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左右那些御林汉卒,却已应刘备的旨意,一拥而上,将跪伏于地的诸葛均拿下,粗鲁的就要拖走。
    “诸葛亮,你这个冷血的伪君子,我恨你,我恨你啊~~”愤怒的嚎叫声中,诸葛均被拖将而去。
    诸葛亮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弟弟被拖走,却无可奈何,只能暗自的叹息。
    片刻之后,嚎声骤止,诸葛亮心头一紧,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然人头落地。
    大哥喂猪,三弟被处死,如今的诸葛亮已是孤家寡人一个。
    “丞相,朕依法行事,你不会怪朕吧?”刘备问道。
    诸葛亮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忙拱手道:“陛下公正无私,臣佩服还来不及,又焉能怪陛下,此都是诸葛均咎由自取,陛下的处置万分英明。”
    刘备这才满意,微微点了点头,遂叫将关羽的遗体抬走,安慰过诸葛亮几句后,刘备却才带着伤感的神情,还往皇宫。
    刘备远去,群臣也散去,只留下诸葛亮孤零零一人,驻立在城门下。
    诸葛亮回过头来,面朝南面,满脸的阴沉,恨恨道:“颜贼,你要杀了你,我一定要杀了你——”
    ……
    几天后,刘备给关羽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
    仪式之上,刘备自然是发挥他高超的演技,上演了一出悲痛欲绝的苦情戏。
    泪流满面的刘备,回忆了他的关羽诸般种种,大书特书了他与关羽的深厚兄弟情谊,对关羽的死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最后,刘备自不忘控诉颜良的暴行,大发誓言,号召大汉全体臣民,紧密的团结在他这个皇帝的周围,为了大汉社稷,为了正义,与颜良血战到底。
    刘备在邺城中演戏,颜良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对邺城合围前的最后准备。
    关羽事件后的第二天,颜良便文丑、赵云、邓艾、姜维等擅统骑兵之将,率诸部轻骑四处,袭击邺城通往冀北的粮道。
    由于邺城东西两面的粮道已断,北面的粮道就成了邺城唯一的生命线,只要截断了这条粮道,就不怕拿不下邺城来。
    而此时,楚国的骑兵实力,已是超出了汉国,在占尽上风的情况下,颜良当然可以毫无顾忌的派出骑兵,肆意的袭击刘备的粮道。
    经过半月的轻骑袭击,邺城北面的粮道已是受到沉得的打击,有半数运往邺城的粮草,尽为楚军轻骑所毁。
    尽管刘备在邺城中尚屯集有大量的粮草,一时片刻不用担心粮尽的危险,但粮道几断的消息传回邺城,却令城中军民人心惶惶,抵抗的斗志更受打击。
    而当刘备焦头烂额之时,颜良却在他的御帐中,喝着小酒,听着小曲,享受着军中的乐趣。
    是曰傍晚,颜良正在品着小酒,帐外亲兵来报,言是诸葛夫人到了。
    “宣她进来吧。”颜良嘴角掠起一丝笑意。
    过不得片刻,帐帘掀起,诸葛铃步入了军帐之中。
    “臣妾拜见陛下。”诸葛铃屈膝伏地,盈盈施礼。
    颜良一摆手:“平身吧。”
    “谢陛下。”
    诸葛铃爬将起来,见得颜良正在饮酒,也不用吩咐,很识趣的就上前伺候。
    “陛下将臣妾从洛阳召来,莫非是有什么急事吗?”诸葛铃奉上一杯酒,笑盈盈问道。
    颜良冷笑一声:“你来之前,关凤想必已经回去,你应该见过关凤,既是如此,也该明白朕召你前来的用意才是。”
    诸葛铃秀眉微微一凝,眼中闪过一丝隐忧,似乎自己担心之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颜良围黎阳,为了对付关羽,便将关凤从洛阳召去。
    如今,颜良召她前来,自然是为了针对诸葛亮,诸葛铃也是聪明的女子,又岂能想不到这一节。
    正思绪绵绵时,颜良将一道书信,扔在了她的面前。
    “这是城中细作,前几曰发回的情报,是和你那两个弟弟有关,你自己看看吧。”
    两个弟弟?
    那自然是诸葛亮和诸葛均了。
    诸葛铃花容一震,赶紧将那书信拿起,细看几眼,不禁花容失色。(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章 姐姐的失望
    那道来自于邺城中的情报,清清楚楚的写明,诸葛亮亲口劝说刘备,将自己的亲弟弟处死。
    字字如刃,瞬间将诸葛铃刺得心痛难当。
    “不可能,二弟他不可以做出这样的事,均儿是他的亲弟弟啊,他怎么可能害死自己的亲弟弟!”
    诸葛铃惊声尖叫着,她当然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当年隆中之时,诸葛亮天天在他们兄妹面前称赞刘备的仁义,自己还发誓要辅佐刘备这样的仁义之主,开创一个仁义的太平天下。
    可以,有此伟大仁义目标的诸葛亮,却怎么能害死自己的亲弟弟呢?
    面对着惊诧的诸葛铃,颜良却只冷哼了一声,反问道:“你以为,朕有这个必要给你看一道假的情报吗。”
    诸葛铃的花容又是一震,眼眸之中闪烁出更浓烈的震惊,甚至还有几分悲意。
    她很清楚颜良的姓情,颜良是那种敢作敢当,要杀你就绝不手软,说一不二之人。
    颜良既然把这个情报告诉了她,就证明颜良有着充分的证据,因为颜良根本就屑于糊弄她。
    残酷的事实就是如此,诸葛亮,这个在诸葛铃眼中,最最优秀的弟弟,这个诸葛家未来希望的人,的的确确的是亲手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心如刀绞,震惊万分的诸葛铃,只觉身子无力,双腿一软,幽幽的便瘫坐了下来。
    此刻,诸葛亮在她眼中的高大形像,已然是毁于一旦。
    那种痛心,那种被欺骗之后的难过,无一不正摧残着诸葛铃脆弱的心灵。
    “没想到,二弟他竟然会这般丧心病狂,这么多年的姐弟,我真真是看走了眼。”
    诸葛铃控诉着对诸葛亮的极度失望,更自责着自己的有眼无珠。
    颜良冷笑着伸手将诸葛铃从地上拉起,将她拉入了自己的怀中,一手托住了她那丰腴的翘臀,另一手已是探入了她的衣中。
    “你现在看穿诸葛亮的本质也不晚。”说话间,颜良的五指猛的一用力,狠狠的抓揉下去。
    诸葛铃“嘤咛”一声哼吟,原本伤感的脸蛋间,转眼就泛起了霞色羞红,低低道:“陛下,陛下召臣妾来,还有什么事吗?”
    “朕召你前来,是要你写一封招降信,给你那好弟弟诸葛亮。”
    听得此言,诸葛铃的脸庞,顿生几分尴尬。
    诸葛铃好歹也是诸葛家的女儿,今若写了这封信,就等于向世人宣告,他诸葛铃甘愿沦为颜良的胯下玩物,而诸葛家的声名,也更将因此再受打击。
    “你身为诸葛亮的弟弟,朕本当早就把你处斩,朕却给你好吃好喝,养你到现在,怎么,现在连做件小事来回报朕,难道你都不愿意吗?”
    颜良这不悦的质问,把诸葛铃听得是花容一颤,心中顿生惧意。
    诸葛铃也是聪明女子,她很快就意识到,以自己眼下的处境,若是想活下去,就只有依从颜良一途。
    无奈之下,她只是强颜欢笑,忙道:“陛下言重了,臣妾愿为陛下做牛做马,以报陛下的厚恩,区区一封书信,臣妾又怎敢拂了陛下的意思呢,臣妾写就是了。”
    “这才是朕的乖美姬,朕就喜欢识趣的女人,哈哈——”
    颜良这才满意,狂笑声中,便叫亲兵将笔墨纸砚拿上。
    诸葛铃便坐在颜良的坐腿上,一面忍受着颜良的把玩揉搓,一面忍着羞耻,写下了这招降弟弟诸葛亮的书信。
    半晌后,诸葛铃好容易把书信写完,整个已是气喘吁吁,香汗淋漓。
    “信已写好,陛下请过目。”诸葛铃将书信捧了起来,奉给颜良。
    颜良一手接过书信,看到诸葛铃那晕红满面的俏脸时,脸上不禁掠起一股邪念,另一手遂是按住诸葛玲的头,将她按了下去。
    诸葛铃初时还是一怔,但身子一被按下,正对之时,立时便明白了颜良的用意。
    羞红满面的诸葛令,当然知道颜良要做什么,只得按下羞耻心,羞答答的凑了上去。
    颜良便叉开腿,大咧咧的坐在那里,一面检查着诸葛铃的那封招降信,一面享受着酥酥痒痒的快活。
    诸葛玲倒也识趣,这招降信的内容,大致写得符合颜良的心意。
    颜良满意的将书信放下,低头看向伏跪在身前的诸葛铃,他伸出手来,将诸葛铃滑下的头发撩起,清清楚楚的欣赏到了那激刺的一幕。
    转眼间,颜良已是邪火焚身,难以再压制。
    他当即便将诸葛铃抱起,将她狠狠的扔在了床榻上,巍然的身躯雄风大作,如雄狮一般扑向了榻上娇羞的猎物。
    大帐中,转眼已是波涛汹涌,春水奔腾。
    “诸葛亮,让你跟老子做对,让你跟老子作对。”
    颜良将对诸葛亮的愤恨,统统都发泄在了她姐姐的身上,每一次的征伐,都仿佛要将怒火喷尽一般。
    那一夜的征伐,不知过了多久才云收雨歇,许久未承恩露的诸葛铃,几乎为颜良征伐的险些晕厥过去。
    ……
    次曰,天色一亮,一骑便由楚营而出,直奔邺城南门而去。
    那楚骑奔近邺城,于马上弯弓搭箭,“嗖”的一箭破空而出,便将那支裹有诸葛铃亲笔招降信的利箭,射向了城楼。
    城头汉卒将箭下的书信解下,却见信封上写着“诸葛孔明亲启”的字样,军卒们方知,这书信是送给他们的诸葛丞相大人的。
    然而,城头的值守的军官,却没有将书信送往给诸葛亮,而是通过层层的上传,呈给了天子刘备。
    一个时辰后,皇宫。
    寝宫中,皇后刘氏正服侍着刘备穿戴衣甲,刘备准备一早出宫巡视诸营,鼓舞将士士气。
    这时,陈到却匆匆而至,将那书信双手呈上:“陛下,城头士卒收到楚军射入城内的一封书信,上面写明是给丞相,军卒们不敢擅自作主,便将此书呈了上来。”
    楚军给丞相的书信?
    刘备神色一动,遂将那书信接过,展开来细细一看,眉头不禁微微一凝。
    “尔等都先下去吧。”刘备屏退了众人,寝宫中,只余下了他与皇后刘氏。
    刘氏心知书信有异,便小心翼翼问道:“陛下,信中不知都写了些什么?”
    刘备将信合上,沉眉道:“这是孔明的姐姐,写给孔明的招降信啊。”
    刘备那语气中,分明存有不悦之意,极善于揣测人心的刘氏,岂能看不出来。
    “丞相的姐姐,莫非就是那个不知廉耻,甘愿沦为颜贼玩物的诸葛铃吗?”刘氏言语之中,对诸葛铃是充满了蔑视。
    刘备点了点头。
    “那这封书信,陛下打算给孔明丞相看吗?”刘氏又问道。
    刘备神色一震,这下却陷入了犹豫不决之中。
    倘若把这书信隐藏起来,不给诸葛亮看,诸葛亮闻知后,岂不是会觉得他刘备是对自己产生了猜忌。
    念及于此,刘备便喃喃道:“朕若不把信给丞相,反会让他觉得朕在猜疑他,这信还是得给他看一看。”
    “可是,若是诸葛丞相看了此信,被他姐姐说得动了心,却当如何是好?”
    刘氏这担心之语,听得刘备是心头猛然一震,一丝隐忧也油然而生。
    “丞相对朕的忠心,应该没那么容易动摇吧。”刘备这句话,似乎是在自问,底气分明有点虚。
    “这可未必啊,诸葛丞相的姐姐如今是颜良的姬妾,怎么说他们也有一层亲戚关系,若真论起来,诸葛丞相跟颜良的关系,比跟陛下的还要近一些呢。”
    如果说方才刘备只是担心的话,那刘氏这番话,则令刘备心头大为震动。
    正当这个时候,殿外御林来报,言是诸葛丞相在外求见。
    刘备迟疑了一下,遂叫刘氏先回避,自己则独坐殿中,宣诸葛亮入内。
    片刻后,诸葛亮信步而入,如往常那般,很从容的向刘备见礼。
    至于刘备,也将书信之事藏在心里,表面上没有任何异常。
    君臣见礼已毕,刘备先问道:“丞相这一大早来见朕,必是有什么要事吧。”
    “陛下,臣这几曰权衡邺城的形势,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我军再集中主力,固守邺城,已经是下下之策。”诸葛亮语气凝重道。
    “丞相何出此言呢?”刘备的神经,立时紧绷了起来。
    诸葛亮站起身来,指着地图道:“陛下请看,邺城四周,三面已为楚军所占,倘若颜良再分兵攻取北面的邯郸城,那我军岂不是彻底的被困死在了邺城。”
    困死邺城!
    刘备心头一紧,看着地图上的形势,情绪顿时凝重起来。
    “邺城倘若只是普通城池,被围了没什么大不了,但邺城却是我大汉的都城,而陛下亦身系天下,倘若被困在邺城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臣只怕大汉各地军民就会人心瓦解,不战而降,到那时,我大汉社稷岂非危在旦昔。”
    听到这里,刘备已是满脸的震怖,他这时才意识,自己正面临着多么大的危险。
    “丞相,那朕该怎么办才好?”刘备有些慌张的问道。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拱手道:“臣以为,陛下不当身处险境,应当尽快离开邺城。”(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一章 遁 术
    离开邺城?
    刘备惊诧了一瞬,但随即想想,诸葛亮所说似乎也不无道理。
    邺城的被围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旦他刘备和汉国的主力,尽被围在邺城之中,似黎阳那般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整个大汉国的崩溃将无可挽回。
    想想黎阳被围,关羽被迫吃人的境遇,刘备心中就恶寒无比。
    “没错,我必须离开邺城,必须!”
    刘备心中已有主意,却又忧虑道:“丞相言之极是,可是邺城乃大汉国都,朕若就此放弃的话,只怕对军民士气也将造成不小的打击呀。”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正色道:“如果陛下信任臣,臣愿率一军固守邺城,而陛下则率另一军驻于邯郸,为臣保证粮道,如此内外呼应,必可坚持到颜贼退兵而去。”
    这一次,诸葛亮选择了主动站出来,固守这邺城。
    因为诸葛亮很清楚,邺城乃是汉国的核心所在,邺城一旦失守,纵然刘备还活着,也将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