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兵伐谋,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颜将军的计策很……很不错。”许攸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显得有些勉强,却又不得不承认。
    颜良哈哈一笑,转身喝道:“把那名贼将带过来。”
    几名士卒将全身被绑的周仓拖了过来。
    虽然灰头土脸,被绑得像个粽子一般,但这虎躯之士却一脸愤意,丝毫没有惧色。
    “贼将何人,报上名来。”颜良俯视着他,冷冷道。
    周仓怒瞪着颜良,厉声道:“老子乃卧牛山周仓是也,要杀便杀,老子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果然是周仓,这一身的胆气,真是跟演义中的一样。
    “本将乃袁公帐下大将颜良,奉袁公之命前来统领汝南黄巾诸军,你即身为黄巾军一员,为何却反跟本将做对?”颜良质问道。
    周仓得知眼前这人就是颜良,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愤愤道:“你侮辱了关云长将军,老子当然要为关将军报仇。”
    演义中的周仓,在投奔关羽之前就对关羽十分仰慕,这一点颜良自然是知道的。
    但一想起白马时,关羽不问青红皂白挥刀就砍的所作所为,颜良心里就不爽。
    耳听周仓声称要为关羽报仇,颜良就不悦道:“本将跟关羽的事,你操得哪门子的心,关羽是你二大爷么。”
    “关将军是老子眼中的英雄,老子敬仰他,你得罪关将军,就是得罪老子。”周仓涨红了脸,怒喝道。
    周仓一口一个老子,全然不把颜良放在眼里,左右的河北将士看着都火了,咬牙切齿恨不得将这草寇千刀万剐了给颜良出气。
    旁边的许攸也忍不住道:“一个不识好歹的草寇而已,何必跟他废话,一刀砍了便是。”
    换成别的黄巾贼,敢如此嚣张,颜良早就一刀砍了。
    不过眼前这个却不一样,这可是演义中上了榜的武将之才,在天下大半良才已归其主的时候,哪怕是眼前这么一个二三流的人才,也足以让颜良割舍不得。
    “没想到这个周仓对关羽这么有基情,哼,老子就不信收服不了你……”


第十章 盲目祟拜要不得
    “本将问你,你是不是黄巾军出身?”
    颜良并没有理会许攸,也没有被周仓所激怒,这明知故问的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听得一愣。
    “老子就是黄巾军怎样。”周仓也愣了一下,粗声粗气道。
    “很好,那本将再问你,你们黄巾军的首领可是叫作张角。”颜良又道。
    左右之人愈加茫然,原本愤怒的周仓,给他这莫名其妙的问话,一时间竟忘了所怒之事。
    “大贤良师之名,岂是你这样的凡夫俗子可直呼。”提及张角,周仓的神情立刻肃然起来。
    颜良点了点头,“很好,你还记得张角就好,本将记得,你们的大贤良师曾经说过,天下的黄巾义士皆为兄弟,你身为黄巾一员,应该不会不记得吧。”
    旁边的许攸听到这里,迷茫的眼神稍有缓和,似乎略猜到了几分。
    周仓却依旧茫然,不耐烦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铺陈已毕,是拿出杀手锏的时候了。
    颜良便朗声道:“本将记得,当年关羽,乃是靠着跟刘备剿灭黄巾军而发迹,以关羽的武艺,死在他刀下的黄巾军何止数百,按你们大贤良死说法,关羽所杀的,可都是你的兄弟,是也不是?“
    周仓的神色一震,试图反辩颜良之词,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辩。
    颜良的话如利刃之般,直接戳中了周仓的软肋。
    “关羽杀你家兄弟的时候,我家袁公却在汝南为母守孝,他老人家跟你们黄巾军可是无冤无仇。现如今,你如此祟拜一个手上沾满你兄弟鲜血的人,甚至为了他跟一个与你无冤无仇的人做对,你到底是愚蠢呢,还是犯贱呢?”
    颜良的嗓门也提高了八度,字字如刀,无情的割向周仓的惶然的心。
    原本愤怒的周仓,那满腔的怒焰,仿佛顷刻间被颜良的话所浇灭,整个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旁边的许攸嘴角掠过一丝赞叹的笑,暗赞颜良的这一番话说得妙。
    周仓虽是粗人,但并非不明事理的蛮夫,经过颜良这番话的洗礼后,他心中对关羽的那份茫目崇拜之意,渐渐的便熄灭下去。
    周仓心理的变化,全都写在了脸上,岂能瞒过颜良的眼睛。
    颜良当下又道:“曹操和关羽一样,都是靠着杀黄巾军起家,我看你良知未灭,如能及时悔改,归顺于我麾下,助袁公攻灭曹贼,也算是你将功赎罪,你可愿归降?”
    周仓依旧低头不语。
    尽管他还在沉默,但颜良看得出来,他的心思已倾向于归降,只是面子上还有些过不去。
    “放开他。”颜良突然下令道。
    左右部将一怔,一时没回过神来。
    “我说放开他!”
    颜良厉声重复了一遍,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部下们吓了一跳,忙是给周仓解开了绳索。
    解除束缚的周仓从地上站了起来,神色中皆是茫然不解。
    “我看你中了我的计策,心中尚有不服,我就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能接下我一刀,我便放了你,若是不然,就乖乖的伏地请降,你看怎样?”
    颜良说着,脚尖一挑,将地上的一柄钢刀踢了过去。
    他这是要给周仓一个台阶下,更是要趁机向他显示自己超强的武艺。
    对周仓这种粗暴武夫来说,唯有强悍的实力,才是让他信服的关键武器。
    周仓接过踢来之刀,黑炭般的脸上流露着丝丝惊怒
    一刀败你,何其傲慢的挑衅。
    周仓再次被激怒了。
    大刀一横,周仓厉声喝道:“你休得小瞧人,我周仓就跟你赌上一赌,到时你可别言而无信。“
    “我颜良说话,向来言出必行,你尽管放马过来吧。”
    颜良怀抱着长刀,淡淡的笑着,那副轻松的样子,全然没把周仓放在眼里。
    这般轻视之状,刺激得周仓恼羞成怒,只听得一声暴喝,那铁塔般的身躯纵地而出,手中大刀挟着狂风之力,迎面向着颜良砍来。
    三步——
    两步——
    一步!
    周仓陡然跃上半空,借着下坠之势,明晃晃的刀锋狂击而下。
    左右部下的心皆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心说对方都已攻到面前,自家的颜将军怎的还不出手,再不出手就要晚了。
    千钧一发间,但见颜良剑眉一横,巍巍身影如风而动。
    他动作之快,以至于所有人还没看清时,手中的长刀已破风而出。
    锵~~
    一声尖锐的金属交鸣,火星四溅中,一条长刀飞上了半空。
    而周仓那铁塔般的身躯,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倒飞出丈许之远,重重的跌落在了地上。
    然后,那脱手飞落的钢刀,插在了他身前。
    一招破敌,颜良的傲慢,果然不是口出狂言。
    颜良潇洒的作了一个收势,长刀往地上一插,负手而立,嘴上依旧是一派淡然。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接着,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众将士无不为颜良这强悍的一刀而惊叹叫绝。
    此外,每个人的脸上,还闪烁着一种震慑。
    那是对于颜良武力的恐惧。
    倒地的周仓,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嘴角还溢着一丝血迹,显然已是内脏受创。
    他充满血丝的眼眸中,更是涌动着难以置信的眼神,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竟真的连颜良一刀也接不住。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虽然残酷,但这却是事实。
    而且,颜良那一刀分明还留有余地,如果人家倾尽全力的话,此刻自己怕已没有性命再爬山起来。
    周仓很失落,当他再次正视颜良时,眼神中已没有了愤怒,只剩下对颜良深深的敬畏。
    他是一个祟尚强者的人。
    颜良,正是一个强者。
    “末将周仓拜见将军。”他忽然单膝伏地,拱手一拜。
    这一拜,竟味着他愿赌服输,甘愿归顺于颜良的麾下。
    颜良嘴角掠过一丝得意,却忙俯身将周仓扶住,笑道:“快快起来吧,来人呀,速将周将军扶去治伤。”
    众人还沉浸在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刀当中,半晌才反应过来。
    几名士卒匆忙上前,将周仓扶走。
    “都围着做什么,还不快收拾残局。”
    颜良一语喝醒众部属,千多号人轰然而散,忙忙碌碌的打扫起战场。
    “颜将军的刀法果然惊人,不愧为我河北上将。”身后的许攸拱手称赞,看他那表情倒也真诚,似乎不是有意的恭维。
    颜良摆了摆手,“有些天未跟人过招,刀法生疏了许多,让子远先生见笑了。”
    “将军谦虚了。”许攸干笑了几声,话锋忽然一转,“攸有件事倒是很奇怪,那周仓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而已,颜将军何故要费此周折,偏要收降于他?”
    周仓忠心耿耿,颜良眼下最需要的这就是这等忠诚的心腹,又岂是许攸能看出来的。
    “周仓虽是小角色,却是汝南黄巾众的一员,咱们千里迢迢来此收编他们,自然要向他们展示一下胸襟与气量,否则怎能让这些黄巾军心服。”
    颜良这番话也不是专为应付许攸,这也正是他收服周仓的原因之一。
    他想自立为雄,光凭一千河北兵是不够的,汝南这批黄巾军自然是他扩充兵马的最佳对象。
    只是他眼下前来主持大局,仗着的依然是袁绍的威名,为了在将来脱离袁氏时,使这些将士依然能够效忠于自己,颜良就必须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威望。
    这些私下的心思,此时颜良当然不可能跟许攸实话实说。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将军心思如此缜密,这般看来,倒是许某有些短视了。”许攸自嘲道。
    颜良笑而不语,摸着肚子大叫道:“这一通折腾倒把我折腾的肚子饿了,来人啊,还不快把本将那没吃完的半条羊腿拿来……”
    说着颜良便转身大步入帐,一面嘶啃着烤羊腿,一面继续看他那未看完的半部书简。
    帐前士卒们在填陷坑,帐外的部属们则忙着收拾残局,颜良却视若无物。
    看着颜良那闲然豁达的样子,许攸眼眸中的奇色愈发浓重,口中喃喃道:“这个颜子义,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但却又暗藏谋略,倒有几分曹孟德的风范,袁公与他相比,只怕也……”
    意识到言有不慎,许攸忙是噤声。


第十一章 黄巾贼将
    三天后,颜良率领着他的一千轻骑抵达了汝南郡治所安城。
    汝南一郡位于豫州最南端,向西穿越群山可抵荆州,沿其境内的颍水顺势南下,则可通达淮南重镇寿春,逆汝水而上,数日间可深入颍川郡,兵锋直指许都。
    因是汝南一带多山,当年曹操破汝南黄巾后,不少黄巾余党就逃进了山中落草为寇。
    袁绍发兵南下,中原震动,这些黄巾余众们趁着曹操无暇南顾时,趁势从群山中杀出,打着响应袁绍的旗号,四处攻掠。
    汝南又是袁氏老家,当地不少豪强都心向袁绍,纷纷暗中联合黄巾军。
    如此内外夹击下,汝南的郡兵自难以抵挡,郡南部的几个县纷纷开城投降,郡守被杀,治所安城也落入了黄巾军手中。
    颜良抵达安城时,这座治所内外已聚集近数万多黄巾军,汝南黄巾的首领龚都和刘辟也在其中。
    令颜良感到意外的是,这伙黄巾军号称数万,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能战者却不过六七千人而已,所谓的数万之众,其实还包括了老幼等不能上阵的家眷。
    而且那六七千青壮战力,皆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别说是甲胄,手中甚至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所用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木棒而已。
    “就凭这样一群草寇,想要威胁许都,我看难啊……”
    骑马徐徐步向安城东门,一路上,看着大道旁凌乱的黄巾营寨,许攸不断的摇头说着风凉话。
    颜良心中暗笑。
    汝南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客,他压根就没打算去跟曹操拼命。
    眼下这帮黄巾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但若能择其精壮加以训练,颜良相信,以自己的统兵能力,绝对能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步入城大门时,颜良所见是一片凋零。
    大街上除了黄巾军之外,看不到半个平民的影子,城中到处是破落之相,俨然被洗劫一空似的。
    “汝南乃富庶之地,堂堂治所安城,怎会如此破落?”
    颜良心中狐疑,但当他看到几名拎着鸡鸭,从民房中出来的黄巾军时,他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很显然,整个安城,已经被这班黄巾军洗劫了一遍。
    听着民房中传出的哭声,颜良心中有些泛酸。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颜良一直盘算着称霸称雄,逐鹿天下,把当初在办公室受的委屈,狠狠的发泄出来。
    看到眼前景象,颜良意识到,群雄争霸,最受苦难的,却都是那些最下层的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颜良有感而发,喃喃念叨了出了这一句后世名句。
    隔着一个马头的许攸,听到了颜良的自语,心中不禁吃了一惊。
    天下的诸侯武将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一己的私念在打打杀杀,能够真真想到百姓者寥寥无几。
    此言若是出自于袁绍、曹操,又或者刘备口中,许攸一点都不会奇怪。
    但出自于颜良之口,却给了许攸深深的震撼。
    “他一名武将,却能有如此感悟,实在是了不起,颜子义啊,你还能给我带来多少意外呢……”
    沉浸在思考中的颜良,并没有觉察到许攸的眼神变化,原本只想争霸的他,心里忽然又产生了另一个信念:
    我要亲手平定这乱世,以仁义对待天下的百姓,让他们能够过上温饱的日子!
    颜良同样知道,没有实力,妄谈仁义,那是在自取灭亡。
    刘表、孔融、刘璋……这些人看起来够仁义吧,他们的仁义却招至外敌入侵,使辖下子民陷于水深火热。
    欲行仁义,必须先行暴力。
    舞干戚以济世,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君。
    悟明了这个道理,颜良将手中的钢刀,握得更紧。
    马蹄声响起,数骑迎面而来。
    “不知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