,连忙又将头低了下来。

杨广虽高坐在銮舆之上,但看着地上地陈铁与二王却只略微侧过头,道:“朕亲征数月,朝廷诸事皆有劳三位爱卿,实在辛苦。现在先入阵中,回宫再行褒奖。”

陈铁连忙和二王同时道:“是。”

杨广说罢整个队伍又开始前行,在銮舆之后是又是六个黄色大麾。麾中乃六名符宝郎奉天子六宝,其后又是左右两厢各一部,如前面相同。

这时刚才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丞相陈铁,入阵。”

陈铁这回瞧的清楚,说话之人正是大鸿胪司马阔。来到阵中,伍建章与邱瑞并排立在队伍正中,身后各有一红色大麾。陈铁站在伍建章身后,却没有大麾,右侧也是空的。

其后随队伍前行,三名小皇子皇孙依次站起,却被太监抱着离开,未有入阵。至于其余百官却皆不敢动,司马阔也不再说话,回到阵中与陈铁并立。众文武一直等又过了数十余厢这才随队而行。

一直来到皇宫之内,大殿外台阶之下,队伍散开,杨广下舆,沿正中台阶而上,陈铁与邱、伍二王分两边沿左右台阶而上,其余五品以上文官自东面台阶而上,从五品以上武官从西面台阶而上。至大殿门,四品,五品官员皆留与殿外,从三品以上官员方才随杨广入殿。

来到殿中百官各自立好,杨广道:“宣。”

一旁有太监拿出圣旨,高声道:“朕御驾亲征,群臣策力,败敌得胜而回,丞相陈铁在京中总理朝政,并有平汉之功,今加封其蒲城郡公,食邑三千户。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感,加大将军衔,增邑一千户。兵部尚书柳述首畅亲征,且陪王伴驾,朕甚得其力,今赐爵关内侯,官升正二品,着令仍领兵部尚书,加大将军衔。临潼关总兵尚师徒。亲征途中攻城拔寨,屡建奇功,赐爵关外侯,官升从二品,迁京营副帅。钦此!”

陈铁连忙与杨,柳,尚三人出了朝班。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接着道:“其余有功众官,皆有封赏。今日不一一细述,明日再言。退朝!”

陈铁又与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待杨广离开,这都依次而退。

下了朝,杨广先到坤宁宫。此时萧后早已与那三个小皇子皇孙在厅中等候圣驾,听门口守着的小太监说杨广前来,连忙出宫行礼道:“拜见皇上。”

“皇后免礼。”杨广搀起萧后。转头看向三个小孩。

三个小孩最大地乃是杨广的幼子杨昧,今年不过五岁,已封为齐王,但以年纪尚幼就没有发去封地。地两个惧是已亡太子杨昭之子,韦妃所生两岁子杨侑,大刘良娣生所生两岁子杨侦,这次随杨昭入京,杨广也是见过的。

杨广轻叹一声。道:“先进去吧。”说罢当先而行,来到厅中坐定,杨广伸手招过杨侑、杨侦个抱在大腿上,微笑道:“你们两个可还记得朕是谁啊?”

杨侑先道:“知道,你是皇上。”

杨侦也道:“你是皇上。”

杨广轻笑道:“朕是皇上。也是你们爷爷。”顿了顿道:“以后你们就在宫里面和爷爷住在一起可好?”

杨侦看了眼杨昧,稚声问道:“那我就可以天天和他一起玩了吗?”

杨广笑道:“当然行了啊。”瞧着杨侦雀跃,心中初见两人的忧伤冲淡了不少,转头看着杨侑,只见这两岁孩童竟似乎有一丝忧色,不由奇道:“怎么?你不喜欢呆在宫里?”

杨侑想了想,道:“喜欢,只是是不是从此就见不到父王了?如果是的话,我就不住了。”

杨广料不到这两岁孩童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心肝俱碎。忍不住鼻头发酸。深吸了一口气,压住颤抖地声音。轻声道:“你父王出去办事了,你在这宫中住上一段时间他就回来了。”

杨侑喜道:“那我就住。”

杨广将两个小孩从腿下抱下,道:“朕今日下旨,封杨侑为陈王,杨侦为燕王,从今日起便住在宫中。”

看护的太监连忙上来就要让两个小孩跪下谢恩,杨广摆手止住,道:“好了,你们带着他们三个下去吧。”等众人走后,转脸看向已然轻轻抽泣地萧后,道:“皇后,你把昭儿地事情详细的给朕说一遍。”

萧后连忙擦了擦眼泪,呜咽道:“这事是在皇上亲征一个月之后发生的,当时昭儿在自己府里和两个官员议事…”

杨广面色阴沉地听完萧后所言,站起身怒声道:“贼子胆敢谋害当朝太子,非造反何为!”大声道:“来人!宣牛弘进宫!”

丞相府中,房玄龄,魏征,杜如晦,陈叔达,李靖五人急速向大厅而来。来到厅前,五人都不禁一楞,只见陈铁坐在位子上默默无语,瞧着厅中四壁竟似乎呆了。

房玄龄五人对视一眼,慢慢走进厅中,来到陈铁身前,房玄龄轻声唤道:“主公,主公?”

陈铁慢慢聚起有些涣散的目光,轻声道:“你们来了?先坐。”

五人答应一声,各寻位子坐下。

沉默半晌,房玄龄道:“我等先恭喜主公升爵蒲城郡公。”

陈铁眉头一皱,道:“玄龄我正要问你,这皇上封我蒲城郡公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

房玄龄吸了口气,道:“主公英明,丞相在辅征数月不说有过,但发生这么多大事,想要说有功却也勉强,然而杨广回京论功行赏,竟然以丞相所封最高,无功而赏,实在令人担心。

陈铁心中咯蹦一响,轻声道:“难道真的如我所料,杨广他已经要忍不住了?”

李靖趁机淡声道:“主公,杨广此次回京,虽然入城之兵不足三万。但却另有五十万人屯与东城门外三十余里处,全速行军之下,半日内可到宫中。”

陈叔达也道:“主公,只可先发制人,不可后发制于人啊。”

陈铁悠悠一叹,自嘲笑道:“杨广天资聪慧,遇事有智。视小敌也如苍鹰搏兔,毕尽全力。可谓一代英主。”

杜如晦却没有发现陈铁对杨广从以前的皇上变成现在直呼起名,只当他依旧下不定决心,不禁急道:“主公,如今事已急矣,我等此来,特来向主公请命!成王败寇,在此一博!”

陈铁抬头看向众人。只见杜如晦,陈叔达皆有奋然之色,魏征脸有忧虑,房玄龄面色如常,李靖也是面如常色,只是眼睛有些跃跃欲试。陈铁道:“玄龄,你说怎么办?”

房玄龄面色一喜,道:“李兄已然控制宫中侍卫十之三四…”

“现在已然有半数了。”李靖打断道。

“原来已有半数。那是更好。”房玄龄喜道:“凡事日长则变,不如今夜动手。主公晚间求见杨广之时带上我等,李兄领兵紧随,直接逼杨广退位!让今天接驾地那几个小孩中随便找一个出来即位!”

“什么?今夜动手?”陈铁惊道:“何况领兵逼宫,百官必有所觉,岂能无事?另外就算成功。杨广他尚是壮年,现在退位又怎能令人相信?”

房玄龄道:“无妨,这些我等都已然有了定计,只要主公点头,自明日起朝中便只知有主公,而不知有杨氏!”

陈铁道:“玄龄你有何计?”

房玄龄却不回答,只道:“此计大妙!主公勿忧。”

陈铁见房玄龄不肯说出计策,扫视厅中众人,竟似乎从他们面上看出一丝狰狞…捏了把手中冷汗,心中一横。转眼看向李靖道:“李靖。此事成败大半在你,你来告诉我。今夜之事可不可行?”

李靖猛然单腿跪下,沉声道:“李靖愿意以性命担保:明日天下只闻有陈,不闻有杨!”

房,杜,魏,陈四人也皆跪下,沉声道:“只闻有陈,不闻有杨!”

陈铁缓慢站起身来,扫视跪在自己身前的众人,第一次有了那种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感觉,伸出双手,慢慢握紧拳头,大声吼道:“好!成则王,败则寇!千古之事便在今夜一搏!”

杨广阴沉着脸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牛弘,沉声道:“你说的这些,你有几分把握?”

牛弘道:“只有一分。”

杨广怒道:“只有一分的把握你也敢在这里信口雌黄?你知不知道你刚才污蔑的是朕刚封地蒲城郡公,百官之首,朕地肱股之臣!”

牛弘大声道:“知道,但哪有如何?越是官高,为恶越甚!”

杨广忍住心中怒气,往后靠了靠,喘了几口气道:“我再问你,你这么说到底是有什么证据?”

“没有证据。”牛弘道:“臣刚才就说了只有一分把握,所有事情都是我推测而知。”

杨广气道:“只凭推测你叫朕能该怎么办?派个人过去把他抓了说朕怀疑他害死太子?说怀疑他要造反?这不是民间审案,抓地都是些不要紧地百姓,今天抓之后发现抓错了明天就放了。你要搞清楚,你现在说地这个人可是朝廷重臣!朕要抓了他岂不是立即就是一场渲染大*!”

牛弘眼中闪过一丝狡偈,道:“虽有大*,总好过放任奸雄为逆。古语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皇上一道圣旨,他是忠是奸,自然就能一眼识穿!”

“放你的屁!”杨广气地抬脚就要直踹过去,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住收了回来,怒道:“他要真死了,朕找谁要人去?找你吗!”

“他要真死了,臣就以一命相抵!”

杨广怒道:“你还敢说以命相抵?你本来就是死罪之身!二十名文武都被你无辜害死,二十名啊!”

牛弘沉默片刻,道:“皇上所言不错,牛弘现在就请皇上赐死,只望临终之时再劝皇上一句:陈铁实乃奸雄,放之朝中日久必定为害!皇上还要早早除去为好。”说罢低头磕头。

“好了,好了。”杨广摸了摸脑门,揉了揉太阳穴,半天迟疑道:“其实朕也有些怀疑…”

牛弘心中大喜,急道:“皇上也怀疑太子之事是他陈铁所为?”

“恩,你先起来吧。”杨广瞧了瞧依旧跪在地上地牛弘,想起以前陈铁在晋王府为自己定计的情景,深吸一口气,道:“不过他实在太过难缠,很多事朕虽然也隐约知道是他干地,可是却一直没有证据。这次本来朕是想稳住他,可你这么一闹…唉。本来还真以为你有证据,结果也是瞎猜乱撞。”

牛弘想了想,笑道:“既然皇上也知陈铁实非善类,那臣倒有一计,可除此祸患。”

杨广连忙道:“哦?你且说来。”

牛弘道:“皇上,你晚上请他入宫,然后投杯为号,将他当即斩杀。只要行事迅速,无余人发觉,明日早朝就说他行刺皇上,再将谋害太子及文武之事一并加到他的头上,想他陈铁虽然官高,但入这宦海却时日尚短,虽有些羽翼,但他们眼见陈铁被诛,只会去盼皇上不追究他们的罪责,哪里还会为一个死人出头?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不错,”杨广闻言喜道,片刻又看向牛弘笑道:“爱卿此计只怕也正好自己脱身吧?”

牛弘闻言道:“二十文武本就不是微臣所杀,微臣也不过自救罢了,”顿了顿道:“不过此事完结,微臣也就告老了,还请皇上恩准。”

杨广笑道:“爱卿何必狐悲?朕虽非尧舜,却也并非桀纣,爱卿只管放心,有朕一日,便有爱卿一天。”

牛弘大喜,连忙行礼道:“谢皇上。”

杨广待牛弘行完礼,接着笑道:“不过陈铁入宫之时,爱卿最好也能在场,正好在明日早朝上为他行刺朕之事做个证人…”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逼宫

傍晚时分,牛弘与几个太监来到陈铁府中。瞧见前来迎接的李连等人也不说话,入厅见了陈铁,牛弘道:“丞相,皇上有旨,请丞相进宫叙事。”从身后太监手中拿过圣旨,抬高道:“这是圣旨,丞相可要过目?”

陈铁瞧着牛弘脸上一丝傲然之色,轻轻一笑,道:“不用了,牛大人来的正好,我也正要进宫,有些小事要向皇上请旨。”

牛弘淡声道:“如此正好。”说罢侧身道:“那丞相,请吧。”

陈铁笑道:“大人勿急,还有三人要与我一同进宫面圣。”回身向厅后道:“诸位还不出来,同我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