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金手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金手指-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够看。

知道了敌人既然那么的弱,张弘武计较了一番,下达了突袭的命令。

就在昨天,他们正是和西班牙殖民者开战,今天战斗结束。五百人除了一百人被狙杀,其他都投降了。作为和共和国开战的代价,这将近四百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要充当五年的苦力。若是五年内能够学会汉语,而且态度不错,才能够获得自由。

听着张弘武那近似炫耀的话语,张弘斌只能陪笑了几句,心中却是总算是安心了下来。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睛,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请,知道这丫活得好好的,那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看着儿子和二哥在外国混得那么好,张弘斌也是安慰的关上了通讯仪,本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却不想,一场看似不太重要,但张弘斌却没办法忽视的战争,却已经开始悄然接近……

第147章 茶种的战争(1)

最近,每天都可以听到好消息。

比如基金会支援了多少多少贫困对象,做了多少公益事业什么的;要么就是共和国的财政情况不断提高,今年似乎有望创新高,同时下一年度的钞票发售量将完全可以翻倍处理什么的;再则就是两个在外面的藩王,势力范围又扩大了多少,麾下人口又增加了多少多少之类的事情。

国内和平,国外无人胆敢与共和国对抗,对大魏的渗透进一步进行,预计在三年后,也就是国会第一批议员退休的次年,大魏就可以和平演变,成为共和国的领土。不需要战争获得华夏的土地,这才兵法最高级的境界。为了展现武器的强大什么的,不应该在出现在内战上面。

大明正在忙着对付国内层出不尽的博彩业,这玩意利润大,故而很多聪明人都在想办法模仿共和国的福利彩票牟利。奈何大明也好,还是大顺也罢,暂时都不具备那么强的社会监控力度,故而暂时还没办法组织境内博彩业的泛滥。同时,双方也在为山东那块地盘不断的准备着战争,内战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最多,仅仅一统江山的,一个是小插曲。

用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你走路的时候,会留意过踩死的蚂蚁吗?”

对于崇祯等保留着封建时代思想的统治者来说如此,依然保留着很重的流寇作风的大顺就更加如此。不过大顺朝至少做对了一件事情,在确认了葡萄牙势力已经不会过来捣乱的情况下,派人收回了澳门的所有权。实际上,是他看上了葡萄牙人的造船技术和造炮技术。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葡萄牙不生产火铳和火炮,他们只是在意大利等地购买了这些东西,然后买到华夏这里牟利而已。不过和这些玩意打交道了那么久,要仿造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那种明显已经落后于共和国的火铳和火炮,真的有必要仿造吗?

还是说,李自成看重的,仅仅是葡萄牙技师的研究能力?至少,得到这份情报的张弘斌,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有点可惜,原本澳门他是打算自己出兵拿下的。

话又说回来,李自成或许就是知道了这个可能性,所以干脆提前拿下澳门,省得给共和国在广东地界插入一个钉子吧?但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海南岛不也是归广东管辖的吗?!

本来一切都风平浪静,张弘斌也等着大明和大顺的金融被钞票渗透,甚至逼迫他们也发行纸币。然后一步步的,控制他们的金融,最后一步步的逼迫他们,选择不断靠近自己,自我进行深入改革,最后完全被共和国同化,并且消化。

除非是逼不得已,张弘斌不想要把屠刀,挥舞到自己人的头上。

不过,对外人,却是可以!

澳门的葡萄牙人被赶走了,他们乘坐着仅存的一些海船,先是来到了南洋,然后再想办法回到印度。那里暂时还属于葡萄牙人,张弘斌也还没有那个精力和兵力去把这个预定的地盘拿下来。

但是他们带走了一样东西,那是在他们离开缅甸的时候,才由专门的情报系统传递到张弘斌手中的。

在他们的离开的时候,似乎到处张罗收购了不少的茶种。张琉觉得很奇怪,所以把这件事汇报了上来,不过或许在他看来,这种事情汇不汇报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这样吊儿郎当的态度,使得这个消息迟了不少来到张弘斌的御案上。

张弘斌看到这个情报的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这些葡萄牙人,打算在外地扶持茶树种植。实际上后世的茶叶已经不是华夏专有,不少东亚地区都有种植。

甚至于英国为了减少茶叶的运输距离,特意在印度试种成功,使得印度红茶在一段时间内抢占了华夏的茶叶市场。更有甚者,后世印度那混球,还在千方百计不知羞耻的表示自己才是茶叶的原产地。

不仅如此,后世日本在华夏引进了蚕种,大量发行生丝,很大程度来说国民经济就是依靠生丝出口来维持的。华夏真的是仁慈呢,别人强有了自己的专有物,还笑着让对方多拿一些,否则就彰显不出自己的礼仪之邦一番。

美利坚的资本家,尤其是洛克菲勒财团还知道要垄断石油产业,这些被扭曲的儒家学术毁掉的一代却是犯二了。

甚至,他们在别人一副得逞的笑容下,还觉得对方心中是对自己慷慨的无限感恩吧?

这样的事情,放在张弘斌的身上,能忍?

有人说过:“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那么对于张弘斌来说那就是:“华夏一天不霸皇,就是穿越也枉然。”

第二天,张弘斌就派遣密探,甚至海军追赶这群逃走的葡萄牙人船队,只希望在他们把种子送到印度以前追回来。奈何张琉非常惶恐的告诉他:“按照航速和时间来推断,对方应该已经把种子,带到了印度。”

张弘斌那一瞬间,真的很想直接给张琉一脚。不过还是算了,这个时代的人,眼界依然存在局限性……怪不得谁。

“即可通告华夏全境,我华夏的物产,只能由我华夏出产。不管是茶叶也好,蚕种也罢,这种原产物,不允许落入任何人的手中!任何胆敢把原产物的种子或者样种送给外国者,从即日此以汉奸罪……诛连三族!通告大顺和大明,当然还有大魏,别试图挑战我的底线。”张弘斌大手一挥,对张琉宣布到。

张琉第一时间下去安排了下去,第二天《日报》就开始大量宣布了这件事情,一时间很多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皇帝陛下会那么看重这些东西?

国会也带着这样的疑问,故而希望张弘斌给一个准确的理由。他们不会阻止这个命令,因为这是为华夏好谁都看得出来,但是作为华夏礼仪之邦,像个吝啬鬼一样真的好吗?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安心的理由。

张弘斌无所谓,直接来到了国会上,不,直接从国会把所有人带到了广场上。

这不是对国会的人解释,而是要对共和国,甚至全天下人解释的节奏……

第148章 茶种的战争(2)

这不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公开会议,但是对于很多百姓来说,这样的会议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每一次,都是非常重大,仿佛事关国运的大事才会召开。可以说这次召开会议,很多人就想到了这次事情,只怕和国运有很大的关系。于是自然是兴趣大增,开始想办法找点小道消息,看看皇帝陛下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

他们不会怀疑张弘斌这番会议的意义,因为前几次的会议都证明了,他们有一个高瞻远瞩的皇帝陛下,一个共和国利益至上,华夏通报利益至上的皇帝陛下。对于许许多多的共和国百姓来说,其实更多的是想说一句话:“陛下,有什么吩咐你说,我们做!”

不否认,张弘斌的权力是历朝历代皇帝最低的,至少算是前无古人。但是他的威望,尤其是国民的威望之中是最高的。说是盲目崇拜也好,还是他个人的魅力也罢。如今张弘斌要百姓勒紧裤腰带把钱都捐出来,以他的人格魅力至少会有99%的人相应。

扩音器进行初次调试完毕之后,张弘斌登上了演讲台。这可不仅仅是在长安体育馆进行广播了,由于等级的提升,无线电技术已经开始出现,张弘斌的这番演讲,将直接传递到安装了无线电广播器的每一寸土地上。当然,别的地方已经专门通知过了,让他们准时打开播放器。

很多地方不需要政府组织,百姓听说陛下要宣布些事情,都第一时间围在了喇叭旁边等待。若是没有位置的,周围的院墙,甚至是树木的枝干上都能够坐上几个。

“各位同胞,各位子民,朕乃华夏人民共和国皇帝张弘斌,现在朕只希望各位能够安静下来,因为朕有一些话,要和大家说说。这不仅仅是我共和国的百姓的事情,还是我华夏子民共同应该履行的义务。”张弘斌先是说了一句开场白。

原本他很想说‘我’,但是就在前不久,身为行政部副部长,有望在下下届成为部长,同时也是执政党党魁的肖遥上书谏言,说皇帝若不成‘朕’似乎有损威严,有伤国体什么什么的。而且也得到了不少国会议员的认可,张弘斌本来觉得亲民也不错,毕竟他本来就是在一个你没有皇帝的时代生长起来的。奈何他这个时代依然有皇帝,而且皇帝就是他自己,那好吧……注意点就是了。

“以前吧,都是我华夏的礼仪之邦,客人来了要好好招待,免得丢了国体。记得汉朝的时候,尤其是东汉末年,那个时候匈奴已经没多大势力了,完全属于汉朝的依附势力。然而这样的势力,经常南下打草谷,烧杀抢掠我们华夏。打得过,那就满载而归,打不过就直接称臣。汉庭呢?别人既然称臣了,我们也是礼仪之邦,就接受了吧?

虚弱的时候,别人就进贡,用草原上最廉价的一些东西,运到洛阳给天子,天子高兴,上了一大堆的金银珠宝。你们可知道,别人若是把那些东西卖了,也就价值这些珠宝某一个的十分之一那么多钱。换言之,汉庭的回礼,居然比他们的贡品还要珍贵得多。

啊,或许很多人就说‘我们是礼仪之邦嘛,不这样怎么能够显示我们的强大?’我呸!那些匈奴人拿了珠宝回去,只怕还笑汉庭傻x呢!

这不,别人原本虚弱得很,只要努力一点别人就完蛋了,结果呢?不仅给了别人休养生息,结果还给了别人变强的本钱,别人以内附臣子的身份,拿着这些金银珠宝换成银子,换成战略物资,第二年继续打草谷。结果汉庭就这样一次次的,为了自己的虚荣,用同胞们的生命,同胞们的血汗钱去为敌人的入侵买单。

这样的朝廷,偏偏还不是一个两个,大明还好一些,不和亲不割地姑且算是有骨气。但是对待外邦来朝,却也是直接犯二,倭国甚至有所谓的‘朝贡贸易’的说法,意思就是通过朝贡,来获得平时几辈子都赚不到的利润。记得还有一次,两个倭国的船队都冒充使臣前来进贡,最后却是被大臣发现了真相。看看,别人都把我华夏当傻x,我们还在为所谓的四海臣服而沾沾自喜?

如今,朕当了皇帝,你觉得朕还会允许这样犯二的行为继续出现?

朕且向全国通告,我华夏人民共和国,不割地不和亲不接受内附臣服。我们的面前只有,也只能有两种存在:已经被我们征服并且吸收进来的存在;尚未来得及征服或还没有完全吸收的存在!”张弘斌带着对旧礼教的不满,高声呼喊道。

或许这一刻,有许许多多的儒家子弟都会大呼:“斯文扫地,不为人子!”

但更多的是百姓的欢呼,因为他们有一个强势而不会犯二的政府。

“好了好了,我知道大家这一刻都很激动,但是还是希望各位冷静一下。因为这,还不是朕今天要说的重点。”张弘斌让他们激动了一分钟,这才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前不久,大顺把葡萄牙人赶出了澳门,我华夏境内再也没有洋夷作威作福,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奈何根据最新的情报局消息,这群葡萄牙人在临走的时候,搜罗了许许多多的茶种并带走了。根据可靠的情报,他们很有可能是打算在非洲或者印度地区,试着种植茶叶。

说到底,他们的老家距离我华夏很远很远。与其走那么远的路来购买茶叶,还不如在就近一些的地区进行栽种,这样运输起来也更方便一些不是?最重要的是,随着贸易政策的改革,我们出售的茶叶不会那么便宜,对方既然觉得在华夏赚不到那么多的钱,自然要另外想办法赚取更多的钱。

问题就出来了,你们在我这番话里面,看出了什么,我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张弘斌没有直接解答什么,而是提出了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人疑惑有人莫名其妙,有人试着解答,有些人自以为似乎知道了些什么,更是有少数人笑而不语。

五分钟的时间,其实真的不算太长,尤其是沉浸在思考之中的人们来说,这不过是一晃眼的问题。

终于,皇帝陛下的声音,再次传了出来……

第149章 茶种的战争(3)

以前的做法,很傻,但也就是傻了些。以后不要那么做就可以了,那么如此强烈的反对别人活得茶树的种子呢?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或许有个别人还觉得张弘斌太严格了一些。但没关系,他会给自己一个解释。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张弘斌缓缓说到:“华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他孕育了我们华夏民族,同时也产生许许多多只有华夏才有的原产物。比如蚕,比如茶叶,又比如高岭土之类的许许多多产物。

没有高岭土,景德镇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如此精美的瓷器出现;没有茶叶,草原的民族会因为缺乏身体所需要的某种元素,而变得不舒服,最重要的是也不会有茶道这种东西存在;蚕就更不用说,达官贵人身上穿着的丝绸哪里来的?

在汉朝,我们就开拓了一条丝绸之路。我们用丝绸与西方国家做贸易,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按照当时的丝绸价格,基本上是丝绸有多重,在外国就可以兑换多重的金子回来,其名贵程度可想而知。

那茶叶呢?哪怕是如今,依然是西方国家上层人士们的最爱。听说英格兰的皇室,在下午都会有下午茶,一杯香醇的茶叶,那是一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